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古诗鉴赏之边塞诗52篇汇编(讲义版)

文摘   2024-11-17 00:01   北京  

高考精品讲义集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边塞诗33篇汇编(讲义版)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咏物诗32篇汇编(讲义版)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田园诗29篇汇编(讲义版)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30篇汇编(讲义版)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45篇汇编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咏物诗33篇汇编(讲义版)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咏史怀古诗36篇汇编(讲义版)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边塞诗36篇汇编(讲义版)
江苏省古诗鉴赏之边塞诗52篇汇编(讲义版)
江苏省古诗鉴赏之山水诗60篇汇编(讲义版)
江苏省古诗鉴赏之羁旅思乡诗68篇汇编(讲义版)
浙江省古诗鉴赏之咏史怀古诗64篇汇编(讲义版)
浙江省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60篇汇编(讲义版)
浙江省古诗鉴赏之羁旅思乡诗60篇汇编

江苏省古诗鉴赏之边塞诗52篇汇编

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①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边塞征战诗

边塞情感

投笔从戎: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班超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缀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后汉书·班超传》)

请缨:请求交给杀敌任务;自请从军报国

西汉武帝时,南越王请求与汉和亲,武帝打算乘机说服南越王归附汉朝。谏议大夫终军主动请求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来终军不辱使命,最终说服南越王向汉朝称臣。(《汉书·终军传》)

斩楼兰:杀敌建功。

  西汉时,西域小国楼兰国王受匈奴使者指使,多次杀死汉朝前往大宛的使臣。汉傅介子自请出使大宛,使楼兰王谢罪,并趁夜幕率领士兵杀死了匈奴使者,平安到达大宛。

汉昭帝以后,楼兰仍反复无常。大将军霍光又派傅介子带着大批珍贵礼品和精干的勇士,前往西域,宣称此行专程赏赐属国。楼兰王十分贪财,一点防范也没有。傅介子在驿馆布下埋伏,再请楼兰王赴宴,杀死楼兰王,平定了楼兰,建立了战功。(《汉书·傅介子传》,又见于《汉书·西域传》)

燕然勒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

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后汉书·窦融传》附《窦宪传》)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后汉书·马援传》)

解题指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王翰等。他们继承汉魏乐府及六朝、初唐诗人鲍照、陈子昂等的传统,多以诗歌描写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他们的诗或描写塞外风光,或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或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边塞诗兴起原因】

1强大的边防

2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

4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

【边塞诗常见题材】

1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

2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边塞诗常见情感类型】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

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3.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

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

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

6.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

7.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

8.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情感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边塞诗时代风格】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有助于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

1盛唐诗风: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2中晚唐诗风: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国势日衰,江河日下,使得中晚唐诗人们虽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几多悲壮和惋伤。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3宋代诗风: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统治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边塞诗多用来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

【鉴赏重点】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

1分析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

2使用了什么手法

3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

4有什么样的风格

【赏析过程】

1审题目

题目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

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知人论世

1)把握时代特征

2)了解个人际遇。

边塞诗主题丰富多彩,风格异彩纷呈,除了时代使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诗人自身。即使是同一诗人,同一题材,也会因一时的际遇、一时的情绪不同,而在主题、风格上呈现迥然不同的特色。鉴赏诗歌不可陷入定势思维。

3、留心诗中常见词语(包括意象)

地名

瀚海、碛西、轮台、疏勒、龟兹、吐谷浑、夜郎、楼兰、安西、青海、阴山、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塞上等

景物

大漠、烽烟、乱石、长城、黄沙、黄河、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鼓角鸣、马嘶

乐曲

《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称谓

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胡儿、飞将、骄虏、都护、匈奴、乌孙、单于、胡虏

民族名

胡、羌、羯、夷

4、留心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5、分析典故使用

6、品析景物,由景入情

“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

“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

“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

景物的特点:如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等。

感情特点:如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等

意境特点术语:雄浑壮阔、雄奇辽阔、雄浑苍凉、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凄寒萧条、肃杀阴冷。

7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为主。

1)豪迈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4)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常用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衬托、对比、用典、象征。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4·江苏盐城·高二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

【魏晋】阮籍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士二句出语壮阔,字带着饱满情感,赞扬壮士威震八荒的昂扬高志。

B驱车句照应威八荒受命句启领下文之出征效命,使全诗章法严谨。

C良弓二句写壮士武器装备之精良,衬托壮士的英武风采和慷慨赴国难的豪情。

D.此诗与《诗经·无衣》一脉相承,都表现战况的激烈和壮士轻生死重名节的气概。

2.论者认为阮籍这首诗直承雄健深沉、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这种风骨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江苏盐城·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征军行遇风

崔融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

马烦莫敢进,人急未遑食。草木春更悲,天景昼相匿。

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览史怀浸骄,读诗叹孔棘

及兹戎旅地,忝从书记职。兵气腾北荒,军声振西极。

坐觉威灵远,行看氛祲息。愚臣何以报,倚马申微力。

【注】孔棘:指军情很紧急。威灵:声威,指声势强大。氛祲:妖气,代指敌军气焰。申:贡献。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气象雄浑,苍茫悲壮,写出了风沙之大,突出了行军之艰难,颇有开盛唐之音的气势。

B.第五、六句对仗工整,承上续写急行军,表达了将士们以国家利益为重,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C天景昼相匿用天光昏暗写出天气恶劣,意为,侧面表现将士的英勇无畏。

