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然常理,发生于日常教学的教、学、评总是一致的。不管是单元还是课时教学,教师都需要确定单元或课时目标,依据目标设计和组织教学,师生借助观察、问答、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等评价方式判断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是否需要“补救性”教学。
然而,当教师忽视学习目标或扭曲追求学业成就,不恰当地强化(超量、超范围、超难度)作业和阶段性测试时,就会导致教、学、评三者的割裂。日常教学重提“教—学—评”一致性,是返璞归真、回归常识。返璞归真并不容易,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却难倒了不少一线教师。笔者以为,清晰地、一致性地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或可使教学走回“正道”:(单元或课时)学习目标是什么?如何判断目标是否达到?如何达到目标?
如崔允漷等学者所言,“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是清晰的目标。[1]要确定清晰的目标,需要厘清目标的基础知识。比如,目标是希望学生经历一定时间的学习以后达到的结果;目标是有层级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目标链条。本文使用的“学习目标”,是指单元、课时层面的目标,我们要讨论的“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单元、课时层面。
学习目标在传统的教学视野下并不为人所重视。殊不知,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尔夫·泰勒早就说过:“目标将成为选择教学材料、勾勒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步骤以及准备测验和考试的标准。”[2]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实践中出现的“教—学—评”不一致,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目标表述不当。尽管教案上从来不缺目标表述,但常常写归写、教归教,产生不少问题。下面是笔者参考专家观点[3] 研究、整理的6条通则:
1.应陈述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
2.目标的陈述应有助于导学、导教、测评。
3.应选择适当的分类框架设置。
4.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
5.用经过心理学界定的动词和名词陈述目标。
6.应力求明确、具体,可操作、观察与测量。
本文就第3条“适当的分类框架”展开论述。
课程改革前,各科教师常用的目标陈述架构是“旧三维”: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21世纪初,课程标准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目标的陈述多按“新三维”展开。其实,“三维”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将其硬生生地拆开陈述无异于刻舟求剑。基于此,有学者认为:“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看,‘三维目标’框架都不适合指导教师陈述良好的教学目标。”[4]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发布后,有教师按“学科核心素养”来写单元、课时目标,而在笔者看来,普适性三维框架——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可能会更加适合教师使用。它符合“素养是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的乘积关系”[C=(K+S)A]原理,有着坚实的学理基础。[5]
下面是我们为语文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设计的学习目标:
1.认识壁、文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两个偏旁,正确书写7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
4.通过了解壁虎等尾巴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动物尾巴的神奇美妙。
其中,目标1是知识目标,目标2、3是技能(能力)目标(其中“猜生字字音、字义”顾及了统编教材无注音的编写情况),目标4是态度目标。目标陈述基本满足上述6 条通则的要求。
目标清晰后,紧接着要追问的就是:如何判断目标是否达到?以登山为喻,某团队组织徒步登泰山活动,设定登顶标准:途中必须经过哪些点(比如中天门、南天门),到达哪儿算登顶(比如日观峰),用什么方式证明(比如打卡、拍照)。这就是“评价”。其中有形成性评价(途中)、终结性评价(登顶)等评价方式,还涉及打卡、拍照等评价方法。判断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同样需要这样的设计,只是学习的评价要复杂得多,但原理是一样的——评价要针对目标,目标即评价。
评价因其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美国评价专家斯蒂金斯将评价区分为选择性反应评价、交流式评价、论述式评价、表现性评价四种方法,并提出应“根据特定的目的和学业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6]。图1是“目标类型—评价方法”的对应支架。
图1可作为单元或课时评价方法选用的参考。连接线的粗细表示对应关系的强弱,如“知识”目标对应性最强的是选择性反应评价,之后是交流式评价(通常无需打分或评定等级),最后是论述式评价。四种评价方法均可探测学生的“态度”,但都比较弱,故用虚线表示。为《小壁虎借尾巴》设定的4 条基于目标配置的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
