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藏宝相 ·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
史语所藏金石拓片之章 民国印
《陶斋藏石记卷四十二》,页五、六
明确记载经幢全部内容并批注考证
实物与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老拓片对比图
在《陶斋藏石记卷四十二》中
本拍品拓片
清·缪荃孙撰《艺风堂金石文字目卷十四》,页十九
2012年,页102
平成19年3月,页49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2977
平石如砥[元] 行书 偈语二则
纸本 立轴
识文:赵州谂和尚,僧问乍入丛林请师示路头,州云你吃粥了也未,僧云吃了,州云洗钵盂去,僧醒悟。白云端襌师颂之。梅花落毒杏花披,未免春风着出褫。一氧不言含有象,灵何处谢无私。
款识:天童比丘如坻书。
钤印:平石(朱) 如砥(朱)
43 x22cm
RMB:170,000-250,000
款识、钤印、木盒题签
木盒题签
赵州谂和尚偈示云瑞襌师颂,如砥书,横帧。
说 明
平石如砥为历史上著名的以自知时至用书偈别弟子的东岩净日和尚(1221~ 1308)之嗣法弟子。平石如砥有《平石如砥襌师语录》(文栖等编)存世。又名《天童平石和尚录》,收录庆元路保圣襌寺语录、定水襌寺语录、天童襌寺语录真赞、偈颂、跋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其《语录》中还收录了东林忍侍者、巨藏主等宋代日本高僧语录。
作者简介
平石如砥[元],嗣法于东岩曰。至大元年(1308)东岩示寂,师请袁文清公铭塔。大德三年(1299)住元保圣寺。皇庆二年(1313)赴定水。天二年(1329)十二月初一主席天童。连任十又三载。品德至善,任人惟贤,奖掖后进,为诸方推崇。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2985
明·水陆画(宝盖娑婆三圣)
尺寸:152×97cm
RMB:120,000-150,000
说 明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乾隆四十二年《五台县志》关于五台乡村一文中记载:“出北门(指当时县治北门)里许为古城村,相传为台州故址。” “出西关二里,为西庄村,又五里过走马岭则高家庄、三角、南屏等村,西山下有天池寺,旧天池都,凡此数村,或在平原,或负山郭。皆环城而居处四乡。”
古城村,元代时台州州府所在地。在元代及清乾隆年间,天池寺均属于“环城而居”。在那个主要靠脚走路的年代,天池寺到州府或县治均可在一天内到达。很巧的是,在山西省有一座极具盛名的大院,叫做王家大院。与本画的供奉人的姓氏是一致的。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39
13世纪·铜藏帕文殊坐像
高:20.3cm
RMB:2,500,000-3,200,000
说 明
帕拉王朝统治时期是印度东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个时期形成了孟加拉国语和孟加拉国语民族。
在帕拉王朝统治时期,中印佛教文化交往也得到一定发展。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于1038年应邀赴西藏传播佛教文化,为西藏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殊菩萨又称妙吉祥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信仰当中,认为常修持文殊菩萨,可增长智慧。文殊菩萨左手捻莲枝,莲花于左肩侧盛开,上有经书,象征无上智慧,右手高举宝剑,象征斩断烦恼。
菩萨面庞方正,双眉高挑,鼻梁细窄高耸,五官密集,为典型的帕拉时期造像样式。头戴五叶宝冠,缯带飘于耳侧,圆形耳铛垂肩。肩膀宽阔,上身袒露,腰部纤细,结全迦趺坐于莲台之上。身体右倾,右手举剑于头顶,磅礴有力。左手于胸前竖握一经书,通体装饰简洁,身姿优美。造型比例和谐。
此件最为具有特色的是其莲瓣,方正典雅,上下一一向对。材质为合金铜质地,铜质细腻,铜色明亮。身材秀美,肩膀宽阔有力。帕拉造像以俊秀柔美著称,此件文殊菩萨形态古典,样式简洁,菩萨之活力及优雅彰显,表现力突出,为早期合金铜造像艺术之佳作。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26
明·铜鎏金一佛二菩萨一供养一组
高:17.4cm
