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文摘   2024-11-26 08:29   北京  



作者简介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四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专家组成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等。构建并完善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中医健康医学、中医未病学六大学术体系,开拓中医原创思维等新领域。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第三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中医原创思维、中医未病学、中医药文化。


摘   要

中医药文化发展有着历史继承的创新精神,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不断生成新的时代价值。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时空统一观考察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既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础的文化自信,挖掘新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拥有原创优势资源和走向人类文明的历史定位,又有文化自觉下探索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创新性发展与转化,彰显了中医药文化在当代转型中的现实意义、未来走向与价值取向。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医药文化;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持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自信力和使命感,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有特殊的身份和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呈现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价值,需要解答一系列问题:如何认识文化自信视域中新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定位,中医药文化怎样以传统文化的形式融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中,文化传承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作用怎样,又如何充分融合当代科技形成中医药文化创新性成果等。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新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定位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和灵魂,几千年来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不断给中国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医药学是以传统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内容的医学体系,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故而说,中医药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指引和引领。历史已证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部分。

就中医药理论构成而言,其发展离不开不断汲取中华文化新知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像运用河洛文化、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思维、八卦理论等文化要素,体现在中医药学特色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等方面,无不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衡、和谐、中庸等思想。具体言之,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源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以平为期”的诊疗思维深受《周易》《老子》阴阳平衡思想影响,“大医精诚”的医学精神所遵循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生命至上理念核心来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与《道德经》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观点相一致,如此这些无不拥有厚重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
就中医药发展路径而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中医药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源泉。中医药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孕育出理论雏形,相关文献记载了砭石、针刺、艾灸、汤药、导引、祝由等治法,出现了解剖学分科和“四诊”诊断法。秦汉时期的经典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等,开始用阴阳五行理论、“八纲”理论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出现了“医工”、金针,创立了“五禽戏”。在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理论,所著《千金方》共收录药方5000多首,被后世尊为“药王”。金元以降,中医开始转型,形成了刘完素的“火热论”、张从正的“攻邪论”、李东垣的“脾胃论”和朱震亨的“养阴论”等学术观念。明清以后,不仅有中药药理学集大成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且温热派、温病派、时方派,经方派都得到了发展。
(二)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医学是中国先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医学发展史,中医药文化不断汲取当时的知识和文化,集合传统文化中的天文、地理、气象、气候、农学、术数学、文学、艺术等知识,诠释了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医药文化孕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医疗中的实践运用,是独特的文化形态,与其他文化形态相融合,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文化形态。中医药文化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以自我扬弃和自我超越的方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完善,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生息保驾护航。从历史维度看,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相同的文化基因,但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从存在方式看,中医药文化将人放在“自然—人体—社会”的系统中,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身体的和谐互动。天地自然为人提供生存环境,人的生命活动也时刻受天地影响。《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表明了气候、物候、病候等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这与西方医学构成论的人体观大不相同。人在天地间生存、发展、延续,与自然、社会形成了整体,相互影响。
从认识世界的角度看,中医药文化孕生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强调以体验的方式感悟世界,借助形象把握认识对象的特性。这一体验强调心智活动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进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意象图式。就认识人体本身而言,中医用人们熟悉的图式特征来解读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易于解释和理解,可以实现抽象事物的具体化。
(三)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走向世界文明的标志。中医药海外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药文化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东传日韩,隋唐时期传入印度、阿拉伯、阿富汗和越南,明朝郑和下西洋,将中医理论、药物药材、针灸推拿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传播至海外。如南北朝时期,《针经》传入日本后医药大规模传入,同时对朝鲜送书、送药、送医全方位传入。两国医药理论体系基本承袭中国传统医学,如日本的汉方医学源于中国的汉医学,并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主要经典。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医药文化逐渐为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所认同。中医针灸(2010年)、藏医药浴(201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韩国的《东医宝鉴》(동의보감)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书中90%以上文献来自中国。日本汉方占全世界90%中药市场份额,其中包括真武汤、芍药甘草汤等方剂为伤寒经方。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承载着中医文化智慧的“针灸铜人”。“一带一路”是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渠道,是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作为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文化传承视域下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作用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中医药文化基于历史传承的治未病、形神一体观和天然生态观等有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当代作用。

