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狄仁杰之范仲淹所记述的狄仁杰

民生   2024-01-08 23:35   四川  

古今文人留下了很多作品来纪念狄仁杰,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唐狄梁公碑》就是一篇优秀的纪念狄仁杰的散文,接下来将要走进的就是范仲淹《唐狄梁公碑》笔下的狄仁杰。

​狄仁杰

天地闭,孰将辟焉?日月蚀,孰将廓焉?大厦仆,孰将起焉?神器坠,孰将举焉?岩岩乎克当其任者,惟梁公之伟欤!公讳仁杰,字懐英,太原人也。祖宗髙烈,本传在矣。
文章的第一段简要介绍了狄仁杰本人,而且还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范仲淹以四个问句开头,影衬出狄仁杰的功业艰难而伟大。范仲淹指出,在李唐王朝面临天地闭、日月蚀、大厦仆、神器坠的时候,只有狄仁杰才能挽救危局。
公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忠孝之外,掲如日月者,敢歌于庙中。公尝赴并州掾,过太行山,反瞻河阳,见白云孤飞,曰:,“吾亲在其下。”久而不能去,左右为之感动。《诗》有陟岵陟屺,伤君子于役,弗忘其亲,此公之谓欤!于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由生乎!
文章的第二段给予了狄仁杰“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的评价,也就是说,狄仁杰是孝子中的模范,是忠臣中的模范。对狄仁杰的孝,范仲淹还举出了他在赴任并州法曹参军时登太行山、向南望河阳,思念身在河阳的父母的事件加以论证。在这一段的末尾,范仲淹还论述了孝与忠的关系:孝心到了极点,忠心就像草那样,自然地、茂盛地生长起来。
公尝以同府掾当使绝域,其母老疾,公谓之曰:“奈何重太夫人万里之忧?”诣长史府请代行。时长史、司马方睚眦不协,感公之义,欢如平生。于嗟乎,与人交而先其忧,况君臣之际乎!
文章的第三段叙述了狄仁杰请求代同僚郑崇质出使边远绝域的事情。当时,郑崇质出使边远绝域接到命令,要求他出使边远绝域,不巧的是,郑崇质有一位老母亲,而且常年生病,需要儿子在身边照料。狄仁杰知道后,认为郑崇质在这种情况下不宜出使边远绝域,于是狄仁杰就去拜访了担任长史的蔺仁基,请求蔺仁基能够准许自己代替郑崇质完成出使的任务。那个时候,蔺仁基与担任司马一职的李孝廉之间产生了矛盾,彼此之间互不相让。当他们看到了狄仁杰的这一举动后,都为自己的做法感到十分的惭愧。至此以后,他们俩人便解决了矛盾,彼此之间也就和睦相处了。而且,自此以后,他们还尊称狄仁杰为“狄公”。
公为大理寺丞,决诸道滞狱万七千人,天下服其平。武卫将军权善才坐伐昭陵栢,髙宗命戮之,公抗奏不却。上怒曰: “彼致我不孝。”左右策公令出。公前曰:“陛下以一树而杀一将军,张释之所谓假有盗长陵一抔土,则将何法以加之?臣岂敢奉诏,谄陛下于不道?”帝意解,善才得恕死。于嗟乎,执法之官,患在少恩,公独爱君以仁,何所存之远乎!
文章的第四段介绍了狄仁杰在大理寺丞任上的成绩,还举出了一个例子,即权善才砍伐昭陵柏树案,来证明狄仁杰是一个优秀的司法官。有一次,时左武卫大将军权善才依法查办了犯了法的一个侍卫军军士,这个军士在中郎将范怀义率领的驻守昭陵的(唐太宗之墓)卫队当差,于是便前往皇宫状告权善才砍伐昭陵的一棵柏树。唐高宗李治要处死权善才,而狄梁公不畏皇帝的雷霆之怒,坚持原则,以“盗园陵草木罪”这一轻罪处罚权善才,权善才可以以官职当罪,并劝解李治收回了成命,按照狄仁杰的意见依法处理。狄仁杰在劝说李治的时候借用了汉文帝时期的廷尉张释之秉公审理盗窃宗庙里的一只玉环,只判处窃贼弃市,不株连其家人,并劝说汉文帝刘恒接受其判决的事例来劝说李治。此外,狄仁杰还通过说明法律的重要性对李治进行了劝谏。
髙宗幸汾阳宫,道出妒女祠下。彼俗谓盛服过者,必有风雷之灾。并州发数万人别开御道。公为知顿使,曰:“天子之行,风伯清尘,雨师洒道,彼何害哉!”遽命罢其役。又公为江南巡抚使,奏毁淫祠千七百所,所存惟夏禹、太伯、季子、伍员四庙。曰:“安使无功血食,以乱明哲之祠乎?”于嗟乎,神犹正之,而况于人乎!