RMB:800,000-1,000,000
来 源
日本著名收藏家田岛充旧藏。(附购买凭证)
展 览
1.2013年4月12日-13日,台北,“潜龙腾渊”台湾世家春拍特展。
2.2022年9月18日-20日,杭州,“梵音金像 ”汉传造像艺术展。
3.2022年10月24- 11月1日,昆明,第二届 西起东兴汉传造像特展。
说 明
佛面容长圆,高肉髻,眉目细长,宝珠形镂空火焰纹头光。着通肩式佛衣,左右双手放于膝头,结全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之上。其侧伴立二菩萨,菩萨发带高束,头戴宝冠,缯带自两边下垂,面容额长圆,神态端庄,上身袒露,下着衣裙,跣足立于圆形束腰仰覆莲座之上,左肩披巾下垂绕至下身,撘覆右腕。璎珞垂层华丽,迭压披巾。
在释迦前方端坐一供养人。此尊佛造像造型庄严大气,整体气势恢宏,为唐代佛像的典型样式。在铜鎏金的早期佛造像中,以独立件多为常见,像这种组合件能留存到现在的极少。与之类似的,有上博藏隋代铜阿弥陀佛三尊像,上博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还有一尊镇原县博物馆藏一佛二菩萨像。
参阅图一:1998年镇原县新集乡崾岘村出土镇原县博物馆藏
参阅图二: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上海博物馆藏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55
明·铜鎏金力士像
高:11cm
RMB:600,000-800,000
说 明
艺术其实并不在乎其材质、尺寸、题材,而是那一眼千年。
第一眼见此尊北魏样式的力士像,我的脑海里直接闪现出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的那件北魏力士像。那件力士没有青州佛像的唯美微笑,没有唐代力士的刚猛有力,没有永宣宫廷的璀璨细致。但就在那龇牙怒目间,在那飘逸的衣带于紧握的拳头间,无时无刻不透露出那种张力与唯美。
反观此件北魏力士,与奈良博物馆的那件相比,我觉得也不逞多让。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88
明·铜鎏金释迦坐像
高:21.5cm
RMB:1,200,000-1,800,000
说 明
整尊造像法相庄严,在早期鎏金铜像之中,其造型堪称敦硕,它呈现了自兜率天下世后,继释迦牟尼佛成为住世佛,并于人间净土翅头末城说法之弥勒佛。此像的表现手法朴实无华,但却巧将视线集中于佛陀宁谧慈悲的面容,及其结说法印的双手,韵致端庄,且念念分明,谆谆阐说智慧慈悲之法。通而观之,此作不愧为中国佛教雕像的巅峰之作。
参阅图一:大英博物馆藏 开皇五年。
参阅图二:太平真君五年(444)朱业微造石佛坐像。
参阅图三:香港佳士得,1998 年 4 月 26 日,编号 601,“晚隋鎏金铜佛坐像”,成交价 HKD 3,980,000。
参阅图四:lot833 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 石灰岩雕佛坐像。
参阅图五: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北魏鎏金佛像。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2971
元·铜释迦说法像
高:17.5cm
RMB:250,000-300,000
说 明
这尊释迦说法像展现了典型的大理佛教艺术风格。大理地区的佛教造像深受唐宋时期中原佛造像艺术的影响,同时因地理位置靠近东南亚,其造像风格也融合了南传佛教的艺术特色,形成独特的地方性风格。
面部塑造方面,大理佛像常呈现出温和而端庄的神态,面容略显圆润,五官比例柔和,双眼微闭或低垂,流露出慈悲与内敛的气质。这种面部塑造既继承了唐代造像的饱满圆润,又受宋代写实性雕刻风格的影响。
衣褶的处理上,大理佛像的衣纹贴体感较强,佛像上身层叠的衣褶刻画,有别于中原佛像的制作形式,且具有一定的装饰性,隐约流露出东南亚佛教艺术中注重衣纹动感的特点。这些特征使大理佛像兼具典雅与地域性特色。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06
辽·铜鎏金大日如来立像
高:12.5cm
RMB:220,000-300,000
说 明
佛陀赤足而立,双腿笔直,脚下是简约的方型弥须座。当时佛造像品种丰富,品相完好的传世作品却并不多见,被很多国内外公私立博物馆和藏家所青睐。比如与此尊立佛做同一手势的两尊:王世襄珍藏的鎏金佛坐像和英国Speelman收藏的铜鎏金佛坐像,都是同时期典型的佛造像作品。拍卖市场上,这一时期特有的此类“棍”式佛造像,也曾创下不俗的业绩。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18
