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来教授:以患者需求为舵,多措并举,赋能天肿淋巴瘤专科化建设与发展 | 中国惰淋之声

文摘   2024-10-18 20:12   吉林  




惰性B细胞淋巴瘤,作为一种生长速度相对缓慢的淋巴系统肿瘤,通常是不可治愈的,存在病程长、复发等问题,且复发后患者预后变差;同时,其存在组织学转化风险,加大了临床治疗的挑战。为系统探索惰性淋巴瘤未尽之需,全面推动学术发展,持续改善患者临床获益,《中国惰淋之声》系列报道开启,传递中国惰性淋巴瘤进展强劲之声。本期《中国惰淋之声》将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肿)张会来教授分享天肿淋巴瘤专科发展特色、科研进展及滤泡性淋巴瘤(FL)专病门诊建设经验。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推动科研探索持续发展


医脉通

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淋巴瘤诊疗中心之一,天肿淋巴瘤内科多年来精耕细研,始终践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全面发展,并不断取得突出性学术成就,能否请您为我们分享您科室的发展理念以及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


张会来教授



1978年,天肿正式成立化疗科,1999年底,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肿瘤患者化疗需求,化疗科拆分为内一、内二和内三科,其中肿瘤内一科即现今淋巴瘤内科的前身。2006年科室进行专科化命名,正式更名为淋巴瘤内科,科室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021年,我们确立了“十四五科室发展规划”,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围绕天肿四大研究方向,积极推进淋巴瘤精准诊疗和新药/新技术临床研究,并拓展深化国内外优秀团队合作,力争实现淋巴瘤患者的精细化、精准化和全程化管理,同时以临床研究为抓手,深化转化医学研究,实现临床研究“跨越式”发展,从而惠及更多淋巴瘤患者。


FL是天肿四大研究方向之一,我们在该领域亦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例如,我团队通过回顾性分析1建立了免疫临床预后指数(ICPI)新型预测模型,与常用的FLIPI,FLIPI2和PRIMA-PI相比,ICPI表现出出色的识别高危FL患者的能力和便捷性;此外,我们还开展了FL的免疫分型和分子分型的研究,为精准治疗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精准分层外,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选择也对患者十分重要。在新药、新方法不断取得突破的背景下,我中心也在积极开展针对中国人群的治疗相关研究,致力于用中国数据为患者找到更适合的治疗手段。如我中心牵头的真实世界研究2表明,基于奥妥珠单抗的诱导治疗(G-based)方案可为我国初治FL患者带来高缓解率,验证了G-based方案从临床研究走进临床实践的有效性,同时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患者人群接受GB(奥妥珠单抗+苯达莫司汀)治疗的相关数据。


医脉通

天肿淋巴瘤内科在学科发展上勤于精进,您能否为我们分享科室未来发展规划及具体举措?在科室搭建及管理方面,天肿有哪些独到之处?


张会来教授



人才梯队建设是学科持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提升淋巴瘤诊疗水平、优化患者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天肿淋巴瘤内科推行“主诊负责制”模式,即医生全程跟随患者,提供诊疗全周期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步构建和发展团队,并通过专病门诊进一步培养专科人才。科室中坚力量不仅在淋巴瘤各亚型的诊疗上全面发展,还在各自的研究和学术方向上深耕细作,形成专精领域;不仅在病房中全面管理各种类型淋巴瘤患者,还通过专病门诊积累专病实践经验,强化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同时,我们实施人才“走出去、引进来”战略,2021年我院牵头成立了淋巴瘤亚专科区域联盟,依托该平台制定并落实系统的培训计划,并深化国际合作交流,鼓励和支持年轻医生出国进修学习,促进专科能力的整体发展,同时提高科室在淋巴瘤专科领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当前淋巴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和个体化的时代,新药研发及新型联合方案的探索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尤为关键,对于学科持续发展也非常重要。作为“临床研究型”定位科室,我们充分发挥临床研究型团队的优势,积极开展科研探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多前沿治疗选择。目前科室承担了多项国际及国内临床试验,其中惰性淋巴瘤领域已十余项。例如,我们参与了CD20×CD3双抗Mosunetuzumab治疗FL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期待与全球同道共同努力,使其早日惠及更多患者;我们还发起了抗CD20单抗+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旨在为中国患者提供新型治疗方案。此外,我中心也在积极开展更多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充分利用病种优势,争取发出“天肿最强音”。


施行专病专诊专治模式 助力更好满足患者需求


医脉通

为深化专科化建设,您中心率先开设了全国首家FL专病门诊,请您基于惰性淋巴瘤未尽之需谈谈专病门诊成立的初衷和意义,您认为何种特色治疗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FL患者需求?


