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出现斑块并不可怕,像我们科室以老年患者居多,所以很多人B超做出来也是会提示颈动脉斑块形成。但我们的关键还是看看这个斑块的“性质”,这才是重中之重。如果是稳定的斑块,那么即使存在,也没引起血管的显著狭窄,那是关系不大的,定期复查和长期用药即可。但一些不稳定的斑块就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这才是要引起关注的。我重点要为大家解读的是不稳定的斑块,它有什么特点呢?其具有薄的纤维帽、大的且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伴活动性炎症的粥样斑块,这些原因使斑块更容易破裂导致栓塞及血栓形成。那么又能通过什么手段去判断我这到底算不算不稳定斑块呢?B超其实只能算是初步筛查,像目前评估血管壁成像的技术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PET,PET/CT和PET/MR。血管壁成像技术除了可以评估管腔狭窄情况,也可以分析斑块的形态和成分,从而可以区分斑块的稳定性,进而做到早期诊断、治疗、预防中风等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此,如果条件允许,我推荐通过磁共振的手段来评估。像斑块的狭窄的程度?斑块总体积?斑块成分?斑块表面形态(包括溃疡和纤维帽破裂)?等等都可以动态监测斑块的演变。颈动脉斑块成像序列,包括各种亮血和黑血序列,例如 3D TOF、T1WI、T2WI、PD以及 MPRAGE 、 3D SPACE 等序列,运用不同参数描述颈动脉斑块的特点和性质。如果条件不允许,病变也不严重,也不方便去大医院就诊,那么退而求其次,选择彩超或者CT也是可以的。那么对于斑块的处置,我们得从多方面出发,大方向上如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那首先就得把血压、血脂、血糖等控制好,这是基础;如果有肥胖、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那要及时解除这些诱因,饮食方面还得注意把握“低盐低脂”的原则。小方向上根据医生的初步评估,必要时可服用“降脂抗炎稳定斑块的药物”,如他汀类就是目前的首选,但应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复查肝功能。注意,如果这个斑块已经引起了我们颈动脉狭窄(<50%称为轻度狭窄,将狭窄程度在50%~69%称为中度狭窄,将狭窄程度在70%~99%称为重度狭窄,100%为闭塞),那就得采取措施了。针对狭窄的程度、是否有临床症状等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均是目前应用得比较成熟的手术方式。再来解答最后一个疑问,这个颈动脉粥样斑块会不会哪天在睡觉、跑步或者运动时突然脱落掉下来呢?这其实有些危言耸听!因为斑块的表面覆盖有血管内膜,还有纤维帽。也就是说其是在血管壁下方,与血管壁紧密结合的。不会因为受到震动就脱落而堵塞血管,即使是对于某些情况如颈动脉斑块狭窄的厉害采用剥脱手术治疗,在手术时也是需要将颈动脉内膜切开,从而清除颈动脉斑块和增厚的内膜,才能够把颈动脉斑块剥脱出来。因此,颈动脉斑块没那么容易脱落,大家尽管放心,无需有这种疑虑。综合总结对于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莫慌!总结起来就是这两点。首先了解管腔的狭窄程度,明确斑块的性质,如果都不严重,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那么定期复查。如果医生评估后属于需要药物或者手术干预,那么就好好听医生的话,配合医生的治疗。其二就是控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各项危险因素,这点不论你严重还是不严重,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