元·木胎水月观音坐像
高:33cm
RMB:450,000-750,000
说 明
水月观音,是宋代造像的经典题材,其中尤以山西为最。此尊水月观音,正是宋代山西地区木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菩萨头戴宝冠,冠中小化佛尤为引人注目,漩涡状的刘海发式则是宋金造像的显著特征。其开脸饱满圆润,五官紧凑深邃,眉眼紧蹙,流露出庄严的神情,仿佛在思索如何普渡众生。发辫垂肩,头发缕缕散开,增添了几分飘逸之感。菩萨的肩部清瘦,身躯修长,身披天衣,下着裙装,裙摆褶皱自然而富有垂感,展现了刀工的细腻。
最为精彩的,莫过于观音身上的帛带和璎珞。观音天衣披肩,帛带一端从右肩绕至胸前,再搭于右膝之上,垂落至山石,形成了一个平滑而优雅的U形,另一端则自左肩自然垂落。帛带在胸前缠绕成结,多余的部分垂落山石之上。整个帛带长而柔顺,质感丰富,繁复而不显杂乱,可见刀工之精湛。其次,观音的璎珞同样华丽非凡。莲花型璎珞以联珠串连,以胸前的大莲花为中心,璎珞联珠布满全身,这种璎珞形制是高年份菩萨造像的显著特点。此类璎珞和帛带样式,在海外一些宋代木胎水月中可看到相同表现。
此尊水月观音,以其纤长的躯体自在坐于山石上,姿态流露出宁静与悠闲。此像细节丰富,从天衣帛带到璎珞,都凝聚了佛师的心血和对美的追求。加之彩绘保留较为完整,使得这尊观音造像成为了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参阅图一:宋元木雕彩绘自在观音 43.5cm 成交价:RMB 1,495,000 2024华艺春拍。
参阅图二:宋金木雕加彩观世音菩萨坐像 62cm 成交价:678,000 EUR 2021巴黎苏富比。
参阅图三:宋代木胎加彩水月观音 49.5cm 成交价:266,500 USD 1997年佳士得。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40
16世纪·铜鎏金胜乐像
高:22cm
RMB:500,000-700,000
说 明
早期胜乐金刚造像出现在11世纪前后的东印度,大多是胜乐金刚单尊,多为黑色或灰色页岩深浮雕, 在西藏阿里11世纪的擦擦中也能见到单尊胜乐金刚,12世纪前后出现双身胜乐金刚,有金铜造像,更多的是壁画和唐卡,例如莫高窟北区465窟主壁,宁夏山嘴沟石窟的壁画,贺兰县宏佛塔及黑水城出土的如意轮胜乐金刚唐卡等。12至13世纪的金铜如意轮胜乐金刚男尊多二臂,造像拙朴、体量较小,通高多在40公分以下,璎珞简洁,有白银或红铜镶嵌。
胜乐金刚身上的密宗装饰物代表着六波罗蜜和五方佛。头冠代表着禅定波罗蜜和阿閦佛;耳饰代表着忍辱波罗蜜和阿弥陀佛;项链代表着布施波罗蜜和宝生佛;臂钏、脚镯代表着持戒波罗蜜和大日如来;腰带、裙代表着精进波罗蜜和不空成就佛;十字金刚杵代表着般若波罗蜜和金刚总持。五十一个头颅代表着唯识宗中的五十一心所。藏传佛教的胜乐金刚与印度教的湿婆的关系密切。新月形头饰、第三只眼睛、虎皮、三股戟和头盖骨碗元素都明显借自印度教湿婆图像,不同的是其足踏印度教神像与披挂印度教大梵天头颅,这也解释了金刚乘欲表现佛教高于印度教的意味。
从造像欣赏看,与14至15世纪金铜造像相比,16至17世纪的西泠如意轮胜乐金刚头部上扬,进而使造像的视野更加开阔,男尊主面庄严沉静注视明妃的神情使得原本环抱的双身像毫无俗人想象,这是藏传佛教双身造像的最高境界;男尊主面与其余三面的12只眼睛将造像的视野扩展到三维空间,从而使象征智慧与慈悲的双身本尊成为曼荼罗宇宙的中心;同时,西泠造像以明妃金刚亥母镶嵌了绿松石的、流畅变化的璎珞将双身像合围成一个不可分离、但又飘逸轻盈的整体,消弭了金属造像的沉寂,具有了双身像具有的生命活力。此外,本尊金铜造像形体优美、头部、躯干与肢体比例合度、鎏金明快,17世纪以后出现的大量如意轮胜乐金刚金铜造像大都是在此类造像风格上发展起来的。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37
清·铜鎏金作明佛母
高:14cm
RMB:190,000-200,000
铜鎏金明佛母像,三目四臂,头戴五叶花冠,面容有怒色,三目圆睁,注视前方,神态端庄肃穆。双肩挂人头项饰,胸前佩宝珠璎珞,垂坠自然,工艺细腻。上身袒露,四臂造型生动:主臂作拉红乌巴拉花弓姿势,弓弦紧绷,似欲射出;余臂持法器,姿态优雅,象征护法威力与智慧。整像比例匀称,鎏金饱满,光泽温润,气韵庄严。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76
清乾隆宫廷·铜鎏金释迦坐像
高:16cm