​康熙时期《汾阳县志》中的《汾阳行宫图》(图片来源:360个人图书馆文章《陈春生||隋汾阳宫营建时间与宫址考》,作者:文史艺苑)

文章的第五段叙述了狄仁杰劝谏唐高宗李治不要害怕妒女祠的传说而让地方百姓专门修御道和在江南铲除淫祠(不合法的祭祀场所,不合法的祭祀对象)两件事。首先来看第一件事。唐高宗要去汾阳宫游玩,中途经过妒女祠,当地风俗说:“凡是穿戴整齐的人经过一定会遭大风与雷雨的袭击。”并州官员为了不让高宗受到惊吓,奏请调用民夫另外开避御道。担任知顿使,负责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的狄仁杰为了爱惜民力、减少徭役,他巧妙地奏劝唐高宗说:“天子出行,千骑万乘,就是发生雷雨,那也是风伯为你清扫尘埃,雨师为你水湿道,这有什么不好呢?”经狄仁杰这么一说,高宗心里自然舒坦,决定按原路走,停止了另修道路的劳役。然后再来看第二件事。狄仁杰被授予江南巡抚使这一临时差事,主要负责在江南铲除淫祠的工作。唐朝禁止私自立祠,立祠活动要由官府主导,此后历代也有这样的规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若是允许民间私自立祠,邪教便会有生存的土壤,邪教会导致民变,例如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而官方主导立祠就是为了铲除邪教存在的土壤。狄仁杰捣毁的淫祠有一千七百多座,只留下了夏禹、太伯、季子、伍员的庙,这让作者范仲淹不由得感叹道:“狄梁公连神都能扶正却邪,何况对于人呢!”
公为宁州刺史,能抚戎夏,郡人纪之碑。及迁豫州,会越王乱后,缘坐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有使促行刑,公缓之,密表以闻曰:“臣言似理逆人,不言则辜陛下好生之意。表成复毁,意不能定。彼咸非本心,唯陛下矜焉。”敕贷之,流于九原郡。道出宁州旧治,父老迎而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辈耶?”相携哭于碑下,斋三日而去。于嗟乎,古谓民之父母,如公则过焉。斯人也,死而生之,岂父母之能乎!
文章的第六段叙述了狄仁杰在宁州任刺史时安抚戎夏的事迹和在豫州任刺史时请求武则天免除因越王李贞叛乱而连坐的百姓的死罪的故事。据《旧唐书》记载,狄仁杰在宁州刺史任上的最大功绩是“抚和戎夏,人得欢心”,所以宁州人为他立了一块碑,歌颂他的功绩。狄仁杰迁任豫州刺史后,正碰上越王李贞参加他儿子琅邪王李冲与宗室其他诸王的叛乱。不久,反叛失败,当地百姓因受连累获死罪的七百人,登记没收财产的五千人。朝廷派来的司行刑使催促行刑,狄仁杰觉得这些无辜的百姓十分可怜,说通行刑使,暂缓行刑,然后密秘写表上奏皇帝说:“我如果明里上奏朝廷,就落下了为反叛之人说情的嫌疑,不说这事吗,又辜负了陛下存恤好生之德。所以表写成又毁掉,毁掉又写,主意拿不定。经查证,这些人的反叛不是出于本人意愿而是受到威逼,还望陛下可怜他们吧。”狄仁杰的这篇为无辜百姓的上奏打动了武则天,她下敕书宽免了这些人的死罪,改刑为流放九原郡。被流放的百姓路过宁州时,宁州的父老乡亲前来迎接慰劳他们,并说:“是我们的狄使君(剌史的别称)给了你们一条活路。”这些人知道了原委,互相牵拉着来到狄仁杰的碑下哭拜,感激狄仁杰的救命之恩,并戒斋三日才离开宁州。范仲淹写到这里,感叹道:“州县之官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实际狄梁公对百姓的关心要比父母还要亲。这些人本来是被砍头的,是狄梁公拯救了他们,这种死而复生的大事父亲能办到吗?”
时宰相张光辅率师平越王之乱,将士贪暴,公拒之不应。光辅怒曰:“州将忽元帅耶?”对曰:“公以三十万众除一乱臣,彼胁从辈闻王师来,乘城而降者万计,公纵暴兵杀降以为功,使无辜之人肝脑涂地。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无恨。”光辅不能屈,奏公不逊,左迁复州刺史。于嗟乎,孟轲有言,威武不能屈,是为大丈夫,其公之谓乎!
文章的第七段叙述的事件也是与越王之乱有关的,是狄仁杰对宰相张光辅纵容部将大肆勒索的批评和斗争。狄仁杰为了确保豫州城内百姓的安宁,狄梁公将暴军阻拦于城外,对于张的要求抗拒不遵。张光辅大怒,说:“你一个小小的州将怎敢忽视元帅的命令?”狄仁杰回答说:“你率领三十万兵力平灭一个乱臣贼子,那些被胁裹的老百姓听王师到来,举城投降的人员达万人,这是你取胜的根本,但你不但不宽待这些投诚的老百姓,反而纵兵屠杀,以此邀功请赏,使无辜的百姓肝脑涂地。我如果得到柄尚方宝剑,一定要设法将你斩于马下,因斩你而将我定为死罪,我也没有什么遗恨。”张光辅见用官威不能使狄仁杰屈服,便上奏朝廷,说狄仁杰对他骄气不逊。朝廷听信一面之词,将狄仁杰降职到复州任刺史。这件事使范仲淹想起了孟夫子说的“威武不能屈,是为大丈夫”,他感叹道:“这句话难道就是针对狄梁公的行为而说的吗?”
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来俊臣诬构下狱。公曰:“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因家人告变,得免死,贬彭泽令。狱吏尝抑公诬引杨执柔,公曰:“天乎,吾何能为!”以首触柱,流血被面,彼惧而谢焉。于嗟乎,陷阱之中,不义不为,况庙堂之上乎!
文章的第八段叙述了狄仁杰贬谪彭泽的事件。狄仁杰等大臣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狄仁杰巧妙地从监狱里传出消息给他的儿子,让儿子为他向武则天伸冤,然后这起案件便得到了武则天的亲自过问,最终武则天明白了狄仁杰等大臣是被冤枉的,免去狄仁杰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贬为地方官。其中,狄仁杰被贬到彭泽,担任县令。在这一事件中,范仲淹还提到了一件事:在狱中,来俊臣的亲信判官王德寿威逼狄梁公诬陷他的部下杨执柔与他是一党。狄梁公说:“天啊,我怎么能做这种卖友求荣的事啊!”然后用头撞柱,血流满面。王德寿见状,害怕了,再也不敢逼迫他了。

