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重点中学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淳安中学 高一语文备课组
审核:永嘉中学韩国双 临平中学吴荣华
校稿:王玉莲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儒家讲教化,着眼于培养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就是所谓“成人”。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年龄特征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从道德内涵上强调人的人格养成。
子路请教老师怎样才是成人。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他先是提出了一个高标准,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孟公绰那样讲廉洁,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人文修养,就可以算得一个成人。面对世风日下的状况,孔子又感叹地说,如今的成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可得之利时首先考虑它是否符合道义、自己该不该得,遇到危险勇于承担责任,做出牺牲,经过长久的穷困也不忘自己平生的诺言,这也可以算是成人。
孔子的“成人”思想,体现了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深刻反思和觉醒。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在社会上立得住的人,仅有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禀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人文的修养。只有文与质两者兼备,配合恰当与协调,才能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君子。而人文的修养离不开教化。教化,正是使人“成人”的途径和方法。“教”就是教导,“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不成。”(《白虎通·三教》)“化”就是感化,也就是在“上”者的教育和引导下,使“下”者内在的人格精神发生变化。孔子说:“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礼记·中庸》)所谓“知人”,就是要有“人”的自觉,脱离纯粹的人的自然状态,明白做人的道理,具有分辨是非和校正自己行为的能力,承担起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颜渊请教孔子“成人之行若何”,孔子说:“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孔子家语·颜回》)所谓“成人之行”,就是一个成人应当具备的德行。这段话与孔子回答子路问成人的话是一致的,都强调了仁义礼乐教化在人的人格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仁”是人内在的品德和思想境界,“礼”是人外在的行为准则。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教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在内心发生变化,达到“仁”的境界,从而实现对“礼”即社会规范的高度认同和自觉遵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摘编自《孔子论教化之内涵——成人》)
材料二:
总体而言,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圣贤是全民之师,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但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与《中庸》和《大学》相比,传递出的是更加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如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常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循循善诱,明白通畅,从容不迫,令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正所谓“圣人语人不语神,语常不语怪”。
虽说如此,《论语》在遣词用句上却从不粗陋,通篇可见精巧的句子结构,精辟而富有哲理的对句、排句。如《雍也》篇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述而》篇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篇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也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统一,极具韵律和美感。
文学的核心是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阳货》篇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段对话——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门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庠序教化,学习礼乐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辍。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和歌唱的声音,有感于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联想到许多大国的民众都没有这般对礼乐的喜好,而在武城这个小地方却能如此成功地化民成俗,其实是有些喜出望外的,因此“莞尔一笑”,用了一种玩笑的口吻说“割鸡焉用牛刀”。这表现了夫子少见的诙谐轻松、和蔼有趣的一面。子游回答:“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容易引导和管理。’”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学生们,言偃(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
上述内容,不是围绕“义理”展开的,而是在具体的事件中呈现孔子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因此会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后世对孔子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的认知,也正是来源于《论语》中许多段落呈现出的“氛围感”和戏剧感。
(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文”化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讲教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即着眼于“成人”,强调从发育特征和道德品格上养成。B.在孔子看来,一个品格高尚的君子,应该是文和质两者兼备,并且恰当协调的。
C.儒家注重人伦教化,融“义理”于众生日常,所以其作品内容多叙述平凡人和常见事。
D.同为儒家经典,《论语》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只是因为它呈现的“氛围感”和戏剧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在回答子路、颜回之问时都强调了仁礼教化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化是使人成人的途径和方法。
B.《中庸》里的“知人”,就是要有“人”的自觉,本身作为对民众实行教化的途径和方式,在当今仍值得借鉴。
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精辟而富有哲理的排句,其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契合。
D.孔子认为“礼乐”很重要,无论管理地方的大小,都要实施礼乐教化,体现了他对“治国安邦”的在意和敬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孔子“教化”观念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哂子路 B.孟母三迁
C.寒门学子因考上清华屡获重奖 D.湖南给袁隆平立半身铜像
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论语·雍也》,其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5.根据两则材料分析《论语》的写作特色。(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拣麦穗
张洁
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还不知道拣麦穗这回事。
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的那段往事。
或许可以这样说,拣麦穗的时节,也是最能引动姑娘们幻想的时节。
在那月残星稀的清晨,挎着一个空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
等到田野上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窑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
唉,她还能想什么!
