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异托邦》以问题内中心,梳理了现代法治思想家对于法治问题的论述,作者对于现代法治构建过程中的困难有着清醒的觉知,并以此为动力积极构建一种勾连古典与现代的法治思想谱系。
“法治即规则之治”。这一维度的梳理指向的是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19世纪以来,为了追求法律的科学性,实证主义者主张将法律与道德分离。虽然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只有现代西方社会,出现了由具备专业素养的官员、专家、议会组织构成的政治机构,以宪法为核心的成文法体系以及具有所谓·形式理性’特征的司法过程”,然而,在“专家没有精神,纵欲者没有灵魂”的现代社会中,实证法逐渐失去了对于价值和道德问题的追问与反思能力,“规则之治”变为“法律就是法律”,最终在二战德国纳粹的统治中展示了极端的残暴、惨痛的教训与现实的难题促使人们开始反思:法律实证主义将法律与道德分离是否恰当?
作者相信,现代法治要以对于共同体的道德归属和价值认同为基础。“现代法治建设,一方面需要建基于道德情感之上的法律;另一方面需要人对团体、对团体价值、对团体法律的认同”。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和价值认同,即使面对不可逆转的时间流逝,或者不同时代的价值观更替,依然会得到传承。
(摘编自王婧《构建以价值认同为基础的现代法治——读<异托邦:现代法治思想之光>》)
材料二:
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辩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这一套已经使普通老百姓不明白,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三:
法治文化只有扎根于民俗文化的土壤,根植于民俗文化的现有秩序,才能完成自下而上的对社会秩序的规制,才能减少法治文化推行的阻力。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是要以法治文化取代乡村中的民俗文化,而是要为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搭建好平台,以便其进行更好地融合。
当前现代法治在民俗性较强的地区依然不可避免遭遇到困境。首先,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内涵存在异质性。现代法治文化来源于西方文明,以人为本、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是现代法治文化的重要内涵。而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尊卑以及宗族等价值理念。其次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根基于市场经济,是一种规则分明的理性文化;而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存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所形成的民俗习惯维持着群体成员的社会秩序,淡化了法治文化中对个体权利的维护。再次,争议的解决机制不同。法治文化之下的争议解决有一套确定的规则与原则,特别强调争议处理中的程序正当与透明。而民俗文化恰好相反,在本土化的生活当中,民俗习惯已经内化成为人的心理结构,成为解决纠纷的尺度。
钱穆先生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现代法治作为规则之治,是现代文明国家治理的最佳选择;而民俗文化作为连接乡村成员朴素情感的内在动力,是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共有的规范功能以及对“集体意志”的承认为两者之间的融合提供了价值基础;以民俗文化对法治文化进行补充能够自下而上地传播法治理念,以法治文化引导民俗文化能够加强乡村民众权益的保障,两者的融合既有价值基础又有正当性。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中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路径的提出,既是对现代文明成果的有益借鉴,又是乡村熟人社会特殊要求的体现。
(摘编自梁阿敏《文化融合的可能路径——基于乡村振兴场域下法治与民俗的互动视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托邦》作者要构建现代与古典互相勾连的法治思想谱系,其动力源自其对现代法治构建过程中的困难有着清醒的认知。
B.实证主义者追求法律科学性而主张将法律与道德分离,但实证法被社会实践证实逐渐失去对价值和道德问题的反思能力。
C.现代法治中刑罚的用意已不复“以儆效尤”,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和伦理观念,他往往不是分辨是非,而是厘定权利。
