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的指标成分是什么?其质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如何才能更好的控制质量?本文将进行探讨。
1、迷迭香酸是什么?
迷迭香酸(简称R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羟基化合物,分布广泛,常见于唇形科、紫草科、葫芦科和伞形科的物种,比如迷迭香、夏枯草和紫苏,也可以人工合成。
《中国药典》2020年版以迷迭香酸为指标成分的品种:夏枯草、肿节风、紫苏子、紫苏梗等。
化学结构:
结构分析:结构中含有4个酚羟基,一个羧基,一个酯键。酯键左侧整体结构为咖啡酸,右侧为3,4-二羟基苯基乳酸。
理化性质
溶解性:迷迭香酸为水溶性物质,低含量迷迭香来源为浅黄色至棕色粉末,高含量为白色粉末;易吸潮;具有迷迭香特殊草本气味;
熔点:171℃~175℃;
稳定性:迷迭香酸对温度的稳定性良好,随着温度的升高稳定性略有下降。在 20、40、60℃条件下迷迭香酸的含量变化小,经过 7 h 加热,迷迭香酸的保存率一直在 95 %以上,稳定性极好;在 80℃和100℃条件下,迷迭香酸的含量有所降低,受热7h其保存率仍在 86 %以上,且变化趋势趋于平缓,稳定性较好。因此可以认为,温度对迷迭香酸的稳定性影响较小,低温更利于迷迭香酸的保存及使用。
迷迭香酸对光照较为敏感。 在日光直射条件下,迷迭香酸的含量明显下降,在第3周测定时其保存率已下降到 45.82 %,稳定性极差;在避光条件下迷迭香酸含量变化小,在第5周测定时其保存率为 94.66 %,且趋势已趋于平缓,稳定性极好;在室内散射光条件下,经过 5 周时间,迷迭香酸的保存率维持在76%以上,稳定性一般。因此,迷迭香酸在使用及保存时应尽量避光处理。
金属离子Mg2+、Ca2+对迷迭香酸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明显下降,到第 5 天测定时,含 Mg2+的保存率由 84.62 %降到了 60.29 %,含 Ca2+的保存率由 89.58 %降到了 71.79 %,且二者的保存率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稳定 性差;Zn2+、Na+、K+、Al3+、Mn2+、Fe3+对迷迭香酸影响较小,到第 5 天测定时,迷迭香酸的保存率分别在 87 %、89 %、89 %、83 %、80 %、80 %以上,且变化趋势均已趋于平缓,稳定性较好。因此,迷迭香酸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 Mg2+、Ca2+并存。即提取和配置过程避免与未软化的水接触。
pH对迷迭香酸的稳定性影响较小,结果表明迷迭香酸更适宜在酸性以及低温的条件下保存使用[1]。
2、传统认知的采收期与药典指标含量相冲突
夏枯草果穗从现蕾期至成熟期,迷迭香酸及浸出物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即色青货比全枯货迷迭香酸含量高。即夏枯草的颜色与内在成分存在紧密联系。
一次验货中发现夏枯草(夏枯球)中含有较多黄绿色的果穗,与《中国药典》2020版中描述的红棕色不一致,故向供货商提出质疑。供应商道出原因:药典描述夏枯草为“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但是果穗呈棕红色时迷迭香酸的含量很难合格,而黄绿色半成熟果穗的含量却比较高,所以后者往往占有一定的比例,以保证整批货的含量符合药典要求。随之对该问题做了深入的资料查询,描述基本上与供货商一致。
下图:不同成熟度的夏枯草果穗、果梗及叶。
3、晒干与阴干的影响
查阅本草古籍发现:晒干与阴干的夏枯草治疗的病证有所差别,姚可成《食物本草》从临床疗效角度对加工方法作出详尽阐述:“治女人崩漏不止, 用夏枯草日干(晒干)为末;治女人赤白带下, 夏枯草阴干为末。”中药材中往往药效的变化,可能与药材体内活性成分的变化有关。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阴干的夏枯草中迷迭香酸含量明显高于晒干的夏枯草。而对其余种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如采用阴干法所需场地大耗费人力多干燥周期长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霉变现象,如遇高温多湿天气极易滋生昆虫或细菌加重药材虫蛀及霉烂变质,而选择晒干可部分避免上述弊端对药材品质所造成的影响,故夏枯草加工方法应用晒干。
4、长期贮存的陈货迷迭香酸含量下降
迷迭香酸自身具有抗氧化特性,理论上很稳定,但在中药材中往往随贮藏期延长而下降,可能与生物体内活性成分的影响有关。
贮藏年限对夏枯草果穗总黄酮、多糖、熊果酸、齐墩果酸及迷迭香酸含量呈显著差异,其中,总黄酮、多糖、熊果酸、齐墩果酸及迷迭香酸含量均以当年最高,并随贮藏年限不断延长而逐渐降低[3]。
5、规格等级的影响
市场上常根据夏枯草果穗的长短,颜色等进行分级,具体分级如下:
5.2 对迷迭香酸的影响
等级划分对夏枯草果穗总黄酮、多糖、熊果酸、齐墩果酸及迷迭香酸含量呈显著差异;而齐墩果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见表 5。其中,总黄酮二级果穗质量分数最高,达6. 97% ,一级果穗质量分数最低,为 6. 21% ; 一级果穗多糖质量分数最高,达 5. 80% ,二级果穗质量分数最低为 5. 53% ; 熊果酸三级果穗质量分数最高,达 0. 24% ,一级果穗质量分数最低,为 0. 21% ; 迷迭香酸三级果穗质量分数最高,达 0. 58% ,一级果穗质量分数最低,仅 0. 52% 。3 个分级标准的夏枯草果穗中齐墩果酸含量基本维持 0. 05% ~ 0. 06% ,差异不显著[2]。总结一下,就是果穗越小,迷迭香酸含量越高。
6、入药部位的影响
根据以上历代本草和医书记载, 可得出结论:传统夏枯草药用部位是带穗全草, 民国以后花穗才普遍单独入药。研究发现,叶中的迷迭香酸含量最高,茎中也有较高的含量。
下图:迷迭香酸类成分在夏枯草不同部位的分布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果穗中掉落的种子也会影响含量的分布,种子中异迷迭香酸含量最高。
下图:掉落的夏枯草种子
《中国药典》自 1963 年版开始收载夏枯草,均以果穗入药。一直以来,茎叶作为非药用部位被丢弃,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4]。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探讨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 侯建春,吕晓玲,等.迷迭香酸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药业/药物研究,2009,30(3):44-46.
[2] 陈宇航,郭巧生,等.贮藏年限及药材分级对夏枯草药材品质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质,2012,37( 7): 882-886.
[3] 陈宇航. 夏枯草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其药材质量控制[D].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06
[4] 武少茹,等.UPLC-Q-TOF-MS / MS 结合 UPLC 表征夏枯草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3.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