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的指标成分是什么?基源、采收加工、切制、商品规格、炮制等对其有什么影响?本文将进行探讨
1、肉苁蓉的指标控制成分是什么?
《中国药典》2020年版评价指标:
按干燥品计算,含肉苁蓉含松果菊苷(C35H46O20)和毛蕊花糖苷(C29H36O15)的总量不得少于0.30%;管花肉苁蓉含松果菊苷(C35H46O20)和毛蕊花糖苷(C29H36O15)的总量不得少于1.5%。
毛蕊花糖苷结构式
毛蕊花糖苷(Acteoside)又名麦角甾苷。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易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试剂。
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又名紫锥花苷、海胆苷英,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来源于松果菊属植物的根茎,主要提取自管花肉苁蓉,另外很多抗衰老中药中也含有松果菊苷,如列当、地黄、玄参、马先蒿以及藏药洪连等,被认为是这些中药的主要抗衰老成分。
2、产地与宿主
肉苁蓉别名“大芸”,分为肉质大芸和木质大芸。肉质大云又称为“甜大芸、软大芸、荒漠肉苁蓉”,由于寄生在梭梭树根上,又被称为梭梭大芸。野生资源多分布在新疆北疆与内蒙地区。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是软大芸的道地产区,被称为“肉苁蓉之乡”。
木质大芸又称为“硬大芸”,由于寄生在红柳根部,又称为“红柳大芸”,学名“管花肉苁蓉”,野生资源多分布在新疆南疆与甘肃地区,现商品主要以栽培品为主,含量较高,一般用于药厂提取。
肉苁蓉自然寄生于藜科梭梭属植物梭梭根部。长期人工栽培表明梭梭接种荒漠肉苁蓉后容易衰老、退化,其肉苁蓉产量很快下降,平茬、断根等恢复寄主生长力和接种率的技术不适合于梭梭,寻找新的寄主成为荒漠肉苁蓉人工种植的关键问题。
四翅滨藜 Atriplex canescens (Pursh)Nutt.为藜科滨藜属多年生半常绿灌木,其根系发达,生物量大,为荒漠造林、水土保持和盐碱地改良的优良树种。2017年4月,王帅等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种植的四翅滨藜根部接种荒漠肉苁蓉获得成功。自此,四翅滨藜接种荒漠肉苁蓉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沙区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并发现具有肉苁蓉产量高、寄主生命力旺盛等优势。那么梭梭肉苁蓉与四翅滨藜肉苁蓉中各个成分含量有什么差异?能否达到药典要求?
四翅滨藜植物
四翅滨藜接种的肉苁蓉
根据 2020 年版中国药典肉苁蓉含量测定指标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总量进行评价,25批四翅滨藜肉苁蓉的含量均能达到药典规定,平均含量达到药典含量(0.30%)的9倍;49批梭梭肉苁蓉中,平均含量为药典含量的4倍;四翅滨藜肉苁蓉中2个成分含量之和均高于梭梭肉苁蓉,其中新疆和甘肃地区不同寄主肉苁蓉含量差异均较大[1]。因为四翅滨藜本身生物量大,可能给肉苁蓉提
供了大量的养分。
3、基源的影响
《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两种药材,由于二者基源不同,在性状特征、成分量及主治作用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如何建立客观的质控标准比较困难。首先,基源不同,两者在性状特征上也不同。管花肉苁蓉药材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颗粒状;而肉苁蓉质地特征与此恰恰相反,呈现体重、肥厚、质柔韧、易弯曲的性状特点。其次,两者在成分量上也存在差异。《中国药典》2020 年版规定管花肉苁蓉和肉苁蓉中指标成分松果菊苷及毛蕊花糖苷二者总量分别是不得小于1.5%和0.3%,两者限量相差 5 倍。 而市场认可度及传统经验均认为肉苁蓉的质量要优于管花肉苁蓉,这里就出现了无法用有效成分的量效规律去反映其内在品质。
肉苁蓉片与管花肉苁蓉片
4、采收季节的影响
2020版药典规定:春季苗刚出土时或秋季冻土之前采挖,除去茎尖。肉苁蓉一年采收 2 次,一般在春末夏初(根据各地气候而定)肉苁蓉未出土或刚刚出土时采收,称为“春苁蓉” 或 “春大芸”;或在秋天冻土之前采收,称为“秋苁蓉”或“秋大芸”。 在 2010 年前,肉苁蓉主要依靠野生资源,野生肉苁蓉春天会“拱土”或露土,容易看见;秋天长在沙土下面,除少数会“拱土”出现裂隙或土包外,很难发现,因此,野生肉苁蓉主要在春天采收。 2010 年以后,随着肉苁蓉的大面积人工种植,由于秋天采收的肉苁蓉的质量明显优于春天,因此,目前 “秋苁蓉”的产量高于“春苁蓉”。那么哪个季节的货内在指标成分更高呢?
