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登高》的时候,改变了画风,不再任凭自己整堂讲授,“逞才使能”来吸引学生和“稳住”学生。十几年前,我便告诉自己,一堂课如果只有老师的声音,那么,这堂课算不得是合格的。课堂因有老师而有了目光,因有学生才有了灵魂。
我多想一步,多为学生想一步。在课堂上,我便能多看到孩子眼睛里的期待和专注。对于《登高》的首联,杨紫柔的理解让我颇为意外。“天高”是说统治者高高在上,当战火燃起,百姓像猿猴一样哀伤。我深知这孩子没有抓准意象的内涵,然而我珍视她新奇的联想,便开心地肯定,这是个性化解读。并且强调,我们的课堂讨论,没有对错,只是不同。以后的课堂,紫柔的眼睛一直盛满亮光。有一次,还主动为大家推荐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份彼此的感动是为缘起,我开始了以后的记录。
少年的热情在群答中,少年的风景在纯净的微笑里。
清秀净透的女孩,字迹娟秀雅致,思路清晰简洁。一定要为她留一张美丽的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