血压,顾名思义,就是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它是保证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只有在适当血压的驱动下,才能保证血液24小时不间断地循环,把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将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大家都比较了解,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脑卒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外周血压堵塞、视力丧失等等。那么,血压是否如有的人所说的那样越低越好?低血压对人体有无危害呢?这个可能相对比较模糊。
可以想象,如果血压过低,则可能无法推动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自然无法将氧和营养物质运送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导致灌注不良,从而出现心脑缺氧、晕厥和肾衰等危及生命的事件发生。大脑是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成人脑的重量大约1500g左右,占体重的2%~3%,而安静情况下流经脑组织的血液却是心脏搏出量的20%,即人体五分之一的血液是供应只占体重3%的脑组织。占体重3%的脑组织耗氧量是全身耗氧量的20%~30%。所以,脑组织对血供、对氧气的需求量最大,对缺血缺氧自然也最为敏感,是对缺氧耐受性最差的一个器官。低血压时,位于人体最高峰的大脑首当其冲,出现头晕、视物模糊,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失去知觉,昏迷不醒,还可引发脑梗死。其它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发生灌注不良,可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肝肾功能损害甚至衰竭。通常来说,目前血压的“正常值”还是采用90~140/60~90mm/Hg这标准,当血压低于90/60 mmHg时即视为低血压。
其实判断是否低血压,尤其是对人体有无危害,更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不适的症状,有没有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果你没有使用药物等措施人为地降低血压,也没有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等器质性疾病的存在,即使血压偏低,甚至低于90/60mm/Hg,只要没有前面所说的供血不足表现,你就不需要紧张,一般不需要特别干预,部分所谓的生理性低血压即是如此。 因此,低血压要重视,但只要不是过低,大家就不要太过计较血压的数值,而是更多地关注有无供血不足的症状,关注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当然,非专业人员有时容易发生误判,那就找医生咨询,必要时做点相关的检查,以便明确是否需要干预。这与高血压恰恰相反,高血压患者大多数没有不适症状,于无声处听惊雷,血管的损害就在表面的沉寂中悄悄地发生。因此只要是高血压患者,切不可因没有不适症状而放任不管。就人类的血压而言,还是讲点中庸之道为好,折中调和,不过分也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