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指标成分是什么?采收,基源,规格,加工,炮制等因素如何影响?本文将进行探讨。
枳实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根据《中国药典》2020 年版记载,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 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 C. sinensis Osbeck 的干燥幼果。
1、辛弗林是什么成分?
本品含辛弗林(C9H13NO2)不得少于0.3%。
辛弗林(Synephrine)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 枳实、枳壳、陈皮、青皮等多种中药材中的一种 生物碱,是这些中药材中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有效 成分之一。
辛弗林与麻黄碱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式,辛弗林 属于生物碱中的麻黄碱类,分子结构中同时存在 酚羟基和氨基,因此辛弗林具有两性性质,与酸 碱均能结合成盐。辛弗林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 于水。 由于其结构和麻黄碱相似,因此具有麻黄 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类似的生理活性,具有促进脂质 代谢、升压、强心、收缩支气管和抗抑郁症等作用。 2、枳实采收期,对辛弗林含量及其他成分有什么影响呢?
《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但是,通过跟供货商交流发现,种植户在整个生长周期均收集脱落的果实,晒干后用筛网筛分,直径小于25mm当枳实,大于25mm当枳壳销售。这就导致,枳实与枳壳的区分只凭大小,乱了时节。
2.1 对含量的影响
《中国药典》枳实药材含量指标是按干燥品计算,含辛弗林不得少于 0.30%,本研究不同采收期不同大小等级的枳实均符合药典标准,枳壳含量明显低于此标准,其他黄酮类成分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传统认为枳壳不能代替枳实使用有一定的依据。研究发现,随着采集季节的延后,辛弗林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1]。
2.2 对浸出物的影响
按《中国药典》的标准要求,枳实水分不高于15.0%,总灰分不高于7.0%,浸出物不低于12.0%,本研究所有规格的枳实均符合要求,且浸出物远高于药典标准;枳壳药材水分不高于12.0%,总灰分不高于7.0%,枳壳药材也符合药典标准。不同采收期酸橙药材水分、浸出物含量大小顺序均为大果酸橙(枳实)>中果酸橙(枳实)>未熟酸橙(枳壳)>小果酸橙(枳实);《中国药典》标准没有要求测定枳壳浸出物,但从本研究测定结果来看,其浸出物含量较高;不同采收期酸橙药材总灰分大小顺序为小果酸橙(枳实)>中果酸橙(枳实)>大果酸橙(枳实)>未熟酸橙(枳壳)[5]。
中果、大果更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性状标准,药材性状趋于稳定,故6月中旬采摘酸橙果实,作为枳实药材为佳,7月上中旬采摘酸橙果实,适宜作为枳壳药材。
3、枳实的直径对含量的影响
《中国药典》20年版描述:本品呈半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2.5cm。研究发现:橙皮苷、柚皮苷和辛弗林的含量变化还与枳实大小有关,其中,药材直径增大,辛弗林随之减少,柚皮苷含量随之增加,但柚皮苷与橙皮苷总量与枳实大小关系不大[3]。
4、辛弗林成分在“肉”和“瓤”中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
5、酸橙与甜橙内在质量有什么差异?哪一种辛弗林含量更高?
(2)酸橙枳实的醇溶性浸出物更高些
一般情况下,两种枳实的辛弗林含量都能符合药典标准[4]。
6.切制对含量的影响
理论上,很多中药成分经过清洗、润制、切片、烘干的过程之后,含量会有所下降。但是,经过数次工业化大生产的数据发现,切制后的枳实,其辛弗林含量较原料呈一个上升趋势,最大上升幅度能达到26%。因此,猜测枳实在润制和干燥的过程中,可能有其他物质转化为辛弗林。
枳实切制、麸炒后的含量变化
切制枳实的现场
润制过程:用水浸泡1~2小时,取出闷润12-24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冬季可用蒸汽适当热润。
7.炮制对含量的影响
枳实经麸炒后,麸炒枳实的挥发油含量大幅减少,成分种类也发生变化,橙皮苷、柚皮苷、辛弗林等成分含量也有下降。其中挥发油成分的大量减少,缓解了其发汗作用和对肠道的刺激性。即“麸炒”分别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角度降低了枳实生品的“燥性”。
这可能与生物碱类物质的熔点较低有关。辛弗林的熔点为187 ℃,N-甲基酪胺的熔点只有130 ℃,而炒制的温度大多在180 ℃以上,甚至能够达到220 ℃。因此在炒制过程中,生物碱类物质可能会有所损失。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均含有酚类结构,在高温炒制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也可能是含量变化的原因之一。所以,炒制过程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和炒制程度,以不超过25分钟为宜,电磁炒药机设置温度为240-260度。
8.储藏时间对辛弗林含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辛弗林在药材中的稳定性良好,其含量不会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有较大变化。
应部分网友的要求,建了个讨论群,特邀请“岁寒而知柏”张老师与大家一起探讨中药,欢迎各位加入,并畅所欲言。后期欲加群者,可私信。
参考文献
[1] 施学骄.酸橙果实不同采收期化学成分动态变化及枳实、枳壳药材质量评价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06
[2]石敬依, 蔡文君,等.枳实肉和瓤的UPLC 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分析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质,2021,46(17)
[3] 刘振丽,宋志前,李林福,等.枳实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J].中成药,2006,28(8):1148-1150
[4] 陆超颖,王佳丽,高莉,等. 不同基原枳实药材的质量差异评价研究[J]. 中草药,2022, 53(14)
[5] 雷媛姣,李彩红,等. 不同采收期的酸橙叶片形态及药材质量比较[J]. 中南农业科技,2024, 45(2)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探讨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