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工作和生活,难免遇到文化差异。澳洲虽然是移民国家,但因为历史原因,其文化主要还是受欧美影响。
一
在悉尼生活的这几年,我经历了不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印象最深刻的是人们对于犯错的态度。刚读研的时候,我在新南威尔士州举行的自行车比赛里做交通指挥志愿者。我的主要工作是在十字路口告诉参赛者正确路线,顺便为他们加油喝彩。一次红灯变绿,一个参赛者起步失败,在路口摔地“车仰马翻”。我原本要为他感到尴尬,他却没事儿似的大笑起来。周围路过的人也纷纷欢呼鼓掌。参赛者在“喝彩”中爬起来,加入车流愉快地向前而去。
后来我进入职场,发现大家常用“not taking himself/herself too seriously" 作为对同事或领导的夸奖。这句话的直译过来是指不那么严肃地对待自己,也就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表现在能够轻松承认自己的错误,开得起玩笑等等。
比起国内的层级分明,澳洲的环境似乎更为轻松一些。公司领导如果不清楚某项业务,或是出现失误,通常会大方承认,很少做出无所不知的样子。如果他/她能顺便就自己的错误开个玩笑,大家反而会觉得这个老大不错,有幽默感。
二
另一个感触较深的是关于奋斗和选择。网上曾有人调侃,国外的躺平是什么也不干,吃国家发放的福利,而国内的躺平却是朝九晚五,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只是不做额外的努力。疫情的时候我曾因为升职而感到压力很大,再加上封城,人变得焦虑,便去找心理医生做咨询。医生和我聊了很多,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你可以选择不升职,用多余的时间去海边晒太阳。你要记住,你没有成为CEO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因为你选择了每天多晒两个小时的太阳。”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不升职可以不是失败的表现,而是选择的结果。
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勤劳,相信天道酬勤,对金钱、权力和成功也更为推崇。当然这也是环境决定的,毕竟14亿人和3000万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这种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心态在许多时候都是件好事,可是一旦过了某个界限,也会变成压垮一个人的大山。
我的初中是一个以教学质量著称的私立学校,除了中考平时都不参与全市考试。中考体育考试中有一项是长跑,在别的学校都追求及格率的时候,我们学校追求的却是满分率。我从小体育很差。为了能够提高成绩,原本女生只需要跑800米,老师却要求我和男生一起跑1000米。我接受了,并跑了整整一个学期。虽然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最后还是没有拿到满分。我记得考完回班里之后,我的班主任老师让我站起来,对着全班发表一下作为“唯一一个800米没有拿满分的女生”的感想。
当时的我很羞愧,对跑步的憎恨也加深了几分,但现在的我觉得应该为自己骄傲。每个人的天赋不同,而不善运动的我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对待生活放松一点,不与他人攀比,也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我在悉尼逐渐学习到的。
三
尽管有一些想法和态度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但另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差异却很难改变。比如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喜欢的明星,喜欢的运动,以及饮食习惯。这会造成一定的困扰,比如在当地人聊到某个乐队的时候我插不上话,或是在公司玩猜词游戏的时候我总是慢半拍。
刚出国的时候我对一切都小心谨慎。就像林黛玉刚进贾府,连吃饭喝茶也要模仿别人,生怕暴露自己的无知。但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是我到巴塞罗那的第一天。意大利室友Sophia做了意面。她给我分配了一个摆餐具的任务。我在长桌上摆好盘子后对着手里的一大把刀叉和勺子犯了难,努力试图回想当初英语课本上教的就餐礼仪。在确认自己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之后,我只好去厨房问Sophia。她一手拿着铲子翻着锅里的意面,另一只手无所谓地在空中一挥,说道:“I don't know(我不知道)”。我大吃一惊,原来外国人也不知道?后来我想通了,如果有个外国人在国内的大圆桌前问我谁该坐上座,上座又在哪里,我也是不能答上来的。
如果一个本地人都不知道,那么一个外国人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从那之后我坦然地接受自己不是全知这个事实,并且在不知道某件事的时候也可以大方且理直气壮地说出:”这个我不知道呀,我是外国人。“
大多数时候不知道某件事并不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我仍旧可以和喜欢宠物的同事聊自己家里的猫猫狗狗;和喜欢旅游的朋友说说那些值得一去的国家和城市;有时候在咖啡店遇见陌生人也会问一句,”你觉得这家咖啡好喝吗?我是外国人,喝不出来”。
四
当然,接受这些差异的意思并不是一味封闭在自己的世界。相反,我觉得抓住在国外生活的机会,积极地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是非常好的。许多人选择出国,就是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所以多出去看看,和当地人聊聊,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面对差异,保持一个包容的心态,不要总觉得自己对的,也不要妄自菲薄,思考一下对方为什么这么说或是这么做,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