不同采收季节松果菊苷与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差异
由表可知,春季、秋季采收样品二者总量均达到药典规定水平,且春季量较高,达 12.21 mg/g,是秋季样品的 3 倍多,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量的4 倍。从松果菊苷含量看,春季、秋季样品中的累积量相当,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春、秋季的药材中松果菊苷量波动不大,相当平稳。
从毛蕊花糖苷含量看,春季样品显著高于秋季样品,约是秋季的 30 倍,表明毛蕊花糖苷累积量波动极大。
春货质差
春季、秋季采收样品从性状上看,秋季货更油润,优于春季货。
5、开花抽薹的影响
肉苁蓉的生活史分为2个明显的阶段,即营养期和生殖期。营养期生长时间 较长,一般 2 年或多年,在地面下完成,完全由寄主供给营养,是营养物质合成累积的储备阶段,为其下一步生殖阶段储备生殖资源。生殖期时间较短,主要在地面上完成,一般 30d左右[5]。
营养期阶段,其营养成分不断累积,相应的药材呈现“力 紧”而“体重、肉厚”的优良品质。当肉苁蓉春季露头,且处于适宜温度时,将快速开花,结种,进入生殖期。其下部肉质茎的营养成分被快速消耗,即为“抽薹”,使药材表现出中空、裂隙、质轻、鳞片稀疏等质量低劣的品质特点。因此,肉苁蓉药材未露头或刚露头时,采收的药材品质要优于露头抽薹与开花的药材。
开花中的肉苁蓉
抽薹后的肉苁蓉切片
研究发现,开花与未开花肉苁蓉的松果菊苷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急剧下降。可能是开花过程对毛蕊花糖苷的消耗较大。
6、生长年限影响
有研究对不同生长年限肉苁蓉的有效成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肉苁蓉有效成分随着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多,生长年限达3年及以上的肉苁蓉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因此,建议人工接种种植的肉苁蓉的适宜采收时间应在3年以上[4]。
7、药材直径的影响
以采集相同生长周期的肉苁蓉为样品,根据个体的直径分成粗、中、细种样品,粗的样品为个体直径大于5cm,中的样品为个体直径大于2cm,小于5cm,细的样品为个体直径小于2cm。结果发现,相同生长周期的不同直径肉苁蓉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差异极大,表现为直径越小含量越高。[6]
8、药材不同部位的含量
将采集的肉苁蓉样品,平均分成三段,分别记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检测发现,不同部位肉苁蓉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差异极大,肉苁蓉的下部两种有效成分为最高,越往上部去含量越低。
9、关于水分标准的不合理
药典中对肉苁蓉含水量的规定,缺乏合理性,限制了其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肉苁蓉习称“软苁蓉”,具有“肉厚而力紧”“质柔润者为佳”品质特征。本品长年生长在地下,为较典型肉质类药材。秋季采收的货含极丰富的多糖和半乳糖醇,分别达13.7%、19.5%。由于植物多糖的羟基和其他极性基团存在,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这使药材在外观上呈现“软、质柔润”性状特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本品具有更强的吸湿性。而药典把肉苁蓉含水限量规定为10%,显然不合理。建议本品含水限量为16%,比较客观、合理。此外,分析了2014年、2015年采收的样品以及在市场上收集的药材,含水量均高于10%,为不合格药材。因此,由于含水限量规定过于低,明显限制了道地药材肉苁蓉在市场上流通和临床上推广使用。[3]
