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在一个好的时代,隐者皆出力,英才皆尽心。当下便可以是一个好的时代。当代,其实是在我们身边。那么,东山之志,采薇之节,既作为读书人砥砺的基石,又是读书人追求及第的普遍意义。
事与愿违的结果一般都是心愿落空,心情落寞。然而,落第的原因定然是有多种的。而且,一定有一种是这样:不包括自己所执之道的错误。错误不在自己坚持的道路和道理,而是天下不能容。“陈蔡之围”,子贡评价夫子的这次困境,言语简洁而意义深远:道无错,路蹉跎。
仿佛,如此落第便多了几分瑰丽的色彩,像那黄昏的霞光,必然是要唤出一个祥和的黎明。事实上,落第之后的归途是不顺的,颇有几分凉意。孤舟渡江,江水渺渺。寒气无烟,千户不举火。途中风霜浸染,读书人亲手缝制一袭春衣。一颗心在缝补后,生机摇曳。
友人与我置酒,与我折柳。彼此的心意相通,行迹却分南北。只身登舟,远方的树,远方的城,唯见柳色青青,落霞满天。吾志不遂心意,且做湖山得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