张会来教授



FL的临床表现为惰性过程,患者病程往往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漫长,高达80%的患者可长期生存10年或更长时间,期间患者通常经历反复复发或进展,并伴随着缓解持续时间逐渐缩短、后续治疗选择有限的难题3,因此需要专科化门诊进行“专病专诊专治”的规范化全程管理,让FL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尽早回归日常生活。此外,对于部分无治疗指征的患者,专病门诊提供的精细化服务可帮助患者应对观察等待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缓解其焦虑情绪。


FL的诊疗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天肿FL专病门诊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MDT诊疗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诊室,除淋巴瘤专科医护人员外,还有病理科、影像科、放射科、介入科、外科等科室人员加入,同时特别邀请到心理老师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支持。期望通过专业化MDT团队为FL患者提供个体化且全方位的闭环全程管理。


整体而言,FL专病门诊的设立不仅是对现有诊疗模式的创新,更是对患者需求的深刻回应。门诊成立后,更多患者尤其是首诊或外地患者前来就诊,获得个体化精准治疗;同时可以反哺于临床研究探索,推进新药和新方案不断被引入,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并实现临床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优化患者全程管理 促进淋巴瘤学科发展提质


医脉通友指南读者俱乐部成立啦
<加入社群、获得帮助、相互支持>

👉参与经验分享

分享“抗癌心路”,帮您发表在公众号上,抒发心情自我排解、影响并帮助更多患友;也可以随时向我们提供选题建议,或转发、点评我们的科普文章。

👉参与科普活动

群主会不定期做各种科普小活动,并有礼品赠送

👉加入疾病群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病种群,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可直接在疾病群向医生、营养师提问。

长按二维码

进入血液健康交流群

医脉通

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引领下,天肿淋巴瘤内科在患者管理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能否请您谈谈您中心目前已开展工作,以及对未来患者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设想?


张会来教授



在淋巴瘤专科化建设进程中,患者的需求和获益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源动力。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及规范化诊疗的不断落实,淋巴瘤治愈率逐年增高,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我们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科学管理为基石,不断探索管理模式变革,形成了医护患一体化的淋巴瘤全程管理模式,重视淋巴瘤长期规范治疗,通过多项举措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助力淋巴瘤尤其是惰性淋巴瘤慢病化管理,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添砖加瓦。


多年来,我们持续开展“感恩相伴,温暖相爱”人文关怀项目,旨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并成立了淋巴瘤患者关爱家园,向患者普及诊疗知识,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致力于将淋巴瘤的治疗做得更专业。未来,我们将借助专病门诊,构建数据平台,深化全程管理与患者随访服务,实现随访信息统计数字化;同时将继续建设天肿淋巴瘤患者关爱家园,打造多维科普宣传阵地,通过天肿-社区基层医院-社区多方联动,让淋巴瘤科普知识普惠大众。










张会来 教授

  • 现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科主任

  • 主要研究方向:恶性淋巴瘤的分子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 国家癌症中心淋巴瘤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

  •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常委

  •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 天津市整合医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天津市血液病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 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副会长

  • 入选天津市第二批卫生健康行业高层次人才(津门医学英才)培养计划、天津医科大学“临床人才培养123攀登计划” 第一层次人选培养计划,2023年天津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三等奖3项,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担任《肿瘤药学》副主编、《中华血液学杂志》、 《白血病∙淋巴瘤》、《中国肿瘤临床》、《Hematological Oncology》、 《Blood Research》、《Discover Oncology》等国内外期刊杂志编委,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lood、Cancer Research、J Exp Med、JITC、Leukemia、CTM、AJH 、BJH、 Blood Adv 、Int J Cancer 等国际专业杂志以及中华系列杂志、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著九十余篇。荣获第四届 “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



更多精彩内容,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专区查看






参考文献:

1.Lu Y, Yu J, Gong W, et al. An Immune-Clinical Prognostic Index (ICPI) for Patients With De Novo Follicular Lymphoma Treated With R-CHOP/CHOP Chemotherapy[J]. Front Oncol. 2021 Jul 13;11:708784.

2.Zheng Song, Wuping Li, Yi Qu, et al.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Obinutuzumab Plus Chemotherapy Therapy For Untreated Follicular Lymphoma: A Chinese Retrospective Analysis[Z]. 2024 EHA. P2069.

3.高凤华,王先火. 滤泡性淋巴瘤联合用药现状与进展[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3,29(2):212-217.


编辑:Arya
审校:Arya
排版:Quela
执行:Cherry

医脉通血液病患友指南
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诊治与康复护理科普,分享病友经验、探讨新药进展、提供专家指导,帮助患友少走弯路,以期延长生存、降低复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