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政和”专题|福 满 西 门

文化   2024-11-05 09:58   福建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这里被誉为“琅嬛福地”。


这里至今还传承着四季祈福的风俗,福脉绵长。


这里为闽北、闽东红军会师之地,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新起点。


这里趁新时代福运,走上乡村振兴之路,福满西门。


山绿得滴翠,水清清亮亮,目光跟随山势水路穿行,一弯一岗,一波一折。蒙尘的双眼被擦洗明亮,亮得可以见到新叶浅浅淡淡透亮的光泽,可以见到清水击石飞起的一束束浪花,舒畅幸福的情感像一只深谷幽蝶不唤而至,翩跹飞舞在通往西门村的一路绿浪间。


西门村为洞宫行政村所在地,处于政和县、周宁县交界,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境内。而洞宫山在造地运动中,形成诸多岩洞、怪石和奇峰,据介绍有36洞49景72峰,碧水丹崖组构出人间秀美胜景。就因这一秀美,现实中闽东北交通要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洞宫山成了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排序第二十七位的福地,被誉为“琅嬛福地,魏虞洞天”。


“山,有仙则名”,洞宫山因为有了魏、虞二位真人便早早闻名于华夏,唐、宋时期便有了文字记载,唐道士司马承祯在《天地宫府图》中云:“洞宫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据宋代历史地理著作《舆地广记》记载,魏真人就是彭祖的第三子魏王子骞,而虞真人,据葛洪文中记载是魏真人的弟子……还有关于魏、虞“二仙”各种版本的记载和不同的传说。仙吧!总有些扑朔迷离,但不管怎么传,怎么说,洞宫山一石一故事,一洞一秘境,共同承载着人间福地的奇特景观。就如麒麟峰下的蛇头岩,相传是魏真人斩杀蛇精留下的。传说中两位真人炼丹成功, 成仙飞天,留下了飞升坛,他们指点的神牛在十里岩开出像彩虹一样的溪流,都成为今天的风景。《八闽通志》称此山有“十奇”:飞升坛、香炉峰、巨蟆岩、观音岩、罗汉岩、狮子岩、莲花石、石笋、石龟及丹室。实则何此十奇,这里每一块石头,佛见佛影,道见仙魂,平凡人家一样见到出米岩、蘑菇岩,见到禽飞兽走,这些风景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思。洞天福地的胜境,引来神仙会聚,引来百姓朝圣,引来历史文人流连忘返,朱熹、李纲、赵迪等都跟这里结下了福缘,福地有福!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得到洞宫山福地的滋润自然散居在洞宫山周边各村落,西门村位列其中。


西门村确实有福,建村在洞宫山境内,便得地赠之福;家族追源为宁德霍童黄鞠之后,这是得家族基因之福。一路解说的副乡长正是西门村黄氏后人,他注满情感地讲述了西门村的福根。他说:西门村始建于南宋庆元元年(1195),由黄五四公从杨源乡王大厝下坂村徙居西门,距今有820多年历史。若再深一步溯源,王大厝之前那便是隋朝谏议大夫、中国隧道水利工程先行者的宁德霍童黄鞠之后。一个姓氏几千年的繁衍, 那是一条源长支多的长河,我怕他说远了, 回不到主题,可他并没有说远,只说了两则故事,验证黄氏先人留给后人的福慧。一个故事我很熟悉,那便是黄鞠为引水灌溉农用,先后在霍童溪南北开凿渠洞,造福一方的故事,另一个故事则是鲜为人知的“黄竹城”:在明朝时期,有位宦官叫黄仙福,向皇帝请求返乡探亲,皇帝念他多年忠心耿耿下旨赐他许多黄金,用于西门村修建城墙, 抵御外侵。可他在路过安徽时,发现大批遭受洪涝灾害的难民,便一路施舍钱财救济, 回到西门村时发现钱财所剩不多。担心违抗圣旨难以复命,就用所剩不多的钱财,让村民在山腰种竹为城墙。他回京后向皇帝如实复命,皇帝听了很高兴,重重赏赐了他。村里人感念黄仙福,以“黄竹城”为村名。黄氏先人的两则故事,道出西门村有福,福在勇敢,福在智慧,福在美好品德当家风相传。


洞宫村西门夏福文化节(余明传  摄,下同 )


