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裸辞的一个很大目的,其实也是想要让自己空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未来的人生走向。
所以我这段时间也在陆陆续续的思考:
获得财富在我的人生中到底是不是一个优先级选择,我未来的人生是不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获得财富和创造财富之上。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有聊到这个事情。
她告诉我,她最近和朋友都觉得工作没意思了,人生实实在在搞点钱才是正经事。
我也就顺着问了一句:
“搞到钱之后呢?想干什么?”
话筒对面停了几秒。
我一边擦碗,一边跟她说了一下我最近关于钱这件事情的思索。
我说你知道吗?我最近才意识到,金钱和语言是一样的东西,它们应该是工具,而非目的。
钱的工具性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维持生存 ,你需要赚到能够维持基本饮食起居的钱;
第二是抵抗风险,也就是在遇到疾病、事故等意外事件的时候,你有钱可以用来治疗和应急;
第三是去帮助你实现你想做的事情。
当然以上三点不能盲目做扩充解释,因为抵抗风险的钱,当然是越多越好;人想做的事情可能无穷无尽,那也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金钱需求。这么想这个回答就没意义了。
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我同时满足以上三点,真的一定要大富大贵吗?
维持生存本身就是一个和“最低额度”直接挂钩的命题,21世纪大部分人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么抵抗风险的最低额度储备资金是多少?
我确实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估计数字,我只能说适量就好。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有一点宿命论的,我觉得100万不一定就比30万更能抵抗风险,还得看遇到什么样的意外。这里人能尽量为之的就是配套相应的保险工具,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甚至寿险,该买还是得买,这个钱倒是可以计入抵抗风险的储备资金当中。
最难估计的还是关于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
要去定义这个事项的最低额度,我觉得可以换一种问法,比如:
“有什么事情不做你会觉得这辈子白活了”,或者,“有什么事情做了你会觉得这辈子没白活”。
豪车别墅谁都想要,但是没有你会觉得这辈子白活了吗?
我不会。当然不排除有的人会,人和人之间是不一样的。
我一直都是一个物欲还比较低的人。
当然,具有强烈的物欲并非坏事,我觉得一个对财富对功成名就足够渴望的人,抗压能力是更强,也是更能豁得出去的。
我最近甚至在反思自己,我是真的物欲低,还是不敢要?
因为如果我有朝一日变得很有钱,那我大概也会成为奢侈品的受众的。
但是要过很奢靡很风光的生活确实没有办法成为我搞钱的动力,
看到别人全身名牌的时候我也不会有很艳羡的感觉,
所以我觉得我对物的欲望应该确实是没那么强的。
而我们这种低物欲的人的一个特质就是,容易对人生想七想八。
因为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搞钱上的时候,就会有精力想要把精力用来搞什么。
所以其实这个问题最终还是会走向“我要过什么样的人生”这样的抽象命题。
这个命题其实是导致我裸辞的直接原因。
在我思考辞职的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都有一种惊恐感。
我对于白天干了些什么事情失去了感知,我每天能够察觉到的只有我睁眼躺在床上那一刻。
人生变成了无数个躺在床上那一刻的瞬间叠加,我感觉我成为了一个枯燥、干瘪的纸片人。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白天做的那些事情对于我已经没有意义了,银行卡里那个增长的数字已经没有意义了。
因为“我”快没了。
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声音在我深夜的脑海中不停回荡:
“你还年轻,你不能这样生活。”
辞职以后,时间的厚度慢慢地恢复。
我也渐渐找到了让自己舒服的生活状态。
虽然关于我要过什么样的人生这件事暂时还没有完全想清楚,
但是好像慢慢想清楚了钱对我的意义。
钱是要赚的,但不能让赚钱这件事掣肘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真正想过的生活。
我去年看过的一本书也是重创了我的世界观。
它的基本观念就是人生就是一个金钱游戏。
现在想想,颇为准确,准确得令人震惊。
游戏世界里,获取金币是为了购买装备,更好的升级打怪,升级打怪的过程中再辅以金钱的回馈。
但说到底,我们玩游戏追逐的是游戏体验,而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游戏币。
说这么多其实想表达的一个事情,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叮嘱吧: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应该是人生的目的;
金钱是帮助实现前述目的的工具,别搞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