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IMS之声 | 李娟教授:卡非佐米联合方案助力超高危 NDMM实现深度缓解和更长PFS

文摘   2024-10-06 09:00   吉林  


导读




过去二十余年,由于新治疗策略的引入,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但MM是一组生物学和临床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仍有部分患者(15%-20%)从目前的治疗模式中获益较小1。这部分患者临床特征往往为侵袭性,表现为早期复发或原发难治,称之为高危多发性骨髓瘤(HRMM)。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PIs)类药物的更新迭代和研究证据的积累,PIs已成为MM治疗的基石,新一代PI卡非佐米选择性共抑制β2+β5,具有更强的蛋白酶体抑制和细胞毒性作用,可为HRMM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新选择2-3


第21届国际骨髓瘤学会(IMS)年会正于2024年9月25日-2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公布了最顶尖的MM治疗领域研究摘要,探讨如何改善MM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并探寻新的治疗方案。本期精选了2篇来自中国学者,针对临床中侵袭性强的超高危(UHR)、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及伴有髓外浸润 (EMD) MM患者的治疗进展。


再攀高峰:Dara-KAD作为移植前诱导疗法治疗UHR TE NDMM和pPCL患者可产生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P-343】Dara-KAD诱导治疗后串联ASCT和KP维持治疗适合移植的UHR NDMM和pPC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Safety and Efficacy of Dara-KAD induction followed with tandem ASCT and KP maintenance in Transplant-eligible, Ultra High-risk,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and 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


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娟教授
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邝丽芬医生
研究设计:该研究旨在评估达雷妥尤单抗联合卡非佐米、脂质体阿霉素以及地塞米松联合诱导方案、串联ASCT以及卡非佐米和泊马度胺维持治疗,对UHR TE NDMM和pP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4。这是一项单臂前瞻性研究,主要纳入标准为UHR NDMM或新诊断的pPCL且年龄在18岁至70岁的患者,其中UHR的定义为“双重打击”或“三重打击”[≥2个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t(4;14)、t(14;16)、1q21+、1p32-、del(17p)、BLPC≥1%]。治疗方案为TE患者接受4-6个周期Dara-KAD诱导治疗,串联ASCT,卡非佐米和泊马度胺维持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PFS。


研究结果:共纳入9例UHR NDMM和4例pPCL患者,中位年龄为56岁,分期为国际分期系统(ISS)3期和修订版国际分期系统(R-ISS)3期的分别有6(46.2%)和4(30.8%)例患者,23.1%(n=3)伴del(17p),23.1%(n=3)伴t(4;14),84.6%(n=11)伴1q21+,84.6%(n=11)有循环浆细胞。共6例患者完成了Dara-KAD诱导,4例完成了干细胞采集,2例完成了ASCT1。4例患者的动员成功率为100%,且所有患者CD34+均≥6×106/kg;导致最终停药的任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TEAE)发生率为10%,危及生命的TEAE发生率为0%。在诱导后可评估的6例患者中,Dara-KAD诱导的总缓解率(ORR)为100.0%,其中33.3%达到MRD(NGF,10-5)阴性, 83.3%达到完全缓解(CR)及以上,100.0%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


研究结论:Dara-KAD作为移植前诱导疗法治疗UHR TE NDMM和pPCL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该研究仍在进行中,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评估对这类UHR患者采用Dara-KAD诱导后串联ASCT和KP维持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脉通友指南读者俱乐部成立啦
<加入社群、获得帮助、相互支持>

👉参与经验分享

分享“抗癌心路”,帮您发表在公众号上,抒发心情自我排解、影响并帮助更多患友;也可以随时向我们提供选题建议,或转发、点评我们的科普文章。

👉参与科普活动

群主会不定期做各种科普小活动,并有礼品赠送

👉加入疾病群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病种群,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可直接在疾病群向医生、营养师提问。

长按二维码

进入癌友指南俱乐部




行则将至:KAPD诱导治疗髓外多发性骨髓瘤(EMM)患者相关研究进展




【P-344】KAPD诱导联合或不联合ASCT和KP维持治疗ND EMM的单臂前瞻性研究

A Single-Arm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Combination of KAPD Induction With or Without ASCT and KP Maintenance for Newly Diagnosed Extramedullary Multiple Myeloma


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娟教授

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邝丽芬医生

研究设计:该研究旨在评估卡非佐米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泊马度胺以及地塞米松(KAPD)诱导联合或不联合ASCT和卡非佐米联合泊马度胺维持(KP)治疗ND EMM的疗效和安全性5主要纳入标准为:(1)患有髓外疾病 (EMD)的NDMM[定义二者均有:1)MRI或PET-CT或CT成像检测到骨旁区域或软组织/器官存在髓外病变,2)活检证实髓外病变为浆细胞瘤];(2)年龄:18-70岁;(3)“可测量病变”:至少一个髓外病变长度≥1.0cm。治疗方案为4个周期KAPD诱导治疗、TE患者串联ASCT治疗,TNE患者进行另外4个周期的KAPD治疗,随后进行KP维持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ORR。


