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家乡的酿酒日

美体   2024-12-03 19:41   四川  

图|网络(与内容无关)





家乡的酿酒日


●雷大毕(福建)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日子如同珍珠般璀璨,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也蕴含着文化的精华。每年的农历十月廿日,便是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它是我家乡的“酿酒日”。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放下手头的其他事务,将全部心思投入酿酒这项古老的技艺中,为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准备着最醇厚的祝福。

在家乡,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而酒则是新年庆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年的餐桌上,家家户户都会摆上自家酿制的酒,与家人和朋友共享。这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祝福,寓意着新的一年里,生活如同这酒一样,醇厚而美好。乡亲们渴望酿出一坛好酒,预示着“好酒兆丰年”。

新年期间,人们还会用酒来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酒的香气,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让人们在庆祝新年的同时,也不忘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

家乡“酿酒日”的起源,我查询了《霞浦县志》《福宁州志》《福宁府志》等地方志书,都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村里老人们说:“‘酿酒日’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那时,家乡的人们以农耕为生,每到秋收之后,家家户户都会将剩余的糯米用来酿酒,以备冬日的寒冷和新年的庆祝。”

随着时间的流逝,“酿酒日”这个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仪式,成为家乡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得在酿酒日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首先要准备的是酿酒的原料——精选的糯米。这些糯米需要经过精心挑选,确保每一粒都饱满而且无杂质。接着,将糯米浸泡在水中,让糯米充分吸水,变得更加柔软。

除了糯米,还需要准备酒曲。这是一种发酵剂,能够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再由糖转化为酒精。酒曲的制作同样需要精心,它通常由多种草药和微生物混合而成,每一种成分的比例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的酒曲能够发挥出最佳的作用。

酿酒日当天,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的烟囱就已经开始冒烟。这是酿酒的开始,也是一天忙碌的序幕。

首先,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到米筛中,将米中的水沥干,而后装进杉木做的饭甑中,用文火慢慢蒸煮。在蒸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在锅中加水,以防锅中的水烧干,确保均匀受热,避免糊锅。

糯米蒸熟后,接下来就是冷却糯米。家乡人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冷却糯米:一是用清凉水冷却。将饭甑放到木架子上,不断地向饭甑内的糯米淋水,直到饭甑底流出的水是温水为止。接着就将糯米一勺一勺地倒到酿酒用的桶或酒缸里,同时,撒上白酒曲,然后搅拌均匀,压实。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确保每一粒糯米都能均匀地接触到酒曲。然后,在糯米中间挖一个井,盖好酒缸。一般等待30个小时左右,酒缸井中会慢慢地盛出酒来。酿的酒大约到“酒井”的90%时,就可放水了,一般1斤米投放0.6千克的水。大约20天,酒糟下沉时,就可以出酒了(俗称白酒)。另一种方法是自然风冷却。将蒸好的糯米放在簸箕上,等待冷却。接下来,就是在糯米上撒上白曲和红曲(每100斤糯米1斤白曲、4斤红曲),然后将糯米装到事先放好水的酒坛或酒缸中,缸中的水一般是每斤米0.75千克水,然后,酒坛封存,大约35天的时间,就可以出酒(俗称红曲酒)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糯米中糖分逐渐转化为酒精,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发酵的顺利进行。

在家乡,人们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来控制发酵条件。他们会将容器放在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温度过高。同时,还会定期检查容器的密封情况,确保不会有外界的空气进入而影响发酵效果。为了能让糯米发酵均匀,一般两天左右用“酒荡”(木制T形翻酒专用工具)翻滚一次。

家乡酿酒日的酿酒,我想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种乐趣。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帮忙,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忙碌,一边聊天,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欢笑。孩子们也会参与其中,虽然他们还不懂得酿酒的技巧,但他们的加入给这个活动增添了更多的欢乐和活力。

在酿酒的过程中,人们还会准备一些小吃和饮料,让大家在忙碌之余也能享受到美食的乐趣。这些小吃和饮料往往都是家乡的特色,它们不仅能够满足味蕾,也能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

酿酒日酿酒不仅仅是制作酒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这个过程中,老一辈人会将酿酒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让他们了解和继承这一传统。同时,酿酒日也是家乡人民团结和友谊的象征,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酿酒日的意义也在不断扩展。现在,它不仅是家乡人民的节日,也成了吸引游客的一张名片。许多外地人会在这一天来到家乡,体验酿酒的乐趣,感受家乡的文化和风情。

同时,酿酒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些家庭开始使用现代化的设备酿酒,这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保证了酒的品质。然而,尽管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家乡人民对酿酒的热情和执着并没有减少。他们依然坚持使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认为这样酿出来的酒更有味道,更有灵魂。

这种对传统的坚守,让酿酒日成为一种文化的活化石。它不仅保存了古老的酿酒技艺,也让家乡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面对未来,酿酒日和酿酒文化也面临着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传统的习俗和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然而,家乡人民并没有放弃,他们在保护和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创新性发展。

一些家庭开始尝试酿造不同口味的酒,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他们也在探索将酿酒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结合,让酿酒日成为家乡文化的一部分,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和体验。

酿酒日,让我记住了家乡的味道,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让我们珍惜那些能够让我们停下脚步、感受生活美好的时刻。



授权书

本人雷大毕,原创作品《家乡的酿酒日》,授权“天府散文”平台独家首发。
点击标题同步阅读作者其他部分文章: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驻熹门”的遐想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循吏李拔  勤政福宁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岐窟井的情愫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守住那一缕乡愁——谢即炸守护宗祠的情怀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悠悠赤岸,师古情愫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畲家汉子与药膳的情缘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不负韶光里马行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走进玉皇台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参访杨岐寺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农家汉子的渔“芯”情缘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岁月走过四十年
【天府散文】●雷大毕(福建)||探访霞浦山
●作者简介●
雷大毕  笔名雷恒润,男,畲族,60后,福建霞浦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宁德市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宁德市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东方散文》杂志社签约作家、郦道元山水文学院签约作家、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青年文学家南国文学理事会理事、中国词网认证诗人。多篇文章散落于《神州·西部散文选刊》《青年文学家》《中国乡村》《东方散文》等纸刊及《中国作家网》《天津散文微刊》《大雅散文》《中乡美文化》《天府散文》《西散南国文学》《中国诗歌网》《中国词网》等网络平台;多篇文章入选文集,获奖若干。

投稿须知

投稿者须关注本平台。本平台坚持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它公众平台过的文章,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每篇(首)文章(诗词)正文不得少于300字,并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和一张个人生活照片(照片用邮箱附件),一律投递到下列邮箱;同时加总编(HHDK9999)和编审微信,便于联系和进行文字校对。
投稿邮箱:
906117771@qq.com
564107595@qq.com
投稿微信:
906117771
18349819616

《天府散文》编委成员

总    编:胡大奎
主    编:唐明霞
审    稿:周联合   冯建华
编    委:张小明   李红军   梁有劳
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精彩
点亮“在看”让世界知道您的喜欢

天府散文
用文字点亮生活,用笔墨书写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