D.法治文化之下的争议解决特别强调争议处理中的程序正当与透明,而民俗文化则强化乡土社会纠纷中对个体权利的维护。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异托邦》作者以问题为中心,梳理了现代法治思想家对法治问题的论述,通过文献综述进而提出构建现代法治的路径。
B.德国纳粹在二战中出现极端的残暴统治,这是现代西方社会以宪法为核心的“形式理性”特征的司法过程的惨痛教训。
C.乡土社会蜕变过程中司法副作用明显,普通人怕打官司,一方面不承认有个人平等主义,另一方面不懂司法原则和程序。
D.来源于西方文明的现代法治文化是一种规则分明的理性文化,是现代文明国家治理的最佳选择,足够保障乡土民众权益。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管子·禁藏》指出,法律是国家的准则,是用来解决疑难和判明正确与错误的工具。
B.《艺文类聚》指出,治理国家,若没有法度就会混乱,固守法度不知变革就会衰落。
C.张居正指出,法令不在执行年代长短,只在符合当时当地的情况,能使百姓生活安定。
D.《尹文子·大道上》指出,万物的产生都开始于原始状态,所有的标准都统一于法律。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5.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大意是: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一定使诉讼案件不发生。“无讼”是中国法治的重要观念。请结合材料内容和《乡土中国》的相关章节,谈谈你对“无讼”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陶然亭①的雪
俞平伯
①那天是雪后的下午。我们雇了两辆“胶皮”②,向着陶然亭去,但车只雇到前门外大外郎营。车轮咯咯吱吱的切碾着白雪,留下凹纹的平行线,我们遂由南池子而天安门东,渐逼近车马纷填、兀然在目的前门了。街衢上已是一半儿泥泞,一半儿雪了。幸而北风还时时吹下一阵雪珠,蒙络那一切,正如疏朗冥濛的银雾。亦幸而雪在北京,似乎是白面捏的,又似乎是白泥塑的。若移在江南,檐漏的滴搭,不终朝而消尽了。
②我们下了车,踏着雪,穿粉房琉璃街而南,眩眼的雪光愈白,栉比的人家渐寥落了。不久就远远望见清旷莹明的原野,这正是在城圈里耽腻了的我们所期待的。累累的荒冢,白着头的,地名叫做窑台。我不禁连想那“会向瑶台月下逢”的所谓瑶台。这本是比拟不伦,但我总不住的那么想。
③那时江亭之北似尚未有通衢。我们踯躅于白蓑衣广覆着的田野之间,望望这里,望望那里,都很像江亭似的。商量着,偏西南方较高大的屋,或者就是了。但为什么不见一个亭子呢?藏在里边罢?
④到拾级而登时,已确信所测不误了。然踏穿了内外竟不见有什么亭子。幸而上面挂着的一方匾,否则那天到的是不是陶然亭,若至今还是疑问,岂非是个笑话。江亭无亭,这样的名实乖违,总使我们怅然若失。我来时是这样预期的,一座四望极目的危亭,无碍无遮,在雪海中沐浴而嬉,宛如回旋的灯塔在银涛万沸之中,浅礁之上,亭亭矗立一般。而今竟只见拙钝的几间老屋,则已往的名流觞咏,想起来真不免黯然寡色了。
⑤然其时雪又纷纷扬扬而下来,跳舞在灰空里的雪羽,任意地飞集到我们的粗呢氅衣上。趁它们未及融为明珠的时候,我即用手那么一拍,大半掉在地上,小半已渗进衣襟去。“下马先寻题壁字”,来来回回的循墙而走,咱们也大有古人之风呢。看看咱们能拾得什么?至少也当有如“白丁香折玉亭亭”一样的句子被传诵着罢。然而竟终于不见!可证“一蟹不如一蟹”这句老话真是有一点意思的。后来幸而觅得略可解嘲的断句,所谓“卅年戎马尽秋尘”者,从此就在咱们嘴里咕噜着了。
⑥在曲折廓落的游廊间,当北风卷雪渺无片响的时分,忽近处递来琅琅的书声。谛听,分明得很,是小孩子的。它对于我们十分亲密,因为和从前我们在书屋里所唱出的正是一个样子的。尽可以使我重温热久未曾尝的儿时的甜酒,使我俯拾眠歌声里的温馨梦痕,并可以减轻北风的尖冷,抚慰素雪的飘零。换一句干脆点的话,就是在清冷双绝的况味中,它恰好给喝了一点热热酽酽的东西,使一切已凝的,一切凝着的,一切将凝的,都软洋洋掸着腰肢不自支持了。
⑦书声还正琅琅然呢。我们寻诗的闲趣被窥人的热念给岔开了。从回廊下踅过去,两明一暗的三间屋,玻璃窗上帷子亦未下。天色其时尚未近黄昏,惟云天密吻,酿雪意的浓酣;阡陌明胸,积雪痕的寒皎。似乎全与迟暮合缘,催着黄昏快些来罢。至屋内的陈设,人物的须眉,已尽随年月日时的迁移,送进茫茫昧昧的乡土,在此也只好从缺。几个较鲜明的印象,尚可片片掇拾以告诸君的,是厚的棉门帘一个;肥短的旱烟袋一支;老黄色的《孟子》一册,上有银朱圈点,正翻到《离娄》篇首;照例还有白灰泥炉一个,高高的火苗窜着……
⑧青汪汪的一炉火,温煦最先散在人的双颊上。那户外的尖风呜呜的独自去响,倚着北窗,恰好鸟瞰那南郊的旷莽积雪。玻璃上偶沾了几片鹅毛碎雪,更显得它的莹明不滓。雪固白得可爱,但它干净得尤好。酿雪的云,融雪的泥,各有各的意思;但总不如一半留着的雪痕,一半飘着的雪华,上上下下,迷眩难分的尤为美满。脚步声听不到,门帘也不动,屋里没有第三个人。我们手都插在衣袋里,悄对着那排向北的窗。窗外的几方妙绝的素雪装成的册页。累累的坟,弯弯的路,枝枝桠桠的树,高高低低的屋顶,都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危立在卷雪的北风之中。上边不见一只鸟儿展着翅,下边不见一条虫儿蠢然的动,不用提路上的行人,更不用提马足车尘了。惟有背后已热的瓶笙吱吱的响,是为静之独一异品;然依昔人所谓“蝉噪林逾静”的静这种诠释,它虽努力思与岑寂绝缘终久是失败的哟。死样的寂每每促生胎动的潜能,惟万寂之中留下一分两分的喧哗,使就烬的赤灰不致以内炎而重生烟焰;故未全枯寂的外缘正能孕育着止水一泓似的心境。这也无烦高谈妙谛,只当咱们清眠不熟的时光便可以稍稍体验这番悬谈了。闲闲的意想,乍生乍灭,如行云流水一般的不关痛痒,比强制吾心、一念不着的滋味如何?这想必有人能辨别的。
