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死在午后》中提出了“冰山理论”:“如果一个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海明威将写作比为海上漂浮的冰山,作家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仅仅是露出海面的八分之一,在海面之下应该有那被“省略”的八分之七。
英国评论家赫·欧·贝茨认为“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海明威“砍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他通过干净利落、备受锤炼的文字使得读者眼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
“冰山理论”在表层叙述上使用极简的文字进行叙事,符合海明威对语言简明蕴藉的追求。在词汇的选择上,海明威摒弃了繁杂浮夸却空洞造作的修饰辞藻,他删掉了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海明威曾自言:“我写得很粗俗,人们就把这种粗俗说成是我的风格。”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几乎未曾使用书面用语,大量的口头日常用语随意却精准地勾勒出了冰山庞大巍峨的轮廓。伊利亚·埃伦伯格的一席话很好地佐证了这一观点:“海明威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偶尔听到的那种对话,而是对话的浓缩和提炼,常常由那些表面上毫无意义的语言组成——只不过是日常用语罢了,但总是尽力地传达出了最重要的意义。”
对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选择,海明威保持着少而精的态度,他惯常使用能够准确表达事实的动词和名词进行描述。在他利落干净的笔触下,人物对话被剔除掉情绪化描述,从而还原至本真状态。在海明威的描述中,作者本人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状态,不作过分的描写,以简洁凝练的笔法完成了“八分之一”的冰山塑造。
在刻意的省略之下,潜藏在水底的“八分之七”冰山则显得更加含蓄惊人。海明威在创作中掩藏了小说人物的内心感情,不论是高兴、悲痛、兴奋、失望、轻蔑等情绪,从未过分渲染,也几乎没有心理描写。作为作者的海明威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从不对小说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者解释评论,他只是站在故事之外,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使故事场景和人物依次出现在读者眼前。干练的人物对话和外部环境描写成为读者管窥冰山之下汹涌暗流的不二法门。在海明威平淡甚至稍显不近人情的笔法之下,读者们只能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在字里行间内感受人物。但神奇的是,在这种克制到近乎冷酷的描述中,读者依然能够走进人物,体味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情绪,这不能不说是“冰山理论”的独有魅力之一。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在主题思想方面则被掩藏得更深,他短篇小说在情节上因精选而省略。他的短篇作品似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故事呈现一种戛然而止的状态。《杀人者》的尾声并没有言明杀手究竟有没有动手杀人,《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列车仿佛没有尽头,神秘的手术也没有进行。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多半像是一段没头没尾的叙述,没有故事背景和事件动因,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占据了其短篇小说的大半篇幅,并且小说情节的推进主要靠人物之间的直接对话完成。然而恰恰是这种没有将故事说完的感觉,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去对文本进行反复咀嚼。
这种言未尽、意无穷之感使“冰山理论”拥有了更深一层的叙述模式,被海明威刻意隐藏的人物情感和思想主题与表层语言精炼简洁的叙述之间构成了强烈的结构冲突,海明威高超的叙述技巧下形成了表里两层故事,两个故事之间的碰撞冲突牢牢抓住了读者的思维。
(节选自《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再探》)
材料二: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现代主义潮流在文学、绘画等领域兴起。当时的艺术教母格特鲁德·斯泰因对文学和艺术的革新有着重要作用。在个人写作上,斯泰因和詹姆斯·乔伊斯一样,寻求打破传统叙述惯性的方式。斯泰因意识到,传统叙述中的语言都是被整理、被秩序化的语言,而这并非语言的全部。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的感受或思考中,没有被整理过的语言才是常态。依照这种理念,斯泰因创作了《美国人的形成》,这部作品成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乔伊斯同样也摒弃“理性秩序化”的语言,而用混乱的意识流表现人物内心。身处现代主义大潮之中,海明威自然也会试图摆脱传统叙述的惯性,但他使用的不是未经理性整理的语言,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整理”的语言。这种整理方式,和立体主义画作有异曲同工之处。