酷吏​来俊臣(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契丹陷冀州,起公为魏州刺史以御焉。时河朔震动,咸驱民保郛郭。公至,下令曰:“百姓复尔业,寇来吾自当之。”狄闻风而退,魏人为之立碑。未几入相,请罢戍疏勒等四镇,以肥中国。又请罢安东,以息江南之馈输。识者韪之。北狄再寇赵、定间,出公为河北道元帅。狄退,就命公为安抚大使。前为突厥所胁从者,咸逃散山谷。公请曲赦河北诸州,以安反侧。朝廷从之。于嗟乎,四方之事,知无不为,岂虚尚清谈而巳乎!
文章的第九段介绍了狄仁杰在保境安民方面作出的贡献,包括:两次抗御外族入侵、战后安抚百姓、裁撤不必要的军镇(卫所)。狄仁杰第一次率军抵御外敌入侵是冀州被契丹攻陷之时,他临危受命担任魏州刺史,当时,河北的许多州县都躯赶老百姓入城保城,而狄仁杰认为这是当地官员与军队的事,不应该动用老百姓,所以他下令让老百姓回家种地,自己指挥军队抵御敌军。由于狄仁杰的镇定自如和他的名声威望,契丹军队闻风而退,确保了魏州的安宁,魏州人为他刻立了功德碑。不久,朝廷召他回京为相。第二次是在前事过后不久,契丹人再次入侵赵州与定州之间的广大地区,朝廷任狄仁杰为河北道元帅,率军抵御。契丹人又听狄仁杰挂帅,就自动退去。朝廷又改狄仁杰为安抚大使,处理契丹军队退后的安民事由。在此之前,突厥人入侵时,曾经胁迫当地民众随同他们侵犯唐廷,突厥人退去后,这些人怕朝廷追究他们的罪责,都逃往山区为匪,造成当地社会的不安宁。狄仁杰认为他们为匪是形势所迫,情有可原,就散发布告,宽赦他们,让他们回家种田。朝廷同意了他的这些做法。在他为丞相期间,他建议武则天撤消了已不起多大作用的西北疏勒等四镇的戍守,减少了朝廷的开支;又上书请撤消了东部的安东的戊守,自然停止了江南向那里的钱粮的运输。谈及狄仁杰的这些出将入相事迹,范仲淹指出,狄仁杰是一位远见卓识的实干家,不是那些只说不干的清谈家可以相比。狄梁公的这些经历与范仲淹以后的经历颇为相似:他们都出将入相,他们都有效地抵御了外族的入侵,他们都在抵御外族的入侵时,注意解决当地民众的安居乐业的问题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大唐王朝从建立到玄宗时期,出现了很多出将入相的人才。

