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秘籍大公开,这位老师一文讲透写作难点

教育   2024-11-06 07:01   重庆  

来源 | “依依读写”微信公众号
作者 | 陈婕


教材分析


这是进入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教材以游戏的形式编排了“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或者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进入习作学习。

看到习作题目时,我们会发现,其实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话是介绍自己的一个朋友,与这次习作的内容接近。

但是,二年级只要求用几句话介绍他是谁?长什么样?经常一起做什么?同样是写人,只是要求有了提升。

虽然教材只要求写几句话或者一段话,但是我认为,经过一二年级的写话训练,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一篇文章的文章。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重点指导学生以下两个方面:外貌写出特点,事情写出细节。

从写话过渡到习作,应避免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从激趣入手,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愿望,梳理习作的信心,逐步养成大胆习作的习惯。评改形式要多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体会书面表达的乐趣。



我的做法

这一次习作教学,我的流程是:

学生填写好朋友采访单——课堂教学(重点指导外貌描写,分享采访单)——学生写第一稿——上习作讲评课——全班写第二稿草稿——过关后誊抄,不过关的面批指导。

教什么?教文章结构,教外貌描写,教事情细节。

怎样教?写前搭支架,少指导;写后重讲评,教方法;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鼓励帮助降低要求多表扬。

我看到了一位老师分享的好朋友采访单,把教材中的要求,梳理成了外貌、性格、品质、爱好四个方面。填写采访单,不仅列出了写作素材,也梳理出了文章结构。

这个采访单做得真是好啊!


外貌描写如何写出特点?这是教学难点,因此,课堂上,我重点进行了外貌描写的指导。

《三年级花样多》这本书中,对自然老师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我让同学们找到相关段落,朗读后,说说作者选择了哪两个方面来写,是怎样写的,有什么效果。


“架了副”眼镜,一个“架”字,写出了自然老师的随意;“头发里藏了一只正在孵蛋的鸟妈妈”,写出了头发的乱。

这样的句子为什么让我们印象深刻?因为写出了新鲜感啊!

所以,外貌描写,一定要写出特点。“眉毛弯弯的”“眼睛大大的”“樱桃小嘴”,这样的表述,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可以,是套路式写法,不能用。

然后,我让几个孩子根据刚才的学习,把采访单上写的外貌进行修改。要求是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先写写高矮胖瘦,再挑两样写出特点。

课堂上,我请几个孩子进行了口头练习,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把外貌写出特点。当时的效果并不好,我没有深究,想着正式写的时候,会有孩子用上我教的方法的,习作讲评课上我再来分享,就会有更多孩子学会。

接着,我们花很短的时间分享了阅读单,知道这篇文章,要可以写外貌、性格、品质、兴趣,最后加个结尾就可以了。



习作讲评

第一稿收上来,我发现几乎全班同学的文章都不过关。主要问题有两个:外貌没特点,事情没细节。

也就是说,我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这节课,仍然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用的都是同学们的作品。

写文章,不是把“写什么”和“怎样写”告诉学生,而是要从学生的能力出发,根据他们的表达,提炼出方法,形成可以让其他同学参考的经验。

比如说,有的孩子的外貌描写比较好,我一句一句打到课件中,跟孩子们一起讨论好在哪里——


孩子们很快就能发现,可以用上比喻(像什么),或者写出自己的感觉(她的笑让人觉得很温暖)。

这样加上一句,比简单的一个短语好很多。

接着出示一篇比较好的文章,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篇完整的文章应该是怎样的。


分析了文章结构后,再品析写得好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这篇文章是非常好的材料,文章结构完整,每一段都围绕一个特点来写,事例也选得非常合适,只是缺少一点点细节。

我们主要讨论怎样把事情写出细节,大家都说得很好。有的说要写一写生病同学的状况,有的说要写一写是怎样扶的以及说了什么。

其实,就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写事情要有的三个一:想一想、说一说、动一动。

到了这里,就可以总结出怎样的文章才是一篇好文章了。


上面是理论学习,下面进行实战练兵。

出示一篇文章,大家一起来修改。


上完习作讲评课,全班同学都重新写。这一次,大家都写得很好。

有十几个孩子的文章,我觉得有些小问题,于是用了两节延时课的时间,一一叫到面前来指导。我非常耐心地指出文章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询问想到了什么,可以怎么写,在对话中完成指导。

我觉得,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孩子没有被批评,也没有压力,而是兴高采烈地,写完就给我看,如果有问题,我指出来,又会回去认真写。



作品展示

习作讲评课上完后,当晚,孩子们便完成了草稿的第二稿。但是因为时间紧张,我来不及批改,在不知道他们写得怎么样的情况下,进行了第一单元测试,习作题目有改动,但内容就是这篇文章。


虽然我在讲评课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关于题目的讨论,希望他们学会审题,知道根据题目灵活转换。

但是,在实战时,大部分孩子就算在我的提醒下,刚开始仍然不知道怎样把《猜猜他是谁》转换成《一起走进他》。于是我再次提醒:仔细读题目要求,其实昨晚写的文章内容可以直接拿过来用。

后来,我批改完了试卷,发现习作整体情况还是挺好的,而且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部分同学,试卷上的文章比二稿写得还好。

一起来看几份考场作文,真的很让人惊喜。








责编 | 阿薇
排版 | 阿薇
商务 | 陈老师 13594694330(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 |  xingjiaoshi@dett.cn

《星教师》开通视频号啦
欢迎扫码关注▼
每月不定期更新……

扫描图中二维码订阅▼    

星教师
重新定义未来教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