立体主义画作通过碎片的拼贴,形成没有明确意义的载体,画作本身不再像以前一样是完整的讯息和“意义的承载者”,而只是讯息的暗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观看形成独特的感受。“冰山理论”同样如此。露出的八分之一只是讯息的暗示,读者通过千差万别的个人想象,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比如《白象似的群山》,那一对年轻男女到底是什么关系?孩子是那个小伙子的,还是女孩和其他人的?这些在小说中都没有明确说明。你如何添加这些信息,故事的样貌会完全不同。
“冰山理论”还受到战争的影响。在战争中,最让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无所不在的死亡的威胁,它像巨大的阴影覆盖在你的生命之上,让你无法像普通人那样思考。海明威对战争的这种直接感受,促使他形成了冷静、无所谓的叙事口吻。既然死亡无法躲避,那就只能用无所谓的态度去面对。在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下,“逼出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几乎无法用正常语言可以形容,因此海明威“写表面的平静,为的是暗示底下的惶惶不可终日”。只有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读懂《永别了,武器》中那些看似没有缘由、甚至无聊的对话。
(节选自张进《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怎么来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保持少而精的创作态度,追求使用极简的文字叙事,删除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B.海明威往往通过利落干净的笔触,还原生活的本真,创造出鲜明的形象,使故事场景和人物依次出现在读者眼前。
C.海明威不做心理刻画和过分渲染,但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被掩藏了的小说人物内心深处的情绪,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D.海明威在精选过程中会省略部分情节,并不把故事讲完,把主题思想掩藏在更深处,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杀人者》的尾声并没有言明杀手究竟有没有动手杀人,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故事呈现一种戛然而止的状态。
B.《白象似的群山》主要呈现的是人物对话,读者在对话后面添加的信息不同,他们心中故事的样貌会完全不同。
C.海明威的小说通过碎片的拼贴,形成没有明确意义的载体,只有讯息的暗示,不像以前的小说有着完整的讯息。
D.《永别了,武器》中的对话没有缘由、甚至无聊,是因为海明威无法用正常语言来形容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
3.下列选项,不属于论证《老人与海》“冰山的八分之七”的一项是( )
A.“后来鲨鱼打败了我”,蕴涵了老人紧张、痛苦、无奈等复杂的情感。
B.小说中的大海是一望无际、深不可测的,象征着人生不可捉摸的命运。
C.通过对老人和孩子两个人物的刻画,海明威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D.《老人与海》是根据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真实故事创作而成的。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怎么来的?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三弄
高春阳
梅姨这几天不吃不喝。我得劝劝她。
湖水一片碧绿。我划着小船,荡在湖面上,身后漾起一串串水花。我喜欢绿色,我的头绫子就是绿色的,它像一朵湖中的浪花,系在我的小辫子上,在春风中飘荡。
我却无意招惹春风。我的心思全在梅姨身上。
那是一座小岛。我上了岸,刚走进梅姨的小院儿,一曲琴音丝丝绕绕,从小木屋里传了出来。我停下脚步,听了一会儿,心动起来,能弹琴,说明梅姨身体见好啦。我放下饭盒,坐在院门口一块石头上,樟叔也曾经坐在这块石头上。托着腮,我陷入遐想。
岛是孤岛,只有梅姨一个人在养伤。爸妈和我,每天都轮流给她送饭。爸妈嘱咐过我,这事不能跟任何人讲。阿爸给梅姨备了一条小船,可她拿小船当摆设。我每次荡着小辫子来,梅姨不是在读书,就是在弄花。她看见我就高兴,总给我讲故事、弹古琴。
其实真正吸引我的,是梅姨的那只古琴。
前段日子,家里来过一位客人,叫樟叔,没住几天,总独来独往。有一天,阿爸让樟叔带我上岛玩。我开心极了。樟叔特别宠我,总用胡茬儿扎我的小脸蛋。当晚到了梅姨家,樟叔没进院儿,只是坐在院门口的一块石头上。我注意到,院里木桌上多了个琴盒。
梅姨那天,真像花仙子。当时晚霞正浓,梅姨娉娉袅袅,一袭白裙,如驾云朵,从画上飘下来。我看呆了。
梅姨取出琴,樟叔掏出箫。两人对下眼神,一个院里,一个院外,清风徐徐中,开始合奏。
这个岛,东部像龙,西部像凤。龙吹箫,凤抚琴,余晖洒下来,我们三人,一起笼罩在霞光里。
《梅花三弄》。