(一)中医药是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
在“道本论”“气本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气一元论思想是包括中医药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本体论、认识论的基础,涉及人体气机、气化的生命运动以及能量转化等,这些都与气的不同属性表达相关。中医药文化整体观是以气本论为基础的医学体系。中医药气论的核心是阴阳理论。三阴三阳理论包括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提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明确指出三阴三阳是在“气有多少”的基础上建立的有着功用的差异。《伤寒论》更是形成了系统性的“三阴三阳”理论体系,注重正邪阴阳调控,特别是体现在“三阳三阴”的六病脏腑间病邪传变过程中,进而落实到人体气血运行机制。
中医原创思维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核心。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除了气一元论外,还有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以及象思维。
“象思维”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之“见乃谓之象”和“见象著名莫大乎日月”。中医经典《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的“五脏之象,可以类推”,是“象思维”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包含人体脏腑不同功能状态的推理以及与天地自然万物的类比关系。中医广泛运用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类比,形成了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如《素问•离合真邪论》以自然界河流不同季节、不同气温的变化来推演人体经脉气血对气温的反应,这是一种现象到另一种现象的推演,拓展了象思维模式。
中医学对日、月、年时间节律的认识是极为丰富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节律理论,包括时辰划分的日节律、月满与月廓交替的月节律、四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年节律,以及五运六气60年一周期的甲子律等。中医学以时间节律为特征的生命周期关注,涉及子午流注等知识,为人体生命节律研究开了历史先河。人在天地之间生存、发展、延续,人体的生命活动随时间规律变化,为时间医学、生命医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中医药文化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中医药文化在当代大健康中的作用
中医药文化养护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中华文明的赓续不绝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中医学的“治未病”最为凸显,作用类同于现代的预防医学。“治未病”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其倡导预防疾病发生应注意合理的饮食起居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彰显了中医防控疾病的潜力和实力。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当代健康中国的建设中融入全民健康保健的全过程,能够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指导思想。
中医药治未病着重于养生理念和预防疾病发生。中医将人体的不和谐性视为偏离健康的存在状态,包含亚健康和生病两种状态,目标是调节成整体和谐的状态,这符合人类对生命健康的需求。无论是饮食习惯还是情志调理以及历代各种运动功法的创生,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顺时养生、医疗保健、饮食药膳,采取吐纳、导引等养生保健措施,均以达到气血阴阳平和为目的,对摄生防病、临床诊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中医讲究因人制宜、辨证施治的养生治病理念,强调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制订相应的养生保健和治疗措施,根本目的是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医持有以神统形、以形载神的形神整体观,认为健康的最高标准是形神合一。其形神整体观是以“整体性的人”为对象的生命健康问题的探究,不仅要具体实际操作层面的饮食健康,还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从历史维度看,关注人的整体健康是中医药文化秉持的核心理念,将人的身体和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不仅如此,“形神合一”被认为是人和谐统一的整体状态,包括人体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社会和谐,以及“正气存内”“精神内守”“阴平阳秘”等观念。
(三)中医药文化在未来医疗中的引领作用
中医药文化不仅对大健康发展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未来医疗发展起着引领作用。中医以遵循“道法自然”为依据,长期形成了顺应自然的调整身体的理念,着重于调理人体的亚健康状态,起着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本质上,这是一种天然疗法,要求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发展变化,顺应四时变化而起居有常。中医药充分发挥天然优势,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修复脏腑功能,是与人类未来健康医学的目标相一致的。
中医药文化倡导用天然药物治病,有着人体内环境生态化取向。中医药生态化疗法的核心是非药物疗法,体现在推拿、针刺、艾灸、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本质上,这是一种自然的、无毒的疗法,即用饮食营养、生活方式改善、草药疗法、心理措施及其他一些疗法促进健康,这是中医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的优势。

