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携手人卫继续医学教育网共同举办的「人卫健康知识库皮肤性病学专委会会议暨 2024 皮肤科年终学术盘点活动」,已于 2025 年 1 月 19 日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大会行业大咖齐聚,不仅系统盘点了皮肤科常见疾病的年度进展,而且立足患者教育,正式成立《特应性皮炎 365 问》百人编委团,进一步推进特应性皮炎的健康科普行动。此外,更有行业大佬与大家共话特应性皮炎诊疗新观点。一起来看!
对话领域大咖,深入探讨特应性皮炎管理
会场汇聚了众多业界权威,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兴华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崔勇教授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陶娟教授,就特应性皮炎的规范化诊疗、疾病科普教育管理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高兴华教授提到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2 型炎症性、免疫相关的皮肤病,90% 以上患者伴有瘙痒症状,病程迁延且反复发作,患者负担沉重[1-2]。在目前的临床治疗方式中,首先保湿是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基础护理方式,其次对于轻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可用外用制剂改善症状,而对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则需要使用系统药物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例如靶向 IL-4 和 IL-13 的度普利尤单抗[1]。此外,高教授还提出许多特应性皮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常见误区,科普将是针对这些误区最好的改善方式。
「更多精彩,详见下方视频」
崔勇教授首先强调中国的皮肤科医生对特应性皮炎的认识经历了较长过程,按照目前的诊断标准,既往很多被定义为湿疹、皮炎的患者其实应该被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可以说特应性皮炎是皮肤科的「一号」疾病,患者数在 7,000 万左右,值得更多关注[3]。此外,崔教授也指出目前特应性皮炎的核心靶标是 IL-4 和 IL-13[4],且特应性皮炎共病风险高,对患者的影响更为显著[1]。同时,特应性皮炎也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医患双方携手进行慢病管理[1],这对医生的科普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正在筹备中的《特应性皮炎 365 问》就是一本贴合患者实际需求的科普书,汇集了 109 位权威的皮肤科专家,致力于让更多患者获取到专业、易懂的特应性皮炎知识。这也提示我们,科普将是皮肤科医生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方向。
「更多精彩,详见下方视频」
陶娟教授提到,特应性皮炎属于慢性、复发性疾病,涵盖婴幼儿、青少年、成人、老年人各个年龄段,因此特应性皮炎治疗必须进行全病程长期管理,并充分考虑药物安全性[1]。例如轻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通常会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皮肤变薄、感染等问题,可以使用非激素类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1]。此外,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更需要充分考虑药物安全性问题,例如长期使用环孢素可能会带来肾脏毒性、高血压等问题[1];JAK 抑制剂应用前和应用中都需要进行严密的检查和监测,尤其在 65 岁以上患者中使用时需要重点关注血栓、感染问题的发生[5];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适用人群则相对较广,目前来看从婴幼儿到高龄患者的安全性都相对较好[1,5]。
「更多精彩,详见下方视频」
盘点年度进展,聚焦热点疾病
会议初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兴华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刚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陶娟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耿松梅教授分别为大家系统介绍了皮肤科常见疾病的年度进展,包括白癜风、银屑病、痤疮和特应性皮炎。其中,特应性皮炎作为临床常见的热点话题,一直受到行业专家的广泛关注。
耿松梅教授为大家全面解析了特应性皮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首先耿教授强调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失调、微生物菌群失调、代谢组织变化以及神经系统这 6 个方面对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免疫细胞的参与就是未来特应性皮炎免疫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在耿教授团队的研究中,发现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严重程度与 MRGPRX2/MRGPRB2 表达相关,肥大细胞在特应性皮炎中通过 MRGPRX2/MRGPRB2 释放的胰蛋白酶激活引发 2 型炎症,目前相关的小分子拮抗剂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6]。此外,国外研究着重强调 IL-4 是促进 2 型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7]。在国内梁云生教授团队的研究中,同样发现 IL-4 诱导的 Treg 数量和 CTLA-4 表达的降低会损害严重特应性皮炎对于 2 型炎症的抑制,而使用 IL-4Rα 拮抗剂——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患者的 Treg 数量和 CTLA-4 表达恢复,且 Th2 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表明度普利尤单抗能够改善 Treg 功能,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8]。
不仅如此,耿教授还提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特应性皮炎与精神心理疾病、消化道疾病等存在共病。2024 年 10 月发布在《Allergy》的一项度普利尤单抗对儿童和青少年特应性皮炎疾病负担评估的人群队列研究显示,度普利尤单抗能够降低新发特应性合并症(如哮喘、过敏性鼻炎 、感染等)、精神障碍(如情绪障碍、焦虑、睡眠障碍、神经和发育障碍等)的共病风险[9]。
「更多精彩,详见下方视频」
全面重视健康科普,《特应性皮炎 365 问》百人编委团集结完毕!
除了专业的特应性皮炎诊疗知识分享,本次会议也不忘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10]中关于「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号召,聚焦特应性皮炎患者角度,围绕《特应性皮炎 365 问》设置闭门审稿会,重点讨论《特应性皮炎 365 问》的目录调整和优化,如何融合文字、图片等富媒体形式拓展内容,同时强调语言表达尽可能科普化,致力于提升皮肤科医生科普教育水平,为更多特应性皮炎患者带去更权威、更专业、更易懂的疾病知识。
会议宣布正式成立《特应性皮炎 365 问》百人编委团,109 位皮肤科顶尖专家组成编委团,推进《特应性皮炎 365 问》高质高效的完成。
最后,高兴华教授和崔勇教授也为各位编委成员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为《特应性皮炎 365 问》的科普工作画上新的里程碑,大家都热情高涨,满怀期待《特应性皮炎 365 问》的面世,惠及更多特应性皮炎患者,共赴更健康、更美好的明天。
图片来源:现场拍摄
[MAT-CN-2501871] V1.0 批准日期:2025 年 1 月
本编号仅作为赛诺菲对本文章所涉及的赛诺菲相关药物所属治疗领域科学和临床数据来源真实性的确认,不作为赛诺菲对本文章全部内容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的确认和保证;本文章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学术交流或了解医学资讯目的使用,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推荐和推广。本文章所含信息不应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建议。
内容策划:钱程
内容审核:曹欢
题图来源:丁香园设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