D.整首诗气势宏大,立意高远,边塞风光苍茫辽阔,对景物的描写真实而细腻,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2-23高一下·江苏扬州·开学考试)阅读唐代沈佺期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砧,捣衣用的垫石。古代妇女缝制衣服前,先要将衣料捣过,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一说指衣裳。频年:连续几年。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不见》中寒砧催木叶句诗人把拟人化,化无情为有情,不但树木叶落,更催出思妇的无限愁情。

B.《杂诗三首(其三)》中的今春意昨夜情互文,共同写出少妇良人的相思惆怅,言简言丰。

C十年征戍”“频年不解兵描绘出征战不休的时代背景,同时也点明了夫妻分离、彼此思念的客观原因。

D.两首诗歌中,少妇均借月亮作为媒介,且将对征夫的思念迁怒于,虽无理但契合人物身份及心理。

6.两首诗均以征戍为题材,均以问句作结,传递出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结合尾联分析情感的不同之处。

2022·江苏·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骆宾王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注】此诗作于诗人出塞第二年。漂梗:即泛梗,指生活动荡不定。典出《战国策赵策》。瓜:指瓜时,即瓜熟之时。典出《左传庄公八年》;后代称任取期满,等待移交之时为瓜时。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应该写于作者离开京城前往边塞登上天山、对京城有所思之时。

B.首联用写出到达山顶时,见开阔之景而惊异、喜悦、思念,开宗明义,直指题目。

C.第三联写诗人行军途中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长期艰辛行军衣带变得松弛。

D.尾联诗人觉得生活令人伤感,夜闻胡笳之时悲哀之情难抑,泪水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流。

8.典故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可能比原有内涵更丰富,请结合第五联简要分析。

22-23高二上·江苏苏州·期中)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古风(其六)

李白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注】代、燕:泛指古代北方边地。《古诗十九首》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句。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这里泛指匈奴之地。虎鹖:虎,指虎衣,鹖,指鹖冠,皆古代武将衣冠。李飞将:指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

9.下列对这首诗相关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雁门关已为边塞之地,龙庭则更在此关之北。由,说明离家越来越远;戍,见出戍守时间之长久。

B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虎鹖里生满虮虱,表明将士对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松懈;旌旃是指挥作战的旗帜,心魂逐旌旃表明将士渴望尽快结束战斗。

C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苦战一词将战争过程虚笔带过,给人想象空间;两句诗突出世道的不公,虽纯为客观叙写,但不满之情、讽刺之意尽在不言之中。

D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以屡立战功而终无封赏的李广为喻,表达对守边将土的深切同情和惋惜;谁怜二字以反诘语气,表达了诗人那难以遏制的激愤。

10.诗歌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2-23高三下·江苏常州·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紧扣诗题,描绘了一幅包含着关、山、月等典型物象的辽阔浩渺的边塞夜月图。

B.中间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C.从戍客望边色一句来看,全诗是纯以征人的视角和立场来描写自然景物和回顾历代征战的。

D.全诗以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为背景表现征戍离别之苦,赋予了作品深沉的社会价值和历史内涵。

12.这首诗的最后四句从两面落笔,虚实结合,思致婉曲。请简要分析。

21-22一下·江苏无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

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注】金微山: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明月环:古代大刀的圆形刀柄。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描写出大唐将士开赴战场、杀敌报国的豪迈情怀和英雄气概。

B.颔联不言军旅艰辛,却以吹起梅花曲、高举明月环渲染,想象奇特,意象唯美。

C.尾联愿斩直抒胸臆;长驱”“单于分别照应”“,结构严谨。

D.诗人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这体现出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

14.同样是描写战场,本诗颈联与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有什么相同之处?

22-23高二下·江苏常州·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节选)

高适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注】转斗:久战。按节:按辔徐行。谟:计谋,谋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五言古体诗,对于边关战事,略写见闻,详写所感,思虑幽深。

B.首二句从虏骑入侵着笔,交代边地严重局势,字突出敌人的嚣张气焰。

C.诗人感念朝廷恩德,希望为国效力,却遗憾自己只是一介儒生,有志无力。

D.全诗抒情、议论结合,在失志的悲慨中寄寓壮烈之气,显出悲壮沉雄的本色。

16.高适在本诗与《燕歌行》中都写到李将军,请简要分析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17-18高一下·江苏启东市·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18.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19-20高二下·江苏徐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注】东门营: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明征兵的地点。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悲笳:静营之号。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描写部伍生活的五言古体诗,从本诗题目可以看出,杜甫的后出塞诗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B.开头两句交待新兵入伍的时间、地点及出征的去向,一,反映出军旅生活特有的紧张多变的气氛。

C.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勾勒出军旅生活的多重画面,创设苍凉悲壮的氛围,以悲笳阵阵,表达战士们反战思乡之情。

D.这首诗的结尾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新兵初入军营的好奇和对统兵将领的称赞,也暗含作者对朝廷黩武开边的讽意。

20.这首诗勾画出哪几幅军旅生活的图景,各突出了军队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022·江苏淮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金堤驿

王建

虫声四野合,月色满城白。

家家闭户眠,行人发孤驿。

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绤。

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

人睡落堑辙,马惊入芦荻。

慰远时问程,惊昏忽摇策。

从军岂云乐,忧患常萦积。

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绤。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通过对比,以时序变化表达征人赴边的遥远。