1924年1月
(有删改)
【注】①陶然亭,即下文的江亭。②胶皮,一种人力车,车轮外箍实心橡胶车胎。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因“窑台”而联想“会向瑶台月下逢”,表面上写自己“比拟不伦”,实际上为了彰显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
B.第⑥段中“一切已凝的,一切凝着的,一切将凝的”这句话是指作者心中那些已经、正在或将要淡忘的美好回忆。
C.同样是描绘岑寂的冰雪世界,第⑧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登泰山记》中“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一句的手法相同。
D.第⑧段中“闲闲的意想”一句与《荷塘月色》里“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蕴含的情感是相同的。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游踪为线索行文,与《登泰山记》一样都用线性结构叙事,而非《荷塘月色》中的圆形结构。
B.第④段中的“银涛万沸”比拟精妙,不仅写出了作者预想中雪地广袤无垠的景象,而且融入了他对陶然亭雪景的憧憬之情。
C.本文熔文言、白话和书面语、口语于一炉,语言典雅而又独具韵味,文质兼美,颇有让人回味之处。
D.作者追忆了往昔赏雪的美好经历,结尾处对“静”与“动”的关系展开议论,这在写景之外给文章增添了哲学思辨的色彩。
8.下车之后,“我”的心情随所见之景而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围绕关键词“雪·境·理”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游灵岩记
姚鼐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叠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澈,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趋,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创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返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有删改)
材料二:
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即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惟此尤兢兢。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命也欤哉!
(选自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盖灵岩谷A水西流B合中川C水入济D琨瑞山E水西北F流入济G皆泰山之北H谷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帷,名词作状语,与《登泰山记》“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中的“限”用法相同。
B.溯,指逆流而上,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的“溯”词义相同。
C.东南,向东南走,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古来万事东流水”中的“东”用法相同。
D.稍稍,指逐渐,与《登泰山记》“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中的“稍”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构思跳跃性较大,这种写法便于从多个方面对灵岩进行描写和介绍,使文章内容比较充实。
B.作者通过“积雪”“初日”等意象描绘了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色,与《登泰山记》中泰山雪景的意境相似。
C.姚鼐散文的语言特色表现在寓丰富于简洁,寓工妙于自然,即作者善于以精练的语言描写事物。
D.曾国藩对桐城派代表人物,特别是姚鼐,表现出崇敬之情,肯定了桐城派思想的现实意义。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
(2)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
