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的瓶颈与前景
论中医理论能否以及如何有效进入实验室(二)
文献来源:黄龙祥.中医现代化的瓶颈与前景 论中医理论能否以及如何有效进入实验室[J].科学文化评论.2004,(03):5-20.
上接
四 强化理论研究
——瓶颈的突破
进入实验室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价值判定。
第一,观念问题。
当前有一种倾向:一提中医现代化,就以为这个现代化的全过程都可以在实验室完成。于是乎如果不实验,研究生不能毕业,科研课题不能中标。实验室成了中医理论现代化的主战场,实验员成了主力军!
其实,实验室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理论研究久攻不破的关键不在实验室这个环节,而在于进入实验室之前的“解读”、“分解”、“提炼”、“转换”诸环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加强实验室之前的史学研究和理论分析,必须有一流的史学家和理论家的介入。
当然,最好是实验研究者本身同时具备较高的史学、理论素养,以便当研究的轨道越过自己的疆界而进入其他领域时,能够正确地辨认其前进的方向;凭借这种综合的知识,你才有资格在必要的时候使自己的理论探索停止前进。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才结构或知识结构作保障,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难免会岀现“弃珠取链”、“买椟还珠”的可悲结局——现代化“化”掉了珍珠!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学术界已经普遍认识到中医理论结构中包裹有哲学成分的事实,然而对于这种成分的处理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当且可以去除这些成分,用更先进的理论框架来替代;
第二种意见认为,“哲学文化”成分是中医的特色,应当继续保留。
众所周知,医学与哲学的分离是科学进步的标志,岂可倒退?科学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珍珠链”、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
再者,中医理论本身的发展也表现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学科发展的需要而不断突破旧有理论框架限制的特点。
举例来说,中医理论在形成时期不少方面明显地受到“天六地五”天之大数这一框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经脉数之“阴五阳六”、四肢五输穴之“阴五阳六”、以及脏腑数之“阴五阳六”等等。而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新的理念的引入,逐渐突破了旧理论框架的羁绊,尽管这种突围显得非常的艰难和不彻底。
图4 侧人脏腑图。早期自然哲学曾带给中医学理论非常大的影响。“天(阳)六地(阴)五”是春秋时代广泛流传的一种宇宙论,中医学中的“五脏六腑”,中药学中的“五苦六辛”等观念的出现,都与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选自明•吴文炳《针灸大成》)
第二个急待加强的环节一一中医宝库中宝藏的发掘与科学表达。
一种学说,无论有多大的价值,在没有被“重新发现”之前,都将一直默默无闻。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在没有被发现之前,它无法改变“石头”的命运。
实验检验的是命题的真理性,理论或哲学考察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
理论或哲学对科学概念的明确意义的说明,并不亚于实验对于实际真理的发现。
而中医界对于这一工作的重大意义似乎还没有起码的认识,一个足以说明这一问题严重性的事实是:
迄今为止被中医界津津乐道并被视为中医瑰宝的“整体观”'、“辨证论治”、“体表一内脏相关”都是由行业外甚至是国外学者发掘并加以表达的!
然而,业外学者对于中医宝库的了解毕竟不如本领域内的专家,因而在发掘的完整性与表达的准确性上难免存在欠缺。
困则思变,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理论研究,特别是传统理论科学内涵的发掘与科学表达的重要性,从“中医理论的现代语言阐释”的全国专题研讨会、香山会议、973针灸项目论证会上不时传出这样的声音——尽管音量不够大,回应也不够多;专家、院士以致“两会”代表也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这一问题。
例如政协委员吴以岭在其提交的科技提案中就曾明确指出:
如果能构建统一标准、与世界有共同语言的中医学理论现代体系,中医药的产业化的潜力将是巨大的。……没有形成国际认同感的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问题,这是阻碍我国中医学融入世界医学主流、高质量服务于民族、进而造福人类的重要“瓶颈”。……把“加大学术创新力度、构建中医学理论现代体系”列为“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科技日报》2004年3月5日第3版)
从表面上看似乎行业内外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实际情况是喊了多年之后,没有任何实际动作,还没有成为被学术界特别主管部门真正理解的问题。
一个简单的事实足以说明: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没有这方面明确的资助领域,更不用说专项资助了。
关键在于人们只是提出了问题,没有具体的论证,特别是没有提出研究该问题的明确技术路线并基于此做岀的成功示范。
为此,近年来笔者在多次论证的基础上,选择了两个最有说服力的关键难题开展了试验性研究:
第一是,“针灸诊疗理论体系的重建”(现行针灸教材中针灸诊疗体系是60年代初直接移植方药的模式,没有反映出针灸自身的诊疗规律,这也是造成现今针灸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是“经络学说的理论结构与科学内涵”(“珍珠”与“珍珠链”关系最复杂的例子)。如果这两个例子都成功了,就非常有说服力。后者在国家科技部基金的支持下完成得较好,其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实验研究者的越来越多的理解与认同。前一项工作成果不久也将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发表,广泛接受学术界的批评。
第三,人才培养战略。看到中医临床的优势在下降,中医界感受到了提高临床疗效的迫切性。这就迫使决策层将临床型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而在我看来,当前最急需的中医人才不是“妙手回春”的临床大家,而是具有科学哲学素养并兼通自然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中医理论家及科学群体的学科带头人。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中医理论研究无论是在建制上、学科建设上,还是在人才培养等诸环节上都非常薄弱。这一现状如不能尽快改观,势必极大地影响中医现代化的方向与进程。
第四,方法学研究。需要考察我们面对的研究对象中有哪些东西用现有的方法不能解决,需要改进或建立新方法。近年来针灸的临床实验逐渐釆用国际公认的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方法,但是针灸对照组如何设立、刺激如何量化等基本问题在实践中至今没有很好解决。既然针灸专家开始认识到RCT这双“鞋”并不十分合适针灸临床研究这双“脚”,那么就有必要改鞋或重做一双新鞋,总不能永远做“赤脚医生”!
