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课‖《哦 香雪》教后记

文摘   2024-10-29 19:29   云南  
寻找自觉生长的课堂
       ——《哦,香雪》教后记
      上完四节连堂课后,在讲评完月考试卷后,我坐在办公桌前,逐字逐句地读《哦,香雪》,从第一段到第八十三段。从大山的温柔与粗暴开始,到大山的严峻和温厚。
       读到香雪在公社学校被同学再三盘问关于铅笔盒的事,我的眼睛涩涩的;读到香雪走夜路回家想到如何跟爹娘交待四十个鸡蛋的事时,我的心里酸酸的;读到香雪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心头一紧,不知怎的就哭了起来,我的眼泪也流到了门槛里。
        这篇关于青春的小说,俨然感动了已经不再青春的我。
       我暗暗决定,应该把这份感动传达给学生的,要把这份感动传递给学生。
      我以自己的散文《朱苦拉的咖啡》为引子,切出大山女孩命运的一个横断面,作为整堂课设计的一个伏笔。然而后面的课堂结尾回扣不甚有力,酝酿好的结语未及说出,留下的尾巴权当作下一节课的起点。
       这堂课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以下三点,一是,以孙绍振教授的三个观点作为起点,支撑起整堂课的设计,既督促了自己读书,又激励了学生思考。二是,问题设计,有主问题意识,其余小问题环环相扣。三是,对于长文短教,作了比较成功的尝试。至此,通过公开课,我基本把高中课文的文体都尝试了一遍,确实值得铭记。
       当然,不满意的地方也有三点,其一,有引导而过于仓促粗糙。其二,有碰撞而未能细腻升华其三,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未能进行更高更理想的生成。
      好课如塔,当以刀精雕细琢。好课如风,当拂凉热而人不觉。好课如我,我即语文。那么,备课应当在课外,在书外,在自然。一直在路上。谨以此记之。

摩云推
在流风余韵里,我们感受文字的温度;在文化的长河里,我们打捞先哲的智慧;在历史的星空下,我们守望一个渡口。我们正在路上,我们期待与您相逢!欢迎赐稿,请走邮箱:3317730640@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