14.材料二中,姚鼐提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统一的文学主张,其中“考据”主要指通过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问题。这一特点在材料一中有何体现?请简要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雨夜眠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832年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描述了深秋的寒冷,交代了时间;“凉冷”二字未提雨,却写因雨而凉冷。
B.颔联“卧迟”写出老年人睡眠少的特点,“灯灭后”写出“卧迟”的时间,突出夜深。
C.取暖的燃料已化为灰烬,老翁却“香添暖被笼”,与上联的“睡美”相照应。
D.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直抒胸臆,突出秋霜的冷酷。表达了老翁内心的愤懑、无奈之情。
16.本诗中“老翁”的形象与诗人在《琵琶行并序》中塑造的“江州司马”的形象及塑造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音乐能给人以听觉上的美的感受,但要用语言来呈现并不容易,于是人们常用比喻的手法来描摹音乐,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 , ”两句,分别用鸟鸣声和流水声来形容琵琶声的婉转流利、缓慢低沉。
(2)《登泰山记》中,赋予静态的青黑色的山以人的动态,表现冰雪之盛的句子是“ ”;描写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 ”。
(3)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常作为含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词中,“秋”便是如此。诗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家之特殊是有一间自己专用的房子,叫作书房。我过去很长时间就没有,现在已然有了,并不大,房中堆满书籍文稿,但静静坐在里边,如坐在自己的心里;任由一己自由地思考或 ① 地想象,天下大概只有书房里可以这样 ② 。这是作家的一种特权。书房不在外边,在家中。 A 这是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是自己精神的原点,有自己的定力。由于作家的书房在家里,作家的家就有特殊的意味:生活的一半是情感的,书房的一半是精神的。当然,情感升华了也是一种精神,精神至深处又有一种情感。
18.请在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19.文中A处缺失了一组论证的句子,请将下列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好后填在空格里。
①然而,作家的写作很少与自己个人的生活相关。
②因此,对于作家,唯有在书房里才能真实地面对世界和赤裸裸地面对自己。
③因为他的心灵面对着家庭外边的大千世界,这温暖的书房便是他踏实的靠背,是他向外射击的战壕。
④所以,大部分作家一生的时间注定与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夜已经很深了,黑孩温柔地拉着风箱,风箱吹出的风犹如婴孩的鼾声。河上传来的水声越加明亮起来。河滩上影影绰绰,如有小兽在追逐,尖细的趾爪踩在细沙上,声音细微如同秀毛①纤毫毕现。河的那边明亮的音乐夹杂着欢笑声穿过来。闸北边的黄麻地里,“泼刺刺”一声响,麻杆儿碰撞着,摇晃着,好久才平静。全工地上只剩下这盏汽灯了,开初在那两盏汽灯周围寻找过光明的飞虫们,经过短暂的迷惘之后,一齐麇集到铁匠炉边来,为了追求光明,把汽灯的玻璃罩子撞得“噼噼啪啪”响。小石匠走到汽灯前,捏着汽杆,“噗唧噗唧”打气。汽灯玻璃罩破了一个洞,一只蝼蛄猛地撞进去,明亮的石棉纱罩撞掉了,桥洞里一团黑暗。待了一会儿,才能彼此看清嘴脸。黑孩的风箱把炉火吹得如几片柔软的红绸布在抖动,桥洞里充溢着地瓜熟了的香味。小铁匠用铁钳把地瓜挨个翻动一遍。香味越来越浓,终于,他们手持地瓜红萝卜吃起来。扒掉皮的地瓜白气袅袅,他们一口凉,一口热,急一口,慢一口,咯咯吱吱,唏唏溜溜,鼻尖上吃出汗珠。小铁匠比别人多吃了一个萝卜两个地瓜。老铁匠一点也没吃,坐在那儿如同石雕。
①毳毛:cuì,鸟兽的细毛。
20.请指出三处加点的“明亮”的语意。
21.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拟声词。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出场景感的?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跑,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他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D 2.A 3.C 4.首先,提出观点:法治文化只有扎根于民俗文化的土壤,根植于民俗文化的现有秩序,才能完成对社会秩序的规制并减少推行阻力。
接着,开始阐述现代法治在民俗性较强地区遭遇困境的原因。一是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内涵存在异质性,二是两者经济基础不同,三是两者争议解决机制不同。
最后,总结并得出结论,进一步阐述现代法治和民俗文化各自的重要性,两者融合既有价值基础又有正当性。 5.
