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预展首日,西泠拍卖策划推出的“良渚文化玉器鉴赏”学术讲座在预展现场成功举办。此次讲座不仅吸引了广大历史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热情参与,更赢得了现场众多专业人士的高度赞誉与一致好评。主讲人王明达,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在古玉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在活动现场,王明达研究员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术积淀,结合多年丰富的考古经验,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良渚玉器深度解析的学术盛宴。
在讲座中,王明达研究员从历史背景、发掘区域及考古现状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良渚玉器的文化价值及其在良渚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他通过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讲解,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了良渚玉器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借助丰富的图片资料,王明达研究员还详细展示了良渚玉器的器型、玉料以及雕琢工艺等关键鉴别要素。这些珍贵的视觉材料不仅直观地呈现了良渚玉器的独特魅力,还帮助现场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了其制作过程和技术特点,使大家对这一古老文明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王明达在活动现场讲解专场拍品
活动现场,王明达研究员与现场来宾们一同品鉴“玉润清辉·中国古代玉器专场”中的多件重点玉器,并慷慨分享了他的专业赏鉴知识。
王明达讲解大玉琮的切割工艺
在鉴赏神人纹十二节大玉琮时,他从器型、玉质、工艺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认定。他指出,良渚玉琮以单数节为主,体量如此巨大的十二节玉琮极其罕见,而“十二”又是个非常重要和吉祥的数字。多节型玉琮为良渚晚期器型,但这件玉琮的神人纹“双环眼”又具有中期风格,由此推断这件玉琮应为良渚中期到晚期过渡时的典型玉器,极具学术研究价值。
这件玉琮器型端庄规整,纹饰细密繁复,射口严谨合度,堪称良渚玉器中的佼佼者。玉琮孔道内部经过精细的抛光处理,这一细节表明在制作时对其给予了极高的重视,级别之高超乎寻常。
王明达在展厅仔细研究专场拍品
王明达研究员对此次西泠二十周年秋拍精心推出的中国古代玉器专场给予了高度赞赏,并且对中国古玉市场持续繁荣、稳健向上的良好态势持有坚定的信心。
玉润清辉 · 中国古代玉器专场
12月29日(周日)9:30 B厅
2024西泠二十周年秋拍
西泠印社的宗旨是“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王明达研究员在现场指出,中国的玉器文化与金石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金石学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其他门类都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在玉器领域,经常提到的“鸡骨白”、“象牙白”都是采用了金石学的命名方式。此外,金石学家吴大澂所著的《古玉图考》在玉器领域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许多玉器的定名皆源于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