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愈寒,课业愈重,“夜话”的坚持愈发可贵。所以,一些记录愈发值得坚持。
艺萍带来《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打动大家的是,陪伴过程中的细腻、真诚与平和。 欣艳推荐了一位山东作家,笔名大冰。不断在旅游,不断在写作。身体在路上,思考也在路上。我顺势引导,平时读书,既可读畅销书以调剂,又可读经典以滋养和提升。时间可贵,应浪费在美好的和喜欢的事物上。 杨佳,又是一位喜欢台球的男孩。腼腆内向,却很自信很幽默。爆料说,喜欢台球的有成绩好的同学,也是成绩不好的同学,总之是有很多同学都喜欢。 浩宇,随父母从四川来此定居。进行了一场关于“感恩”的即兴演讲,熟练且流利。言简意赅,白云,是对蓝天的感恩;花朵,是对大地的感恩;浪花,是对海洋的感恩。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还要感恩自然。我补充了一点,还要感恩自己。在这个冬日,如木心所言,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 文涛是从德宏州回来就读的孩子。带来了自己和篮球的故事。为了练力量,在老师查完寝后,从上铺溜下来,在地板上做俯卧撑。每天有空都会去球场上练习技术,后与人对抗时,起跳后被撞落,因左手撑地导致粉碎性骨折。住院一段时间,养好伤后,自己又拿起篮球,尽管暂时不太敢和对方近距地离碰撞。 班上有三位彜族的孩子,其中子涵和子杨是双胞胎姐妹。子涵分享一个故事,说到一半的时候想不起来。我便引导她为大家介绍一下彜族的文化,可以用彝语。子涵小声回答:“不会讲彝语。”我又再引导,那就介绍一下彝族火把节当天的习俗。子涵比较羞涩,淡淡地笑着,先说要准备一大桌好吃的,要杀鸡,我忙真诚问道:“那杀鱼可不可以?”毕竟,在少数民族那里,讲究是真讲究。然后还要准备打火把的仪式,要烧香,要磕头,要祭拜。最后,就是打火把,有大火把,有小火把。打完火把,大家就围在一起,男女老少转着圈打跳。 我真诚地邀请这几位彝族的孩子,现场示范教学打跳的基本手势和舞步。安旭主动伸出胳膊,示意旁边的女孩挽起,然后,默数节奏,左脚轻点两下,右脚斜上方踢出。左脚端庄守礼,右脚旁逸斜出。 书衡对科幻小说情有独钟,尤其喜欢《三体》。他的分享旨在辨证地分析“圣母”的心理。若无充分的准备和绝对的实力,“圣母”心理会衍生灾难。如《三体》所言,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篮球,一定是青春的代名词。与热情有关,与快乐有关,与力量有关。篮球打得好的孩子一定不缺乏自信。他在奔跑和投篮中,完成了自我确认,自我接纳,自我构建。 玉成最后说,如果心情低落时,不妨走向球场,拿起篮球,还有全身上下近千个细胞爱着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