(1)“无讼”观念存在社会结构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性及差序格局,现行法与旧有伦理观念差异大,百姓不了解现代法律及司法程序,导致怕打官司。这体现了“无讼”观念存在的社会结构基础。
(2)“无讼”观念背后有文化根源。受儒家思想影响,民俗文化强调等级、尊卑、宗族等,人们倾向内部调解而非诉讼。这反映了“无讼”观念背后的文化根源。
(3)“无讼”观念背后有秩序维护需求。乡土社会中民俗习惯维持群体成员社会秩序,内部协调解决纠纷利于维持传统礼治秩序,避免诉讼破坏既有秩序。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而民俗文化则强化乡土社会纠纷中对个体权利的维护”错误,根据材料三“法治文化之下的争议解决有一套确定的规则与原则,特别强调争议处理中的程序正当与透明。而民俗文化恰好相反,在本土化的生活当中,民俗习惯已经内化成为人的心理结构,成为解决纠纷的尺度”可知,这里是说民俗文化没有强调个体权利维护。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
B.“这是现代西方社会以宪法为核心的‘形式理性’特征的司法过程的惨痛教训”错误,由材料一“实证法逐渐失去了对于价值和道德问题的追问与反思能力”“最终在二战德国纳粹的统治中展示了极端的残暴、惨痛的教训与现实的难题”可以看出德国纳粹统治的惨痛教训是实证法失去对价值和道德问题的反思能力。
C.“不承认有个人平等主义”错误,由材料二“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可知,乡土社会蜕变过程中普通人怕打官司,是因为现行法原则从西洋搬来与旧伦理观念相差大,且司法程序隔膜,并非不承认个人平等主义。
D.“足够保障乡土民众权益”错误,由材料三“当前现代法治在民俗性较强的地区依然不可避免遭遇到困境”可知,其在保障乡土民众权益方面存在不足。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
A.强调法律是解决疑难和判明对错的工具,未涉及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B.提到治理国家中法度要变革,但没有体现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C.指出法令要符合当时当地情况,这体现了法治文化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材料三观点相符。
D.强调万物标准统一于法律,没有涉及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故选C。
6.B 7.B 8.①在窑台,看到清旷莹明的原野,对赏雪充满期待。②于偏西南方较高大的屋,看到江亭无亭与“我”对陶然亭的预期不符而怅然若失。③游廊内看到北风卷雪、听到琅琅书声,怀念年少时光,觉得温馨(或温暖)。④三间屋中窥看室内陈设,鸟瞰旷莽积雪,感觉美满、闲适。 9.①本文重点描写陶然亭的雪景,描绘雪珠银雾、原野雪光、纷扬雪羽、北风卷雪、雪中书声、旷莽积雪等画面。②营造出“清旷宁静、空灵素淡”而又“温煦中富有生机”的意境。③写景叙事中蕴含作者“在止水(淡然)的心境之中仍保留生命的勃勃生机”的哲学之思。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为了彰显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错。原文“但我总不住的那么想”,可见只是作者的联想,并非为了彰显深厚的文学功底;
C.“手法相同”错误,本文“惟有背后已热的瓶笙吱吱的响,是为静之独一异品”是以声衬静的手法。《登泰山记》中“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是直接表现“静”。
D.“相同”错误,“闲闲的意想”一句饱含着一种悠闲的情调,一种文人暂且超脱时局困扰的闲适心态,并非孤寂的心情。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银涛万沸’比拟精妙”错。此处为比喻,把广袤大地上覆盖的雪比作“银涛”。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①由“不久就远远望见清旷莹明的原野,这正是在城圈里耽腻了的我们所期待的”中的“期待”可知,在窑台,看到清旷莹明的原野,对赏雪充满期待。
②我们到处找亭子,“商量着,偏西南方较高大的屋,或者就是了。但为什么不见一个亭子呢?藏在里边罢?”“然踏穿了内外竟不见有什么亭子”,由“江亭无亭,这样的名实乖违,总使我们怅然若失”中的“怅然若失”于偏西南方较高大的屋,看到江亭无亭与“我”对陶然亭的预期不符而怅然若失。
③由“在曲折廓落的游廊间,当北风卷雪渺无片响的时分,忽近处递来琅琅的书声”“对于我们十分亲密,因为和从前我们在书屋里所唱出的正是一个样子的。尽可以使我重温热久未曾尝的儿时的甜酒,使我俯拾眠歌声里的温馨梦痕,并可以减轻北风的尖冷,抚慰素雪的飘零”中的“重温”“甜酒”“温馨梦痕”等可知,游廊内看到北风卷雪、听到琅琅书声,怀念年少时光,觉得温馨(或温暖)。
