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引光小站”微信公众号
作者 | 小海
最近,想和大家聊聊当下教材被家长们广泛吐槽的一点——螺旋式教学。我不妨先举个例子,如下图。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上)的课程目录,即便对数学体系不太懂,也不难感受到内容混杂得非常厉害。几乎每次讲完一个主题,就会迅速跳转到另一个主题。有不少家长认为,这样的划分非常不利于学生进行连贯学习,一次性把一个内容讲完难道不好吗?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换个视角来看,可能会感受得更明显。
以乘法教学为例,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的第三单元首次接触乘法,但学习范围仅限于6以内的乘法表。之后,课程暂停,转而学习除法和长度单位。经过一两个月的间隔,在第六单元时,乘法教学再次启动,这次将乘法表内的内容全部讲完。然而,教学再次中断。直到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乘法教学才重新启动,这次学习的是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内容。这一间隔长达大半年。再经过半年的等待,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的第一单元学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紧接着,学生需要等待一整年,直到四年级下学期的第三单元,才会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内容如单位、几何、小数、分数等,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教材中却被分散安排,需要2-3年的时间逐步完成教学。这一安排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惑,他们认为正是这种分散的教学方式导致孩子数学学习困难。在他们看来,明明可以一次性学完的知识,却要分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来教授,孩子们之前学到的内容很可能早已遗忘,难以跟上新的学习进度。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教材的设计真的是在刻意增加孩子的学习难度,阻止自学吗?在很多年前,我和一位老师刚接触数学教育的时候,也对此感到困惑,甚至有些鄙夷螺旋式教学这种教法。因为它的缺点很明显,教学效率较低、进度较慢。所以,我们设计了一套数学自学系统,核心思想是,不按照课本进度来学,而是按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进行板块教学,即直线教学。我们甚至基于中国地图,以全国重点城市代表3-6年级的各个知识点,以道路代表它们之间的联系,指导大家像打游戏一样,按照知识的联系性去贯通自学。为了充分丰富游戏的可玩性,我们还设计了配套的积分系统,还用历史上重要人物设计成奖励卡,还有种种相应的游戏化设计,以鼓励孩子不要拘泥于课本章节的束缚,去自由扩张知识的疆域。那时候,我们也认为,课本章节的划分过于无理且琐碎,那些相关度高的知识,可以一次性学完。有些孩子确实接受速度快,理解能力强,对数学有兴趣,因此对着地图攻城略地,自学成果显著。这是这种教法的优势所在。但如果真想搞清教育的真实效果,就不能只看突出的个体,而更应该在意宏观比率。一旦长期跟踪统计,就不难发现,这种教法也会有存在问题。真正能集中快速学完某个系列知识的孩子,其比率太低了。以至于我后来慢慢觉得,这种方法更多是一种筛选,是把那些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孩子给筛了出来,而并不是因为我们用这种方法,把他们培养了起来。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还积累了不少案例,对这个问题也有了很不一样的看法。一线教育以外的人,因为接触不到足够多的个体案例,很容易过于在意方法本身,认为适合某个孩子的方法,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这在当下是很常见的误导,尤其是一些学霸父母的教育方法,被一些媒体大肆渲染,甚至是某些专家所传递的教育理念,其实只适用于少数个体,并不适合普通孩子。每个孩子的理解力、反应速度、消化能力都不一样。对于数学天分较高的孩子,表现在有很强的探知和思考欲,且理解能力和消化速度都很强。这类顶尖孩子,比较适合直线型的教学方法,一次性把一大类知识从头到尾给讲完。虽然强度较大,但因为各方面能力可以匹配,不会成为学习的主要障碍。甚至,当有时候强度过大的时候,他们也会有些吃力。但和一般孩子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面对数学上的吃力,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钻研欲”,就是那种“哎呦,这个小玩意还挺难的呢,有点意思,我就不信我搞不定你!”这样,他们课后会进入一种痴迷态,会主动甚至是难以抑制地花费很多时间,把这些不太懂的地方搞透。但这类孩子的比率是极少的。就目前的学生来讲,也许只有前1%-5%的孩子能表现出这种禀赋,而且很难后期培养。换句话说,是要先表现出这种禀赋,才能用这种教法,而不是用此方法把这种禀赋给教出来。绝大多数孩子的钻研欲都不强,消化速度也一般,我觉得教这些孩子,才更能体现教研和教学水平。因为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反复设计一种与他们匹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而螺旋式教学,会先讲一部分内容,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理解透彻、熟练掌握,然后再继续推进后面的知识。这样就非常顺畅,学生最终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说了这么多经历,其实我最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教学方法确实有不同,但并不能单纯用好坏来评价,最终得看与学生个体的匹配度才行。教材的螺旋型教学法,虽然表面上进度较慢,但实际上它采用了难度最低、坡度最平缓的方式,非常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节奏。因此,老师们不必盲目跟风吐槽教材。如果真的换成直线型教学方式,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和难度,我担心这样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差。
回答1和2的人,占到了92%。绝大多数家长都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理念之争中去,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来说是灾难。难道大家不问一问,是什么样的瓶子?什么样的漏斗么?与其去吐槽教材,争论哪种教育理念更胜一筹,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首先弄清楚,自家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瓶子”,即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求。口大的,那就一次性多灌一点;实在特别大的,一次性灌满都行。但如果口特别小,你就慢慢灌、轮着灌、千万别着急。这时候非要学人家,逮着一个口猛灌,这究竟是想干什么?商务 | 陈老师 13594694330(微信同号)投稿邮箱 | xingjiaoshi@det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