​武则天

公在相日,中宗幽房陵,则天欲立武三思为储嗣。一日问羣臣可否,众皆称贺,公退而不答。则天曰:“无乃有异议乎?”对曰:“有之。一昨陛下命三思募武士,岁时之间数百人。及命庐陵王代之,数日之间应者十倍。臣知人心未厌唐徳。”则天怒,令策出。又一日,则天谓公曰:“我梦双陆不胜者何?”对曰:“双陆不胜,宫中无子也。”复命策出。又一日,则天有疾,公入问合中。则天曰:“我梦鹦鹉双翅折者何?”对曰:“武者陛下之姓,相王、庐陵王则陛下之羽翼也,是可折乎?”时三思在侧,怒发赤色。则天以公屡言不夺,一旦感悟,遣中使密召庐陵王矫衣而入,人无知者。乃召公坐于帘外而问曰:“我欲立三思,羣臣无不可者,惟俟公一言。从之则与卿长保富贵,不从则无复得与卿相见矣。”公从容对曰:“太子天下之本,本一摇而天下动。陛下以一心之欲,轻天下之动哉!太宗百战取天下,授之子孙,三思何与焉?昔髙宗寝疾,令陛下权亲军国。陛下奄有神器数十年,又将以三思为后,如天下何?且姑与母孰亲,子与侄孰近?立庐陵王,则陛下万岁后享唐之血食,立三思则宗庙无祔姑之礼。臣不敢爱死以奉制,陛下其圗焉。”则天感泣,命褰帘使庐陵王拜公曰:“今日国老与汝天子。”公哭于地,则天命左右起之,拊公背曰:“岂朕之臣,社稷之臣耶!”巳而奏曰:“还宫无仪,孰为太子?”于是复置庐陵王于龙门,备礼以迎,中外大悦。于嗟乎,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其至诚如神。雷霆之威,不得而变乎!
文章的第十段叙述了狄仁杰劝谏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的事件。武则天欲立侄子武三思为皇太子,询问大臣们的意见。狄仁杰道:“我看天下人都还思念唐朝恩德,若立太子,非庐陵王(武则天第三子李显,即唐中宗)不可。”狄仁杰用李显和武三思招募武士的效果对比来说明民众还没有忘记李唐王朝的恩德的道理。很显然,武则天是不会将狄仁杰的此番劝谏听进去的,所以她大怒,命侍卫用马鞭子将狄仁杰赶出。后来,武则天先后做了两个梦,狄仁杰通过给武则天解梦达到了为恢复李唐王朝奠定基础的效果:第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我梦见玩双陆博戏次次不赢,是什么原因?”狄仁杰回答说:“玩双陆博戏不赢,是象征宫中没有你的儿子。”武则天怒而命令人用马鞭子将狄公赶出。第二次,武则天病了,狄仁杰进入宫中参见。武则天说:“我梦见一只鹦鹉的双翅折断了,这又说明了什么?”狄仁杰说:“武者,陛下的姓氏,相王、庐陵王则是陛下的两个儿子,犹如两个翅膀。这两个翅膀难道可以折断吗?”狄仁杰说这话时,恰巧武三思在场,听得此言,气得脸都变成了赤色。武则天因为狄仁杰多次受到鞭打而不改变自己的意见,突然醒悟过来,派宦官密秘召庐陵王便衣入宫。这事做得很机密,谁也不知道。再召见狄仁杰,让他坐在帘子外面,她希望狄仁杰也像群臣一样,支持自己立武三思为太子,告诉他如果顺从了自己的这个意见,就可以长保富贵,如果不顺从这个意见,从此他们君臣二人就不能再见面了。狄仁杰听后,先是晓之以理,回顾李唐王朝是如何建立的,以及她今天的九五至尊的地位来源于高宗李治对她的信任;然后动之以情,告诉她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母子比姑侄亲,所以恢复庐陵王的太子地位,你可以名正言顺地享受李唐后代的祭祀,立武三思为太子,那么武家宗庙内不可能放上姑姑的牌位。武则天被狄仁杰的这番话打动了,她命人揭起竹帘,令庐陵王拜谢狄仁杰。看见庐陵王出现,狄仁杰感激地哭倒在地。武则天命左右扶起狄仁杰,用手拍着狄公的脊背说:“你岂止是我的臣子,你是社稷的臣子!”狄仁杰又跪奏说:“庐陵王回宫不举行隆重的仪式,怎么能封为太子呢?”武则天同意狄仁杰的看法,派人先将庐陵王送往龙门,然后举行隆重的大礼迎进宫中,中外见状,皆大欢喜。