如泣如诉,弦音婉转。如诗如梦,箫声悠扬。我浑身酥麻,一时出现幻觉,仿佛看见江水依偎翻滚,仿佛听见星月互诉衷肠。我好像生出了一双翅膀,越过田野,飞向海洋,越过高山,飞向远方。
乐声戛然而止。我看见,樟叔和梅姨的目光都湿润了。
樟叔起身,说,走了。
梅姨起身,说,走吧。
樟叔说,秋天再来。
梅姨说,等你接我。
彩霞满天,渔舟唱晚。樟叔拉过我的手,且行且歌,泛舟而去。
樟叔一路把歌声摇进长河落日。回首,百花仙子在岛边哭泣。恍然间,我看见众仙纷降,百花盛开,赶紧指给樟叔看,樟叔清泪两行。
当晚回到家,阿爸和樟叔就着梅姨名字下酒,大醉一场。第二天一早,樟叔不见了。以后再也没来过。
后来,阿爸给我讲,古书《镜花缘》里百花仙子被贬凡间,咱们粤东北,是百花仙子的降生地。阿爸说,梅姨就是百花仙子。我听不懂,问阿妈,阿妈瞬间一脸泪,摸着我的小辫子不作声。
我喜欢绿色。湖水的绿色有一万种,我独喜欢嫩绿。谁让我还小呢。我想长大,我想当穆桂英。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梅姨的时候,她打开饭盒,正在吃阿妈做的鱼生粥。她点头赞许。我忍不住问,樟叔咋不来了?好想听你俩一起弄调调。梅姨的手哆嗦了一下,勺子里的粥,掉了一半。良久,才说,你樟叔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奇怪,有多重要呀?梅姨说,比命还重要。然后放下勺子,轻声说,花开有序,雪落有时。
那天离岛的时候,梅姨用纸给我折了一只小船。当时阳光细细碎碎落在湖面,湖水一片青绿。我拿着纸船,心里开始后悔。上岛前,阿爸阿妈告诉我,小孩子不要乱讲话!明白吗?我吓得手攥辫子,一味地点头。这几天,爸妈去岛上的次数明显增多,回来后,俩人背着我,一聊就到半夜。
有一天傍晚,放学后我划船去了岛上。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用事事都经爸妈同意。刚下船,在湖边就遇见了梅姨。夕阳中,她一身肃穆,看上去,白裙已经发黄,面容明显憔悴。见到我,她一把搂过我,坐在湖边看日落,眼里全是悲伤,说,阿樟牺牲了,我知道。我去过村里。
我一激灵,湖水掀起一层层细浪。我这才看清不远处,那只古琴,在湖水的推送下,正慢慢飘去远方。我惊叫了起来。黄昏中,湖水起了波澜,墨绿涌动。梅姨掏出一只纸船放进湖里,小声说,船行慢,一生太短,等不到秋天了。
十天后,阿爸和阿妈再领我登岛,梅姨的坟前,摆着一支箫。坟的四周,开满鲜花。我惊奇地发现,百花丛中,有一只大大的纸船,特别显眼。船的方向,一边指向箫,另一边指向新丰江。
阿妈突然泪奔,说,你是阿梅和阿樟的女儿。他俩是抗日英雄,当年你阿妈中了鬼子一枪,特意来这里养伤。没想到……
50年后的一个春天,家乡东源县举办一个文学笔会。主办方安排与会者游览,专门找我来陪同。我刚讲完上面那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对我说,阿婆,新丰江水库是1960年建成的哦,那之前还没有你说的湖。
我抚着孩子头,说,当年是没有水库。那是客家几代人的梦想。可今天,都实现啦。梦想中的那个湖,今天叫万绿湖,梦想中的那个岛,今天叫龙凤岛。梅姨和樟叔的故事,就是所有东江儿女的故事。
这时小男孩的妈妈说,孩子你看,展柜那里有什么?
大家循声看向展柜。小男孩叫道,啊,是一支箫!
(《天池小小说》2024年15期)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姨弹奏的著名古琴曲《梅花三弄》,既扣住了题目,也突出了她的高洁品质,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B.樟叔、梅姨夫妇将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孩子来到身边也不能相认,夫妻相见也只能院里院外相对琴箫合奏。
C.“我”随着樟叔离开梅姨时,看见众仙纷降、百花盛开,这一情节增添了小说的神奇色彩,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D.阿妈后来对“我”说,“我”是梅姨和樟叔的女儿,他俩是抗日英雄及梅姨养伤等情节,虽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将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由过去写到现今,时间跨度大,故事衔接自然,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并用,深化了小说的意境。
B.小说多处运用伏笔,比如开篇交代“我”喜欢绿色,扎绿色头绫子,是为了配合后面对万绿湖的描写,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C.小说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如梅姨弹琴如泣如诉、樟叔吹箫曼妙悠扬等细节描写,具有浓郁的抒情性,让读者陶醉其中。
D.小说正面描写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鬼子的战争场面,以樟叔和梅姨的先后离去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人们心灵的巨大伤痛。
8.这篇小说的主体部分作者运用“儿童视角”来叙事,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有评论说“文中利用电影中的特写手法:反复出现某个视觉元素或情节,以塑造人物或突出主题”,请从小说中的“‘我’的小辫子”“梅姨的白裙”“箫”三个元素中选择一个来分析这一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
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
子骞曰:“敢问古之为政?”
