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中的大臣之海瑞

民生   2024-06-30 22:57   广西  
海瑞(1514122日—158711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海瑞生于正德年间,历仕嘉靖、隆庆、正德三朝。海瑞是中国历史上以清廉而青史留名的官员之一。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以下均称“本书”)是以海瑞的去世为开篇的:“1587年阳历1113日,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在任所与世长辞。”1587年阳历1113日也就是万历十五年农历1014日。

海瑞(图片来源:360百科)
人们常说“盖棺定论”,但是,关于如何评价海瑞,当时的人们分歧很大,本书中写道:“这争执一直延续到多少年以后还会成为问题的焦点。”

海瑞不是像当时的受程朱理学熏陶的主流知识分子一样重德,而是十分地重法,本书中对海瑞对道德标准的做法写道,“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对海瑞对法律规范的做法写道,“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甚至“如果政府发给官吏的薪给微薄到不够吃饭,那也应该毫无怨言地接受”。他本人真正践行了这一理念:官居二品,去世时仅留下白银二十两,不够敛葬之资。

海瑞不是进士出身,他在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中举后,又两次进京参加会试,但都没有中进士,于是在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海瑞决定放弃科举考试,同年闰三月,广东布政使司指派海瑞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

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海瑞被任命为浙江省淳安知县。他在任淳安知县时的两件事很好体现了他对法度的坚持和对清廉的崇尚。

据说有一次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因为不满驿站的招待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考察巡视各部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海瑞遂将其随带金钱没收,并派人乘马将此事报告胡宗宪,胡宗宪亦未将海瑞治罪。

胡宗宪(图片来源:360百科)
不过,这段故事可能夹杂了夸张和渲染。但是接下来要叙述的第二个故事则是确实可信的,因为有海瑞本人的的收入文集中的缄牍为证。

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受命清理盐法,节制南北各省的食盐征收专卖,朝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加政府的收入,为抗击倭寇提供更强大的财力保障。鄢懋卿作为钦差大臣,事先发出了一道通令来标榜自己的简朴,这道通令称本院“素性简朴,不喜承迎。凡饮食供帐俱以简朴为尚,毋得过为华奢,靡费里甲”。这不过是个官样文章,官员们也都按照平时的做法,毕恭毕敬地好生伺候这位钦差大臣。但是海瑞对这道通令可是毫不含糊,他在鄢懋卿的使节到达淳安之前,就发出了一个禀帖,禀帖的一开头规规矩矩地写着“严州府淳安县知县海谨禀”,紧接着就把通令的原文节录于后,然后就描述了自己所听说的鄢懋卿讲排场、铺张浪费的情况,本书中写道,海瑞最后要求“钦差大人并且奢华的排场和搜刮”,并且说“如果不能拒绝地方官的阿谀恭维,将来势必无法做到公事公办,完成皇上委托的任务”。

关于鄢懋卿在接到禀帖之后的做法,本书中引用了《海瑞集》中的说法:“鄢懋卿在接到禀帖以后,就没有敢进入淳安,而是绕道而去”。所以本书中说到;“这种直言抗命的精神,可能使海瑞失掉了一个升官的机会。”到了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海瑞调任江西兴国知县,既没有升官也没有被贬。

海瑞是一个言行如一的人,清正廉明、勤俭节约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所以虽然他坚持原则,不逢迎上司,但是他并没有被贬,甚至以后还成为了朝廷重臣。据说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竟以传播特别消息的口吻告诉别人,海瑞为母亲做寿,大开宴席,破天荒地买了两斤肉的事。

1565年(嘉靖四十五年),海瑞已经升任正六品的户部主事,这一年,他做了一件无人敢做的直谏皇帝的大事。

当时的皇帝朱厚熜已经御宇四十五年,自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十一月至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驾崩的二十四年时间里,只有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正月、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正月和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八月,还曾有三次朝见群臣的记录,除此而外,就再也没有上朝视事了,在剩下的这些时间里,他大多在崇道修仙。满朝文武只能对嘉靖皇帝进行不痛不痒的批评,而嘉靖皇帝的反应,本书中这样写道:“他对这些意见置若罔闻,明明是为谀臣所蒙蔽,他还自以为圣明如同尧舜”。但是海瑞却不打算像他的同僚一样,对嘉靖皇帝进行不痛不痒的批评,而是选择了直谏。

嘉靖皇帝朱厚熜(图片来源:360百科)
本书中介绍了海瑞直谏嘉靖皇帝的奏疏的主要内容:“他(嘉靖皇帝)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举凡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的无限浪费和各地的盗匪滋炽,皇帝本人都应该直接负责。”而且,奏疏中还说了一句非常有刺激性的话,“盖天下之人不知陛下久矣”,意思是天下的官员百姓,很久以来就认为你是不正确的了。

接到这一奏疏的嘉靖皇帝自然是怒不可遏。本书描述了关于嘉靖皇帝的愤怒的一种说法。

当时他把奏折往地上一摔并喊道:“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旁边一位宦官为了平息皇帝的怒火,就跪奏道:“万岁不必动怒。这个人向来就有痴名,听说他已自知必死无疑,所以他在递上奏本之前就已买好一口棺材,召集家人诀别,仆从已经吓得统统逃散。这个人是不会逃跑的。”嘉靖皇帝听完后,长叹一声,又从地上捡起奏折一读再读。

