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的指标成分是什么?含叶量、直径、色泽、加工储存等对其有什么影响?本文将进行探讨
1、槲寄生的指标控制成分是什么?
《中国药典》2020年版评价指标:
按干燥品计算,含紫丁香苷(C17H24O9)不得少于0.040%
紫丁香苷(Syringin)又称刺五加苷 B,是一种苯丙醇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刺五加、救必应、小叶丁香等多种植物中。其为无色晶体、溶于热水和乙醇,微溶于冷水,基本不溶于醚(一水合物)。
据统计,紫丁香苷来源于 23 科、60 多属、100 多种植物。本文列举了18 种紫丁香苷含量较高的植物资源,分别来自 11个科。植物资源及紫丁香苷在各植物部位中的含量见表 1。数据显示,紫丁香苷在木犀科丁香属暴马丁香和冬青科冬青属铁冬青( 又名救必应) 茎的韧皮部中含量分别高达3.59%和3.53%。因此,暴马丁香和救必应可以作为紫丁香苷的主要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高其资源利用率[3]。
2、产地的影响
槲寄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大部分寄生在槲、榆、杨、桦、枫及椴树等植物上,商品大货基本上来源于野生。研究发现,东北产区及河北北部产区的槲寄生含量基本上都能达到药典要求,而南方地区的槲寄生紫丁香苷含量要低一些,甚至是不合格。
槲寄生的主要分布区域
3、寄主的影响
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的雌雄异株植物,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以及云南等地海拔 500 - 2000 m 的阔叶林中,属于半寄生性灌木或亚灌木,可以寄生于榆、杨、柳、 桦、栎、梨、李、苹果、枫杨、赤杨、麻栎和椴属等各种树木上,花期 4 - 5 月,果期 9 - 10月。果实具有红、黄两种颜色。
下图:寄生在梨树上的槲寄生
下图:寄生在柳树上的槲寄生
下图:寄生在杨树上的槲寄生
不同槲寄生药材质量受寄主来源影响较小,通过DNA测序发现来源于不同寄主种的槲寄生药材,亲缘关系很近,也未发现内在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再者,槲寄生药材来源于野生采集,通常的商品药材规格来源于不同寄主的混合物,进行区分的意义也不大。
4、断面为何发绿?
2020版药典规定:“槲寄生表面黄绿色,金黄色或黄棕色,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而近几年来我们在商品饮片中经常发现槲寄生饮片的断面皮部为绿色;甚至皮部和髓部都为绿色,木部也微带绿色,即药材横断面整体为绿色。该饮片断面为绿色不符合药典的描述,是否属于正常现象? 市场人士的解释为“新货多为绿色,放置时间久了则绿色消失”。
研究发现:断面为绿色的槲寄生饮片中的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大量保留形成的。而叶绿素为一种天然色素,安全无毒;不影响槲寄生的质量。以药典规定的紫丁香苷作为指标成分考察饮片断面绿色与质量的相关性,未发现可导致此含量变低的证据,即断面的颜色与紫丁香苷含量没有直接联系。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光照能够明显影响槲寄生断面的颜色,上图为强光照射4小时后槲寄生断面的颜色变化情况。另外,也如供货商所说,新货放置久了以后也会逐渐变黄[1]。总结起来,槲寄生断面呈绿色的原因为趁鲜切制或新货切制的饮片,为自然现象,不影响质量。
5、储藏期的影响
市场调查发现,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槲寄生药材的颜色逐渐由绿色变为金黄色,那么其内在成分发生了变化吗?
对样品的储藏时间进行考察发现,槲寄生样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12个月后进行测定, 发现各成分含量几乎无变化。由此推测阴凉环境下储藏时间对紫丁香苷的含量影响不大。
6、含叶量的影响
商品调查时发现,市场上根据是否过筛,直径大小、均一性分为选货与统货。选货一般切片且不带叶片,而2020 版《中国药典》规定干燥带叶茎枝,市场与药典要求明显产生了矛盾。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必须按药典来呗。
从含量测定的结果来看,槲寄生叶中的紫丁香苷含量普遍高于茎枝[2],因此纯茎枝入药的槲寄生不仅性状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连含量不合格的概率都增加了。
下图:市场上纯茎枝的槲寄生
7、不同直径的差异
实验发现,茎枝的直径大小与紫丁香苷含量也有较大联系。紫丁香苷含量与槲寄生药材直径呈显著负相关。即直径越大含量越低,直径超过1.0cm的茎枝紫丁香苷含量极低,因此中国药典规定“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且性状上规定:“直径0.3~1cm”是有一定道理的。
8、切制的影响
紫丁香苷的热稳定性较差,受热易分解,切制后的干燥过程不易使用高温,以不超过65℃为宜。
内容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2] 赵云丽.榭寄生质量控制和相关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D].辽宁:沈阳药科大学,2007.05
[3] 王菲,袁冲,等.紫丁香苷的植物资源、体内代谢途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 2021, 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