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者,正衔勒,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善御民者,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而兆民怀之。今人言五帝三王者其盛无偶威察若存其故何也?其法盛,其德厚,故思其德,必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于天,上帝俱歆,而丰其年。
“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专用刑辟,譬犹御马,弃其衔勒,而专用棰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无衔勒而用棰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治国而无德法,则民无修;民无修,则迷惑失道。如此,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苟乱天道,则刑罚暴,上下相谀,莫知念忠,俱无道故也。今人言恶者,必比之于桀纣,其故何也?其法不听,其德不厚。故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升闻于天,上帝降之以祸罚,灾害并生。故曰德法者御民之本。”
(节选自《孔子家语·执辔》)
材料二:
(唐)太宗曰:“周、孔儒教,非乱代之所行;商、韩刑法,实清平之粃政。道既不同,固不可一概也。”公(魏征)对曰:“商鞅、韩非等,以战国纵横,间谍交错,祸乱易起,谲诈难防,务深法峻刑以遏其患,所以权救于当时,固非致化之通轨。”
太宗御太极殿,大赦,因谓侍臣曰:“为君极难,法若急,恐滥及善人;法若宽,则不肃奸宄。宽猛之间,若为折衷?”公对曰:“自古为政者,因时设教。若人情似急,则济之以宽;如有宽慢,则纠之以猛。时既不常,所以法令无定。”
(节选自《魏郑公谏录》)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人A言B五帝三王者C其盛D无偶E威察F若存G其故H何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敢于,与《〈老子〉四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中的“敢”词义相同。
B.壹,统一、使一致,与《大学之道》“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的“壹”词义不同。
C.恶,厌恶,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恶其声而然”中的“恶”词义相同。
D.固,实在、确实,与《五石之瓠》“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中的“固”词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闵子骞在赴任之前,向孔子询问治理民众的方法,孔子运用对比等手法非常巧妙地作出了解答。
B.从“上帝俱歆”“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来看,孔子有迷信思想,把治平的希望寄托于上帝。
C.唐太宗认为时代特点不同,是实施周公、孔子的方略还是商鞅、韩非的方略来治理不能一概而论。
D.唐太宗认为国君很难控制法律的标准,法律太严或太宽都会造成恶果,最好是将它们调和适中。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
(2)所以权救于当时,固非致化之通轨。
14.对于治国,孔子和魏征各自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节选)
李白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
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
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
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
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15.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两句点明了诗人行走的方向和地点,通过对山川的描述,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B.“屡”字写出“回顾”的频率,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作者对漆林渡美丽景色的留恋。
C.“琼树”象征万巨的品行高洁,以此来赞赏友人,表现出作者和友人之间浓厚深切的情谊。
D.尾句写作者与万巨见面后兴致勃勃地吟咏诗文佳句,说明两人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与追求。
16.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漆林渡景色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质彬彬是儒家的理想人格,《〈论语〉十二章》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
(2)《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江水流过鲜草茂盛的原野、花上月光如冰粒一般景象的诗句是“ , ”。
(3)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古诗词中常有“白发”的描写,以抒发作者的悲叹,如“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家乡是山区,山上,田野,村边,甚至庭院都长有酸枣树,酸枣树以千姿百态装点着山岭,薄地,石堆,以至石缝,就像山里人,深深眷恋着每处山岭土地。
我老家的院子西南角,就有几棵酸枣树,每年四月,(甲),黄黄的,嫩嫩的,和院中的石榴树、桃树、刺槐组成小院的风景,使不大的院子,生机勃勃。
夏风初起,叶子变大变绿,嫩枝条由黄转为褐色,软刺也逐渐坚硬。这时(乙),像洒落在绿叶的金星,闻一闻,清香入鼻, A 。小小的野蜂,随香前来,忙着采蜜。一波波,像为金色的花儿舞蹈。
