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乐悬、辂车、肆、堵、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胜之不武、桑林之舞、叔梁圪、马首是瞻、死而不朽、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横渠四句
预习
一 读古文
《国语·晋语七·悼公赐魏绛女乐歌钟》
《国语·晋语八·叔孙穆子论死而不朽》
二 听音频
1.春秋D37-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2.春秋D38-三条好汉俩混蛋
3.春秋D39-腐败分子挂帅
4.春秋D40-匏有苦叶
5.春秋D41-马首是瞻
6.春秋D42-栾针之死
三 看视频
1.春秋风云人物:楚共王
2.小视频:人生三不朽
四 爱思考
讲述郑国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开展积极外交的过程及效果?
讲述古代的“乐悬”制度,并举例说明什么叫“器以藏礼”?
讲述成语故事“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什么是“桑林之舞”,晋悼公为什么不敢在宋国观赏“桑林之舞”?这个行为的背后反映了古代的什么礼仪传统?
哪两件事让晋悼公认识到荀偃与士匄腐败、无能?但又为什么不得不提拨腐败分子?你理解晋悼公的无奈吗?
讲述成语故事“马首是瞻”?
讲述成语故事“死而不朽”
“三不朽”是中国人文思想领域的一个价值命题,请详细介绍什么是“三不朽”
“横渠四句”是哪四句,说说它的出处和意义?
郑国实施子展的“积极外交”战略,诱使晋楚两国你来我往,楚国疲惫不堪,放弃了与晋国争夺郑国,郑国终于坚定的与晋国结盟了。
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
晋悼公和郑简公在萧鱼举行隆重盟会,郑简公向晋悼公赠送乐师三位,豪车三十乘,战车一百乘,歌钟两架以及配套的乐器,女乐十六人。
《悼公赐魏绛女乐歌钟》
晋悼公回国后赏赐给魏绛女乐八人,歌钟一肆,认为是因为魏绛和戎从而中原诸侯归服,八年间九合诸侯。关于古代编钟乐悬知识请点击:
链接:西周乐悬
魏绛谦虚的说:“主公,和戎狄讲和那是国家的福气,九合诸侯那是主公的威望,也是大家的功劳,我算得了什么呢?《书》中写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魏绛引经据典,说了一大通道理,还弄了两个成语。
居安思危与有备无患是近义词,前者是说: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后者是说: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历史小常识
《左传·襄公十一年·晋侯赐魏绛》
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辞曰:“夫和戎狄,国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诸侯,诸侯无慝,君之灵也,二三子之劳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诗》曰:‘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抑微子,寡人无以待戎,不能济河。夫赏,国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废也。子其受之!”魏绛于是乎始有金石之乐,礼也。
魏绛,一个将军,谈话交流居然引用《诗经》《尚书》,由此看来,我们多学习一些《诗经》《尚书》才会更好的读懂古文啊!