立足当今社会,展望未来社会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全维度地为疑难杂病、重大疾病防治提供智力支持和根本保障。以现代医疗解释学看,疑难杂症、重大疾病,可能来自躯体、精神情绪和心智等原因,自然愈合效力最佳。基于此,中医药注重人体内环境的生态化,以“不破坏”人体平衡状态为特色。由此看来,中医药关注由躯体、精神情绪、心智、社会性和其他因素构成的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人,是有利于重大疾病治疗和恢复的。

三、文化自觉视域下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与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一点也适用于中医药文化自身发展需求。中医药文化面临着新环境,要满足新需求,解决新问题,应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回答当代转型的问题。

(一)中医药文化转型的话语体系构建
“中医药的发扬光大,有赖于中医人,中医人的代代相传有赖于中医魂,中医魂的固守熔铸有赖于中医传承。”中医药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有着自身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最重要的是坚守思维主体性。坚守思维主体性是守住中医魂的根本,就是运用中医理论思维和方法防治疾病,这也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着眼点。从根本上讲,坚守中医思维主体性便是中医界的“君子务本”,体现的是“本立而道生”。
坚守思维主体性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关键在于打造“标识性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打造中医药的标识性概念,既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又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中医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标识性概念能够保持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思维,是坚守中医思维传承主体性的保障。
概念是人类赋予自我认知世界的相对确定性界定,人类通过概念形成了对世界、社会,以及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关系的认知体系。人类对包括人体在内的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进行探索,尝试把握世界,为人类解决生命健康问题和生存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中医药文化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凝练出集概念、命题、思想理论为一体的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了有助于人类生命健康的价值目标和终极关怀。其思维主体性体现在形成了基于人生命过程、健康、疾病规律基础知识的“概念群”。中医药文化在藏象、经络、针灸、气功、养生、康复等方面有大量的原创理论知识,形成了合于本学科特色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医药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气之哲学概念,形成了中医理论的“元气论”概念体系。元气论是中医原创思维的特征性标志之一,蕴含着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爬梳中医元气论,其义有三:其一,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万物由气构成;其二,气有阴阳两种属性,阴指有形之物,阳为无形功能;其三,气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其形式是升降、出入、循环、转化。气作为哲学概念,被中医学用来解释人体的存在样态和变化形态,研究人体的气的来源、输布,用以说明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诊断、治疗、判断疾病预后等。
扶正祛邪思维也是中医药文化主体性的一大特色。《黄帝内经》很早就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成为中医扶正祛邪、养生治病的法则。如在2020年4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笔者曾表示,“中医药在预防新冠病毒方面的指导思想可以用两句话来概况,一是扶正气,二是避邪气。”预防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疫情感染,需做到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扶正气,调节患者机体的内环境,提升免疫力;二是通过外用药作用于黏膜,降低接触病毒的危险;三是通过中药的挥发性物质,芳香避秽,改变病毒依附的生存环境。
整体思维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部分。中医学看待生命,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无不以整体论为视角,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中医学的整体性是对宇宙自然不断认知基础上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提升,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联和身心一体的整体关系,有着“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文化内涵。具体言之,中医思维模型,描述生命原型旨在寻找“气”的生命功能关系,是整体性的、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存在形式,具体表现为中医学中的阴阳图、五行图、升降图等。而西医更多以人体生命物质基础为标准,如血管、脏器、细胞、蛋白质、DNA、RNA等,强调单靶点用药的“精准性”。
(二)融入当代科技发展的中医药文化新形态