在夏日的照射下,花心中米粒样的小枣,慢慢长大,一树树青青的酸枣,圆圆的,像绿色的翡翠,藏在绿叶和枣刺里。秋初,酸枣颜色泛白,在阳光下,煜煜生辉。仲秋后,经过秋的着色,一个个变红,或青红相间,或红白各半,像玛瑙般可爱,在全部变红后,又像一只只小灯笼,在风中随枝轻摇。
这时候的酸枣,最好吃,酸酸甜甜,清脆爽口。一片片,一墩墩,红红的果实让人 B 。从开花那时起,就盼着它快快长大,快快成熟,我和哥哥吃着酸枣,心里美滋滋的。
①酸枣树不张不扬,②独自生长于山野间,③默默地守护着大山,④它为人类没有任何索取,⑤却献出人人喜爱的果实,⑥这平凡而崇高的品格,⑦是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的榜样。家乡的父老乡亲,不正像这株株酸枣树吗?质朴而又顽强,祖祖辈辈辛勤耕耘,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丽。
18.请在文中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请在文中A、B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四自然段用了四个比喻,请找出并整体说明其表达效果。
21.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时候酸酸甜甜、清脆爽口的酸枣最好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某网红在直播中对居里夫人的讲解出现明显的事实错误,他声称居里夫人发现了铀元素,发明了X光机,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事实上,铀元素是克拉普罗特于1789年发现的,而X光机则是威廉·伦琴发明的。至于奖项方面,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分别是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并非诺贝尔文学奖。
网红的粉丝们认为网红学的是文科,科学知识欠缺很正常;直播在于带货,不是在做科普;关注大局,不要纠结细节;黑粉们都是闲的,花这么多时间来挑事儿……
针对网红粉丝的观点,请你写一篇驳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B 3.D 4.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②论证层次清晰。先阐述“冰山理论”内涵,再分别论述表层与深层表现,最后说明叙述模式。
③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富有文学性。 5.①身处现代主义大潮之中,海明威试图摆脱传统叙述的惯性,用独特方式整理语言以形成讯息暗示。
②受战争影响,战争中的特殊心理状态促使他形成冷静叙事口吻,写表面平静暗示底下的惶惶不可终日。
【导语】材料一详细阐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强调其通过极简文字和省略手法,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材料二则探讨了“冰山理论”的形成背景,指出其受现代主义潮流和战争经历的影响,强调海明威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传达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两则材料共同揭示了海明威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海明威不做心理刻画”错误。根据材料一“也几乎没有心理描写”可知,原文是“几乎没有”,选项过于绝对。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错误。根据材料一“他的短篇作品似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故事呈现一种戛然而止的状态”,原文说的是“似乎”,并没有说《杀人者》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
C.“海明威的小说通过碎片的拼贴”错误。材料二说的是立体主义画作通过碎片的拼贴形成没有明确意义的载体,“冰山理论”和其有相似之处,而非海明威的小说通过碎片拼贴。
D.“《永别了,武器》中的对话没有缘由、甚至无聊,是因为海明威无法用正常语言来形容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错误。材料二说的是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几乎无法用正常语言形容,所以《永别了,武器》中有看似没有缘由、甚至无聊的对话,但不能说对话没有缘由、无聊只是因为海明威无法用正常语言形容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A.体现了潜藏在水下的人物情感,属于“冰山的八分之七”。
B.小说中的大海象征着人生不可捉摸的命运,是对主题思想的深度挖掘,属于“冰山的八分之七”。
C.通过对两个人物刻画表达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也是对主题思想的深度挖掘,属于“冰山的八分之七”。
D.只是说明《老人与海》的创作来源,没有涉及到“冰山理论”中潜藏在水下的那部分内容。
6.B 7.D 8.(1)以儿童的视角叙述,避免了直接描写战争和牺牲带来的冲击,使故事更加纯真而充满温情,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2)儿童视角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探索性,让读者随着儿童的发现和成长逐渐揭开故事和人物的真相,突出人物的神秘、高雅和勇敢,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3)儿童视角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我”看到樟叔和梅姨合奏时仿佛看见江水、星月等,这种充满童趣的描写让故事更加有趣味性。
(4)儿童视角叙事象征着希望和未来,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历史和现实,寓意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缅怀。 9.示例一:选择“我”的小辫子。
