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省级古道,不仅仅是通行免费,所到之处还没有门票。饿了吃点干粮,喝几口水外,在这丰收的季节,山上的野生猕猴桃,树上熟透了掉下来的板栗,满路都是,既美味又充饥。
据介绍,曳岭古道自明景泰三年设置宣平县后,一直为处州府城至宣平县的驿道。宣平是曾经的处州第十县,从1452年建县,到1958年撤销,存在了506年。所辖地域现分属莲都、松阳、武义三县区。今天的老竹镇乃当年的曳岭区,1958年从宣平县划归丽水县(今莲都区)。
我们驾车穿过老竹镇,到了曳岭脚村,然后停车步行。
虽说行前百度了一下,具体线路还是不知所以。正打算找人问路,恰巧就遇上了曾在单位食堂工作的一对夫妇,说是来村里妹妹家做客。听说我们要走古道,热情地将我们几个带上“经典”的古道,穿街出村,又给我们指明了到达岭脚的方向。一路上还给我们介绍了脚下的曳岭脚村曾经的辉煌:处州府史上唯一的状元就出自该村,还先后出了13位进士、12位举人、11位征僻、9位贡生,所以曳岭脚村又有“进士村”之美誉。
按照同事的指引到了大片自然村的村口,见有曳岭古道的标牌,顺着往前看,就是青石板铺就的古道,几百年了,光整依旧,只需一路向西,无歧路。
被现代公路切割后,原始古道莲都段的起点
这是处州婺州的界碑,文字已经模糊
界碑处,也是古道的最高点
往下走进入今天的武义地界
这个凉亭的名字,有个字是看了半天也认不出。
这次的终点,岭上远眺的武义三港乡曳源村双村自然村(老鼠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