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干点别的,但是走到家附近的桥头时,闻到了一股西瓜的清香。
心底蓦然升腾起一种愉悦的感受。
与此同时,耳机的杨天真正在讲述她的四十岁焦虑。
脑子里突然想起一句话:
抽象地思考,具体地生活。
这句话其实在我的备忘录里存在很多天了,再次打开,发现除了标题,只有空白文本。
我已经忘记当时敲下这些字时我在想什么,但是过去就过去了,也不特意去想,今天也随便写写。
年中在看吉井忍的《东京八平米》,里面有一段关于战争的描述让我觉得特别动容。
原文说:“他们在兜裆布里藏有小刀,上岸之后还商量过要不要干脆互相刺死算了。但是,那天天气特别好,小岛上吹来的风非常凉爽。听着海浪的声音,我哥当时就觉得生活应该是这样子,战争这东西实在太空虚了。”
我这段日子经常会产生一些类似的感受。
我看了一些书,听了一些播客,看了一些文章。我看到这个世界上源源不断地有人从宗教、科学、心理、医学等各个角度来解读人,和人生。他们的结论有时候殊途同归,有时候截然相反。
我也看到这个世界上源源不断地有人提出他们对于职业规划、婚姻规划、生育规划的观念,他们说什么的都有。
我在恍然大悟和陷入迷惑中不断往返,而这种状态的唯一解法,就是去具体地生活。
早上拨开阳台玻璃门晾衣服的时候,空气中又传来一股熟悉的味道。我每次闻到这种味道,都会特别清楚地意识到“我在广州生活”这件事。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描述这种味道,它湿湿热热的,混合着一些汽车尾气和道路沥青挥发的气味。
我在这种瞬间,会觉得那些规划、解读、方法论很是虚无缥缈,会觉得在阳台晾衣服这件事让我很是安心。
走去公交站台的时候,听到杨天真说,她那些别人觉得她在夸张的故事,其实都是她谦虚的表达。她还说她身边围绕着很多传奇的人物,有很多人都在经历传奇的人生。
这些事情其实我都是相信的,我喜欢听她说话,也是因为她的言语里虽然自信甚至自傲,但是诚恳认真。
我只是在想,她那样的人生离我好远。传奇,多么有份量的两个字,竟然可以被这么轻易地说出来。
竟然有这么多人在过这么热烈的人生啊?
但我好像也能接受我过不上这样的人生这件事,我觉得过这种能闻到西瓜香味的人生也不差的。
这段时间里,在很多有意和无意的瞬间,我好像认识到了一些真实的自我。在哪些事情上没有优势,哪些事情上确实缺乏意愿。这些认知对我最大的意义是,有些人生剧本我就打算舍弃了。
从辞职至今,我的精神向导一直都是:在能够自我支撑的范围内,尽量去寻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以前有一个误区,是觉得想要的生活一定要是轰轰烈烈的。但是现在觉得这也未必。其实想要的生活,也可以是一种平静的具体的生活。
不过我的人生也才经过不过三十载,如今下什么定论都为时尚早,想法也是一直在变的。
杨笠说,她那没有上班的7个月里,每天无所事事就是在家画画,去河边散步,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但后来她写段子时发现,她的很多养料,都来自那段期间的发散性思考。
我也会想,我现在那些忍不住的想七想八,或许有一天也会成为我写作的养料吧~
谁知道呢~
杨天真那样通透、成功,却也还是会在四十岁来临时重新陷入焦虑。
或许人生只要有思考,就会有不解、焦虑,这也都很正常。
人生时日尚长,也不必非要现在下什么定论,就跟着命运的脚步,且行且珍惜吧。
万一思想陷入死胡同时,那就去感受一下生活。
有时候,马路上飘来的一阵风,可能也能构成一段人生的解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