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有学者借助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中医药非遗的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中医药非遗保护进程中的问题和困境。认为中医药非遗不仅能够展现中医药文化自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也能够提升文化自信;应更为全面地发现中医药非遗的多重功能,并加以引导和利用,进一步提升其社会价值;尊重中医药非遗的主体,以客位视角和主位视角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客观地看待中医药非遗在新时代下发生的变化,把握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
同时中医药非遗可借助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即田野调查,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
功能主义视角:
中医药非遗的多重功能
中医药非遗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经济等资源,从而具备教育、经济等多方面功能。中医药在当下社会中发挥着医疗、保健功能,中医药非遗也正是因为其实用价值,拥有大批国内外受众群体,从而使其经济功能得到了保存和发挥,这也是中医药非遗与其他类别非遗的不同之处。同时,中医药非遗具有教育功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民众对于身心健康有更高的要求,中医药非遗的养生保健知识能够引导民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中医药理论蕴含的整体观思维不仅对民众的生命观有着深远影响,也能够给民众如何看待世界提供一定的指导。
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提示我们更为全面地发现中医药非遗的多重功能,并加以引导和利用,可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非遗的社会价值。
文化相对论视角:
中医药非遗的地方性
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由其所在环境孕育而成,有着独特的价值;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伦理实践主张,并不存在绝对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中医的诊治理念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应受制于外部的价值判断,显然用西医的价值标准来评判中医是不合理的。
地方性知识是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性的参照物,从人类学视野出发,地方性是非遗的最本质特征。中医药非遗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医药非遗的地方性进行阐释,不仅能够展现中医药文化自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也能够提高文化自信,深刻阐明中医药在世界医疗、文化体系中的独特价值。
主客位视角:
中医药非遗的研究视角
基于客位视角分析中医药非遗,能够跳出主观情感的影响,有效避免非遗传承人对其所传承项目的过度演绎和阐释,从而客观公正地呈现中医药非遗的历史源流、诊治手段、保护现状等。
但文化人类学更强调主位视角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应尽可能从文化持有者的视角来观察、阐释现象。
从现有对非遗的研究和保护来看,缺乏文化持有者即主体的内部声音,这种主位视角的缺失使得研究者无法对中医药非遗进行准确阐释,从而导致提出的保护和传承对策适用性不佳。非遗具有集体性特征,其产生和发展并非仅靠项目传承人,而是要依靠共同传承该文化的群体。
因此,无论是从学术角度研究中医药非遗,还是实践角度保护非遗,都应尊重非遗的主体,以客位视角和主位视角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
文化变迁视角:
中医药非遗的变化与发展
中医药非遗处于长期的演变、发展之中,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不断的创新。从非遗的角度来看,当某一中医流派或诊治方法被认定为非遗项目之后,社会知名度随之得到了提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传承主体、传承载体以及传承模式等方面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学界曾对非遗的本真性问题展开过讨论,即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否需要创新。
从文化变迁的视角来看,文化本身就是持续发展的,一味追求本真性并不符合非遗的发展规律,应当客观地看待中医药非遗在新时代下发生的变化,把握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整体论视角:
中医药非遗的整体性保护
整体论是指将人类社会视为整体,探讨各要素间的关系及互动形式,主张既要关注共时性问题,也关注历时性问题:既分析生物、生理的因素,又分析社会、文化的因素。
中医药非遗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医药非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表现形式,涵盖中国传统医药基础理论、中药、方剂、针灸和推拿等多个分支,是一个文化整体。
另一方面,中医药非遗并非单指中医诊治技术,也包含其所依托的物质载体以及文化生态环境。这种整体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在中医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实践中,必须以整体论理论为指导,坚持整体性原则。
因此,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来看,中医药非遗的保护需要包含其所关涉的全部内容。在时间维度上,中医药非遗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演进、发展,既保留原有的文化内核,也不断吸收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在空间维度上,中医药非遗以及其所在的文化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要注意传承人以及中医药所在区域内文化生态的保护。
借助田野调查进行中医药非遗研究
田野调查是调查者深入研究对象所在的生活环境之中,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参与活动或者访谈获得一手资料的方法,是文化人类学家使用最多的方法。
非遗分布在全国各地,目前仍然有大量的民间中医药资源未被重视和保护,对中医药非遗进行田野调查,通过整理、挖掘此类非遗项目的资料,可以了解该项目在当地的发展情况,以及被认定为非遗后,当地中医药从业者以及群众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从而考察到非遗这一文化称号对中医药带来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医药非遗的存续现状,深入分析中医药非遗保护进程中的问题和困境,从而有助于及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与发展。
田野调查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不同的社会环境而进行相应的灵活变动。在对中医药非遗项目进行田野调查时,研究者一定要与传承人之间建立互为主体性的关系,将两者放在平等互视的对话语境之中,真实还原田野现场,切勿以自身的价值观来评判他人。
更多内容详见原文:
徐鹏飞.《基于文化人类学探析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现状与研究方法》.即将发表于《中医杂志》2024年第13期.
特别说明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所有精选、校排推送的论著,均以标准参考文献格式明确标识原作者及出处,若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因微信公号推文转载条件限定,为方便中国针灸学会“习经典”矩阵其他公号转载,标注原作者为“原创”,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并非本公号原创之意,请原作者、读者知悉。
公益科普传播,为同道“少走弯路”,为免针灸经典文献理论研究成“冷门绝学”,所有标注“原创”的文章均已开启“快捷转载”,所有账号均可转载此图文;真诚欢迎各位同道投稿针灸经典学习类优质文章,E-mail: 13810411860@126.com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
“习经典”微信公众号矩阵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委会
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科协“鍼灸明堂”学风涵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