因此,中医实验研究方法,有些可以直接采用现代经典的实验方法,有些需要在原有方法上加以“修建”,可能有些方面还需要“重建”新方法。总之,当鞋子不合脚时,需要改变的永远是鞋而不是脚!
第五,基本建设。内容之一,经验事实的检验与发现。有多少“经验”在传承过程中被污染了,需要严格的清洁工作?有多少经验在传承过程中被丢失了,需要找回?还有多少必须的经验事实还一直处于空白,需要填补?这些都需要系统的考察。如果这些问题不首先解决好,那些在实验室里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机理”研究能得出什么样的结果?
内容之二,前面提到,没有经验内容的假说或理论不能进入实验室,但是如果能以前瞻性眼光在这类缺乏经验内容的假说或理论中捕捉到前瞻性的科学思想火花,然后加以科学的表达,并基于这一科学的表达而不断发现、积累相关的经验事实,则这里往往便成为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地。
时间医学的建立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医针灸的“子午流注”已经蕴涵了现代时间医学的思想,但是缺乏相应的经验事实的支撑,在临床上没有实际的应用。待到现代时间医学建立时,中国人才猛然醒悟,欲用“子午流注”去争发现的“专利”权。可是这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安慰,毕竟“子午流注”与现代时间医学不能相提并论。我们总是当事后诸葛亮!中医的宝库不乏稀世宝藏,然而缺乏一流的鉴宝人!
第三项基础工作是由一流的多学科专家对中医药宝库进行全面的清理和勘察——搞清楚宝库中究竟有多少宝,含金量是多少,从而为中医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支撑平台。以往也做过不少古典文献的整理工作,但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挖了许许多多的坑,却没有打出一口井—— 一口能出水的井,更没有在全面勘探的基础上构建打井平台。
五 人体奥秘的第三张图谱
——前景的构描
图5 手-口齿相关的古代图示(选自延亨二年版《万安方》,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
图6 手-口齿相关的现代图示。左图显示大脑皮层17.5mm处微电极记录点编号,右图显示相应记录点的神经元的外周感受野。感受野在拇指部的神经元3、5与感受野在同侧口面部的神经元4、6在皮层定位上几乎重叠。(选自Science.vol.265.No.5171,p.547)
③其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思路已经开始转变,即更注重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基因之间、蛋白质之间、不同转录与表达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从这种联系构成的系统整体特征去了解其功能,以克服还原论的局限、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阐明生命与疾病的本质。
六 结论
(全文完)
参考文献
黄龙祥(2003).从“厥阴脉”概念的形成过程看经络学说的意义与价值.《针刺研究》.(4):283-287. 黄龙祥(2001).《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北京:华夏出版社. 黄龙祥(1994).经脉病候考源.《中华医史杂志》.24(4):219. Lund. J. P. et al.(1994).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nd Deafferentation in Adult Macaques. Science. 265:546-547. 梅田玄胜(1986).诊断点、治疗点としての压痛点.《医道の日本》.(4):249-255. 皮埃尔•迪昂(1999).《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 Pons. T. P. et al.(1991).Massive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sensory deafferentation in Adult Macaques. Science. 252:1857-1860.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74).《新医药杂志》.(12):21. 张建斌(1998).“面口合谷收”现象的临床分析.《中国针灸》.(10):636-637.
特别说明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所有精选、校排推送的论著,均以标准参考文献格式明确标识原作者及出处,若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因微信公号推文转载条件限定,为方便中国针灸学会“习经典”矩阵其他公号转载,标注原作者为“原创”,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并非本公号原创之意,请原作者、读者知悉。
公益科普传播,为同道“少走弯路”,为免针灸经典文献理论研究成“冷门绝学”,所有标注“原创”的文章均已开启“快捷转载”,所有账号均可转载此图文;真诚欢迎各位同道投稿针灸经典学习类优质文章,E-mail: 13810411860@126.com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
“习经典”微信公众号矩阵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委会
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科协“鍼灸明堂”学风涵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