现代化视域中,中医药出现了新的发展形态及发展路径,表现为“中医药+现代科技”的传承创新理念。主要体现为三方面:其一,中医流派复兴。中医流派多样性的重塑是中医学学术繁荣的动因,中医流派的时代性特征是学术传承的生命力,中医流派学说的开创是学术新生的源头。中医体质学以其丰富的内涵、全新的面目,在中医学术领域异军突起,被列入当代中医流派,成为自然科学研究课题。其二,新学科创建。从中医体质学著作的问世,到中医体质理论编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进入课堂。从治未病到临床广泛应用,中医体质学形成了巨大的学术群体,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活动。正是理论创新推动了中医发展。其三,原创思维挖掘。1700年前的《肘后备急方》记有青蒿治疗疟疾,曾启发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团队,尤其是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在青蒿素的提取上由高温变为低沸点溶剂提取法影响甚大。屠呦呦团队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原典和原创思维的挖掘是理论思想创新的源头活水,借助于现代科技更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的生命力。
数字中医体质是中医药当代转型的典型代表。中医体质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数据库、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数字中医体质平台的系统架构由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人机交互三部分组成,通过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编程语言、前后端技术平台,利用体质学科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形成远红外、量表、组学等宏微观多维度刻画的数字化体质特征,包含数字化存储的文字、图像、声音及论文著作、原始数据、学术传播等多模态研究资料,推出智能检索、智能分析、智能推荐等应用功能,研发了集科研、健康、教育于一体的数字中医体质平台。
智能化的中医体质辨识是数字中医体质的标志性产物。其研发出中国人体质辨识模型及全景图,建立了9种体质人工智能模型,基于中医体质理论,研究人体体质特征,利用智能算法实现了对个体体质的精准解读。其利用多特征融合分析与隐含关系挖掘技术,创建以9种体质为指导的多特征融合分析模式,深入分析不同体质之间的隐含关系,整合个体体质、分子特征、影像学数据等多种信息,构建全景图,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健康画像。其社会作用一是构建了智能解码系统,使用户轻松理解自身体质类型,为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指导;二是利用交互式界面,实现全因素、全图景、全过程的“中国人体质全景图”,让用户能够深入了解自身体质。
(三)开创中医药文化创新性成果
中医对生命与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蕴含着丰富复杂的科学思维方式。中医药文化长期形成的原创思维是一种生态化的认知模式,体现为不肢解、不破坏、不干扰、联系、动态、有序、自然态的整体观,与当今系统综合的科学朝向相符。因此,以科学思维作为指导思想,从实体研究走向关系研究,是中医药创新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现代化视域中,中医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中医药发展的难题和人类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所以需要中医药形成优势诊疗方案、有效方药和高水平证据体系,充分发挥优势特色,提升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临床价值。面对不断扩大的疾病谱,针对新病种、新病因,须总结新病机,丰富中医临床诊疗体系,促进中医学科分化,以争取实现重大疾病、突发疾病治疗上的突破。力争突破制约中药质量和产业化水平提升的关键技术瓶颈,助力人民群众“放心用中药”,催生中医药产业新业态,支撑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
“人用经验”是中医药的特色审评体系之一。“人用经验”的介入已被历史证明是合理的,有按个体治疗和副作用小的优势。中医药的特色审评体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以及临床试验三者相结合,可作为中药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审批依据。以目前可检索到的50例国内外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为例,注册方式全面,覆盖预防、诊疗、康复全过程,复方连花清瘟胶囊随机对照(RCT)为代表的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较高等级的临床证据。
优势就是特色,没有优势就没有特色。中医药在养生治病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优势,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但要提升一个新的水平,还面临转型问题。世界心身医学会前主席塔贾纳西维克(Tatjana Sivik)博士指出:“心身医学起源于中国的《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在中国医学体系中,心主血脉、心藏神,是中医药的特色。1992年的国际心身医学大会指出:“世界心身医学应向中国的中医学寻找智慧。”神(心理、精神)与形(生理、躯体)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形神一体是中医学对生命构成及其本质的认识,是物质、信息与意识的统一。
随着大量不为人知的疾病涌进临床,与复杂性疾病有关的多种因素被持续关注,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增加,疾病谱及医疗模式不断改变,后抗生素时代已来临。人类共同面临着全球性的疾病,这意味着占主导地位的中西医需要共同面对世界性疾病防控。这些疾病主要为两类,一类是传染性疾病,包括艾滋病、肺结核、疟疾、登革热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由于人员流动性加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也相应增加。二是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人口快速城市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有关。现有医学功能和思维方式已难以满足医疗需求,中西医学站在不同角度把握人体健康,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从人类健康发展趋势看,人类未来医学需要构筑起大健康医学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助力医疗发展,确保了多个环节更加精确、高效、人性化。大健康模式是以生命科学与健康医学相融合的医疗体系为保障,创建良好的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智能化健康监测设备和平台,以及远程医疗服务,以消除地域差异,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健康保障。 

