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记叙文《入境》范文

文摘   2024-11-17 00:01   北京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16—2024年北京九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5-2024年北京市高考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15-2024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2023-2024学年高三海淀期中考试记叙文标杆文

“入境”一词指跨越界限,进入另一国国境;现在也经常用来形容进入另一种状态,如“高三入境”“读书入境”等。

请以“入境”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一类文】

入境 (一类上)

鼓楼下游人来来往往,映在蓝天白云下,一派京城盛景。小华遥望着自己策划的“中轴入境”虚拟现实体验展,只觉得爷爷口中的老北京景象仿佛带着新生重现在了眼前。

小华是自小长在中轴线旁的胡同里的,爷爷在他小的时候,总把“祖传”的“故事”讲给小华听。什么从前中轴线上的城楼是何等气派巍峨、游人何等热闹,说罢又感叹如今早已不比当年境况,年轻人都爱逛商城、不爱这传统文化了。小华听得多了,自然对从前的境况好奇起来,问着爷爷能不能让自己也入当年之境,感受感受。爷爷哈哈大笑,说道过去的东西怎能复原呢?内心记住、不忘根本就好。

“根本”随着爷爷的话语进了小华耳朵里,也在日日的胡同、钟鼓楼、先农坛、地坛的走街串卷、嬉戏游玩中走入了小华心里。尽管爷爷那么说,小华仍总惦记着要再入中轴之“境”,想亲眼看看这凋蔽的景观当日兴盛时的模样,这个念头悄悄埋在小华心底,直到他在国外VR技术领域取得了博士,仍然不变。

适逢学成归国之际,一则新闻映入了小华眼中。“北京轴线申遗成功”,小华心中一动。原来,中轴线与传统文化不只在爷爷、在自己内心生了根,千千万万的人都未曾忘记。对啊,华夏文明的子孙怎会忘记巍峨宫室与礼乐传统呢?所有人都想要再入当年之境,复当年之景吧。

小华立刻动身回国,着手收集起了资料,从古时皇帝祭天地社稷的礼仪到胡同里日常生活的百姓,这生生不息的盛景其实一直延续、传承在中正四方的城里,如中轴脊梁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策展完成之后,小华忽然想起了钱学森先生曾把自己学的VR翻泽为“灵境”,这个名字贯彻东西界限,正如此刻小华用科技赋能传统,“入境”之美,同中华文化之美就是不断包容、求新啊。

站在绵延的中轴线上,望景山与奥山遥相呼应,历史与现代交织,科技与文化互生,小华灵感一动,将展览命名为了“中轴入境”。

千千万万戴上眼镜的人们,在此刻在用“入境”技术真正入了从前的“境”,开拓了未来的“境”,真正更上一层楼,见到了兼客并包、源远流长的中华之“境”。

小华站在中轴线上,望“中轴入境”,同古老的文化一起新“入境”。

评语:本文选材独到,写小华利用高科技使当代人入中轴线之境。文章由倒叙展开,第一部分铺垫“入”之欲,通过将爷爷口中从前中轴线游人如织的盛景与现在年轻人冷落的凋敝形成对比,引出小华用科技赋能的愿望。第二部分写小华学成归国,插入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新闻,将一个人的入境之愿拓展为千万华夏子孙的心愿。第三部分策展成功,妙用命名再次升华主题。全文叙事架构巧妙,时空专场干净利索。

入境(一类中)

清晨的歌谣喳喳鸟鸣起的调,从秋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望见砚台里浓密的墨水,荡起墨汁的清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境界。

从小我便爱看爷爷研墨,沉稳的墨块在水中细研,墨块在水中打着圈,不一会水就变得乌黑,看着爷爷认真而沉醉的状态,犹如无人之境,我跃跃欲试。我刚接过爷爷手中的墨块,研墨应该……爷爷话音未落,我脱口而出:“不用教,不用教,不就是简单的绕圈吗!”

我学着爷爷的样子研着,一圈又一圈,墨色浓我便着急地叫来爷爷,爷爷轻轻地摇了摇头,道:研墨不是件急于求成的事,再试一次吧”爷爷的回答让我十分不满,我不服气只好重来。我手握墨块,故意放慢绕圈的速度,只见墨色比刚才更浓重些了,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爷爷过来,不耐烦地说:“这次总行了吧!”