B慰远时问程,惊昏忽摇策。通过征人不停询问和摇马鞭的细节来表现他希望赴边杀敌的急切渴望。

C从军岂云乐,忧患常萦积。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表达了从军的痛苦和对与家人团聚的渴望。

D.诗歌主要通过人物独白,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示矛盾。语言通俗明晰而凝练精悍。

22.全诗没有出现早发,但多处暗扣诗题中的早发。请简要分析。

20-21高二上·江苏淮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二首(其一)

王昌龄

西陵侠年少,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注】西陵,因汉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长安西北,故有此称。相传其地多富贵游侠之徒。燕山铭: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陵侠年少,送客短长亭既点明了少年游侠的身份,又表现了他为人义气、交游广阔。

B白马如流星,风风火火的紧张画面与送客的安闲气氛形成鲜明对比,使悬念顿生。

C气高轻赴难,谁顺燕山铭体现了少年心高气傲、年少轻狂的特点和不计功名的高贵品格。

D.全诗写景叙事,有条不紊,以少年形象反映盛唐有志之士积极向上、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

24.扣住闻道二字,赏析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两句。

23-24高二下·江苏盐城·月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吊万人冢

张蠙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2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中所涉战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王诗写的是军阀割据混战,张诗写的则是抵御外族入侵。

B.王诗前两句以秦汉”“万里勾勒时空,张诗则先扬后抑,都让人联想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C.两诗都善于选取典型画面:王诗选取秦汉边关的明月;张诗选取乱鸦噪空来衬托万人冢的荒怖。

D.王诗悲壮慷慨,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练明快;张诗以景寄情,以情驭景,颇具感染力。

26.两首诗中,但使尽为各自带出议论,展现了作者对将领们的批判。请作简要分析。

21-22高三上·江苏常州·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②西使还已到晋昌③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武威:凉州(边塞),今甘肃武威,诗人所在地。宇文判官:岑参好友。晋昌:瓜州,今甘肃敦煌。

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景物描写似有一丝苍凉,而黄鹂成了这边塞城楼的一抹亮色,有一缕温情蕴含其中,彰显了诗歌的含蓄之美。

B边柳挂乡愁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把无形的、抽象的乡愁化为有形的、可观可触的具体事物,并且与联系在一起,是为了突出乡愁的沉重。

C.颈联作者以敝裘代指自己官职低微,委婉地表达了年华易逝的苦闷与哀愁。

D.诗题春暮点出了时节,武威晋昌交代了地点,全诗结构谨严,对仗工整,情感真切而又有波折变化。

28.从整首诗来看,尾联在内容表达上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022江苏淮安市·入学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节选)

岑参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2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诗歌开篇描写秋季边地独有的特征来表现边塞的苦寒荒凉,以营造出送别的悲凉气氛。

B.第三句用月欲斜来点明时间,与上文联系紧密,说明寒气逼人,北风猛烈的原因。

C.第六句写诗人对颜真卿走后的怀念,但因云遮雾障而望不见,流露出诗人的惆怅之情。

D.诗中的萧关”“天山”“昆仑山泛指边关,给全诗增加了悲壮的气氛,饱含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30.诗中的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都写到了边地的乐器,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20-21高二下·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3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表现了盛唐雄浑、雄壮的时代气象。

B.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C.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D.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3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2-23高二下·江苏徐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候。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

B.七八两句写关西老将身经百战,战功累累,然而部下的偏裨副将有的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依旧成守边关,不得封侯。

C.最后两句引苏武的典故,苏武虽然只有典属国的才干,却能坚守匈奴十九年,最终留名青史,表达了作者对命运不顺者的安慰和鼓励。

D.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呜咽的笛声,悲怆的将士,构成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苦。

34.《王孟诗评》对本诗这样评价:次第转折,恨惋何限。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1-22高三下·江苏·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出塞作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注】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指崔希逸。

35.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居延关外长满白草的广阔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表现紧张局势,与高适单于猎火照狼山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以字反讽,吐蕃的猎手们驱马驰骋、平原射猎,虽勇猛强悍、粗豪雄放,但在我军面前不堪一击。

C.尾联中的汉家借指唐朝,意指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戴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边帅崔希逸。

D.诗歌运用衬托,用敌人勇悍和嚣张气焰反衬大唐守边将士们不畏强敌、勇于战斗、敢于战斗的精神,意味无穷。

36.颈联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对仗精工,表意精微,请简要分析。

22-23高一下·江苏宿迁·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燕支①行(时年二十一)(节选)

王维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

【注】燕支:即焉支山,又作胭脂山,本匈奴地。辞甲第:用霍去病事。卫霍: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贰师:指李广利。咆勃:发怒貌。

3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使用辞甲第”“玉塞”“卫霍”“贰师等多个文学典故,使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

B.诗人赞叹前代的军事家,认为他们是无可比拟的天才和英雄,以此表达对汉将的崇拜之情。

C.诗人未正面描写战场,而是通过对将帅和士兵形象的刻画,侧面展现宏伟壮阔的战争场面。

D.这首边塞诗充分表现了大唐帝国雄视天下的威严,颇具刚健雄放、遒劲有力的阳刚之美。

38.学者林庚认为:王维的真正价值是他的少年精神。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1-22高三上·江苏泰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归

