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课 臧文仲急病让夷

文摘   2024-09-21 11:06   河北  

摘要

臧文仲、臧姓、鲁孝公、急病让夷、五刑三次、展禽、公子买、周礼尽在鲁、藏礼于器、钟鸣鼎食、隐公棠地观鱼、鲁国三桓

预习

一 读古文

《国语·臧文仲如齐告籴》

《国语·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

《国语·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国语·展禽论祭爰居非政之宜》

二 听音频

1.春秋D07-国际形势

2.春秋D08-臧文仲急病让夷

3.春秋D09-礼仪之邦

4.春秋D10-这个老婆是我的

5.春秋D11-鲁国三桓

6.春秋D12-生命在于折腾

三 看视频

1.春秋风云人物:臧文仲与柳下惠

2.小视频:鲁国三桓

四 爱思考

  1. 梳理臧姓的来历

  2. 讲述“急病让夷”的典故和意思

  3. 讲述公子买被冤死的始末?

  4. 为什么鲁国是礼仪之邦?什么叫“周礼尽在鲁”

  5. 什么算是“钟鸣鼎食”?

  6. 什么叫“藏礼于器”?

  7. 说说隐公棠地观鱼的故事,它说明了什么?

  8. 解释一下“三桓”称呼的由来?

  9. 《国语·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中“五刑三次”是指什么?

  10. 朗诵《国语·展禽论祭爰居非政之宜》中展禽回顾三皇五帝夏商周先贤的历史内容。


进入春秋时代,齐楚晋先后崛起,鲁国完全落后了。奉行周公制礼作乐的传统,鲁国“任人唯亲”,看重贵族血统。如果不是根正苗红的贵族子弟,基本上就不会有前途,当然就没有那么多人才可以用了。

臧文仲执政

臧文仲,鲁孝公后人,鲁国历史上重要人物,有德有才,有改革精神。他救过“坐怀不乱”的柳下惠,间接跟孔子也有关系。

臧姓,有两个由来。一个是鲁孝公的儿子被封在了臧地,后代以封地为氏,便有了“臧”姓。另一个是鲁惠公的儿子,字臧,其子孙以其它作为自己的姓氏,也称为臧氏。

由这个臧姓,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以封地为氏以祖先的字为氏,衍生许多现在的姓。

《国语·鲁语》有几篇文章记载了臧文仲,反映出他的为人处事和春秋哲理:

1

《国语·臧文仲如齐告籴》

鲁国大旱,依照传统要烧死巫师来祭天,臧文仲陋习,减少国家开支,支援农业避免了大灾荒,把国家珍藏的宝器抵押给齐国借粮,应对大饥荒,引出了“急病让夷”的成语故事。

臧文仲主动申请去齐国借粮,这是在其位谋其政的担当精神!

历史小常识

《国语·臧文仲如齐告籴》

鲁饥,臧文仲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辰请如齐。”公使往。

从者曰:“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

成语:急病让夷,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夷,在这里是平安的意思,如成语化险为夷。

2

《国语·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

晋文公称霸,报“五鹿乞食”之仇,抓了卫成公交给周王室,结果用鸩酒没毒死。

臧文仲献计鲁僖公求情救了卫成公,并由此得到晋国、卫国感激。文章中有“五刑三次”的常识,以及帮晋国卫国找台阶的智慧。

3

《国语·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晋文公称霸,报曹共公偷看洗澡的无礼之仇,将曹国土地分给各国诸侯。臧文仲听取驿馆伙计的建议得到最多土地,鲁僖公要赏赐他,他却光明磊落的为驿馆伙计请功。

这篇小文让我们了解瓜分曹国土地的历史,也更了解了臧文仲的人品。

4

《国语·展禽论祭爰居非政之宜》

因为一只奇异的海鸟,臧文仲决定举行祭祀,被柳下惠讥讽,他知错就改,还将柳下惠的评论抄三份广而告之。

这篇文章中柳下惠对于祭祀对象的评论,以及把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先贤历数一遍,值得细读。


冤死的公子买

晋楚城濮大战前,鲁国遇到了选边站队的难题。墙头草两边倒,现在需要看看风向。

在看不清晋楚谁能称霸的时候,臧文仲建议先观望观望,于是把公子买给冤死了,算是给楚国一个交待,没有显示出马上背叛楚国。

幸好,晋文公在城濮大战中大胜,公子买算没有白死,鲁国没有跟晋国正面冲突,并顺利的站到了晋国这一边。

礼仪之邦

鲁国是“周礼之父”周公的封国,因此,鲁国特批使用天子规格的礼乐,鲁国天然成为周礼的模范国家,周礼尽在鲁矣。但是经过了许多代的传承,慢慢的,没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周礼的礼数了。

卫国的宁俞来鲁国访问,东门襄仲负责接待任务,宴请时伴奏的音乐选用的是《湛露》和《彤弓》两首诗经里的诗。由此有一个成语叫“钟鸣鼎食”,就是古代贵族宴请,听着钟鼓的音乐,用鼎和簋盛着的丰盛大餐。

