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治疗的战场上,化疗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
但为什么化疗周期常常设定为21天呢?这背后蕴藏着怎样的科学考量?
下面将带您深入了解化疗周期的设计原理,探讨提前或推迟化疗对疗效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评价化疗效果。
化疗周期设定为21天,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得出的结果。这一周期的确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肿瘤细胞生长周期:肿瘤细胞也有其特定的生长周期,包括增殖期、静止期和凋亡期。化疗药物在肿瘤细胞增殖期时效果最佳。因此,化疗周期的设定需要考虑到肿瘤细胞生长周期的特点,确保在肿瘤细胞再次进入增殖期之前进行下一次化疗。药物代谢时间: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历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药物的半衰期,即药物在血浆中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确定化疗周期的重要因素。通过确保药物在体内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最佳浓度,从而发挥最大的抗肿瘤效果。患者的身体状况: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在两次化疗之间,需要给患者留出足够的恢复时间,以减轻化疗带来的副作用。21天的周期可以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减轻化疗带来的不适。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可能会遇到需要提前或延后化疗的情况。那么,这真的会影响疗效吗?提前化疗:如果提前进行化疗,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可能尚未达到最佳状态,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此外,提前化疗还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的风险,因为患者的身体可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延后化疗:延后化疗则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在药物浓度降低时继续生长,影响治疗效果。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身体状况不佳、药物副作用严重等),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后化疗。但是,如果化疗推迟时间过长,肿瘤细胞可能会恢复到原来的大小,甚至变得更具侵袭性。因此,患者和医生应共同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决策。👉参与经验分享
分享“抗癌心路”,帮您发表在公众号上,抒发心情自我排解、影响并帮助更多患友;也可以随时向我们提供选题建议,或转发、点评我们的科普文章。
👉参与科普活动
群主会不定期做各种科普小活动,并有礼品赠送
👉加入疾病群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病种群,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可直接在疾病群向医生、营养师提问。
长按二维码
进入癌友指南俱乐部
影像学评价方法:通过CT或核磁检查测量靶病灶和非靶病灶的长短径,及是否有新发病灶,与治疗前相应的病灶进行比较。常用的评价标准有RECIST标准、WHO标准和EORTC标准等。目前中国临床较为常用的是 RECIST 标准,其内容如下: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任何病理性淋巴结(无论是否为目标病灶)的短轴值必须<10 毫米,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R):以基线状态总直径为参照,所有目标病灶直径的总和至少减小30%,至少维持4周。病情进展 (PD):以最小病灶直径综合为参考(包括基线下病灶直径总和,假如其为最小值),所有目标病灶直径总和至少增加20%。另外,除了直径总和相对增加20%,其总和的绝对值还必须增加至少5毫米(注:出现一个或更多的新病灶也可认为是病情进展)。病情稳定(SD):以研究过程中最小病灶直径总和为参照,病灶缩小既不符合PR,病灶增加也不符合PD。血清学评价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某些肿瘤相关的特定肿瘤标志物水平来评价化疗的疗效。如果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增高超过一定比例,或者从正常到超过正常,并重复检测确认,则可能被认为是病情进展。病理学评价方法: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化疗后的组织病理改变程度来评价化疗疗效。这种方法需要获取患者的组织样本,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受到一定限制。参考文献
[1]王骁.化疗,为什么是21天一个周期[J].人人健康, 2021(11):2.
[2]https://mp.weixin.qq.com/s/JjuTR7MmSDIfRxiPdnZhYw
[3]https://mp.weixin.qq.com/s/g36cgUyLSna9D1NwAQQluQ
[4]https://mp.weixin.qq.com/s/RSnh23i2iGN-IUQ901rIWg
[5]Eisenhauer EA, Therasse P, Bogaerts J, Schwartz LH, Sargent D, Ford R, Dancey J, Arbuck S, Gwyther S, Mooney M, Rubinstein L, Shankar L, Dodd L, Kaplan R, Lacombe D, Verweij J. 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revised RECIST guideline (version 1.1). Eur J Cancer. 2009; 45:228–47.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