本文原载于《中医药历史与文化》2024年第五辑
(插图源自网络,注释省略,引用请参考原文)
▼ 长按二维码下载原文

初审/陈   华
复审/袁   倩
终审/陈玉梅


往期推荐





第一辑
●仝小林 胡树毅 |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仝小林院士访谈
●王琦 | 中医药文化发展面临的三个问题
●苏颖 | 道家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姚春鹏 |《庄子》与《黄帝内经》——中医学术探源
●顾漫 |《黄帝内经》营卫学说的理论构建
●徐仪明 | 试论方以智的中医哲学思想——以与李中梓的比较研究为中心
●李良松 梁玲君 | 论佛医学特点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以佛教经典为视阈
●谷建军 | 宋元明医学融摄三教及对自身哲学建构的意义
●孔令宏 | 从对人体的认识看中医与内丹的异同
●程国斌 | 明清时期民间医疗道德规范与市场秩序的冲突及调和
●杨祥银 王鹏 | 当代中国中医药口述史的兴起与发展
●郑洪 应艳新 | 先秦秦汉时期出土涉药物品研究述论
●吴冬梅 | 治心犹治病:论朱子的中医哲学论
●郑洪 | 萧山名医楼英《周易参同契药物火候图说》考释
●和中浚| 学术研究是医学博物馆功能的枢纽
●郑洪 | 医药博物馆文物收藏与学术研究的相向促进
●甄橙 | 时代的责任 历史的使命——勠力同心建设中国现代医学博物馆
第二辑
●韩济生 陈琦 等 针刺镇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交汇——韩济生院士访谈
贾春华 朱丽颖 |《伤寒论》的东传与日本汉医古方派的崛起
●郭秀梅 | 近代中日两国医药学者及著述往来
●赵璟 刘士永 | 负瞽于盲:近代日本针灸教育与盲人福利关系探析
●杨东方 | 罗振玉首次赴日回流医书考述
●梁永宣 | 日本汉方颗粒剂的发展历程及与中国医学之渊源
●郑洪 | 文化视野下中日朝三地医学“活套”体例的演变
●韩毅 | 宋朝医学方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应用及影响
●崔为 邱冬梅 | 明清时期中朝医药交流窥探——以“燕行录”为例
●杜凤娟 肖永芝 | 《承政院日记》疫病类史料探赜
●林鹏妹 赵艳 | 朝鲜高丽时期与中国的医学交流及其影响
●杨波 王萌 | 21世纪俄罗斯中医药研究进程、热点及趋势
●В.Д.格沃兹杰维奇 Г.Н.沙波什尼科夫 | 中医学与俄罗斯医学:认识论的比较分析
●M.B.鲁别茨 | 中医与西医:两种理性的碰撞(19世纪—20世纪)
●刘鹏 梁天一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古籍整理与研究述评
●皮国立 | 从传统转向科学:1950年代的中医与微生物关系
第三辑
●王烈 崔为 | 医之路始于足下——国医大师王烈访谈
●张超中 | 基于《黄帝内经》文本的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探析
●臧守虎 |《黄帝内经》的道家文化解读——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为例
●裘梧 | 史官论气与《黄帝内经》中的气论
●陈庆元 王水香 | 古典文学与中医学的相融现象及其文化背景
●刘怀荣 徐智宇 | 先秦两汉医疗文学研究述评
●方勇 袁开惠 | 秦汉简涉医类文献校读札记
●白宪娟 吴明霞 | 看似胡说与骨子里的分数——诗性思维、原始生死观与《庄子》的养生书写
●田恩铭 | 唐代医疗文学研究的文化阐释空间
●陈敏思 赵瑶丹 | 宋代谣谚中的医养观
●羊红 |《金瓶梅》壬子日考论
●刘鹏 | 丽娘之死:明清文学与医学中的所欲不得和医疗
●毛旭 | 文化比较视域下的心理失能研究——以冯梦龙《古今笑》中的强迫症叙事为例
●李远达 | 明清小说痘疹知识的民间认知模式与通俗叙事路径
●张惠 林志秀 | 中医“情志”与林黛玉典型型塑及当代启思
●谷建军 | 出土医学文献数术文化研究述要
●熊益亮 王启航 | 地不爱宝  片羽重现——《天回医简》评述
●高加康 | 明清时期医者的地域与身份——评《明清江南儒医的守正与通变》
第四辑