对于这一奏折,对于海瑞,嘉靖皇帝的内心是很矛盾的,海瑞指出了嘉靖皇帝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嘉靖皇帝不愿意接受他的批评,但他说的的确是事实,嘉靖皇帝本人内心也是同意的。所以,本书中说嘉靖皇帝“有时把海瑞比作古代的忠臣比干,有时又痛骂他为‘那个咒骂我的畜物’”。

到了1566年(嘉靖四十六年)阳历2月底,在纠结了许久后,嘉靖皇帝终于下令让锦衣卫把海瑞逮捕到诏狱禁锢。在海瑞入狱后,刑部议决对海瑞按照儿子诅咒父亲的律例判处绞刑,但是时任内阁首辅的徐阶力救海瑞,他和刑部尚书黄光升把刑部的议决压了下来。嘉靖皇帝也没有再过问,所以,海瑞就在诏狱中住了十个月。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123日),明世宗驾崩,外面一般都不知道。提牢主事听说了这个情况,认为海瑞不仅会释放而且会被任用,就办了酒菜来款待海瑞。海瑞自己怀疑应当是被押赴西市斩首,恣情吃喝,不管别的。主事因此附在他耳边悄悄说:皇帝已经死了,先生现在即将出狱受重用了。海瑞说:确实吗?随即悲痛大哭,把刚才吃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晕倒在地,一夜哭声不断。

果不其然,隆庆皇帝朱载坖即位后,海瑞获释出狱。本书中写道,“对他的安排立即成了文渊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的一个难题”,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决定让海瑞升官,但不让海瑞担任掌握实权的官职,本书中对海瑞的升官过程描述道,“在不长的时间里,他历任尚宝司丞、大理寺右寺丞、左寺丞、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官至正四品”。

隆庆皇帝朱载坖(图片来源:360百科)
1569年(隆庆三年)又是一个京察之年,按照惯例,所有四品以上身着红袍的官员都应当作出自我鉴定。海瑞通过提交自我鉴定的奏折机会表达了自己希望报答皇帝的恩典的心情,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表示我现在的职务是专管查看呈奏给皇帝的文书,看罢以后原封发送,既不用负财政责任,又不用作出左右全局的决定,但是这样一个职位自己还不称所职,所以不如干脆把我革退”。

这实际上说明了海瑞并非不懂阴阳之道,在这封奏折中,海瑞在阳处求罢免,在阴处向管理人事的官员要挟给自己一个拥有实权的官职。

他的这封奏折效果良好,本书中写道,“文渊阁和吏部终于向他低头,当年夏天,海瑞被任命为南直隶巡抚,驻扎苏州”。

海瑞的辖区多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属吏害怕海瑞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辞职。有显赫的权贵把门漆成红色的,听说海瑞来了,都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监督织造,见海瑞来了,就减少车马随从。

海瑞兴利除害,请求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海瑞早就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推行一条鞭法,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深受百姓的爱戴,叫他海青天

徐阶已于1568年(隆庆二年)致仕,在家乡松江府(当时为南直隶辖区,今上海)居住,海瑞也不讲情面地追究徐家。可见其执法之严。但有些奸民多乘机揭发告状,世家大姓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人。又裁减邮传冗费,士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大都得不到很好地张罗供应,因此怨言越来越多。

徐阶(图片来源:360百科)
在这种情况下,海瑞自然会受到言官的弹劾,而吏部根据各种对海瑞的弹劾提出意见,说南直隶巡抚海瑞实为“志大才疏”,应该调任闲曹。对此,海瑞感到愤愤不平,于1570年(隆庆四年)辞官回乡,在辞官奏疏中,他痛斥“举朝之士,皆妇人也”,本书中对此评价道,“这种一概骂倒的狷介之气,是他在文官集团中失去了普遍的同情”。

不过,南直隶地区的老百姓却舍不得海瑞离去,呼号哭泣于道路,家家绘制海瑞像祭祀他。

两年后,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出任首辅。本书中说道,“海瑞和张居正作过接触,希望他主持公道”,但张居正在给他的复信中委婉地表达了拒绝对他施以援手的意思。但是,另有一种说法是:张居正曾命巡按御史考察海瑞,御史到山中审察,海瑞杀鸡做菜招待御史,房屋居舍冷清简陋,御史叹息而去。张居正惧怕海瑞严峻刚直,中外官员多次推荐,最终也不任用。

万历皇帝朱翊钧
在家中赋闲15年后,72岁的海瑞终于在1585年(万历十三年)被任命为南京右佥都御使,不久后又升任南京吏部右侍郎,1586年(万历十四年)升任南京右都御史。

虽然海瑞已年过古稀,但是他仍然没有被磨平棱角,他在晚年给万历皇帝上了一道痛骂“诸臣皆是贪风俗中人”的奏疏。他祭起了明朝的根本大法《大明律》,说这部法律被荒置太久了,做官的有好处尽管捞,人人都在捞,捞得心安理得还风险全无。贪风太盛,不是一味甘草、两句乡愿能遏制得住,要下猛药。这说明他希望万历时代能像洪武时代一样重典治吏。

这道奏疏在朝堂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万历皇帝对海瑞一锤定音地作出了“迂戆”的评价,并对海瑞挽留供职,海瑞曾七次上疏请辞,但都为御批所请不准。海瑞在郁闷中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在1587年(万历十五年)卒于南京右都御史任上。

海瑞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官,可惜生不逢时。本书中对海瑞还有更为详细的记载。


流仓历史论坛
分享历史故事,讨论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