(1)小辫子反映了“我”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象征着“我”的纯真和活泼。阿妈摸着“我”的小辫子不作声,这一细节表现出阿妈内心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我”身份的特殊,小辫子这一特写使阿妈的情感更加细腻,形象更加立体。
(2)小辫子作为儿童的一个特征,在战争年代,代表着新生、纯真和希望,暗示着东江儿女的希望会像孩子一样不断成长,突出了东江儿女坚韧不拔的主题。
示例二:选择“梅姨的白裙”。
(1)白裙象征着梅姨的纯洁、高雅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命运变化。从最初的美丽动人到后来的憔悴发黄,白裙的变化反映了梅姨在战争中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
(2)白裙的美丽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梅姨在战争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向往,对东江英雄儿女的赞美。
示例三:选择“箫”。
(1)箫是樟叔的乐器,它象征着樟叔的勇敢和深情,也反映了他与梅姨之间深厚的感情。
(2)战争背景下,悠扬哀怨的箫声象征着樟叔和梅姨的爱情和革命友情,他们在战争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爱情,作者通过特写“箫”表达来对他们精神的赞美。
【导语】这篇小说通过儿童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作者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绘了梅姨和樟叔的高尚情操和悲剧命运。小说中多次运用伏笔和象征手法,如绿色、白裙、箫等元素,增强了故事的层次感和艺术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神奇的情节设置,小说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传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B.“夫妻相见也只能院里院外相对琴箫合奏”错误,原文“当晚到了梅姨家,樟叔没进院儿,只是坐在院门口的一块石头上。……梅姨取出琴,樟叔掏出箫。两人对下眼神,一个院里,一个院外,清风徐徐中,开始合奏”,描写了夫妻相见的场景,但并没有说“只能院里院外相对琴箫合奏”,不能相认。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
D.“小说正面描写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鬼子的战争场面”错误,小说并没有正面描写中华儿女抗击日本鬼子的战争场面,而是通过侧面叙述樟叔和梅姨的故事来写战争。
10.CEG 11.A 12.B 13.(1)所以不用吆喝马就应和缰绳的松紧前进,不用扬鞭就可以达到千里之远。(2)这是暂且用来拯救当时的权宜之计,本来也不是实现教化的普遍方法。 14.①孔子主张用德政和法制来治国。②魏征认为治理国家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教化政策;时势不固定,所以法令也没有固定的标准。
【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孔子与闵子骞的对话,以及唐太宗与魏征的讨论,探讨了治国之道。孔子强调以德法为治国之本,认为德法结合能使民心和顺,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则认为治国应因时制宜,法令需根据时代特点调整,魏征补充道,宽猛相济是治国的关键。两者都强调治国需灵活应变,结合德法与刑法,体现了古代政治思想的深刻性和实用性。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人说起五帝、三王,他们的盛德无人能比,他们的威严和明察好像至今还存在,这是什么缘故呢?
“人”是主语,“言”是谓语,“五帝三王”是宾语,中间不断开,“者”一般放在上句末尾,其后C处断开;
“其盛无偶”也是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其后E处断开;
“威察若存”主谓宾齐全,其后断开;“其……何”是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其前G处断开。
故选CEG。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敢于”错,应该是谦辞,冒昧地/敢于。句意:请问古时候的人是怎样执政的呢?/来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B.正确。统一、使一致/全部、一律。句意:就得统一道德和法制。/全部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C.正确。都是“厌恶”。句意:所以民众厌恶他们的残暴。/不是讨厌他的哭声才这样的。
D.正确。都是“实在、确实”。句意:确实不能一概而论。/先生确实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孔子有迷信思想,把治平的希望寄托于上帝”错。本文中孔子主张用德政和法制来治理天下,并非把希望寄托于天帝,之所以说“上帝俱歆”“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是为了强调采用德政和法制就会治理得好,能够国运长久百姓安乐。不能将其理解为迷信思想。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口无声”,不用吆喝;“应”,应和;“策”,鞭子;“极”,达到。
(2)“所以”,用来……的;“权”,暂且;“致化”,实现教化;“通轨”,大路,这里指“普遍的方法”。
1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根据“以德以法”“故曰德法者御民之本”等可知,孔子主张用德政和法制来治国。
②根据“自古为政者,因时设教”“时既不常,所以法令无定”可知,魏征认为治理国家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教化政策;时势不固定,所以法令也没有固定的标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闵子骞任费地长官时,向孔子请教孔子治理百姓的方法。
孔子说:“用德政和法制。德政和法制是治理百姓的工具,就好像驾驭马用勒口和缰绳一样。国君好比驾马的人,官吏好比勒口和缰绳,刑罚好比马鞭。君王执政,只要掌握好缰绳和马鞭就可以了。”
闵子骞说:“请问古时候的人是怎样执政的呢?”