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你永远也无法想像,从这一颗颗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
她拼命地拣呐、拣呐,一个拣麦穗的时节也许能拣上一斗?她把这麦子卖了,再把这钱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她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谁也没和谁合计过,谁也没和谁商量过,可是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她们新嫁娘的包裹里去。
不过,当她们把拣麦穗时所伴着的幻想,一同包进包裹里的时候,她们会突然发现那些幻想全都变了味儿。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的,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啊!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想心情了。
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幻想,甚至连她们自己也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有谁见过哪一个人会死乞白赖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趔趔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的身后拣麦穗了。
那篮子显得太大,老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一跤,我也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好不容易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进地里。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眨了眨她那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呀?”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说:“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为他的脸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对呀!”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呢。”
他把旱烟锅子往鞋底子上磕了磕,说:“娃呀,你太小哩。”
我说:“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了。”
听了这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笑眯眯地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你家住在哪哒?”
“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哪哒,就歇在哪哒。”
我犯愁了:“等我长大上哪哒寻你去呀。”
“你莫愁,等你长大我来接你。”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让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还让我娘在布上描了花样。我缝呀、绣呀……烟荷包绣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地倒像个猪肚子。我让我娘给我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
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的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有一年,过腊八节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让人摘下来。真怪,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了。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吧。
等我长大以后,总感到除了母亲,再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本文最初发表于1979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拣麦穗》是一幅包含悲情的画卷。开头诗意的画面本该让人在静谧中畅想未来,而作者却三番五次地发出询问:“她想的是什么呢?”似乎打断了所有梦幻般的期待。
B.作者两次刻画了那个顶梢梢上的小火柿子,其鲜红透亮的色泽未曾改变,但随着前后情感的波动,这小火柿子被赋予截然不同的象征意蕴。
C.作者细致描写卖灶糖老汉的皱纹、剃得像半个葫芦的后脑勺、一嘴的黄牙,体现出“我”在潜意识里也是认为卖灶糖老汉做我男人是不体面的。
D.小时候的“我”扬言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只不过是想天天吃到美味的灶糖,这纯真无邪的
言行,如今回想起来,仍让人忍俊不禁。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将“我”焦虑时眉毛拧起来的样子和皱巴的脸分别比作疙瘩和核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内心的焦虑与担忧。
B.文章语言口语化,且具有地域特色,如“你拣麦穗做啥”“婆姨”“你家住哪哒呢”等,使得整篇文章读起来自然、鲜活、真实。
C.第二次写小火柿子,以“孤零零”突出听闻老人去世消息后的伤感失落,以“喜盈盈”反衬“我”的悲痛。
D.本文通过描述一个小女孩拣麦穗、办嫁妆并对一个卖灶糖老汉萌生情感的故事,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了农村女孩天真、纯洁的情感世界。
8.在“我”知道老汉真心疼爱我之后,“我”对他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9.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章结尾“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节选自《兼爱》)
材料二: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牛马。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①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②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③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节选自《非攻》)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扡其衣A裘B取戈C剑者D其不义E又甚F入人栏厩G取人马牛。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为政者得则罚之”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加点字词类活用用法不同。
B.“焉能治之”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倍邻”的“焉”意思相同。
C.“虽父之不慈子”中“慈”意为慈爱,与“其不仁兹甚”句中“兹”意思相同。
D.“情不知其不义也”与成语“不情之请”中的“情”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者从正、反两个角度对同一观点进行反复申说,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语言上不厌其烦的使用“繁笔”。
B.材料一第2段举君臣父子兄弟乃至盗贼大夫诸侯“不相爱”之例,体现了墨子“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思想。
C.材料二“非攻”中的“非”含有责难、非难之意,“攻”指攻国,进攻别的国家。它强调墨家反对一切战争。
D.《兼爱》与《非攻》都从利义的角度阐述墨家治国的思想,反映中下层人民主张平等,追求和平的政治诉求。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2)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14.材料二论辩说理逻辑严密,请结合文本予以说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16--16题。
谢寺双桧
唐 刘禹锡
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描绘双桧“苍然古貌”,展现古寺年代久远,饱含历史的沧桑感。
B.颔联虚写,双桧曾面对金殿,陪伴僧客,也曾与将军战旗辉映,见证将军的赫赫战功。
C.颈联描摹古桧,“成宝盖”“出高枝”形象地写出双桧枝高大茂盛,为佛寺遮阳挡雨。
D.尾联“青青年少”意蕴丰富,可指昔日的双桧、年少的谢安,也可指后世来此的青年。
1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慈欣的小说写了这样一群知识分子:他们愿意以死换取自己研究领域的终极真理。这与《<论语>》 十二章》中“ , ”两句体现出的道德价值观高度一致。
(2)《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的“ , ”两句,可能直接启发了苏轼的《花影》诗:“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揽镜自照,文人墨客也把“镜”写入诗中,借以表现丰富的情感,“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社交平台上,当下年轻人的工作状态和生活价值观成为讨论的热点。有人说,年轻人正在“变懒”,也有人说年轻人独立自信,还有人误会年轻人的选择……年轻人本该怎么样?年轻人应该如何在追求自由和承担责任中做选择?