继续以登泰山为喻,“如何达到目标”就是要回答“如何经由中天门、南天门到达日观峰”,对登山的路线、速度和节奏控制等作出设计。而要对这些作出科学可行的设计,还需先回答“谁登山”“从哪儿(红门、天外村或其他)开始登山”等问题。
如此,从教学角度来说,“如何达到目标”其实包括明确学情、设计学习过程和方法等问题,这需要教师依据学情,就学习活动的内容、顺序和手段等作出科学可行的设计,助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并获得相应的成果。
教学设计是教学法历来探讨的重心,近年最受关注的是威金斯和麦克泰格的“WHERETO元素设计”[7]。结合我们之前的研究[8],参考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本文提炼若干操作要点如下:
1 .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的活动”为基点。
2.遵循学习逻辑,将目标分解为具体任务,形成任务链条。
3.以任务为单位,设计纸笔测试和表现性评价。
4.围绕具体任务,设计适合学情的学习活动(做任务)。
5.让学生获知任务完成情况,投入“补救性”学习。
6.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始终维持对预期结果的兴趣。
确定目标,针对学习目标设计评价,再依据目标与评价设计教、学,这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基本的程序保证。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重要的是对标“学习目标”,且用弓箭模型表达教、学、评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下面是《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教学设计示例。
引入:出示壁虎图片,吸引学生兴趣,学生交流对壁虎的了解,教师相机拓展补充。教师板书“壁虎”,教学“壁”字。提问:如果尾巴丢了,小壁虎会怎么做?
任务一:自由读文,猜读生字(针对目标1、2)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猜一猜其字音和字义,并说说怎么猜出来的。
2.交流反馈,猜读“墙、蚊、咬、房、转”5个生字,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小结得出可以根据形声字规律来猜读生字。(交流式评价)
任务二:品读课文,理清内容(针对目标2、3、4)
1.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和结果,并能借助图片或语言提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抓住关键句,明晰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找出关键“人物”(小鱼、黄牛等)及其对话,同桌合作,读好对话。(交流式评价)
任务三:小组合作,表演故事(针对目标3、4)
1.明白小鱼、牛、燕子尾巴动作——“摇、甩、摆”三个词的意思,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并能拓展说说有关其他动物尾巴的动作词语。
2.借助插图,小组合作,演一演故事。(表现性评价)
任务四:观察归类,练写生字(针对目标1)
1.根据生字结构,仔细观察后给生字归类。
2.重点指导练写“爬、房、条、您”等难写字。(纸笔测试,交流式评价)
3.(机动)创设具体情境,学生在语境中练字,如(1)小壁虎pá到fáng檐zhuō虫吃;(2)小jiějie说:“阿姨,nín能帮我煮一碗面tiáo吗?”
上述案例根据表1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基本体现了6个操作要点。其中,表1中的“可用的评价方法”“可用的题目/任务”只是备选,是否运用、如何运用,都取决于学生的学情基础、学习和任务逻辑。案例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设定基于学情的目标,围绕目标组织教学与评价,教师主要是组织、推进和点拨学生学习,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清晰地回答了“学习目标是什么”“如何判断目标是否达到”“如何达到目标”这三大关键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评”一致性问题,既指向日常单元或课时教学的层面,也指向宏观层面,即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大规模、高利害考试)的一致性。贯通两个层面的关键是坚守课程标准,确保教学目标、评价目标均源于课程标准。
[1]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01):4-6.
[2][美] 拉尔夫· 泰勒, 著.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3.
[3][5]林荣凑.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30,38.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5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8.
[6][美]理查德 J.斯蒂金斯,著.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第4版)[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1.
[7][美]格兰特·威金斯,[美]杰伊·麦克泰格,著.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2版)[M].闫寒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3.
[8]林荣凑.高中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2.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24年第10期,转载需注明出处
微信编辑|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