孔子说:“古代的天子把内史作为帮助自己执政的左右手,把德政和法制当做马的勒口,把百官当做缰绳,把刑罚当做马鞭,把万民当做马,所以统治天下数百年而没有失误。善于驾驭马,就要安正马勒口,备齐缰绳马鞭,均衡使用马力,让马齐心合力。所以不用吆喝马就应和缰绳的松紧前进,不用扬鞭就可以达到千里之远。善于统治民众,就得统一道德和法制,端正百官,均衡使用民力,使民心安定和谐。所以法令不用重复民众就会服从,刑罚不施行天下就会得到治理。因此天地也认为他有德,万民也乐于服从。天地之所以认为他有德,万民之所以乐于服从,因为各种政令美好,民众就会交口称赞。现在人说起五帝、三王,他们的盛德无人能比,他们的威严和明察好像至今还存在,这是什么缘故呢?他们的法制完备,他们的德政深厚,所以一想起他们的德政,必然会称赞他们个人,朝夕为他们祝祷。上天听到了这些声音,天帝知道了都很高兴,因此让他们国运长久而年成丰收。
“不擅长治理百姓的人,他们丢弃了德政和法制,专用刑罚,这就好比驾驭马,丢弃了勒口和缰绳,而专用棍棒和马鞭,控制不好是必然的。驾驭马没有勒口和缰绳,而用棍棒和马鞭,马必然会受伤,车必然会毁坏。没有德政和法制而用刑罚,民众必然会流亡,国家必然会灭亡。治理国家而没有德政和法制,民众就没有修养;民众没有修养,就会迷惑不走正道。这样,天帝必然认为这是扰乱了天道。如果天道混乱,就会刑罚残暴,上下相互奉承讨好,没人再考虑忠诚信义,这都是没有遵循道的缘故。现在人们说到恶人,必定会把他比作夏桀、商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制定的法令不能治理国家,他们的德政不厚。所以民众厌恶他们的残暴,没有不叹息的,会朝夕诅咒他们。上天听到了这些声音,天帝不会免除他们的罪过,降下灾祸来惩罚他们,灾难祸害就会一起发生,(因此灭绝了他们的朝代)。所以说德政和法制是治理民众的根本方法。”
材料二:
太宗说:“周公和孔子的儒家教化,不适用于动乱的时代;商鞅和韩非的刑法,确实是清平时期的粗糙政策。因为治国之道不同,确实不能一概而论。”魏征回答说:“商鞅、韩非等人,由于战国时期各国纵横捭阖,间谍交错,祸乱容易发生,欺诈难以防范,所以他们采用严厉的法律和刑罚来遏制这些祸患,这是用来拯救当时的权宜之计,本来也不是实现教化的普遍方法。”
太宗来到太极殿,大赦天下,因此对侍臣说:“做君主极为困难,法律如果过于严厉,恐怕会误伤好人;法律如果过于宽松,就不能肃清奸邪。在宽和严之间,如何折中呢?”魏征回答说:“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人,都是根据时势来制定教化政策。如果人心显得急躁,就用宽松来调和;如果有宽松懈怠的情况,就用严厉来纠正。因为时势不固定,所以法令也没有固定的标准。”
15.D 16.①动静结合。诗歌既描写了动态的景象,如水流的急速和奔腾不息;也描绘了静态的景象,潭水如镜,倒映着天上的星星,水面上雾气缭绕,仿佛是龙在水中吐雾。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诗人展现了漆林渡的自然景色,既有动态的水流,又有静态的潭水和雾气,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②色彩映衬:“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诗人通过描绘水色的“青”和林烟的 “素(白色)”,青与白相互映衬,使画面色彩鲜明,展现出漆林渡的空灵和静谧。
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林烟横积素”写出了林中雾气弥漫的特点,把雾气比喻成积雪,生动形象。
④想象。“龙开水中雾”是诗人想象水上的雾气是龙在水中游动或翻腾时,激起的层层水雾,产生了朦胧而神秘的效果。
【导语】李白的《早过漆林渡寄万巨》通过动静结合、色彩映衬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漆林渡的壮丽景色。诗中水流的动态与静谧的潭水形成对比,青白色调的运用增添了画面的空灵感,龙雾的想象则赋予景色神秘色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作者与万巨见面后”错误,尾联是作者想象与友人见面后的情景。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动静结合的手法在诗中运用得当,展现了漆林渡的自然景色。动态描写如“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表现了水流的急速和奔腾不息,给人一种生动的动感。而静态描写如“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则描绘了静谧的景象,潭水如镜,倒映星辰,水面雾气缭绕,仿佛是龙在吐雾。动静结合使得画面层次丰富,既有动感的水流,又有静谧的潭水和雾气,展现了漆林渡的多样美景。
②诗句“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中,“青”指的是水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澈、深邃的感觉;“素”指的是林间的烟雾,呈现出白色,象征着纯净和宁静。通过青与白的对比,诗人不仅描绘了漆林渡的自然景色,还通过色彩的映衬,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之中。这样的色彩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③诗句“林烟横积素”中,诗人将林间的雾气比作积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这种比喻,诗人形象地描绘出雾气的浓厚和静谧,仿佛白色的积雪覆盖在林间,给人一种宁静而素雅的视觉感受。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还突出了漆林渡的空灵和静谧之美。
④诗句“龙开水中雾”通过想象,将自然景象赋予了神话色彩。诗人将水面上缭绕的雾气想象成龙在水中活动时激起的雾气,这种想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还赋予了景色一种神秘的氛围,使得漆林渡的景色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这种手法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独特感受。
