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2021: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2022: 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人们倾向于认为“浓缩的就是精华”,对这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2023: 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2024: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2020:
事实与看法
有人认为: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显然,某些人认为事实与看法相依相存,确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如此。在某些时候,看法与事实不应独立存在。
什么是真实的事实?事实是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及客观事实。在信息杂糅的社会,更多时候,事实被忽略,因为它们可能是隐藏于虚假之下人们最不愿看透的东西;因为它可能是鲜血浇铸成的事实;因为我不愿,因为这与我的立场不同。如此看来,有人被虚假遮蔽双眼,有人亲自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当真相、事实被抛在一边,因此,看法变得空洞,这类看法不再靠近真理,不再有指导实践的价值,甚至只有即时性与表面宣泄的情绪而无实质,所以空洞。
什么是看法?看法是指对客观事物所抱有的见解和观点,而事实如果没有了看法,那人心又该怎么从共情中与事实有感,又怎么用它来充实内心,事实又怎么会有力或者说具有对人心帮助的力量呢?抛开看法,只剩事实,的确,有时候,难以引发共鸣,事实也许会是冰冷的数据、抑或信息。
然而,在更多时候,他们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这其实正是事实与看法之间的现实而真切的关联。
有人说,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果真如此吗?
事实本身是客观的,它是这世上最真实的真实,这段事实不论发生于何时何地,与我是否有关,都是有力的,就好比这世间有多少人类尚未探明的事实。多少嬉笑怒骂,爱恨情仇由它开始。看法,只是将事实与自己相连罢了。祛除依附在事实之上形形色色的众多看法,我们可以否认新闻事件本身依然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吗?所以,事实本身有存在的价值与力量,又怎会因为没有了看法而无力呢?
还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予不敢苟同。
没有事实的看法,除了是自己观点的表现,更是灵感的闪现。从黑洞到哥德巴赫猜想,这些没有事实的看法促使着人类前进、探索;正是想象力,让本可能干涸的人生开出一朵心灵之花;若是如此强调事实本身,还不如上去掀开薛定谔的箱子,何必费那时间去猜去想?所以看法往往在事实之外,为人提供无穷的遐想,让人不禁去探讨,去追寻,那些没有依据的饱经非议的“看法”,难道不正是成了我们探寻真理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吗?这样看来,那些没有事实的看法,或许它们不够具有说服力,但是这类想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遐想、饱满的动力,又哪里“空洞”了呢?我们怎可因为它们暂时没有事实依据而全盘否定它们存在的意义?
有时,事实是事实,它可以被人改编、内化,可以感染人心,也可以使人厌恶,而人可以从中充实自己,改善自己。它既是客观地存在于这世界,也将存在于那些真实感悟事实的人的内心,成为一种入世的力量。观看了《二十二》慰安妇的纪录片后,也许会惊讶于人的恶,这样的事实自然地呈现、记录下来是为了不再发生,为了给人警醒。
有时,看法是看法,众说纷纭,各抒己见,都有道理。当然在这个拥有人人拥有话语权的时代,切记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作出正确的是非价值判断。
有时,置身于信息时代,当看法的表达更加便利,影响更加广泛,我们在发表言论之前,不妨想想,苏轼曾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也许两者走向统一,方可相得益彰,在事实上有感,在事实外发散,这样一来,事实是有力的,看法是有活力的,进步与多元也就落在其中了。
2021:
正心诚意,努力前行
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我们怎么做,不一定会成为某种理想状态的人物,但为了成为这种理想状态的人,我们一定要正心诚意地选择怎么做。
怎么做,是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行为。而“什么样的人”是指与这种行为相关联的形象,有好有坏,或正或邪。
首先,我们的目的决定我们的行为,但是,相同的行为可能源于不同的出发点,同样的动机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这就像地基与楼体,两者的设计必有关联,但二者之间并无“固定搭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其灵活性。同样的善举,有人发自内心地帮助他人,有人受所受教育和身边他人的影响而非本性之同情心,更有人只为一个善人的名声。地基不同,即使所用一砖一瓦完全相同,其结果有很大的可能性不同;而如果出发点相同,也有可能同道殊途,但又殊途同归。
其次,凡是结果总要受到主观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说我们怎么做是主观因素,那么在行为与结果之间,还有客观因素的“审判”。比如《秋水》篇中的河伯,无论听懂多少大道,黄河总不能达到北海的规模。这种客观因素是一道铜墙铁壁,是冷漠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但是,它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低矮狭小,相反,每个人的这道壁垒都很可能大于已探索到的世界。另外,随着自身的不断提升也有突破的可能,所以我们理想状态的人物虽不一定会达到,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尽力探索,也许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当然,所有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选择,我们的状态。正心诚意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理想的“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像朝拜圣山一样,时刻用诚心端正对待,“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拥有端正的心态,抛却杂念,达到理想状态的可能性自然更高,而做到这一点后,即使仍未达到,也。不会有太大的遗憾。
我们怎么做,不一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因素不断地影响;但是,为了成为这样的人,我们一定要正心诚意选择如何做并为之努力前行。
2022:
用心浓缩,成就精华
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因此,人们倾向于认为“浓缩的就是精华”。
诚然,园林、博物馆、缩写读物等,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有了园林,人们可以“缩地移山”,满足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博物馆,汇集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最经典璀璨的结晶,让我们可以不用真正“穿越”就可以感受过去;而缩写读物,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与读原著相比,可以让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接触更多的经典作品,丰富自己的心理,特别是对于儿童、未成年人,由于受年龄、阅历、知识结构等的限制,尚不具备读原著的条件,读缩写读物,就是接触经典原著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浓缩的就一定是精华吗?”回答是否的。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园林是怎样建成的?园林不是石、树、花、草等的简单堆叠,是园林匠人用心营构出来的,“胸中有丘壑”,每一个细节都是心灵的外化。东晋文人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卧游”,这便是中国山水画的滥觞。这跟营构园林,建设博物馆、缩写读物,是同样的道理,没有真性情,没有心灵的情有独钟、苦心孤诣,怎能如此?两千年多前春秋时期,孔子面对列国无数的官方典籍,思接千载,用心著史,一字寓褒贬,“《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影响千秋万代;孔子之后五百年,司马迁面对海量的历史文献材料,发愤著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终成《史记》,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样的才是经典的浓缩!