青春,是自由的象征。不论是从有限年华的生命规律特点来看,(甲: ),青春,都是一生中难得的自由时光、独立独特的思想迸发之时。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在个体选择自由、社会多元价值的流动碰撞中,年轻人迎难而上、勇于奋斗是一种姿态,向往自由更 。
年轻人是最有热血、最有激情、最能昂扬的一代群体。在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责任之下,①年轻人自由不羁、敢想敢做的精神,②将促使他们在各个领域,③制造出非凡的创造力和创新力。④正是因为年轻人爱自由、有责任的原因,⑤才让看似日常和平凡的工作生活,有了无限可能。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强烈的责任感是年轻人奋斗的不竭动力。如前贤所言,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乙: );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面对困难和挑战,年轻人只要愿意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不断向上,将为自己和家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如今,年轻人的身影,正活跃在各行各业中,书写着他们独有的勇立潮头。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青春是自由的、热烈的、奔放的,同时也是责任的、担当的、勇敢的。青春既宜 ,亦须肩承重任。爱自由,有责任,多行动,才能对青春负责,为祖国、为人民做更多贡献,书写绚丽精彩。
18.文中最后一段中“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用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5分)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A. B.
20.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6个字。(4分)
22. 第一段中有两个设问句,请分析这两个问句的表达作用。(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材料提到“年轻人的样子”成为网络平台讨论的热点。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时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有自己的样子。不过,在躺不平、卷不动的现实中,众多青年对此似乎有了不同的理解和选择,既不彻头彻尾地退,也不全力以赴地进。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参考答案
1.B A孔子的教化“成人”是从道德内涵上强调人格养成。C“其作品内容多叙述平凡人和常见事”错,扩大范围。原文是《论语》的内容大多叙述平凡人和常见事,而选项的主语是儒家作品。D“同为儒家经典,《论语》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只是因为它呈现的‘氛围感’和戏剧感”,“只是”过于绝对化了。
2.A A“孔子在回答子路、颜回之问时都强调了仁礼教化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化是使人成人的途径和方法。”强加因果
3.C 孔子的教化“成人”是从道德内涵上强调人格养成,“寒门学子考上清华屡获重奖”与此不符合。
4.材料一提到《论语·雍也》,是为了辩证看待问题,突出孔子“立得住人”的必备条件,除了质朴的天性禀赋,还需要后天的人文修养,从而引出“教化。”
材料二提到《论语·雍也》,是为了例证《论语》的遣词造句精巧,运用了对句,具有文学意蕴。
5.(1)内容上重视教化,强调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突出引导教化。
(2)取材上生活化,融“义理”于百姓日常,传递出更加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
(3)文辞表达上遣词用句精巧精辟,运用对比、排比等手法,语言上富有文学性。
(4)描写生动可感,篇章段落有“氛围感”和戏剧感。
(5)采用语录体,用对话的方式刻画人物,阐明道理。
(每点2分,3点即可)
6.C “我”在潜意识里没有认为卖灶糖老汉做我男人是不体面的。
7.D 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8.依恋——担心——期盼——难过(或怀念)
9.(1)烟荷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朴实而美好的感情;
(2)“我常常想念他”表达了“我”对卖灶糖老汉对“我”朴素的爱的赞美和怀念;
(3)“我”想找到烟荷包,表达了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每点2分,3点满分)
10.BDG
11.D(A.同为名词作状语;B.于是/哪里;C.兹,更加;D.确实/合乎情理)
12.C(“反对一切战争”错,应为“反对侵略战争”或“反对非正义战争”)
13.(1)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封地,不爱别人的封地,所以侵夺别人的封地来让自己的封地获利。
(家:卿大夫的封地;其:自己的;乱:侵夺;利:使……有利)
(2)现在至于攻伐别人的国家这种大为不义之事,却不知道指责其错误,反而跟从并且称赞它为义举。(非:指责;从而:跟从并且;誉:称赞)
14.①第1段按不义举措(偷窃、杀人、攻国等)的程度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说理,论述严谨,逻辑性强。②第2段“杀人,君子皆知而非之”“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肯定否定或正反两面对比论证,说理严谨透彻。③第3段以“黑白”和“甘苦”之辨引出“义与不义”之辨,从具体到抽象,说理严密。
(1点2分,3点5分。其它答案能紧扣“说理逻辑严密”,酌情给分)
翻译:现在假如有一个人,进入别人的园圃,偷窃他家的桃子、李子。众人听说后就指责他,上边执政的人抓到后就要处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盗窃别人的鸡犬、牲猪,他的不义又超过到别人的园圃里去偷桃李。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大,他的不仁也更突出,罪过也更深重。至于进入别人的牛栏马厩内,偷取别人的牛马,他的不仁不义,又比盗窃别人鸡犬、牲猪的更甚。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大。一旦损人更大,他的不仁也更突出,罪过也更深重。至于妄杀无辜之人,夺取他的皮衣戈剑,则这人的不义又甚于进入别人的牛栏马厩窃取别人的牛马。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大。一旦损人更大,那么他的不仁也更突出,罪过也更深重。对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责他,称他为不义。现在至于攻伐别人的国家这种大为不义之事,却不知指责其错误,反而跟从并且赞誉他,称之为义。这可以算是明白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杀掉一个人,叫做不义,必定有一项死罪。假如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掉十个人,有十倍不义,则必然有十重死罪了;杀掉百个人,有百倍不义,则必然有百重死罪了。对这种(罪行),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责它,称它不义。现在至于攻伐别人的国家这种大为不义之事,却不知道指责其错误,反而跟着称赞它为义举。他们确实不懂得那是不义的,所以记载那些称赞攻国的话遗留给后代。倘若他们知道那是不义的,又有什么理由解释记载这些不义之事,用来遗留给后代呢?