鲍溶

塞草黄来见雁稀,陇云白后少人归。

新丝强入未衰鬓,别泪应沾独宿衣。

几夕精诚拜初月,每秋河汉对空机。

更看出猎相思苦,不射秋田朝雉飞

注:鲍溶,中唐诗人。晋代崔豹《古今注》:《雉朝飞》者,犊木子所作也,齐处士,泯宣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雉朝飞》之操,以自伤焉。

3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见雁稀,既指边塞秋雁南飞,也暗示征夫长期守边、思家念亲的境况。

B.第三句写出征人思乡念家、愁添白发的情状。强入二字,极为形象,富有表现力。

C.第三联精诚相对照,表达了征人愿望落空的无奈,字意蕴丰厚。

D.诗歌最后化用典故,猎人不射雌雄相逐的雉鸟的做法,更加触动相思之人内心的愁苦。

40.评论者认为,本诗具有中唐边塞诗苍凉沉郁的基调。请简要分析。

2021·江苏·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入塞

刘希夷(唐)

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

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

课绩朝明主,临轩[注]拜武威。

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

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叙事清晰,开始写破敌靖边,接着写奏凯还朝,最后写论功封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B.二、三两联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描写行军迅疾和军威雄壮,展示了凯旋者的精神风貌。

C.结尾两句写还朝后的事,在表现政治清明的同时,也抒发了建功获赏者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激。

D.诗歌既正面突出主将的英雄群像,还运用景物和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侧面烘托,构成鲜明的意境。

42.这首初唐诗充满了刚健昂扬之气,试结合诗歌内容对此作简要概括。

19-20·江苏省镇江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元戎窦车骑:元戎,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4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B.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C.第四句心随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44.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3-24高二上·江苏盐城·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45.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军北征》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把地域、季节、气候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这次行军的环境氛围。

B横笛遍吹《行路难》写的是征人孤单独奏微弱哀怨的笛曲。

C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反映了真实的大漠行军情景,荒凉悲怆,有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D.《秦风·无衣》质朴诗句中蕴含真挚的情感,体现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和欢爱之心

46.这两首诗歌都以战争为题材,但使用的艺术手法和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24·江苏盐城·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角东城

李贺

河转曙萧萧,鸦飞睥睨高。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

淡菜生寒日,鲕鱼噀白涛。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注】①画角:古管乐器,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②睥睨:城上锯齿形的短墙。③抹额:军士的头巾。

4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颇有意趣,长河渐落,曙光初照,本来静悄悄的黎明忽然被惊飞的乌鸦打破,由静而动,使人如临其境。

B颔联选取郊野高扬的长帆和城头寒光闪闪的吴刀两组物象,凸显水军营寨的特征,为下文描写紧张的训练作铺垫。

C颈联所写的淡菜、鲕鱼等沿海风物,表现当地物产的丰饶,蕴含了诗人对和平富庶生活的珍惜以及对戍边将士的赞美。

D全诗先见景,再见物,最后才见人,并采用倒叙手法写夜中巡航操练之事,体现了李贺诗歌奇巧的特点。

48此诗为李贺游海防兵城甬东时所作,有人认为诗题应为画甬东城,理由是全诗内容与画角无关。请结合诗句予以反驳并说明理由。

23-24高二上·江苏淮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李 贺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注释】蕃甲:番人的甲衣,锁衔细密,状同蛇鳞。旄头:星名,即昴宿。古人以此星特别明亮时,主战事。席羁:诗中指塞北草名,可饲马。

4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选取了很多与战争有关的自然风物、地名、器具等,意象绵密,营造了萧瑟而紧张的边地生活场景,反映了边患不息给人民带来的深重愁苦。

B城头月千里一句选用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在千里这一辽远的空间中给人孤苦冷寂之感,饱含戍边征人乡愁无极的喟叹。

C.诗的中间四句露下旗漾漾,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正面描写了旌旗招展、金鼓连天、兵戈扰攘的战争场面。

D河声出塞流一句不写黄河水,却写水声,把视觉转化为听觉,将那种奔腾不息的场面转化为令人惊心动魄的声音,使诗的结尾悲壮雄浑、富有感染力。

50.清代马位在《秋窗随笔》中写道:长吉善用字,如雄鸡一声天下白’‘一山唯白晓’……皆奇句。本诗则用了两个字,白于水”“青冢白,试分析诗中字的妙处。

22-23高二下·江苏扬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③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汉武帝时随天马一起引入中原。

5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一、二句首先写行人的从军生活,有时需要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警报,有时又要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生活紧张凶险,又压抑单调。

B.诗歌五、六句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其中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则突出其凄冷酷寒。

C.诗歌七、八句中夜夜双双连用两处叠字,表现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悲凉,直接点出边疆将士的哀怨之感。

D.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喻力。

52.同为边塞诗,《古从军行》的闻道玉门四句与《燕歌行》的结尾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分析。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三边:泛指边疆。

5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台一去一句运用倒装,体现平仄声律的要求,突出了望蓟门的登临地点。

B.颈联将战争烽火与胡地月光相连,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反而显得意境壮阔。

C.尾联借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杀敌的典故反衬自己因年老而难以报效朝廷的伤感。

D.本诗从军事上落笔,运用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

54.有人认为贯穿全诗的是,有人认为是,你认为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21-22高一下·江苏扬州·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度破讷沙

李益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5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度破讷沙》首句仅一个字,就让读者感受到了边地风沙来势之猛烈、迅疾。

