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逃生者”的就诊经历(二)

文摘   社会   2025-01-07 06:50   浙江  

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这些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经历了将近两轮河东河西,见过的一些事情,的确有世代轮回的感慨。

比如说“计划生育”一事。

小学阶段,母亲和生产队的一批妇女一起被送到医院结扎,那时技术落后,如同开了个大刀,要住院一星期,我和外婆一起去当时的公社医院送过饭菜。也亲眼见过村邻为生一子东躲西藏,在即将迎来瓜熟蒂落之际,不慎暴露了踪迹,终究功亏一篑,转眼就要足月的大肚子被强拉到医院做了人流。愤恨绝望的家属将胎尸放到了大队划生育员的床头,虽说最后是以鸣炮道歉、接受公社处罚而收场,可两家的恩怨是一辈子的事了。也听说有人外逃后成功生子,但待其携妻、子兴致勃勃回家时,却发现家里的屋顶被揭了,房梁不知所踪,等待着的,还有不知道怎么样的惩罚。
看着墙头上那随着年月不断变化着的口号,真有恍如隔世之感。转眼间,世道换了轮回,大齡不婚,婚而不育,人口老龄,人口负增长等话题充斥各路媒体,甚至成了领导人的一块心病。从节育转而催婚、催生,这弯转得有点大,让人晕乎得站不住脚。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近三十年前的一个病例,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故事。闲来无事,把十多年前的旧文《一个“逃生者”的就诊经历》翻出来炒炒冷饭,供有兴趣者饭后消遣,也算是抒发几分感慨。
半月过去,病人如约再至。
这次没带大包小包,肩上却扛了个一米来高的毛竹筒。
一进门又是大呼小叫:“医生,我来了,我来了!”声音高亢洪亮。
见她如此准时,心中估摸着这半个月里过得应该还好。她边放下竹筒边说:“这是我给你带来的蕨菜,你尝尝。真是太谢谢你了,好多了!”
        其实,才半个月时间,药物即使有效,也才刚刚开始。如果明显好转,那多半不是药物的功劳,更何况,她这毛病本来就不是天天发的。之所以让她半月复诊,一是要观察下这药物有无不良反应,二是再劝劝让她去专科医院。
见她如此这般,想好的话倒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了。药物治疗是重要的,心理治疗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更加重要。对于后者,本人只能算是了解一点皮毛,没受过专业的训练。何况,这种病程长的焦虑症患者,效果往往不太好,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追究起来,人家还可质问你干吗不及时转到专科医院治疗。
心中这样想着,嘴上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她应付着。
回去这段还好吗?
好,好!她满脸笑容。你可算把我这毛病查出来了,我家里人都很高兴。吃了药,感觉好多了。
可治这病我不是内行,你如果相信我的话,我给你推荐一个更好的医师好不好?
我就相信你,我只要你给我治。
既然相信我,干吗不听听我的建议呢?
只要你给我治病,我都听你的。”
“你帮我查出了毛病,又不帮我治疗,是不是我这病不会好了?
我连忙说不是这意思。
看来,应对这样的病人还真是件棘手的事。
没办法,只好再次耐心给她讲解这病的本质特点,治疗的关键,病人应该怎么做。我还非常诚恳地告诉她,我知道有专治这种病的高明医生,我会帮她联系到最好的医生,保准疗效更佳。
她倒是爽快,认可我说的都是真的,表示只要我能给她治病,最主要是能开药给她吃,她都会一切照办。

缠来绕去,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无奈我又给开了一个月的药量,嘱其回家服用,同时注意情绪稳定之类,一个月后必须与丈夫一同前来复诊。

又一月后的一个下午,离下班不到1小时时间,病人第三次到来,这次还真的是夫妻双双一起来的。
这是我老公,我把他带来了。说罢在我身边放下一大袋鲜香菇,新摘的,你尝尝。
这人做事说话好像太模式化了,几次来都有这一程序,说的话也一样。
看着眼前的鲜香菇,我想起了上次送我的那竹筒腌蕨菜,又苦又咸,现在还躺在厨房里呢!
       站在一旁的丈夫伸出双手连说要谢谢我。
我让他俩坐下来,让她们说说这一个月里的情况。

好多了好多了。她抢着说道。
   “真的是好了很多,脾气变好了,夜里睡觉也安稳多了。丈夫附和道。

这个月只发生过一次,但是比以前都要轻,还主动要我们别管她,说医生说过会好的,也就四、五分钟时间就过去了,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丈夫面带喜色地叙述着。
能有这样的效果,当然是好事。可是只要病人及其家属没有真正认识这病的性质,以后麻烦还会有的。我又对这位丈夫重复了一遍上次对她妻子说过的话,无非是需要去看专科,去看治疗这种毛病最好的医生。不料这位丈夫也和妻子一样,好似在家中就已统一了口径,一个劲摇头,“不换了不换了,好不容易有个医生给看准了,再也不敢换了!”
我只得重申了我的理由,真的不愿意,我只好先给看着,不好的话下次必须听我的——去看精神科。夫妻俩满口答应,我也自然是无话可说了。
毛病的事谈得差不多了,双方也就闲扯几句家长里短。
     
那年代医院的门诊根本没有现在这样的人气,又近下班时间,也没其他病人了,我想顺便了解下这病人以前的一些情况。
唉,这病都是被吓出来的!丈夫意味深长地感叹道。也都是我们自己死脑筋,人生有命,不可强求啊!
我的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被这两声长叹搞得不知就里。
为了想要个儿子,我是吃了很多苦头啊!生第四个女儿时,算命先生都说这次准定是儿子了,拼了老命躲到外面总算生了下来,可又是个不带把的。妻子接上了话头
这时我的思路才算有点头绪我说就是嘛!都什么年代了,还非要生个儿子才能传宗接代?
医生你说的是不错,可生不出儿子被人笑呀!




a随愈而安
随愈而安,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从医36年,以病人得愈为最快乐事,随着病人的好转而心安。业余写点医学科普,传播科学理念,普及医学常识,望受众能有所获益。不时也聊聊家长里短,或转发一点名篇佳作,与同好者共赏。欢迎大家关注,转发,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