假如现在这里有一个人,看见少许黑色就说是黑的,看见很多黑色却说是白的,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不懂得白和黑的区别。少尝一点苦味就说是苦的,多尝些苦味却说是甜的,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不懂得苦和甜的区别。现在小范围内做不对的事,人们就都知道指责其错误;大范围内做,却不知道指责其错误,反而跟着称赞他为义举。这可以算是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吗?所以我由此知道天下的君子,把义与不义的区别弄得很混乱了。
15.B(虚实结合,“面对金殿陪伴僧客”的场景不是“曾经”而是“现在”。)
16.(1)对古桧的赞赏。作者用拟人手法赋予古桧伟大的品质,它见证世事,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2分)
(2)表达对往事的怀念。谢寺双桧历经沧桑,却仍拥有青翠生机,让诗人产生了对青春往事的感怀之意。(2分)
(3)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映画旗”写双桧见证谢安的赫赫战功,“成宝盖”“出高枝”写双桧高大茂盛为寺庙遮风挡雨,含蓄表达诗人也想建功立业,生有所用。(2分)
【译文】
两棵苍劲的古树样子奇特,青翠茂盛的枝叶掺杂着烟雾缭绕。
古桧现在与禅客为伴,也曾与战旗相互辉映,见证了将军的赫赫战功。
现在的桧木高大茂盛,为佛寺遮阳挡雨,枝条高耸于寺瓦之上。
长明灯还是前朝点燃的火焰,曾经照耀了古桧多少青春年华。
17.参考答案:
(1)朝闻道 夕死可矣
(2)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他合要求的诗句亦可)
18.这句话中的“自信人生二百年”和“会当水击三千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2分)。其中,“自信人生二百年”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无限自信和对于未来的乐观态度(1分),而“会当水击三千里”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于挑战和困难的勇敢面对,以及对于自我能力的极度自信(1分)。这种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得句子的意境更加宏大和深远,更具有感染力(1分)。(答“用典”不超过3分,答“对偶”不超过2分)
19.无可厚非 放纵不羁 (各1分)
20.③“制造”搭配不当,改为“焕发”;④句式杂糅,把“的原因”删去。(找出改对才得分)
21.(甲)还是从时代中个人的选择价值来说(2分) (乙)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2分,答案不唯一,符合句式和内容要求的都可给分)
22.①加强语气,强调观点。结合前面有的人的观点,突出强调年轻人应该追求自由和承担责任。②激发思考,引发共鸣。通过提出质疑或强调,激发读者的共鸣,对年轻人的认知。③增强感染力,引导读者思维。 ④引出下文,自然过渡到对年轻人特点的叙述。 (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23.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材料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提出“年轻人的样子”话题,第二句话从理想的角度,点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跟上时代的节拍,塑造年轻人“应有的样子”;第三句话则从现实的角度,指出当今年轻人在现实面前“既不彻头彻尾地退,也不全力以赴地进”的“实有的样子”。综合三句话,可以明确写作论域为对“当今时代青年人该有的样子”进行思考,即当理想的状态遭遇严峻的现实的时候,时代青年是坚持理想,还是屈从现实?是选择追求高标的厚重,是保持中间状态的平稳,还是只维持底线的轻松?
参考立意:
1.对“青年人应有样子”的肯定和追求(融入时代,勇于担当)
2.对“青年人实有样子”的理解和认可(与现实和解,庸常生活)
3.在“应有”和“实有”中求取一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