下面引用一下,只为了表明,《诗经》是在不同场合用来唱的,不要求理解背诵:

历史小常识

《诗经.小雅.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

翻译:

红漆雕弓弦松弛,功臣接过珍重藏。我有这些尊贵客,心中实在很欢畅。钟鼓乐器陈列好,一早设宴摆酒飨。

红漆雕弓弦松弛,功臣接过家中藏。我有这些尊贵客,内心深处实欢畅。钟鼓乐器陈列好,一早设宴劝酒忙。

红漆雕弓弦松弛,功臣接过收櫜囊。我有这些尊贵客,内心深处喜洋洋。钟鼓乐器陈列好,一早设宴敬酒忙。

结果,宁俞光吃饭没说话。

后来去打听才知道,《湛露》是天子宴请诸侯用的,《彤弓》是天子奖励功臣用的,而宁俞只是个卿大夫,没有资格享受这样的待遇。

但为什么鲁国人自己国君和六卿可以用呢?因为鲁国可以享用天子礼乐,但对外就不合礼数。

好乱啊?迂腐啊?但这就是那时的规矩。我们由这个小故事可以了解这么几点:

一是古代音乐是有等级的,什么级别的贵族听什么级别的音乐歌曲,跟使用鼎和簋一样,这叫“藏礼于器”,衣、食、住、行、音乐等等都有级别,都蕴含了周礼在里面。什么是周礼?生活中处处是周礼!

二是诗经就是用来唱或是吟诵的,用于不同场合,祭祀啊、接待贵宾啊、出征啊。

三是不懂礼的人,会被人瞧不起,当然现在也一样。

隐公棠地观鱼

有一个小故事叫“隐公棠地观鱼”,比较能反映鲁国的“礼”制思想,当然也是国君破坏礼制的例子。

鲁隐公要到棠地观看渔民怎样捕鱼,臧僖伯从为君之道出发,认为国君的根本责任是管好国家大事,而且任何举措都必须合乎“古制”和国君的行为规范,否则就会“乱政”,而屡屡“乱政”,国家就会败亡。他从对国君和国家的责任感出发,进谏隐公不能把游玩逸乐看作小节,劝阻他到棠地观鱼。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收录在《古文观止》,并且后世多有与之相关的文物表现这个主题。


情圣公孙敖

公孙敖是庆父的儿子,鲁桓公的孙子,从姓氏“公孙”也可以看出他是国君孙子一脉,类似的还有“王子”或“王孙”的,就是周王的儿子或孙子一支。

公孙敖夫人去世,要去莒国再娶一个,鲁国的国相东门襄仲拜托他帮助也给捎一个。

公孙敖见到东门襄仲新媳妇的时候,被其美貌惊呆了,立即深深喜欢上了她。

《左传》里记载了一句话:登城见之,美

公孙敖帮别人捎老婆捎成了自己的老婆,东门襄仲准备起兵攻打,经过三桓的一番说合,最后同意把新媳妇送回娘家,放过公孙敖。

公孙敖在给周襄王吊唁的半路上,毅然为了爱情,携款外逃去莒国与美人相聚。公孙敖是携款外逃的鼻祖啊。

公孙敖在莒国呆了两年,生了两个儿子,又想回到伟大祖国。经过一番说和,东门襄仲才有条件允许他回来。回鲁国呆了三年,又想回莒国,然后又要回鲁国,却突发急病死在了齐国,终于不再折腾了。

鲁国“三桓”

晋国“三郤”是三人,“鲁国三桓”是三个家族。

我们学过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当初季友逼死了两个哥哥庆父和叔牙,却没有斩草除根,依然扶持了两个哥哥的儿子继承了官位。

庆父的儿子公孙敖封在成地,公孙敖又叫孟穆伯,就成了孟孙氏。叔牙的儿子公孙兹,又叫叔孙戴伯,就是后来的叔孙氏。季友自己儿子这一支,就成了季孙氏。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大家族,都是鲁国的六卿之一,代代相传,合称“三桓”。

三桓在与东门襄仲和国君争夺利益的过程中,借鉴了齐国高家和国家两大家族兴旺的经验,不断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于是抱团成了鲁国的主要力量,跟国君对抗,跟其他家族对抗。

后来孔子被排挤出鲁国,不得己周游列国,也是三桓的原因,以及后来三桓分鲁的故事不断上演。学过这两课以后,一定要找来电影《孔子》看一看,了解孔子的同时,顺便感受一下三桓的嚣张气焰和没落。



重要链接

〖用历史学语文〗是什么?

〖课程设计六年全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第一阶段·夏商西周

〖课程设计〗第二阶段·齐桓晋文      

专供:纸质讲义与文言文汇编

 河北电台专访用历史学语文

〖用历史学语文〗获得省级重点课题

小学生爱历史
帮助小学生喜欢历史,爱上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