17.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史、绕、甸、霰、镜、暮。
18.(甲)酸枣树开始吐露新叶
(乙)黄色小花布满枝条 19.A.沁人肺腑
B.垂涎欲滴 20.①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不同阶段酸枣的形态和色彩之美。
②四个比喻句依次呈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画面感,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酸枣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独特魅力,引发读者对酸枣的喜爱之情,也为下文表达对酸枣的赞美以及对家乡人的联想做了铺垫。 21.④它向人类没有任何索取。
⑦是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的。 22.①原句有强调作用,强调“这时候的酸枣”。接着强调 “最好吃” 这一主观评价,突出了对酸枣美味的赞叹之情。改句是个正常的句子,重点更偏向于对具有酸酸甜甜、清脆爽口特点的酸枣的描述。
②原句是短句,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更能体现出作者对酸枣味道的喜爱。改句是长句,相对原句节奏较为舒缓。
③原句更口语化,与上下文的语言风格一致。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每年四月”,春天来到,树木开始长新叶的时候,“黄黄的,嫩嫩的”是新长出的树叶的颜色,在结合下文“夏风初起,叶子变大变绿”确定上一段应该写酸枣树吐露新叶。由此可补写:酸枣树开始吐露新叶。
(乙)“像洒落在绿叶的金星”句表示上一句补写的内容应该是黄色。“闻一闻,清香入鼻”“小小的野蜂,随香前来,忙着采蜜。一波波,像为金色的花儿舞蹈”句能推断出乙处的对象应该是花。综合看是说黄色的小花长在枝条上的变大变绿的叶子间。由此补写出:黄色小花布满枝条。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使用成语的能力。
A.由“闻一闻,清香入鼻”推断,此处的酸枣树开的花有一股香气,让人感到非常舒适。由此可填“沁人肺腑”。沁人肺腑:像新鲜空气吸入肺腑中一样使人感到非常舒适。
B.前句“这时候的酸枣,最好吃,酸酸甜甜,清脆爽口”说酸枣好吃,所以看到“一片片,一墩墩,红红的果实”时想着吃到酸枣“心里美滋滋的”,由此可填“垂涎欲滴”。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20.本题考查学生句(段)的表达效果的分析的能力。
四个比喻句为:“在夏日的照射下,花心中米粒样的小枣,慢慢长大”“一树树青青的酸枣,圆圆的,像绿色的翡翠,藏在绿叶和枣刺里”“仲秋后,经过秋的着色,一个个变红,或青红相间,或红白各半,像玛瑙般可爱,在全部变红后,又像一只只小灯笼,在风中随枝轻摇”。
表达效果:
①“在夏日的照射下,花心中米粒样的小枣,慢慢长大”句把小枣比喻成米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刚刚长出时的小枣的形态;“一树树青青的酸枣,圆圆的,像绿色的翡翠,藏在绿叶和枣刺里”句把青青的酸枣比喻成绿色的翡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慢慢长大时枣的颜色和形态;把未完全成熟的酸枣比作玛瑙,突出其颜色鲜艳、质地可爱的特点;“仲秋后,经过秋的着色,一个个变红,或青红相间,或红白各半,像玛瑙般可爱,在全部变红后,又像一只只小灯笼,在风中随枝轻摇”句把酸枣比喻成了玛瑙和灯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酸枣在刚刚变红时和全部变红时的形态和颜色。把完全变红后的酸枣比作小灯笼,写出了酸枣圆润饱满且在风中摇曳的灵动之态。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不同阶段酸枣的形态和色彩之美。
②四个比喻句依次呈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画面感,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酸枣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独特魅力,引发读者对酸枣的喜爱之情,也为下文表达对酸枣的赞美以及对家乡人的联想做了铺垫。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
④“它为人类没有任何索取”句中介词“为”使用错误,应该换成“向”。
⑦“是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的榜样”句式杂糅,应该改成“是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的”。
故句子应该改为:
④它向人类没有任何索取。
⑦是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的。
22.本题考查学生句(段)的表达效果的分析的能力。
①原句将 “这时候的酸枣”前置,强调是特定时候的酸枣。接着强调 “最好吃” 这一主观评价,然后再描述其 “酸酸甜甜,清脆爽口” 的味道特点,突出了对酸枣美味的赞叹之情。改句是个正常的句子,重点更偏向于对具有酸酸甜甜、清脆爽口特点的酸枣的描述,对 “最好吃” 这一评价的强调程度不如原句。
②原句是短句,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更能体现出作者对酸枣味道的喜爱。改句是一个长句,相对原句节奏较为舒缓,在表达情感的强烈程度和生动性上不如原句。
③原句更口语化,与上下文的语言风格一致。
全套30 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