B.置身边地,诗人遭遇了恶劣的沙尘天气,认为这是多年来边地不注意爱护草木的后果。

C.《边词》首句用旧来二字表明自古这里的春天都来得迟,作者对此也是早有所闻。

D二月垂杨未挂丝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情景形成反差,而这正说明边地春迟

56.同样是面对边地春迟、塞外荒寒的景象,两位诗人表达了不一样的情感,请结合这两首诗的第三、四句加以赏析。

2022·江苏·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荆门西下

李商隐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注】本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给事中郑亚外调桂州刺史,诗人以入幕掌书记身份随往赴任。险巇:艰困险阻。绝徼:绝域,极远的边塞。杨朱泣路岐:《淮南子·说林训》载杨子见逵(大道)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5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一叶危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一叶扁舟被整夜江风不停地吹打,随时都会倾覆,也隐喻了诗人自身坎坷的命运。

B.颔联写诗人舟中所思所感,感叹老天哪里顾及人是否涉险,自己远行赴职,被迫与亲人分离,对此前的轻率抉择充满了悔意。

C.颈联写行程中的诗人看着亲人勉励自己安心在边地供职的书信,不由得想起美好的家庭生活,感慨和远方家人的会合遥遥无期。

D.诗歌中间两联运用对仗,句式工整而又富有特色。颔联两句连问,句意曲折发人深思;颈联由实及虚,情怀表达更为深远。

58.尾联的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1·江苏南京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远

杜牧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①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

5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摹了双眉不展的愁态,两个字为整首诗笼上了一层愁绪。

B.抒情主人公心怀惆怅,独上高台,见雁影已逝、红叶凋零,而征人未归。

C.颈联写了车马飞扬、尘埃漫天的战场场景,塞外暗合寄远二字。

D.诗人以思妇的视角进行写作,全诗既写了登台所见,又寄托了登台所思。

60.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善用掉尾一波,意为其诗文虽有悲慨之情,却往往能于结尾处呈现豪爽俊健之风。请结合这首诗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23-24高一下·江苏盐城·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苏轼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碾暗尘。

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注】①本诗写于1079年,此时诗人任徐州知州,颇有政绩。②毡车:北方边塞以毛毡为篷的车子。③岸:头饰掀起,露出前额。形容豪放洒脱。

6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天空晴朗无云,诗人徘徊于中庭,孤独落寞,只有明月追随诗人,与之作伴。

B浥浥炉香写出了诗人所处场所的特征,离离花影写出自然环境的季节特征。

C金阙”“毡车代指京都、边地,颈联与名句千里共婵娟表达了相近的旨趣。

D旧游一词有昔日游览地昔日交游之人二义,此二义在诗中都讲得通。

6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征。

22-23高二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纱窗恨·答冠月韵

田茂遇

笛声阵阵因风送,老天涯,一声入破偏凄切,落梅花。

雕盘处,千山黑雪,马嘶外,万里黄沙。算春宵归梦,好还家。

6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笛声的意象包含愁苦,老天涯是写笛声阵阵溢满天涯。这里既写笛声高亢凄厉,也写诗人心中凄凉。

B落梅花指乐曲《梅花落》,也指梅花飘落的样子。作者由笛声想到梅花,把听觉诉诸视觉,写声成象。

C黑雪,雪是白色,而作者在前面着一字,看似反常,实际是要说明表现边塞风雪狂沙的肆虐。

D.下片整体上直抒胸臆,算春宵归梦,好还家点破了乡思离愁的主旨,感情又产生了一次跌宕,结构上错落有致。

64.有人说这首词感伤而不纤弱,不亚唐人气象,请简要概括本词与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气象和情感上的相同之处。

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喜迁莺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①嘉祐年间,蔡挺任庆州太守,屡次击退西夏军队的进犯,立下大功。后调任渭州太守,于战斗间隙写就这篇词。②橐鞬,藏箭和弓的器具。

6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并通过紫塞古垒、黄云、衰草、边鸿等意象展现了边塞的独特环境,渲染了寒荒萧瑟的氛围。

B.上阕两个字,分别凸现了上下齐心报效君国,和将士们英姿飒爽风纪严明,富有表现力。

C.用谈笑二字,承接山西年少,写出了将士们平定边境的从容,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的谈笑表意相同。

D圣主三句写出了朝廷的忧虑边患,威震边庭,怀柔远方,也表现出词人对这一边防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66.本词与高适的《燕歌行》中都塑造了边塞将领的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他们的不同。

2-23高三上·江苏常州·高二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甘州遍·秋风紧

毛文锡

秋风紧,平碛雕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辇。

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风皇诏下,步步蹑丹梯"。

【注】蕃奚:多指西北方少数民族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

6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平碛雁行低中的,与野旷天低树有异曲同工之妙。

B.词人听到号角、战鼓声四起,万端愁绪油然而生,尤其是报国无门之愁怨更为明显。

C.词人运用了视觉、听觉、触觉,真切生动地描写了边塞环境,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D.词的下片通过描写飞沙迷路、马蹄沾血,极力渲染了悲壮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惨烈。

68.清人陈廷焯评这首词的结尾说结以功名,鼓战士之气,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2-23高三上·江苏宿迁·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

李好古

瓜洲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②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注)李好古:南宋词人,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飞钱:榆英。玉关:玉门关,泛指边塞。

