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周人先祖后稷

文摘   2022-09-10 13:56  

摘要

帝喾、姜嫄、弃、后稷、公刘、豳地、《诗经•生民》《史记•周本纪》《豳风》  

预习

一 看视频 

《中国通史》第9集 武王克商

小视频:农神后稷

小视频:公刘迁豳

二 听音频

《李山讲诗经•豳风•七月》

三 读图书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P226-230

《话说中国•诗经里的世界》

四 思考 

1、用你自己的语言说说后稷的身世

2、梳理一下后稷的族谱,说说他与黄帝的血缘关系

3、不窋、鞠、公刘三代族长为什么要带领大家迁居豳地?

4、介绍一下豳地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5、为了迁居豳地,公刘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比如他们是武装迁徙,因为《诗经》里记载:“弓矢斯张,干戈戚扬

6、到达豳地后,公刘带领大家搞了哪些建设?

7、史料里记载了周人在豳地的哪些生活场景?一人举一个例子,最好再引上用《诗经》里的句子。比如周人栽桑养蚕:“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再比如周人做皮衣:“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8.周人的兴盛从豳地开始,后人是怎样赞美公刘的圣德呢?


导引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代借鉴和吸收夏商两代的文化成就,形成了那样浓郁那样繁华的周文化,我更加倾向于表彰和提倡周文化。

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帮助我们打开周代历史奥秘的一把钥匙。

周人始祖--后稷

1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周人的始祖叫后稷。

后稷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子,名叫姜嫄。姜嫄是帝喾的正妃。姜嫄外出郊野游玩,看见一个巨大的脚印,好奇害死猫,她想去踩踩,一踩就觉得身子震动像怀了孕。

满十月就生下一个儿子,姜嫄认为这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个狭窄的小巷里,但不论是马还是牛从他身边经过都绕着躲开而不踩他,于是又把他扔在树林里,正赶上平时荒无人烟的树林里人多,所以又挪了个地方把他扔在结冰的河面上,有飞鸟飞来用翅膀盖在他身上,垫在他身下盖在他身上。姜嫄既使再笨也觉得这太神异了,就抱回来把他养大成人。

由于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

如果往上追溯,弃是黄帝的后代。

我们看看司马迁在《史记》里怎样记载后稷出生,看看你能从找出后稷的出生与三次被丢弃不: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史记•周本纪》

其实司马迁的这段记载,是摘抄了《诗经》中的一篇,叫《生民》,是周人纪念先祖的篇章。你读一下诗经中的这一段描写,对照《诗经》的文字与《史记》有什么不同: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诗经•大雅•生民》

2

后稷之兴,皆有令德

英雄人物自打出生就自备光环,弃也不例外,出生的神奇,童年也充满神奇。

弃还是孩童的时候,就有伟大人物那般的高远志向。他做游戏的时候,喜欢栽麻种豆,种下去的麻和豆都长得很茂盛。等他长大成人了,他就喜欢耕作,他能观察土地的特性,选择适宜的谷物来种植,人民都仿效他。

帝尧听说了这些事,便任用弃担任农师,教民众种植庄稼,天下百姓都因此获利,尤其是在辅助大禹治水的时候,他立下了功劳。

帝舜说:“弃,百姓们当初忍饥挨饿,多亏你担任后稷来播种各种谷物。”  分封弃在邰这个地方,号称后稷,另外以姬为姓,从此多了一个族群。

后稷,后,有掌管的意思;稷,是指谷物。后稷的意思便是掌管农业的长官,相当于农业部长。

夏、商、周是同一时代并存的三个氏族,只不过在不同朝代轮流当家做主而已,历史上称“三代并存”。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穀。”封弃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史记•周本纪》

公刘迁豳

这支以农业种植见长的族群,他们的农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夏朝太康失国时期,周族传承到后稷子孙不窋(zhú)为氏族部落首领。长达几十年的国家动乱,导致田地都荒芜了,不窋辞去后稷职务,放弃了原有农业聚居地--邰,带领族人沿黄河渭河逆流而上,向西流亡到戎狄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并入乡随俗过起游牧生活,靠放牧打猎和采集获取食物。

在不窋、鞠、公刘三代族长的领导下,不断在迁徙中寻找理想的家园。最后,公刘带领族人在豳(bīn)地定居下来,位于今天陕西省郴县和句邑县一带。从邰地到豳地,大约有一百多公里。

历史小常识——豳地

豳,夏商的时候这里被中原称为鬼方,武丁讨伐过鬼方,纣王杀过鬼方的国君;西周时称为豳地;春秋战国时被义渠国统治,就是《大秦帝国》里与芈八子关系密切的义渠王的义渠国。

为什么要特别了解公刘迁居豳地呢?

一是周人的兴旺是从这里开始的。二是《诗经》中有《豳风》一组共七首诗,其中《大雅•公刘》记录了公刘带领族人武装迁徙和建设豳地的过程,《豳风•七月》则详细描绘了周人在豳地的生活场景。

我们熟悉了公刘迁豳这段历史,再读《豳风》就事半功倍了。

01

准备

前往豳地之前,公刘带领族人做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

划分田地疆界,领导族人勤劳耕作,把丰收的粮食装到仓库里。再把粮食加工成干粮,装满大大小小的一个个口袋。收拾停当,挽弓带箭,拿起干戈斧钺各种武器,兵精粮足而后启行,浩浩荡荡向豳地武装进发。

B

建设

到达豳地以后,公刘马上勘察地形规划建设。这里土地肥沃平整,林木茂盛,河流密布。

周人在豳地开垦荒地修筑房屋,又选定一个黄道吉日隆重地聚集起来祭祀天地和祖先,纷纷推举公刘当首领。

公刘深谋远虑,精通领导艺术,非常有组织才能,而且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他们在原来居住的地方本来可以安居乐业,但公刘“匪居匪康”,为了族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率领族人开辟生存环境更好的豳地。这样一位具有光辉形象的领导者,自然得到了族人的拥护。

C

农耕

公刘带领族人虽然生活在戎狄之间,但是依然没有忘记后稷的功业,又恢复了农业耕种,顺应土地习性和气候条件播种五谷、栽种果树、植桑养蚕。豳地的生活清贫枯燥,但也有收获的喜悦。

这一幅现实主义的豳地生活场景被记录在《诗经•豳风•七月》里。你试着找一找《七月》里描写了周人在豳地有哪些日常生活。

《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D

兴起

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周人的农业生产有了跨跃式发展,家家户户蓄积了充裕的粮食和财产。附近的百姓看到周族人安居乐业的富足生活,纷纷慕名举家来投奔公刘。周族自后稷到公刘时期,又进入到一个发展兴旺的新阶段。

《诗经•公刘》记录了周人在族长公刘的带领下武装迁徙到豳地,然后仔细勘察豳地的地形地貌,划定耕地、修建房屋,推举首领,祭祀祖先的场景。

《诗经•公刘》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结语

孟子称公刘好货,就是说他喜好积聚财物。有诗人写诗赞美公刘的功德,把公刘迁豳的英雄事迹写在《诗经•公刘》里,诗中称他为“笃公刘”,意思是勤劳忠厚的公刘。

从这一课开始,建议同学们入手一套《诗经》,随着我们对西周王朝的学习,可以同步参考《诗经》篇章里描写的周人生活。


重要链接

〖用历史学语文〗是什么?

〖用历史学语文-夏商西周〗精品网课

课程设计汇总用历史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

小学低年级学历史路线图

河北电台专访用历史学语文

『用历史学语文』获得省级重点资助课题

小学生爱历史
帮助小学生喜欢历史,爱上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