爷爷看向墨块,长叹了一口气,沉默不语,只是起我的手,带着我一起研墨,一圈一圈,不紧不慢。爷爷道:“速度太快,研出的墨会有浮墨,影响书写效果;速度太慢,墨生出凝沉,影响墨的品质。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圈动作,可这其中却蕴含了丰富的道理。只有沉下心来,静心静,才能达到心无旁骛的境界,才能研出好墨,才能入境

我看着墨块,在爷爷说话的片刻间已有浓密的墨水悄然流出,厚重的墨汁荡起清香,在小小方室中创造出一片香之境。那原来在墨块上盘踞着的金龙也渐入墨中,墨中夹杂着细细碎碎的小金点,在一片乌黑中时隐时现。“所以啊,研墨最重要的就是耐性,来达到那种状态。

阳光透过窗,洒在窗边绿植上,映照着绿叶上晶莹的水滴,夜露的清香。我望向爷爷,只见爷爷眉头微皱,似在思考,良久,他才说道:不只研墨,在生活耐性、入境也很重要,想当年,我们那些有耐性,找到正确状态的同学都有了更加精彩的人生……

我接过爷爷手中的墨块,小心、匀速地打着圈,汩汩浓墨倾泻而出。我渐入佳境,往日的画面不禁浮现在脑海:坚持了多年的书法因没领悟境界、缺乏耐性而功亏一篑,练习了许久的骑马也因此而放弃。研墨中深刻的道理及忘我的状态仿佛揭开神秘的一角,在我心中悄然倾泻,不知不觉触动我的心房

我时常徜徉在墨的世界,因为那一份耐性“境”,正是要慢慢磨慢慢体会。人生也应如此,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感受入境之美,应对机遇和挑战,磨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评语:文章详写了研磨入境的全过程,对于“境”的呈现细腻丰满,通过细腻的人物动作、心理、对话和场景描写,反复刻画人物的变化和慢磨出境的过程,主题表现饱满,对于研磨之境、为人之境、审美之境的表现较为丰富。

入境(一类下)

排练厅内响起一支单簧管练习的声首,如同一群野蜂扇动翅膀朝每一个听众耳膜冲去,旋律时高时低,音与音之间几乎没有间隔,如排山倒海般覆盖整个排练厅。小音吹完最后一个尾音后得意地笑了。在排练前的热身时吹一首《野蜂飞舞》是她的习惯,只是这其中有几分是炫耀、几分是热身就不得而知了。

全乐团都知道单簧管声部的副首席技术一流,又肯下苦功夫死命练习,但几乎永远不可能成为首席——她的吹奏毫无情感,被指挥评作为“去世的人的心电图”,从未入音乐之境。小音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技术、音准、节奏才是最重要的。

指挥抬了抬手,示意全团安静,开始分发新谱子,小音拿到谱子的第一眼便看到那无比熟悉的四个字“镇越铁路”。她深吸一口气,压制住狂跳的心脏,无比激动、无比虔诚地在谱子上标着小节数,思绪却已飘飞。

回到家乡的群山环抱中,爷爷每天牵着她的手在在山间小道缓行。两侧的山是奇峻的,一眼望不到边。小音总会问爷爷,山那边是什么?爷希笑着捋了捋花白稀疏的胡须说,是外国。小音不知道外国是哪,只记得爷爷每每走到那截已荒度的铁路前就会止步、转身、往家走。后来,爷爷去世前几天,由爸爸妈妈搀扶看、牵着小音来到铁路旁,只静静地在路旁石头上坐了大半天便回了。

小音在爷爷的日记中第一次知道了那截铁路的名字“滇越铁路”。她看着爷爷青年时来此修建铁路,看着无数人用钢铁凿出一条通路,看着一列列火车穿行在云贵大山中,看着黑烟逐渐减少,看着一丛丛不知名的绿色在铁轨周围愈长愈高……这段铁路于小音、于整个地区都是不可磨灭的记忆,而今居然在新发的谱子上看见。

“准备了!”小音猛地抬头,和指挥严厉的双眼对视,忙举起乐器。

开头是全乐队合奏,铜管声部嘹亮的号角声和打击乐清脆的镲声模拟了修建过程的巨大又恢宏之声;进入主题旋律后,木管声部的齐奏如滇地暖阳照在铁轨上,闪闪发光,时不时传来短笛的鸟鸣声,整幅画面温柔可爱。小音随音乐进程不时微微晃动身体,将乐器拾起放下进行或强或弱的演奏,她从音乐声中看见、听见了故乡……

一曲终了,指挥放下指挥棒,走下指挥台,“我觉得大家有必要给小音掌声!我第一次从她的音乐中感受到了那么丰富的感情。”说着指挥主动拥抱了尚沉浸在音乐中的小音。小音如梦初醒,微笑看回抱。

她知道,故乡让她真正进入了音乐之境,感受到了音乐的美与力量。《滇越铁路——穿越时空的希望》,她爱这首乐曲,她爱音乐。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一上学期期末作文题目汇编(无例文)
2024年北京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5-2024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2018-2024年北京市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8-2024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23北京初三(上)期中语文汇编命题作文
全套十年高考汇编40

全套七年中考汇编35
十份高一期末汇编全套45元

九份高二期末汇编全套40元


八份七年级期末汇编全套40元

八份八年级期末汇编全套40元

全套九份一模汇编40元

全套九份一模汇编40元

需要汇编可添加作者微信获取

彦师语文课堂
能讲解考场答题技巧,也补充忽视的好玩的好笑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