10、炮制的影响
肉苁蓉在炮制过程中,由于受加热的影响,其中有些化合物可能会发生水解、氧化、酶促、异构化反应,使其成分含量降低或增加。如毛蕊花糖苷通过异构化生成异毛蕊花糖苷,使得毛蕊花糖苷含量降低的同时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随之升高,而松果菊苷在炮制过程中则易发生水解反应使其含量降低。
研究发现,随酒蒸时间延长,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逐渐降低,而异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上升。异毛蕊花糖苷单体粉末的热稳定性较差,于100 ℃开始转化生成毛蕊花糖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相互转化。松果菊苷脱去一个葡萄糖也有可能转化为毛蕊花糖苷[2]。像这种成分之间可以转化的,测总含量是一个合理的措施。
毛蕊花糖苷随蒸制时间延长含量的变化情况
异毛蕊花糖苷随蒸制时间延长含量的变化情况
松果菊苷随蒸制时间延长含量的变化情况
11、主要生产过程及影响
以下部分观点引用自公众号:岁寒而知柏
洗润要点:把肉苁蓉放在洗润池清洗净泥沙,或者使用洗药机洗净泥沙,放在润药台上自然软化2-10小时,中间随时喷淋少量的水,润至内无甘心即可切制。冬季天冷时需要盖着闷润一夜才可切制。
切制要点:根据内控片型标准,使用往复式切药机切圆片或使用斜片机切制斜片。
民间手工切制肉苁蓉
干燥要点:使用敞开式烘箱,温度起初设置为60度,每隔两个小时加10度,加到80度至烘干为止。或者使用80度烘3-4个小时,加盖放置一夜返潮,第二天继续烘干为止。(注:阴雨天气尽量不要加工,若空气湿度大时,要及时除湿,以免干燥时间延长,在表面无水之后,及时用手揉开,否则干燥之后黏连,难以散开)。
包装要点:加内膜包装,防止吸潮。此上为肉苁蓉的加工工艺。
以下是酒苁蓉的加工方法
蒸制要点:取肉苁蓉片放进不锈钢盘中,投料量20%的黄酒分次倒进肉苁蓉片上拌匀,至黄酒吸干,装进蒸箱内,常压下100度蒸6小时,闷一夜至第二天干燥。
干燥要点:使用敞开式烘箱,温度起初设置为60度,每隔两个小时加10度,加到80度至烘干为止。或者使用80度烘4-6个小时,加盖放置一夜返潮,第二天继续烘干为止。干燥过程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比较稳定,在100℃以内几乎不会降低。
(注:要梯度升温,若一开始就用高温,会导致表面固化,里面水分不容易散失出来,更容易导致粘连)。
包装要点:加内膜包装,防止吸潮。
内容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赵津津,石子仪,等.四翅滨藜寄生的荒漠肉苁蓉质量分析[J].中药材,2023,10(46)
[2]张超 ,华悦,等.肉苁蓉炮制过程中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4(29).
[3] 王雪媛,肖波,张伟,等.不同采收期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半乳糖醇、甜菜碱及可溶性多糖量的测定及其道地性研究[J]. 中草药,2017,48( 18)
[4] 庞金虎,盛晋华,等.生长年限和采收季节对肉苁蓉中有效成分的影响[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年1(1)
[5] 燕蔚,许娟,韩红梅,等 . 肉苁蓉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体系建立及性状特征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19,36(8):819-823
[6] 李彪 . 肉苁蓉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J]. 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