6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与念奴娇等都属于词牌名。词牌名限制着词的字数和韵脚。

B瓜洲渡口直接点明地点:城如斗指城廓形如斗状,突出边城小。

C直控指瓜洲位置重要。形胜突出景色壮美,如《望海潮》东南形胜

D.最后两句直接告诫守城将领不要忘记中原故土。休教"一词情感毕露。

70.词人从眼前乱絮飞钱想到玉关榆柳,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3-24高二上·江苏宿迁·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平贼班师明发潮州

杨万里

不是潢池赤白囊,何缘杖屦到潮阳。

官军已扫狐兔窟,归路莫孤山水乡。

便去罗浮参玉局,更登浴日折扶桑。

还家儿女搜行李,满袖云烟雪月香。

【注】①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②孤:辜负。

7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自己虽年老仍奔赴潮阳的原因,体现了作者老骥伏枥的忠贞爱国之心。

B狐兔窟比喻贼寇的盘踞之处,表现了作者对叛贼的蔑视以及得胜后的豪迈之情。

C便去”“更登连用,表达诗人游览美景的急迫心情,同时寓有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D.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起承转合运用得法,结构谨严,语言朴实清新又含蓄深邃。

72.诗歌结句满袖云烟雪月香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分析。

19-20高一上·江苏苏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苦寒行

【南宋】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帏箔:帐幔和帘子,泛指帘幕。屏山:屏风。

7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月边头风色恶一句写出环境恶劣,为下面写官军之苦做铺垫。

B押衣敕使来不来一句描写边军将士的心理活动:期盼中又有不满和愤懑。

C字一语双关,既是说官员优渥的生活条件,也暗指其炙手可热的权力。

D.这首诗直抒胸臆,抒发了对城中热官的不满,对守边官军的同情。

74.本诗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

202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新晴

杨万里

宿云送腊晓仍开,日动江光度竹来。

春到更晴谁不喜,时迁不道老相催。

山村敢惜身犹远,边地应怜战未回。

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

7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写在阳光的映照之下,江面波光粼粼,巧妙地照应了题目中的字。

B.立春日又恰逢好天气,让人愉悦,但想到年华在不觉中逝去,诗人内心不免伤感。

C.诗人虽然身处山村但庆幸自己远离边地,不像边地那些牺牲的将士再也无法归家。

D.本诗语言平实自然,不刻意雕琢,但在这平实的语言中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76.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

21-22高二上·江苏苏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注】南郑:地名,即今陕西省汉中市,自古为军事重镇。

7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雕弓,即精美的弓。诗人常以雕弓表现驰骋沙场的豪情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本词中的雕弓与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所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

B.笳,又称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其声悲怆,多见于边塞诗中。陆游吹笳暮归野帐与崔融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表达的感情相近。

C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中的字运用反语,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一句中的字一样,都抒发了虽有才略却无补时艰的伤感和愤慨。

D花时万人乐处一句,写出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里,人们游乐陶醉、闲散逍遥的生活情景,暗含了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类似的忧虑。

78.有人认为何事又作南来一句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对此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19-20三苏州市八校联盟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7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第二句的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人格追求。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80.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1-22高二上·徐州市·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枕上作

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

【注】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这时陆游七十六岁,被罢官闲居家中已多年。郑虔:唐玄宗时士人,文才很高,其诗、书、画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嗜酒如命。李广:西汉名将,李广长于骑射,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屡建奇功,但命运坎坷,终未封侯。

8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的山阴故居,乃水乡泽国,家中备有小船,他卧于舟中,想起在朝为官的旧友都已作古,不禁心生感慨。

B.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秋风秋雨把诗人从梦境中拉回现实,万里关河是实,五更风雨四山秋是虚。

C.尾联直抒胸臆,诗人无法实现收复失地之志,只能挥笔写清愁,有白头不试平戎策,虚向江湖过此生的遗憾。

D.诗歌由再到,脉络分明、孤枕梦照应卧扁舟吴笺着句呼应、结构严谨。

82.本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2-23高一上·江苏靖江市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①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宰相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胜金兵,当时张孝祥正任抚州(楚地)知州,捷报传来,他欣喜欲狂,当即写了该词。剩喜:甚喜。然犀处:指采石矶,典出《晋书·温峤传》:相传采石矶下多怪物,温峤经过此地,便燃点犀角来照,奇形怪状的水怪不久便覆灭了。周与谢:指三国的周瑜和东晋的谢玄。

8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约楚云留中的字侧面交代了自己身在楚地后方,不能亲临战场杀敌的遗憾。

B剪烛看吴钩一句借助夜看吴钩,塑造了宰相虞允文把玩宝剑,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

C.结尾用祖逖中流击楫典故,与上阕平生豪气相呼应,表达恢复中原的报国志向。

D.全词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历史伟业与现实场景融合,用典贴切自然,喜中寓愁,悲中带壮。

84.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运用了周瑜的典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1高一下·高邮市·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西江月

辛弃疾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注】此句用典,见《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欤?孟子曰:可。’”②楼台鼎鼐:楼台指相府,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调味。公元前19610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刘邦亲自出征击败了英布,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自己的故乡——沛县,把昔日的朋友、尊长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并即兴创作了《大风歌》。

8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堂上有善谋的贤臣,边疆有能战的将士,表达出对朝廷力量的肯定。

B.诗人化用孟子的名言,指出只要南宋上下齐心,共同抗敌,北伐是可行的。

C.下片写诗人眼见政治腐败,山河破碎,却依然对北伐的大好前景充满信心。

D.本词语言晓畅,运用很多口语化的语句,来朗朗上口,增加了词的魅力。

86.从对北伐的情感态度上看,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江苏·新高考基地二模)阅读下面两首明诗,回完成下面小题。

