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不好,我为什么有勇气裸辞?

文摘   2024-12-20 22:05   广东  


昨天傍晚时分,收到一条微信:

“你是怎么鼓起勇气辞职的呀?我也想辞,没有勇气。”


其实不是第一次被问这个问题。

今年经济形势不好,身边的朋友整体的情绪也都不太好,想辞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辞职前,项目现场一度颠到大家互相帮忙改简历。

而我面试的时候,比起问裸辞的原因,更多的HR是在感慨:

“裸辞的啊,真有勇气。”


现在的我可能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以及能量去解决每一个人的负面情绪,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下我自己做这个决定的整个思考路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吧~


1. 我为什么要辞职?


辞职之前,我的职业是一名非诉律师,主做公司投融资,其中80%以上的业务围绕A股。

律师这个职业,和一般的工薪族有明显的成长路径上的不同。如果想要一直做律师,在当前的中国市场上,终有一天要走向独立,也就是自己成为自己的老板,自己开掘业务。

而我从事的业务方向,可谓是独立上最为艰难的方向,它需要团队合作,且非常的依赖社会资源。可是,你到哪里去认识那么多的公司老板或者高管呢?他/她又凭什么平白无故把公司上市/投融资的业务交给你呢?


早在两年之前,某个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就已经在考虑转换职业路径的事情了。但是,那时候我被无缝调到了一个新的项目上。那个项目的市场知名度非常高,两位领头的律师又是我非常欣赏一直想要合作的律师,再加上后续遇到的项目合作伙伴和公司领导都非常的好,所以我就留了下来。

这一留,就是两年。


到今年,整个A股新政频出,A股市场大受影响,业务锐减,我们手头在做的项目接连被喊停。然后是裁员、降薪,以及同事接二连三的主动辞职。

到我正式提出离职的时候,我们所已经经历一轮幅度不低的降薪,我想要合作的上级律师已经全部离职,正在合作的下级律师对于工作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也有人已经全面开摆。


项目推进受阻,日常性事务却是从未断过,也有许许多多的并没有那么重要的陈年旧事被反复拿出来对不同的人重申、解释,让人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历史的车轮不向前走,就会往后退。”


于是我每天都开始不由自主地考虑自身的去留问题。


我找高伙聊过两次,第一次我问了他,“是什么支撑他在这条路上走了十几年”;第二次我则问了他,“在当前这个市场环境下,我们所的高层对于所里的出路如何考虑,打算走什么转型路径。”


他的回答我不方便透露,但我从他的回答里意识到,我并不喜欢我正在做的工作,继续在这个平台里走下去也不能给我带来我想要的人生。这么多年,能够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更多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平台,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认识很多不错的人,以及一份还可以的薪资。

但这已经是我从业的第五年了,对于一份工作的考虑,我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了。


那么如果我继续在这里待下去,我能得到什么?

先说最实际的,我的钱会变多吗?按照我们所里的内部晋升机制,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未来三年薪资都不会有什么增长,甚至面临下降。

那如果这份工作给不了我钱,能给我什么呢?

自由吗?公司制律师不存在的。

私生活安宁吗?非诉律师不存在的。


那么如果我继续在这里待下去,我会面临什么?

因为人员只出不进,所以我手里的活会变多,且多为一些滚不太动的事务性的活;

因为上级律师走了,所以我对内对外承担的压力会增加;

而工作性质摆在那里,我时时被打扰的生活状态会一直持续,甚至加剧。

最后一点其实是很压垮我的一点。我过了五年“24小时随时随地stand by,甲方一个需求我就要加班甚至熬通宵”的生活,我是真的厌烦了,我不想一直活得这么紧绷了。


留下来的理由,我能想到的只剩下一个:稳定的现金流(稳定还要画个问号)。

说实话,我没有什么债务负担,一时没有现金流对我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实质性影响。但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对我来说是条死路。

我不能再走下去了。


2. 我为什么要裸辞?


裸辞的决定,主要是受到情绪上的影响。


从今年年后返工开始,我生活的整个职场环境都充斥着很浓重的负面情绪。工作的压力,人事的变动,对于工作价值的质疑,再叠加各种个人原因,到今年五月时,我整个人状态都已经很差了。我试了很多调整方法,合伙人甚至非常干脆地批了我一周假让我去调整,我都没能调整过来。

我没有能量骑驴找马。


但要走的决定我已经想得很明白。人生苦短,不能用来耗着。既然想清楚了也做了决定,那行动就是宜早不宜晚。


另一方面,裸辞也算得上是一场预谋已久的计划。


其实我很早之前就在想象我要在裸辞的时候干嘛了。

去年中旬的某一天,我在chanel的专柜看中了一个包,那时候我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奢侈品的魔法,也就是,这个包上了我的身,我就不想让它下来了。

但是那时候我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另一个想法:这个包够我裸辞几个月。

我当时就觉得,还是裸辞比较有吸引力。


可能我是人生体验派吧,裸辞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人生体验,我对于裸辞的生活还是很好奇的。我有点想看看,裸辞会不会让我的人生完蛋?我重新求职的时候,到底会面临什么样的职场歧视?不工作的时候,我的状态会是什么样的,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能创造不同的人生可能性吗?