RMB: 220,000-250,000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2958
清宫廷·铜嵌宝狮吼香薰
高:34cm 带座高:40.5cm
RMB: 400,000-500,000
说 明
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其形似狮,喜烟好坐,因此其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熏上,随之吞烟吐雾。狻猊为文殊菩萨坐骑,后随佛教传入中国。
拍品由精铜制成,色泽深沉,周身包浆亮润。熏体与盖分体铸造,香熏腹内中空,可内置香料焚燃,背上罩以原配钟形炉盖,镂空卷草纹,上刻如意云头纹,以供烟气升腾。狻猊呈立姿回首仰天吼叫状,张口露齿,以利散香。焚香时,香氲自口中涌出,吐纳自若,如香云缭绕仙境之氛围。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2990
清早期·铜雪花金鬲式戟耳炉连座
款识:“宣德造”三字篆书款
高:23.6cm 重:3622g
RMB: 300,000-400,000
说 明
炉之戟耳,乃形似兵器戟而得名,其身呈方角的扁柱体,有新月之意味,结构方中寓圆。戟耳炉于宋代时即可见之,明末清初时期亦流行。其形又分为两式,一种是耳体之侧为月牙刀形,另一种是呈方角的扁柱体,侧面亦作扁方的柱状体。此炉为后者之典型样式,光素无纹,为清初之经典式样。整器熔铸饱满,造型简洁大方,古意盎然,气息沉稳,诚为经年久传之宝。旧配红木盖及玉钮炉盖。旧配木供盒及包装。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92
明·铜狮子
高:8.7cm
RMB: 300,000-350,000
来 源
日本著名收藏家秦峰男旧藏。
出 版
《金之美》饕餮中国古代艺术展、图录同名、页39。
展 览
《大美名品展》大阪美术倶楽部创立百周年记念,大阪美术俱乐部,大阪,2010年。
说 明
五代时期的狮子造型艺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融合了现实主义和世俗化的特点,使得狮子形象从宫廷走向民间,狮子显得不再仅是威严和权力的象征,更有了一种亲近和驯服感,为后来的石狮艺术奠定了基础。
此件五代风格的铜狮,体态紧凑端庄,狮身昂首挺胸,双目圆睁,张口露齿,气势威猛中不失生动。狮身线条流畅简洁,肌肉饱满有力,前肢微曲,后腿蹲坐,尾巴向上蜷曲,动态姿态与雕塑细节相得益彰,体现出五代时期工艺水平的高超与写实风格的独特美感。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3063
清·铜鎏金镶玉葵口四足盆一对
直径:28.2cm
RMB: 120,000-150,000
说 明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Lot 2943
元末明初·珐华胡人烛台一对
总高:64cm
RMB: 90,000-150,000
说 明
目前拍场仅见唯一一对,也是体量最大的珐华胡人像。
隋唐时期对外交流频繁,当时西域诸国被统称“胡人”,因胡人善于鉴宝和经商,民间认为其是独具慧眼的识宝者。六朝文献及唐人小说即多有记载胡人献宝,又称八蛮献宝、波斯献宝,象征国力强盛、天下太平,由唐至清,延续千年、经久不息。隋唐开始对外交往频繁,东西文化交汇,此类异域风情造像正体现当时多元文化之气象。
参阅图一:《兰室撷珍》历代文房艺品,韩天衡。
参阅图二:明代 三彩观音坐像 H:89.8cm 卢芹斋旧藏 2011年6月香港佳士得 成交价;HKD 4,580,000
参阅图三:黄绿釉迦棱频伽像(金)邯郸市博物馆藏。
参阅图四: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 三彩琉璃佛陀涅槃及弟子像 阳城乔氏匠人乔彬制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参阅图五: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 脊刹前元琉璃胡人进宝建筑饰件。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延续百年印社金石精神,西泠拍卖秉持“真乃居先,诚为业本”的创业宗旨,以“诚信、创新、坚持”六字经营方针,深耕市场,持续为藏家梳理具有文人情怀及生活雅趣的收藏脉络。
公司杭州总部及上海、北京办事处常年征集:
名酒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