​唐中宗李显(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则天尝命公择人,公曰:“欲何为?”曰: “可将相者。”公曰:“如求文章,则今宰相李峤、苏味道足矣。岂文士龌龊,思得奇才以成天下之务乎?荆州长史张柬之,真宰相才,诚老矣,一朝用之,尚能竭其心。”乃召拜洛州司马。他日又问人于公。对曰:“臣前言张柬之,虽迁洛州,犹未用焉。”改秋官侍郎。及召为相,果能诛张易之辈,返正中宗,复则天为皇太后。于嗟乎,薄文华,重才实,其知人之深乎!又尝引拔桓彦范、敬晖、姚元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
文章的第十一段介绍了狄仁杰举荐人才的事迹,狄仁杰举荐过的人才很多,本段介绍的是狄仁杰举荐张柬之的故事。狄仁杰在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之前,先对现任宰相李峤、苏味道进行了评价,说他们是文士出身,让他们作文章足以胜任,但他们器量局狭,胆小慎微,难办大事。据《大唐新语》中的记载,张柬之任宰相时,已有八十岁高龄。姚崇也向武则天举荐了张柬之,他对张柬之评价道:“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年老,陛下急用之。”在狄公多次举荐下,武则天终于重用了张柬之。张柬之任宰相后,会同桓彦范、敬晖、袁恕已、崔玄晖等人诛杀了张易之弟兄二人,将太子庐陵王拥上帝位,将武则天奉为皇太后,使一度中断了的唐朝江山又延续了下去。
公之勲徳,不可殚言。有论议数十万言,李邕载之别传。论者谓松栢不夭,金石不柔,受于天焉。公为大理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岂非刚正之气出乎诚性,见于事业?当时优逰荐绅之中,颠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亦何以哉!
文章的第十二段是对狄仁杰的评价,是对第二至第十一段的简单总结。狄公在任大理寺丞时,能够违抗皇帝的旨意而不屈服;在豫州刺史位上,能够阻拦元帅三十万大军入城而不退让;到了升任为丞相时,又能冒雷霆之怒,坚持恢复被废黜的庐陵王的太子地位,保证了天下根本不致动摇。范仲淹在本段中列举的这些事迹是用以说明狄公刚正不阿的正气来之于忠诚的性格、表现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上,并反问道:当时在那些悠闲的高级官吏之中,不乏有倾倒而不去支持、危难之际而不去扶助的人物,这些人能与狄公相提并论吗?
商有三仁,弗救其灭;汉有四皓,正于未夺。呜呼!武暴如火,李寒如灰。何心不随?何力可回?我公哀伤,拯天之亡。逆长风而孤鶱,溯大川以独航。金可革,公不可革,孰为乎刚?地可动,公不可
动,孰为乎方?一朝感通,群阴披攘。天子既臣而皇,天下既周而唐。七世发灵,万年垂光。噫!非天下之至诚,其孰能当?
文章的第十三段是铭文,铭文是碑文的最后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刻在金石上的赞语或申戒之辞,在这里是赞语。范仲淹在本段开头开头的引用了一个反例,一个正例:商朝虽然有三位仁臣辅佐(微子、箕子、比干),但不能挽救她的灭亡(此为反例);汉初刘邦想用戚夫人生的儿子换掉太子,但见太子身后有四位老人(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立着,只能放弃了易储的想法(此为正例)。其目的在于引出后文对狄仁杰对李唐王朝的忠,对李唐王朝的贡献的赞扬:狄仁杰复唐的行为感动了天地,许多鬼神都为他扫碍排障。庐陵王由臣子登上了皇位,天下由武周又回归给了李唐。这样的功德,使大唐又有了七代有为的帝王,他的英名垂范后世,万年流光。他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有颗赤诚的心,除了这一点又有什么才可能担当这样的重任呢?

​彭泽狄公祠(图片来源:公众号文章《第1403期【九江秀美乡村游】黄岭乡:古祠风韵 文脉源长》,作者:九江秀美乡村游)

以上就是范仲淹《唐狄梁公碑》笔下的狄仁杰。


范仲淹(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流仓历史论坛
分享历史故事,讨论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