重用腐败分子
荀罂卒了,晋悼公中意的魏绛不肯接受破格提拨为中军帅,只能从荀偃和士匄二选一,但这两个人既无才又无人品,有两件往事证明。
悼公十年,荀偃士匄拿了宋国向戌的好处,为他争取逼阳城。荀罂不同意:荀罂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这里又发明了一个成语。
经不住两人软磨硬泡同意攻打逼阳城,但出人意料联军用了四个月居然攻不下。逼阳城故意打开一个城门,放进来一部分鲁国士兵然后关门打狗。幸亏孔子的父亲叔梁圪力大过人,将城门托住,才避免了鲁军被伤亡。
最后居然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和大量的伤亡才拿下了逼阳城,宋国的宋戌一看事闹这么大也不敢要这座城了,请晋悼公送给了宋平公。
桑林之舞
宋平公白白得了一座城,格外兴奋,在宫中宴请晋悼公。节目中有一个是《桑林之舞》把晋悼公给吓病了。
原来这桑林之舞是商汤时就有的,不知道跟商汤当初的“桑林祷雨”有没有关系,它是在大型的国家级祭祀活动中给天子观看的,显然晋悼公的级别不够呀。
晋悼公后来知道攻打逼阳城和桑林之舞都是因为荀偃和士匄两人在背后搞鬼,就很讨厌这两个既贪财又没文化的腐败分子。
唯余马首是瞻
楚共王崩
楚共王去世之前自我反省,认为自己没文化,没能力,没争过晋国,让祖先面上无光,主动要求给自己定谥号“灵”或“厉”。
历史小常识
《左传·襄公十三年·楚共王卒》
楚子疾,告大夫曰:“不穀不德,少主社稷,生十年而丧先君,未及习师保之教训,而应受多福。是以不德,而亡师于鄢,以辱社稷,为大夫忧,其弘多矣。若以大夫之灵,获保首领以殁于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于祢庙者,请为‘灵’若‘厉’。大夫择焉!”莫对。及五命乃许。
秋,楚共王卒。子囊谋谥。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毁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谓共乎?请谥之‘共’。”大夫从之。
最后由令尹子囊坚决命谥号为“共”,楚共王虽未建功立业,但也算是明君了!
马首是瞻
晋国终于腾出手有时间教训一下秦国,晋悼公御驾亲征,六卿全部出动,并召集十二个诸侯联军,不料悼公半路生病,由荀偃帅兵征伐。
荀偃和士匄领兵拖拖拉拉,完全没有主见,既不想前进,又不想让这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被暴脾气的栾黡胁迫着进军到泾水东岸,就是“泾渭分明”的泾水。
好不容易在叔向的撺掇下,鲁国叔孙豹带头鲁军先渡过了泾水,其它诸侯国也无奈过了河,然而过了河又扎营不动了,这荀偃真不是个痛快人。
是进还是退呢?大家逼着荀偃表态,荀偃说了一句千古留名的话:“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栾黡瞧荀偃这德性直接就带兵后撤了,大军也纷纷渡河回家。
栾针是栾黡的弟弟,上次在鄢陵之战的时候发明了一个成语“好整以暇”,算是露了个小脸。这回看到晋军这么窝囊的就撤军,实在气不过,带着中军的百十号人向秦军冲杀过去,然而大部队并没有跟过来,跟他一起的士鞅也见势不妙撤了回去,栾针壮烈牺牲。
栾黡认为弟弟的死,是小舅子士鞅不仗义,被他害死的,一心要杀了士鞅报仇,吓的士鞅逃跑投奔了秦国,从此与岳父家仇恨更深了,为栾家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士鞅逃到了秦国,秦景公听说晋国的权力斗争那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一家接着一家被灭。请教他下一家会是谁家?
士鞅说,权力斗争的基本规律是,谁猖狂,谁灭亡。你看栾黡,身为下军帅,目中无人,竟然跟中军帅佐对着干。说实话,他让人想起先縠、赵家兄弟和三郤来了,我估计,下一家就是栾家了。
三不朽
士匄曾问叔孙豹何谓“死而不朽”,他的家族应该算得上是吧?叔孙豹提出了“三不朽”论述,世代流传。
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人文思想领域的一个价值命题,对于中国人的思想和人生追求有着重要的影响。钱穆则认为,西方人把不朽视为活在上帝的心里,而叔孙豹则认为人应该活在其他人的心里。而活在其他人心里的方法,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这就如其人之复活,即是其人之不朽。
此外,北宋大家张载在《横渠语录》中有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被称为“横渠四句”,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坐标,对当代人也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历史小常识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死而不朽》
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重要链接
〖用历史学语文〗是什么?
〖课程设计〗六年全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夏商西周
〖课程设计〗第二阶段·齐桓晋文
专供:纸质讲义与文言文汇编
河北电台专访用历史学语文
〖用历史学语文〗获得省级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