挽都阃邓旻死节

邓岸

往岁曾提郴桂兵,东南深赖得长城。

去思久系安民念,守备重来讨贼行。

捧檄戴星趋险阻,誓天投剑扫纵横。

捐躯鱼岭输忠地,泪洒英雄恨未平。

挽都阃邓旻死节

崔岩

奇才挺出圣朝时,躬率貔貅殄叛夷。

错落将星俄有坠,逃茫乡梦杳无期。

英英气节冰霜励,耿耿心肠天地知。

深喜箕裘今有托,巍巍麟阁令名垂。

【注】都阃:明清对都指挥使、总兵的称谓。去思:谓地方士民对离职官吏的怀念。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麟阁:即麒麟阁,用于记载和表彰卓越功勋和最高荣誉的地方。

87.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诗首联回忆往岁依仗邓旻带兵作战,才使敌人没有跨越长城,盛赞他的功绩。

B.崔诗首联貔貅一词,用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喻指勇猛的军队,侧面衬托邓旻之勇。

C.邓诗颈联写邓旻捧檄戴星”“誓天投剑纵横疆场,表现他义无反顾的出征豪情。

D.两首诗都描写与抒情相结合,既刻画了邓旻的光辉形象,又表达了诗人丰厚的情感。

88.两首诗同为挽都阃邓旻死节,但在选材与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2·淮安市·高二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题严陵钓台

(唐)王贞白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

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

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

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其一

(宋)张浚

古木笼烟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

身安不羡三公贵,宁与渔樵卒岁同。

[注]严陵钓台: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王贞白:唐末著名诗人,早年曾两中进士,曾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谓滨叟:太公望吕尚,即姜子牙,曾在渭水边垂钓得遇周文王。

8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写出了钓台环境的清幽秀美,这是严光选择在此隐居的因素。

B.王诗的下视和张诗的不羡,都写出了严光不慕权贵的品格。

C.两首诗在写景方面各有特色,王诗注重声色结合,张诗巧用点面结合。

D.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严光垂钓、渔樵的生活场景,王诗比张诗更具体可感。

90.两首诗对严光归隐的情感态度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6-17高三上·江苏扬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江临海人。作者作此词时侨居建康(今江苏南京)。②江城:指建康。③齑盐:腌菜和盐,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91.首起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92.词中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1高一下·江苏无锡·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过无锡

文天祥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逢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注]德祐二年,北兵困临安,谢太后使天祥如元军请和,被扣留,押往大都,途经无锡时,无锡百姓不顾元军阻挠为其送行,哭声感天动地,文天祥感动而吟此诗明志。金山:即京口,今镇江,二十年前文天祥从京口经无锡赴临安(杭州)殿试,高中状元。程婴赵事:指春秋时晋国大夫赵盾门客程婴、公孙杵臼为救赵氏孤儿而牺牲自己的故事。

9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无锡的自然风光,山峦起伏,细雨蒙蒙,水波荡漾,草木茂盛,一派春光融融的景色,目的是以乐景衬哀情。

B.颔联今昔对比,将自己二十年前参加殿试的情形与如今作为阶下囚的景况进行对比,突出一种物是人非、恍若隔世之感。

C.颈联写到英雄未死心先碎,让人联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情景,而痛楚却更加深沉,令人动容。

D.整首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语言质朴真挚,极富画面感,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作者再过无锡时复杂的情感。

94.尾联诗人一回惆怅一沾巾的原因何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2-23·江苏盐城联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韬钤①深处

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注】①韬钤:即《六韬》和《玉钤》,皆是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谋略为“韬钤”。②牙签:即书签。

9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字,反用高枕无忧之意,与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异曲同工。

B.颔联写诗人置酒会友、谈论兵法的场景,挥麈羽扇纶巾,见洒脱从容。

C云护句中,牙签满谓藏书之多,写出诗人是个勤学苦读之人,呼应诗题。

D星含宝剑横句中,写诗人夜观天象,见七星北斗如剑横放,写出一种兵戈气。

96.汉代班超曾经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从尾联看,诗人与班超在抱负、气概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

22-23高二上·连云港联考·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感兴(其六)

【明】刘基

天弧不解射封狼,战骨纵横满路傍。

古戍有狐鸣夜月,高冈无凤集朝阳。

雕戈画戟空文物,废井颓垣自雪霜。

漫说汉庭思李牧,未闻郎署遣冯唐

【注】刘基,元末明初诗人,此时罢官闲居乡里,后辅佐朱元璋。漫说:别说,不要说。郎中署长冯唐向汉文帝说起赵国良将廉颇、李牧之贤,将被罢官的魏尚比作李牧。文帝大喜,恢复了魏尚的官职。

9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狼,天狼星,旧时以之喻贪残侵掠,本诗以射天狼比喻铲除残暴、平息战争。

B狐鸣喻指民众反抗力量兴起,喻指稀世祥瑞,诗人反用此典,感慨世道混乱。

C雕戈”“画戟为古代兵器,诗人借感慨古老的兵戈不能平定天下,直斥统治者腐朽。

D.诗歌前三联展现出一幅战乱不止太平无望的肃杀凄惨图景,表露对元朝腐朽统治的失望。

98.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人借典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1高二下·江苏无锡·期末)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其二)