④作者等人从这三间屋中窥看室内陈设,“从回廊下踅过去,两明一暗的三间屋,玻璃窗上帷子亦未下”“玻璃上偶沾了几片鹅毛碎雪,更显得它的莹明不滓……但总不如一半留着的雪痕,一半飘着的雪华,上上下下,迷眩难分的尤为美满”,感觉“美满”;又鸟瞰旷莽积雪“窗外的几方妙绝的素雪装成的册页。累累的坟,弯弯的路,枝枝桠桠的树,高高低低的屋顶,都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危立在卷雪的北风之中”“这也无烦高谈妙谛,只当咱们清眠不熟的时光便可以稍稍体验这番悬谈了。闲闲的意想,乍生乍灭,如行云流水一般的不关痛痒”,感觉闲适。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相关信息,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①“雪”。本文重点描写陶然亭的雪景,描绘雪珠银雾“幸而北风还时时吹下一阵雪珠,蒙络那一切,正如疏朗冥濛的银雾”、原野雪光“我们下了车,踏着雪,穿粉房琉璃街而南,眩眼的雪光愈白,栉比的人家渐寥落了。不久就远远望见清旷莹明的原野”,纷扬雪羽“然其时雪又纷纷扬扬而下来,跳舞在灰空里的雪羽,任意地飞集到我们的粗呢氅衣上”,北风卷雪、雪中书声“在曲折廓落的游廊间,当北风卷雪渺无片响的时分,忽近处递来琅琅的书声”,旷莽积雪“累累的坟,弯弯的路,枝枝桠桠的树,高高低低的屋顶,都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危立在卷雪的北风之中”等画面。
②“境”。“累累的坟,弯弯的路,枝枝桠桠的树,高高低低的屋顶,都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危立在卷雪的北风之中。上边不见一只鸟儿展着翅,下边不见一条虫儿蠢然的动,不用提路上的行人,更不用提马足车尘了。惟有背后已热的瓶笙吱吱的响,是为静之独一异品”,旷野都被白雪覆盖,很安静,但这样的背景上又突出“热的瓶笙吱吱的响”,营造出“清旷宁静、空灵素淡”而又“温煦中富有生机”的意境。
③“理”。“死样的寂每每促生胎动的潜能,惟万寂之中留下一分两分的喧哗,使就烬的赤灰不致以内炎而重生烟焰;故未全枯寂的外缘正能孕育着止水一泓似的心境”,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写作者的感悟,升华哲理,写景叙事中蕴含作者“在止水(淡然)的心境之中仍保留生命的勃勃生机”的哲学之思。
10.BDG 11.C 12.B 13.(1)从山岩到溪流,有一点平坦的地方,都种植着柏树,柏树覆盖着高高的山岭,塞满了深深的崖谷。
(2)我原来与朱子颍约定一块来游灵岩寺,恰好子颍有公事,于是派泰安人聂剑光陪我。 14.①“甘露泉”皇帝巡游命名;
②“朗公谷”和“朗公石”,高僧讲经。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灵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姚鼐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灵岩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体现了桐城派散文的特色。文章结构跳跃,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也有对历史人文的考据,展现了作者对义理、考据、词章三者统一的追求。姚鼐的文字工妙自然,寓丰富于简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灵岩诸山的溪水向西流,汇集到中川流入济水;琨瑞山山水向西北流也流入济水,都属泰山北谷的溪流。
“盖灵岩谷水西流”中“灵岩谷水”是主语,“西流”是谓语,句子结构完整,其后B处断开;
两个“……入济”结构一致,两个“入济”后断开;“皆泰山之北谷也”,承前省略主语,句意完整,其前断开,所以DG处断开。
故选BDG。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都是名词作状语,像帷帐一样/像门槛一样。句意:像搭起了行军的帐篷,又像军队移动。/像门槛一样挡在路上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B.正确。句意:迎着山谷流水东行。/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C.“用法相同”错误。东南,名词作动词,指向东南走/“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句意:然后沿朗公谷东南行。/自古以来,世间所有的事情都像东流的水一样。
D.正确。句意:渐渐读他的文章。/逐渐看见云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壮丽景色,与《登泰山记》中泰山雪景的意境相似”错误,作者通过“积雪”“初日”“寒光”等意象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游人的特殊感受,意境清幽冷寂,与《登泰山记》中泰山雪景瑰丽雄浑的意境不同。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地有尺寸平者”,定语后置句,应为“有尺寸平地”;“翳”,覆盖、遮蔽;“高、深”,形容词作名词,高高的山岭、深深的崖谷。
(2)“约”,约定;“值”,恰好;“俾”,使;“偕”,陪同。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可知,“甘露泉”皇帝巡游命名;
②由原文“世言佛图澄之弟子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可知,“朗公谷”和“朗公石”,高僧讲经。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游灵岩记