研究结果:共纳入7例EMM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28.6%(n=2)的患者疾病分期为ISS 3期,57.1%(n=4)伴有高风险细胞遗传学[包括del(17p) (n=1,14.3%)、1p32- (n=1,14.3%)和1q21+(n=4,57.1%)]。3例患者完成了4个周期的KAPD诱导,1例患者完成了干细胞采集。导致最终停药的任何TEAE发生率为14.3%,危及生命的TEAE发生率为0%。在诱导后4例可评估患者中,ORR为100.0%,其中MRD(NGF,10-5)阴性率为25.0%,≥CR率为25.0%,≥VGPR率为75.0%,≥部分缓解(PR)率为100.0%。在诱导后3例可评估EMD反应的患者中,总体EMD缓解率为66.7%(2例),其中2例均为PR。


研究结论: KAPD作为一种诱导治疗方案治疗EMM患者,可助力患者实现深度缓解并改善髓外病变,且安全性良好。该研究正在进行中,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评估KAPD诱导综合治疗方法(无论是否进行ASCT和KP维持)对ND EM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大咖点评







李娟教授



传统的HRMM定义根据患者总生存结局进行,但根据生存结局定义对早期识别HRMM尚不明确,临床实际分层往往需要考虑del(1p32)、t(4;14)、t(14;16)、t(14;20)、del(17p)/TP53突变、gain/amp(1q)、MYC异位等HRCA以及ISS III期、EMD、循环浆细胞、高浆细胞增殖指数、LDH升高、衰弱、肾功能不全以及血小板减少等非HRCA6更细化的分层有助于指导对HR NDMM患者的管理。


“双重打击”或“三重打击”的MM患者,往往伴有起病急、肿瘤负荷高、进展快、分期晚、危险度极高的特点,临床实践表明不同机制药物的联用可实现这部分UHR MM患者的临床获益。浆细胞白血病(PCL)分为原发或继发,均属于高危浆细胞病类型,MM的较晚阶段可以继发PCL, 成为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sPCL),PCL易发生化疗耐药或早期复发,具有侵袭性的临床病程和较差的预后。在ASCT和第一代新型药物可用之前,接受常规化疗的 pPCL 患者的OS不足6个月,在新型药物时代,含硼替佐米的治疗后 ASCT 可改善缓解率并显著延长PFS和OS,但与 MM 相比pPCL的结局仍然较差7我中心于今年IMS大会上发表的KAD+Dara作为移植前诱导疗法治疗超高危NDMM和pPCL患者的探索性研究表明,Dara-KAD 诱导、随后的串联 ASCT 和 KP 维持治疗pPCL可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评估该方案对超高危骨髓瘤和pPCL患者的长期价值。


髓外病变(EMM)是MM的侵袭性形式,其表现复杂、异质性强,大部分EMM预后差,也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的预后分层系统和理想的治疗策略,因此治疗起来相对有难度,往往需要多种策略综合治疗,如PI、IMiDs、ASCT、免疫治疗、细胞毒药物、手术介入、其他小分子靶向药物以及放疗等8我中心于今年IMS大会上发表的KAPD诱导联合或不联合ASCT序贯KP维持治疗初诊合并EMD的MM患者的单臂前瞻性研究,表明以卡非佐米为骨架的多药联合方案中加入强化化疗方案治疗EMM患者不仅有效且安全。未来应在临床试验中对EMM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积累更多数据,相信随着CAR-T(BCMA CAR-T)、双抗(如CD3-BCMA,CD3-GPRC5D等)治疗等各种新药或新疗法的出现可能可以为EMM患者带来更多曙光,进一步改善EMM患者的预后。








李娟 教授

  • 中山大学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名医

  • 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浆细胞疾病学组组长

  •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 国际骨髓瘤协会和亚洲骨髓瘤网成员

  • 主持过或正主持的基金有国自然基金等20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多篇,SCI收录90多篇,以第一负责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和三等奖,华夏医学奖二等奖,主编专著8部。



参考文献:

1.Kumar S, et al. Lancet Oncol, 2016, 17(8): e328- e346.

2.Zhou X, et al. Haematologica, 2023, 108(6): 1628-1639.

3.Besse A, et al. Cell Chem Biol, 2019, 26(3): 340-351.e343.

4.Lifen Kuang, et al. 2024 IMS. Abstract P-343.

5.Lifen Kuang, et al. 2024 IMS. Abstract P-344.

6.NCCN 2024 V1 MM.

7.Katodritou E, et al. Am J Hematol. 2023 May;98(5):730-738.

8.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髓外浆细胞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4,45(1):8-17.


审校:Irena

排版:Quela

执行:Moly


医脉通血液病患友指南
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诊治与康复护理科普,分享病友经验、探讨新药进展、提供专家指导,帮助患友少走弯路,以期延长生存、降低复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