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糖尿病并发症,这8个方面要达标! | 糖尿病365问​

文摘   2024-10-07 09:00   吉林  

特别策划:糖尿病365问

医脉通携手各学科临床医生,解答疾病诊疗「十万个为什么」,为广大患友及家属提供就医指导。



本期作者   冯静

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本期要点   

1. 做到8个达标,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导语

最近总有糖友问:

“为什么我的血糖控制得很好,还会眼底出血?”
“为什么饮食已经很注意了,空腹血糖也可以,还是出现蛋白尿了?”

虽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可以减少并发症,但单纯控制好血糖并不足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做到以下8个达标,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1.  血糖达标

血糖达标是基础,根据糖尿病患者年龄和并发症不同,血糖控制目标不同。大多数人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lo/L,非空腹<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即可。

很多糖尿病病人只监测空腹血糖,而忽视餐后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其实就是餐后血糖未控制达标。

建议糖友来医院就诊之前,最好监测三餐的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部分病人还要测凌晨3点血糖,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2.  血压达标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血管的损害比非糖尿病患者更严重,所以“三高共管”,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糖尿病患者血压尽量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  血脂达标

糖尿病患者应将甘油三酯控制在1.7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合并有冠心病的在1.8mmol/L)以下,总胆固醇控制在4.5mmol/L以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应大于1.0mmol/L,女性应>1.3mmol/L。


4.  体重+腰围达标

对于肥胖和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至关重要。有研究显示体重减轻7%并增加锻炼可以使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约60%,但是不要一时兴起节食减肥,保持健康而平衡的饮食习惯才是长久之计。

我们提倡减重,但也不是越瘦越好,适当增肌也能帮助控糖;肌肉能够储存糖原,发达的肌肉就是“天然的抗糖药”。

所以运动时可增加些力量训练:如举重、抗阻训练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哦!

要通过少吃、多动配合规范的药物治疗,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kg/m2以内,男性腰围控制在90cm以内,女性腰围控制在85cm之内。


5.  饮食达标

(1)吃饭有规律,一天之计在于“晨”,早餐营养均衡,晚餐尽量早吃、少吃。另外,一日三餐要按时吃,每顿饭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要太短。


(2)吃“粗”不吃“细”:少吃精细化的食物如白米、白面,尽量选择全麦食品包括全麦面包、麦片等。


(3)减少“甜蜜”负担: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糕点、甜点、冷饮等也要少吃。烹饪时也应注意尽量少糖少盐少油。


(4)切记暴饮暴食:学会细嚼慢咽,定时定量,别让肚子撑得太满。


6.  运动达标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能帮助我们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重,还能锻炼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释放压力等,对延缓糖尿病的发展非常重要。


建议病情较轻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运动5天,每次不少于30分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时机最好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


运动分为中等强度和较高强度运动两种。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有:健步走、太极拳、骑车、兵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等。

较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有: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游泳、骑车上坡、足球、篮球等。运动强度要适合患者的年龄、病情、喜好及身体承受能力,一般推荐步行是最佳运动方法。

根据身体情况可采用中速步行100-120步/分,如出现心率在100-120次/分,有劳累感应减速慢行。


7.  自我管理/定期检查达标

戒烟限酒是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部分。糖尿病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时,注意警惕低血糖症状,定期检查下肢和足部皮肤有无溃疡,注意观察足部痛觉、温度觉、针刺觉有无异常,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

定期到医院筛查眼底、神经病变、踝肱指数等。

切勿出现脚麻、手麻、视物模糊等症状再来医院就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自我管理、定期检查很重要。


医脉通友指南读者俱乐部成立啦
<加入社群、获得帮助、相互支持>

👉参与经验分享

分享“抗癌心路”,帮您发表在公众号上,抒发心情自我排解、影响并帮助更多患友;也可以随时向我们提供选题建议,或转发、点评我们的科普文章。

👉参与科普活动

群主会不定期做各种科普小活动,并有礼品赠送

👉加入疾病群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病种群,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可直接在疾病群向医生、营养师提问。

长按二维码

进入癌友指南俱乐部



8. 心肾保护达标

如果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等非药物措施,血糖仍不达标,应积极接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降糖外,还应关注药物的器官保护作用,做好“心肾”保护。

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恩格列净、达格列净等药物除发挥降糖作用外,还能发挥心血管、肾脏保护作用,建议与主治医生沟通交流,共同决策。



总结

得了糖尿病,不是血糖高一点那么简单,让我们携手8个达标,向着健康出发,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本期专家

冯静医师




◇ 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 2017年获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在读博士

◇ 发表中文核心期刊3篇,SCI 2篇,获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两项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2]Chudasama YV, Khunti K. Healthy lifestyle choices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New insights into diabetes management[J]. PLoS Med,2023,20(1):e1004152.
[3]Meir J, Huang L, Mahmood S, etal. The 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a review of their management,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J].Expert Rev Endocrinol Metab,2024,19(1):11-20.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J]. 中华内科杂志,2022,61(3):249-262.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医脉通血液病患友指南
    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诊治与康复护理科普,分享病友经验、探讨新药进展、提供专家指导,帮助患友少走弯路,以期延长生存、降低复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