走进西门村不必急着了解“四季祈福”的信俗,而应该去看看这“四季祈福”之风,给乡村吹来了哪些“福气”。走过村落,村弄的铺路石清洁光亮,清代大宅院前的旗杆夹庄严挺立, 巷道口的“葫芦门”有了锁口之功,高高的马头墙立起祥安,门厅里“寿考惟祺”的匾额彰显着福寿齐全……黄副乡长还特别引领我到一座古厝楼上看官帽山之景。这一路走的是村弄,而感受的是“五福”气运。


洞 宫 村


虽说心中满福,可还有点遗憾没赶上一场“四季祈福”信俗盛会,邓乡长仿佛明白我的情绪,便把我引领到福建千味茶文化有限公司的“洞宫茶邸”,泡上一杯“高山小菜茶”,约来村里的长者,吃茶聊叙,在浓浓的乡音里感受着祈福盛况。那位当村医的乡亲说:四季祈福是个庄重肃穆的祈福仪式。先由乡亲推选出二十位福首人选,而后从中谨择十位福首,再从这十位福首中推选出一位总福首,由总福首择吉日、贴公告,家家除尘洁具备供品参与祈福。祈福吉日必在四季之首的第一个节气里。所备供品,大宗的肉、酒、茶基本不变,变的是春上糍粑夏贡粽, 秋奉新米冬贡粿。十位福首分别到村中“土地庙”“三奶夫人庙”“齐天大圣庙”备好供桌,让全村人上贡敬拜。春祈春耕种福,夏祈作物茂盛,秋祈无灾无害五谷丰登,冬祈感恩天地。终归祈求天地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丰收有成。四季祈福形式上是人与神灵的对话,实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是人们遵循四季天时的生产提醒,新春开播,夏季洗栳,秋季重管,冬季藏储,再备春耕。


一位大娘听到四季祈福的话题,兴致勃勃加入,她说:见福首贴出祈福公告,便打电话通知亲朋好友,邀请他们做客分享。提前三天便收拾家里家外的卫生,备好贡品,那精神头不比过节过年差。祈福当天必穿上洁净的衣服,敬香礼神,祈求福至安康,一年四季心中妥妥帖帖。有位年轻人说:好客的村民还让一些游客恰逢祈福日到来,他们几乎沉浸在这氛围中,他们分享祈福贡品,个个脸上堆满幸福的笑容。


畅叙抒怀,四季祈福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思绪随茶香飘扬到西门村上空,融入祈福的檀香中,回应着祥瑞福归,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生根,那是农耕文化根脉的培土,那是敬天畏地外化的善举。此后再走进西门村的“民俗文化馆”,陈列其中的每样农具家俬都有了物语,诉说着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立春祈望风调雨顺,立夏开播种田,立秋劈除稻田荒草防鼠患,立冬开始防冻深耕……它们都成了农家人寄予代代的信物,把祥瑞之福传递。


当你走到“红色文化展示馆”,便知道这里还是一块红色热土。1934年,闽东中共领导人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先后多次到洞宫山仰头村开展革命活动,不久在岩后成立中共政屏中心区委。1935年冬闽北红军遵照指示,和闽东叶飞同志领导的游击队取得了联系。1936年4月,闽北军分区党委书记黄道,闽东特委书记叶飞等在政屏边革命根据地的洞宫山会师。会师后,先后成立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成立了闽赣省委。洞宫山境内的西门村因此也成了红色革命根据地,播下了为民谋福祉的强大基因。这里的革命旧址、会师纪念亭等无不见证了西门村在党的领导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造福岁月。


如今,西门村守根造福,沐浴乡村振兴的好运时,传“魏虞仙酒”“魏虞仙茶”“魏虞仙果”三珍宝,开创新业,把洞宫山打造成省级风景名胜区,西门村跻身国家级传统村落。老村古巷的铺路石走出一串串新人脚印;老宅焕发出光彩照亮了东西南北新客容光;题写在门楣上的“玉液汪波”荡漾出西门村新的茶香;洞宫水库的湖心岛民宿点亮邀月同饮的曼妙灯影。“一座山、一片叶、一瓶水、一根竹、一只鸡”成了五福产业,造福了西门村,西门村真正祈得满门福。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政和》

福地炎黄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官方账号
长按扫码 关注我们
以下账号也值得关注



福地炎黄
弘扬炎黄文化,展示八闽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