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担心或者预感到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同时又感到难以应对的不愉快情绪体验。焦虑是每个人的防御性情绪,适度焦虑可以激发潜能,促使我们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但当焦虑过度、持续存在时,就构成了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也称为焦虑症或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持续的、无明显原因的担忧、紧张和恐惧。这些情绪往往超出了正常的反应范围,并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他主要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分离焦虑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五种类型。焦虑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躯体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社会功能受损。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精神卫生调查及跨文化研究,发现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年患病率为5.6%~19.3%。2019 年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焦虑障碍是我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成人任何一种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7.6%。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却又没法用CT/MRI等仪器设备进行测量,那么怎样才能对其进行客观评估呢?
量表测试是发现和评估焦虑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的一种客观方法。其中焦虑自评量表(SAS)就是一个简单方便,可供成年人自行测试的量表。
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评判标准
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4分计;
反向计分题(标注*的题目:5、9、13、17、19)按4、3、2、1计分。
总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标准分。分值越小越好,临界值为T=50分,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
1、正常:<50 分
2、轻度焦虑:50-60 分
3、中度焦虑:61-70 分
4、重度焦虑:>70 分
当然,与其他任何疾病的诊断一样,焦虑障碍的诊断也必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精神检查、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并作出鉴别诊断,排除包括躯体疾病在内的其他疾病,根据国际国内诊断标准,作出综合判断。任何量表测试结果都只是一个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