姚鼐
泰山以北有很多巨大的石头,而灵岩最有名。我在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四从泰安来灵岩游览。灵岩的形状像石头砌成的城墙,高千余雉,周围环抱的群山像个玉环,南面有个缺口。南面有重重的山岭遮蔽着,条条的溪流环绕着。从山岩到溪流,有一点平坦的地方,都种植着柏树,柏树覆盖着高高的山岭,塞满了深深的崖谷,灵岩寺就在这柏林中。树林中布满了积雪,初升的太阳显得明朗清澈,深冬的阳光照在寺院的墙壁上,光影慢慢地移动。凿开寺庙后的山岩,做成佛龛,来放置佛像。估量它的高度,大约有岩石的十分之九高,陡峭不能直上,只有有时横行,有时侧身攀援才能上去。登上山顶之后四望群山,只见群山竞相奔驰,姿态非常奇异,像搭起了行军的帐篷,又像军队移动。山崖脚下有泉,乾隆皇帝来巡游时,命名为“甘露之泉”。寺庙的和尚拿出碗勺,接泉水来让我们品尝。扭头去看寺院左右立着的石碑,大多是宋代以后刻的字,有的镶在墙上,有的用石块砌成,上面有字,刻着(宋徽宗)“政和”的字样。
我原来与朱子颍约定一块来游灵岩寺,恰好子颍有公事,于是派泰安人聂剑光陪我。聂剑光指着灵岩山的北谷说,迎着山谷流水东行,越过一道山岭,就可以到达琨瑞山。灵岩诸山的溪水向西流,汇集到中川流入济水;琨瑞山山水向西北流也流入济水,都属泰山北谷的溪流。据传说晋代佛图澄的徒弟竺僧朗,曾住在琨瑞山,有时到灵岩寺为众人讲说佛法。所以琨瑞山的山谷叫朗公谷,而灵岩则有一块大石叫朗公石。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靠大路,来游玩的人一天多似一天。然而到了琨瑞山,岩谷更加幽深,景色更加奇丽。我来不及去,写信告诉朱子颍。子颍以后来游,可沿泰山西坡,观赏灵岩,北至历城,然后沿朗公谷东南行,到达东长城岭下,再由泰山的东坡返回泰安,这样山的四面都游赏完了。夜晚住在长清县的张峡。姚鼐记。
材料二:
乾隆末年,桐城的姚鼐先生非常擅长古文;他敬慕并且仿效同乡前辈方望溪侍郎的古文,又受到刘大櫆君和自己伯父姚范君的传授。方、刘、姚三位君子都是学通古今的大儒,极有声望,所以姚鼐先生对于古文的研究和创作就更加精深了。历城的周永年因此赞叹说:“天下的文章,大概都在桐城吧!”于是学者大都崇拜桐城人的文章,称为“桐城派”。
在乾隆中期,天下的大儒奇才,做学问崇尚渊博,繁琐称述,多方引证,往往为了考证校对一个字,反复用几千字来说明还不得罢休。他们在学术上另立旗帜,名叫“汉学”。唯独姚先生排除形形色色的理论,认为义理、考据、辞章,这三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一定要以义理为根本,然后文辞才有所依托,考据才有所归附;一篇文章中,只有义理是最需要注意的。当时姚先生孤立无援地与汉学家论争,往后五六十年,现在的读书人,渐渐读他的文章,继承他的理论。学说的衰亡兴盛,也各自有它的时代,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15.D 16.①本诗中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塑造了安闲自得、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首联中的“安闲”二字直接点出老翁的形象;老翁在秋雨之夜仍然安然“睡美”和睡醒之后看见红红的“霜叶”,写出了老翁的闲适。
②《琵琶行》主要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的是失意苦闷、抑郁不得志的江州司马形象。诗中描写了被贬之地的环境,侧面烘托了诗人被贬之后内心的苦闷;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后“江州司马青衫湿”,写出了江州司马抑郁不得志的形象。
【导语】《秋雨夜眠》通过描绘秋夜的凉冷、雨声的美妙以及晨起的霜叶,展现了老翁在秋夜中安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中细腻的描写和温暖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满足与宁静,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表达了老翁内心的愤懑、无奈之情”错误。尾联写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老翁的闲适无事、孤寂淡泊;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本诗中“老翁”的形象是安闲清静、闲散无事。前两联是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形象:“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后两联则从老翁睡醒之后情况作进一步描绘:夜已经过去,老翁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
本诗塑造人物的手法是正面描写。“安闲一老翁”直接正面点明了老翁的安闲形象;“卧迟”“睡美”“香添暖被笼”“未起”等词句都是对老翁生活状态的正面描写。