戚继光

清溪谁与濯尘缨?水气常昏海上城。

北塞晓烟嘶戍马,西风寒浪吸长鲸

旗翻紫电皇威远,剑跃青虹阃令明。

骄子莫询周鼎重,郁葱佳气满神京。

【注】长鲸:比喻巨寇。阃令:军令。周鼎:《左传》有(楚子)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9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清溪”“水气扣秋日,用濯尘缨表达作者心志的坚定,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B.颔联描绘出北地沿海特有情景,嘶戍马写出战场特有氛围,吸长鲸预示战斗结果。

C.颈联描写边军整饬的军容:军旗飘若瑞云、剑光如虹,与皇威”“阃令的肃严相匹配。

D.尾联用神京郁郁葱葱的美好景象,烘托安定社稷的骄子凯旋时的意气风发之姿。

100.此诗深得盛唐边塞诗的神髓,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21-22高二上·江苏苏州·期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曲

(明)敖英

无定河边水,寒声走白沙。

受降城上月,暮色隐悲笳。

玉帐旄头落,金微雁阵斜。

几时征战息,壮士尽还家。

【注】受降城:汉代接受匈奴投降所建。旄头:星名,主兵。古人认为旄头特别亮的时候,将有战事。ƒ金微:山名,在新疆北部。

10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滔滔边水、阵阵寒声、滚滚白沙,描绘出一幅辽阔苍茫的边塞风光图,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B.颔联,凄凉的月色笼罩着受降城,凄清的号角在暮色中隐隐飘荡,视觉和听觉交互融合,加重了悲凉的氛围。

C.颈联,诗人由历史回到现实,旄头星落在戍边将军的玉帐之前,暗示又要兴兵打仗,表明了将士们杀敌报国的决心。

D.全诗意境开阔,诗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将历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格调高古,具有唐代边塞诗的神韵。

102.请分析这首诗尾联和王昌龄《出塞(其一)》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表达的情感和抒情方式的不同。

20-21高二上·南京市金陵中学·)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嘉峪关感赋(其三)

林则徐

敦煌旧塞委荒烟,今日阳关古酒泉。

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雁碛入尧天。

威宣贰负陈尸后,疆拓匈奴断臂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时此地罢防边?

[]①林则徐在18409月被革职问罪,充军伊犁,184210月抵达嘉峪关。嘉峪关为长城西端防守要塞,也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雁碛:代指关外西域之地。贰负陈尸:贰负是古代神话中大逆不道的神,人面蛇身,因杀了自己的同类,受到黄帝惩罚,变成干尸。匈奴断臂:汉武帝采用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计划,统一了西域。

103.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客中赠别诗,诗人立马嘉峪雄关,追古思今,浮想联翩,悲怨陡生,艺术感染力强。

B.首联思接古今,直接引出昔日的边塞敦煌以及重镇阳关,营造了沉郁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C.颔联叙中带议,不应将嘉峪关与鸿沟相提并论,早在汉武盛世,西域即已列入华夏版图。

D.颈联巧用典故,歌颂华夏民族文治武功的文明气象,和汉武帝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业绩。

104.本诗题为出嘉峪关感赋,诗中表达了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D 2形象上,塑造的是临难不顾、以死报国的壮士形象,豪迈刚健之气中也有不顾生死的悲凉意味;

主题上,颂扬留名青史的进取精神和忠义气节,体现出慷慨昂扬的格调;

风格上,措辞大气,用语俊朗,气魄阔大,如威八荒”“魂飞扬”“百世荣”“故有常等,措辞有浓烈的阳刚之气。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都表现战况的激烈和壮士轻生死重名节的气概错误。这两首诗都没有表现战况的激烈;《诗经·无衣》表现了同仇敌忾,没有重名节的气概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从塑造形象上看,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二句赞扬了壮士欲威八荒的雄心壮志,雄杰壮阔。驱车以下八句是具体描写壮士的威八荒之志:驱车远行役照应上文的威八荒受命念自忘启领下文之临难不顾,效命战场;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二句是写壮士武器装备之精良,突出表现了壮士的英武风采和慷慨赴国难的神情,人物形象鲜明,描写生动;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二句则从主观上歌颂壮士的慷慨激烈的情怀,他们宁愿身死魂飞,为国捐躯,出语壮烈,让人肃然起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以反诘句纵起文势,表达了壮士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当然与孜孜以求保一己之躯的全躯士截然不同。可见,这首诗塑造的是临难不顾、以死报国的壮士形象,豪迈刚健之气中也有不顾生死的悲凉意味。

从表现主题上看,忠为以下四句是总收全诗: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点明壮士之志的礼教本质是忠义;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是点醒壮士之志的个人目的是标榜气节,流名后世。使全诗如百川归海,总归忠义气节的主题,颂扬留名青史的进取精神和忠义气节,体现出慷慨昂扬的格调。

从艺术风格上看,威八荒,是说威风震慑天下的气概;魂飞扬是说壮士宁愿身死魂飞,为国捐躯的大义;百世荣,点明壮士报效国家的忠贞;气节故有常,点明崇高的气节自应万古长存。可见,本诗的辞义雄壮,措辞慷慨大气,气魄宏大,体现出了浓烈的阳刚之气,展现出了阮籍这首诗具有雄健深沉、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的特点。

汇编不易
需要本篇全部边塞诗与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 30元 获取

全部七个专题150元


彦师语文课堂
能讲解考场答题技巧,也补充忽视的好玩的好笑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