这确实很任性,但我觉得现在还是我还能够任性的时候,不妨游戏人生一点。可能小时候太乖的人会有一种迟来的叛逆吧~我只能说,gap这件事,肯定是利弊交杂的,毕竟社会环境摆在这里。但这件事我到现在都是认为很有意义的。我曾经在第一篇裸辞月记里写过,很期待我们的社会环境有朝一日能够发展到不把gap当原罪,因为gap真的会让人觉得,有活得久一点。


3. 我为什么有勇气裸辞?


裸辞会带来两个最直接的后果,一是收入来源被切断,二是偏离社会常规路径会让自己“异于常人”。

在裸辞之前,我有仔细衡量我能否承担这些后果。


作为一个成年人,肯定是要自己去承担裸辞的后果,所以我考虑了三个问题。

第一,我的存款能否支撑我度过这段gap期?第二,我的兜底出路是什么?第三,我如何面对舆论压力?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我辞职之前,我和很多朋友聊过当前的就业市场。某头部律所的朋友跟我说,找工作很艰难,他们团队的律师找工作周期都基本上在5-7个月;也有其他红圈所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团队只剩两个人,但是其他人全部都是跳槽去了其他城市,没有一个在广州上岸的。

所以我对于找工作的时间预期拉的比较长,预计在3-12个月左右,基于此,我对gap的成本也有一个预判,我觉得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始终还是有一个确信,就是我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工作这么多年,我对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还是建立了一个基本判断。从市场筛选标准上,学历背景、工作背景、项目背景、语言能力我都不差;从工作能力上,法律市场上需要的基本技能我都有;从工作内容上,法律怎么都算得上是个技术工种,我也算个熟练工。所以我觉得我是一个可以创造价值的人,我现在是在找一个平台。


运气好,能找到一个好的平台,那我之后可以轻松一点,或许也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运气实在不好,或者我实在是心态崩了,面临平台或者薪资下降,我觉得人生也不会就此崩盘。

只要能创造价值,就能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这是市场规律。


此外,我现在能接受体制内的工作了,这些对我来说都算工作机会。虽然现在考公很难,但可能我一直都在走比较难的路吧~对于概率事件,我从来想的都是,即使只有5%的可能,那为什么不会是我呢?同时我现在心也还是比较宽,如果不行,也会及时宽慰自己:不是就不是呗,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工作机会。


至于舆论压力,我现在是真的不太在乎这些东西。首先是我觉得现在大家都挺忙的没什么时间精力对别人的人生说三道四,其次是别人的看法对我来说真的也没那么重要,想说什么说什么吧。

裸辞这件事,我只在乎我爸妈的看法。而我有一对非常开明的爸妈,或者说他们真的非常爱我而爱的力量真的很强大。我在裸辞之前的端午假期就跟他们说了我要裸辞这件事并在家庭内部达成了一致意见,裸辞期间其实还是对他们有愧疚又觉得解释无意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不怎么跟他们联系了。但是前不久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妈还告诉我“不要着急慢慢来”,而我爸则跟我说“你一直很有自己的规划和想法,我们不担心”。

这种信任和支持也是我心态一直还比较稳的重要原因吧。


说这么多,我想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在建议大家裸辞,裸辞一定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选择,裸辞也并不能解决工作带来的所有问题。反而,我是在裸辞之后发现,我之前的工作为我背了很多莫须有的锅,有些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工作的问题。


只是,我知道大家都很不容易,所以还是想要善意地提醒一下,每个人还是要敢于自救。如果真的觉得自己不行了,觉得裸辞是唯一的出口了,那么这也不是一个那么可怕的选择。我知道很多人都被所谓的“大环境不好”吓得不轻,但我觉得,只是大环境不好而已,我们没有受到战乱,还在正常生活,那就不要逼死自己。


有一句话说,“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

希望我们都能够不依赖一家公司地活着吧!


Ps:再度强调一下,本篇文章不构成任何人生建议。我的人生我可以瞎搞,你们的人生只能由自己做决定。



题外话:裸辞以来,我在小红书上发表的裸辞月记引起了不少小伙伴的关注,评论区收获了很多同在gap的小伙伴分享的感受,我觉得都是很真实和真诚的分享,截取部分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吧~




毛哈哈daily
在大大的世界里细腻行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