反观当下,被各种头衔的“大师”设计出来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这是“浓缩自然”,还是亵渎自然?博物馆中的“宝贝”被明码标价,迎合献媚大众的低俗审美需求,许多真正有历史价值的精品却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这是对历史的“浓缩”吗?更有甚者,7000字的《丑小鸭》被删改为二三百字的“故事梗概”收进小学语文教材,几千字的《三只小猪》被删改得不足百字并配上卡通图画讲给幼儿,儿童的阅读会是怎样的贫乏?这不是浓缩!这是在亵渎经典!
我们这个时代,离不开浓缩,但“浓缩的不一定是精华”,只有怀有一颗敬畏之心,用心去浓缩,这样的浓缩,才是精华!反之,不仅无益,反而有巨大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
2023:
文明之跃
狄更斯曾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信息大爆炸给予人类科技上前 所未有的进步,然后,有人提出质疑: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我们是否处于文明的停滞。
在我看来,很多重要的东西的确很早以前就提到了,但是,我们仍在创新变革,我们仍处在文明之跃的发展轴带。
帕斯卡尔说,“人是有思想的苇草。”人类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中凝结出文明智慧的结晶,其人文光辉带领后人步入进化与发展的道路。前人智慧的结晶在历史的轮下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其光辉耀眼也使人产生了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的观念。
以著名的“墨菲定律”效应为例,我们恍惚中发觉:我们似乎重复了历史,我们仍以眼前人的智慧圭臬我们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前人智慧的引导与启迪。在我们自我探索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印证着前人智慧的准确性。我们信仰人类文明的光,这也使我们得以进步与发展。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思进取。固守“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久的前就提到过”的观念,这将会严重地阻碍我们文明的进步,固守一隅只会使我们囹圄于文明的停滞。当人们谈及西方先进的武器机械,愚人却会提中国四大发明的火药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发明;当人们谈及麦哲伦环游世界的历史进步意义,愚人却会夸夸其谈郑和下西洋的盛大之景;当人们谈及现代西药的进步,愚人却搬出《本草纲目》宣扬中医药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危害,而愚人可笑的发言也使我们感到可悲。
回顾当下,“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的观念,却蔚然大观极大地阻碍了当今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我们不知后真相时代对真相的垄断以及摆烂的风气对科学进步的阻碍,所以,我们不能停滞不前,不思进取,莫要被这类观念所荼毒,成为“罐头思想”下的乌合之众。
尼采曾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并不是文明的停滞时期,我们仍要呐喊,高举文明的火把,以昂扬的姿态为文明之跃而持续奋斗着!
2024:
创新之凤,涅槃而生
贯穿人类发展的创新宛如凤凰涅槃,一次次在旧世界的灰烬上重生,带来前进的动力。我认为,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固然是创新的根基,但二者不可完全等价,在前需要恰当的筛选与考量,在后需要灵感辅以实践。
何为“创新”?创造旧事物中未曾包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何为“已有的知识”?就是要熟悉、参透已经被掌握了的知识。何为“综合”?综已知,融合交互,将知识关联成有联系的网络。
无可否认,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的辅助,原始人类在感知到火的威力之后,创造性地发明了钻木取火技术,从而推进了人类文明。乔布斯开创性地把书法艺术与电脑设计综合起来,拉开了电脑审美艺术新时代。维特根斯坦在经历了战争体验之后,将自己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哲学的思考综合起来,写出了旷世不朽的伟大哲学著作。由此观之,无论是在科技、艺术还是哲学领域,对已有知识的综合都可以帮助创新攀上顶峰,使创新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熠熠生辉。
然而,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并不一定能带来创新。将已有的知识进行串连、并置,能形成知识图谱和思维架构,但这并不是创新。
从反面说,如果综合已有的知识就是创新,那么当今时代为何大力弘扬创新,将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不就可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了吗?
由此观之,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并不是创新,那么,什么是“创新”呢?
进一步说,创新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恰当的筛选与考量。韦编三绝,周游列国,孔子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辅之以对“仁”的追求与渴望,创立了绵延百世、经久不衰的儒家理念。可见,对已有知识的总结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天梯。
更进一步说,创新需要于已有的知识之外,加以灵感的启迪,借助实践之手,将理论抽离,形成成果。所以,爱迪生才说“1%”的灵感方是创新的关键。故而,在留声机的设计与电灯泡的发明背后,是创新的灵感在肆意挥洒,于是才有了青霉素的发现,人类才得以探索浩渺宇宙,让自己的智慧在世间大放异彩。
让创新之凤肆意飞翔吧!展开已有知识的翅膀,从实践的梧桐树上起飞,飞向高空,凌霄而望,在那东方,正鱼肚白,骄阳正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