陈可冀 牛亚华 知古融新:清宫医案与老年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陈可冀院士访谈

马治国 张楠 中医药传统知识积极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宋晓亭 宋健 | 论传统医药知识的利益及其表现形式

李发耀 | 人类学视野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机制研究

●马治国 占妮 | 中医药传统知识防御性法律保护探究

●陈庆 | 邻接权视阈下的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制度研究

●李慧 | 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的发展与走向

●聂海洋 刘璐 | 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宋晓亭 郭丹 | 论名贵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滕泽楠 | 关于道地药材保护模式的相关思考

●李一丁 | 三轨制模式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适用

●周方 | 新时代我国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法律对策研究——以中医药传统知识为例

●宋歌 | 国外传统知识保护立法及对中医药的启发

●黄龙祥 | 出土医学文献的激活与利用——以敦煌卷子佚名灸方两组腧穴解读为例(一)

●黄龙祥 | 出土医学文献的激活与利用——以敦煌卷子佚名灸方两组腧穴解读为例(二)

●黄龙祥 | 出土医学文献的激活与利用——以敦煌卷子佚名灸方两组腧穴解读为例(三)

●丁旭晖  顾漫 | 《天回医简》的整理与研究——兼述髹漆经脉木人及出土遗存研究

● 杨勇 | 出土医药简牍与战国秦汉医疗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张超中 | 中医学的自明性问题——兼评《中医学的逻辑哲学:中医原创思维与中西医逻辑比较》

● 姚春鹏 | 生命本体的追寻——《宋元明清医学哲学思想史》简评

医学博物馆特辑

●和中浚 | 论学术研究在医学博物馆建设中的枢纽作用

●甄橙 | 中国现代医学博物馆发展与思考

●郑洪 | 略论医史文物研究与医药博物馆建设的共进发展

●亚男 包哈申 | 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博物馆发展现状及文化意义

第五辑

●王永炎 商洪才 | 求道务本:中华哲学思维引领中医学传承创新

●郭莉萍 徐长顺 林丽云 | 叙事医学中国化的思想文化基础

●杨晓霖 刘志挺 | 中国叙事医学中的叙事思维对传统中医思维的继承与发扬





特别说明

  1.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所有精选、校排推送的论著,均以标准参考文献格式明确标识原作者及出处,若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 因微信公号推文转载条件限定,为方便中国针灸学会“习经典”矩阵其他公号转载,标注原作者为“原创”,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并非本公号原创之意,请原作者、读者知悉。

  3. 公益科普传播,为同道“少走弯路”,为免针灸经典文献理论研究成“冷门绝学”,所有标注“原创”的文章均已开启“快捷转载”,所有账号均可转载此图文;真诚欢迎各位同道投稿针灸经典学习类优质文章,E-mail: 13810411860@126.com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

“习经典”微信公众号矩阵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

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科协“鍼灸明堂”学风涵养工作室

鍼灸明堂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官方公号,科学普及、公益传播中国针灸经典医籍文献、学术史、理论研究等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