②《琵琶行并序》中塑造的“江州司马”是被贬谪在偏远的地方,内心凄凉、郁闷不得志的形象。文章通过“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宅生。……呕哑嘲哳难为听”详细描写了其被贬之地的环境: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这样的描写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侧面表现了他内心的苦闷。诗中对琵琶女悲惨命运的叙述以及对其精湛琴艺的赞美,也间接反映了江州司马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江州司马听闻琵琶曲后的强烈共鸣。他对琵琶女遭遇的同情,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这种通过他人故事来映射自身情感的方式,使得江州司马的形象显得更加深沉而复杂,表现了一位被贬官员内心的失意与苦闷。
《琵琶行并序》中塑造人物的手法是侧面烘托。“江州司马”的形象是通过琵琶女描述命运时江州司马的情感反应,以及被贬之地的苦寒环境描写来侧面烘托的。
17.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莺、咽、苍、作、寥。
18.①天马行空 ②随心所欲 19.④①③②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此处修饰“想象”,照应上文“自由地思考”可知,“想象”也应该是自由,不受拘束的。可填写“天马行空”。“天马行空”:本意是指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常用来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此外,它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才思豪放,超群不凡,或者形容思想自由,言论空泛,不着边际等。
②照应“这是作家的一种特权”,语境要表达的意思是大概只有书房里可以这样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选用成语“随心所欲”。“随心所欲”:根据自己的愿望或者心情,做任何事情都不受限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关联词语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④中“家人”是对前句“家中”的呼应,应该排在首位;①语义上转折,紧承④;③和②有共同的关键词“书房”,语义联系紧密,应该相连,②是由前文得出的结论,与“这是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衔接紧密,应该排在最后。
故答案为④①③②。
20.①第一处“明亮”指因夜晚的安静,河上的水声清晰;②第二处“明亮”指音乐欢快具有穿透力;③第三处“明亮”指灯光(或罩子光)耀眼。 21.①三处词语分别摹拟“麻杆碰撞声”“飞虫撞罩声”“石匠打气声”;②以声衬静,反衬夜晚的宁静;③增强画面感或趣味性。 22.①运用嗅觉、味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带来场景感。闻到香味,感到冷热,听到声响,看到白气,给人置身实地的感觉;②细节刻画(或动作/神态描写)。“鼻尖上吃出汗珠”,写出了众人吃胡萝卜和地瓜的热火朝天的情态;③运用拟声词。“咯咯吱吱”模拟吃冷的脆的胡萝卜的声音,“唏唏溜溜”模拟吃烫的软的地瓜的声音,写出了众人既吃得急切又怕烫的场景感。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第一处语境是夜晚,“河上传来的水声越加明亮起来”,这里的“明亮”描写的对象是“水声”,应该是指夜晚水声显得很“清晰”;
②第二处“河的那边明亮的音乐夹杂着欢笑声穿过来”,“明亮”描写的对象是“音乐”,而且在“河那边”,用了“穿”字,表明音乐欢快具有穿透力;
③第三处描写的是“汽灯”,“明亮的石棉纱罩撞掉了”,“明亮”描写的对象是“石棉纱罩”,“石棉纱罩”本身并不具有亮度,是汽灯的光照亮了它,因此“明亮”指灯光(或罩子光)耀眼。
2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效果的能力。
①独一处“闸北边的黄麻地里,‘泼刺刺’一声响,麻杆儿碰撞着,摇晃着,好久才平静”,第二处“飞虫们……为了追求光明,把汽灯的玻璃罩子撞得‘噼噼啪啪’响”,第三处“小石匠走到汽灯前,捏着汽杆,‘噗唧噗唧’打气”,三处词语分别摹拟“麻杆碰撞声”“飞虫撞罩声”“石匠打气声”;
②再看效果,语境描写的是夜晚的环境,这些声音其实都不大,作者刻意描写这些声音,是以声衬静,反衬夜晚的宁静;
③拟声词本身很形象,声音配合视觉,能够增强画面感,同时描摹这些声音也很有生活气息,增添了趣味性。
2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写作手法的能力。
①画线句描写小石匠在烤地瓜,“香味越来越浓”是嗅觉,“扒掉皮的地瓜白气袅袅”是视觉,“一口凉,一口热”是触觉,“咯咯吱吱,唏唏溜溜”是听觉,这段描写运用嗅觉、触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带来场景感。闻到香味,感到冷热,听到声响,看到白气,给人置身实地的感觉;
②细节刻画(或动作/神态描写)。画线句描写众人吃热的烤地瓜和凉的胡萝卜的情景,“鼻尖上吃出汗珠”,写出了众人吃胡萝卜和地瓜的热火朝天的情态;
③运用拟声词。众人吃的是脆生生的胡萝卜和热热的烤地瓜,因此拟声词不同。“咯咯吱吱”模拟吃冷的脆的胡萝卜的声音,“唏唏溜溜”模拟吃烫的软的地瓜的声音,写出了众人既吃得急切又怕烫的场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