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昌平高三(上)期末语文

文摘   2024-11-20 00:00   河北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16—2024年北京九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5-2024年北京市高考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15-2024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2024北京昌平高三(上)期末

2024.1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的兴趣,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使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改善了用户的体验,但是也可能引发用户信息来源片面、价值观念极化等社会问题。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但是长期依赖算法技术推送用户喜好的信息,很可能导致用户形成信息茧房,严重影响用户的行为和决策,从长期看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对现代互联网环境的描述,指的是个人或群体被包含在一个信息壁垒内,自主或不自主地把信息选择行为固定在对特定类型信息的选择之内,进而在思想和情感方面产生对这一类信息的亲近和对其他类信息的排斥,久而久之,人们在信息选择上愈发局限。信息茧房恰当地描述了信息如同“蚕茧”一般,包围着人们,让人们无法以不同的态度与视角认识社会。

依照桑斯坦的观点,信息茧房的前置条件是“回音室效应”。“回音室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受众身边存在同质化的信息反复传播的情况,强化了信息受众对这一类信息的偏听偏信,也为茧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茧房内部自然充斥着用户个人兴趣倾向的信息内容,而不符合用户个人兴趣的信息就会被排斥于茧房外部,长此以往,用户会固化认知,甚至产生偏见。

“群体极化”是信息茧房可能产生的一个后果,它指的是在茧房真正形成并已经影响到人的思想与精神的时候,可能出现由于茧房之间信息差异而导致人与人的争端和纠纷,也就是说,信息茧房最终可能导致非理性行为。同一茧房中的人往往三观一致,各自形成的信息茧房也基本大同小异,由此信息茧房中同质化内容的反复传播,会使群体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观念深信不疑,进而产生群体极化。

此外,信息茧房内部的信息完全是根据个人喜好而定的。部分社会公共议题因不受喜爱而被隔绝在用户个人茧房之外,无法对用户产生引导的效果,用户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就会有所减弱。

消解信息茧房的影响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有序的媒介文化。主动思索才能见微知著,广采博收才能营养均衡。用户在充分享受媒介便利的同时,应重视个人媒介素养的提升,养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

当然,信息茧房也有着自身的优势。由公众根据自我需求和兴趣爱好而建构形成的信息茧房,剔除了公众不感兴趣的无效信息,汇聚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内容,无形中充当了“策展人”的角色。信息茧房内同质化内容的不断流动,能够汇聚人们对同一问题的多元意见,整合公众群体的智慧。

(取材于徐红昌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面对信息茧房现象,我们不必焦虑。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大到信息资讯,小到衣食住行,人们或多或少地被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着。人们得益于其高效与便捷的同时,也以自身的行为数据“供给”算法,助其成长。媒介传播是由更先进的工具来承载的,当前媒介技术的弊端或将在媒介成长的过程中得以解决。

用户信息选择的同质化是信息茧房存在的前提,虽然用户偏爱自己感兴趣或观点一致的信息,但具有不同信息素养水平的用户对差异观点的包容度、对算法推荐的敏感性都有所不同。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用户对自己所处的信息茧房的认知,并对此做出行为上的调整,如进行多平台信息检索、多源信息验证、社群舆情辨别等。有学者发现,受教育年限较低的用户,更容易落入信息茧房中;而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的用户,即使日常信息获取时间超过3.9小时,却依然不会落入信息茧房之中。因此通过延长受教育的年限来提升用户信息素养,提高其对流量信息、过度推荐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其主动搜寻信息的能力,是消解信息茧房影响的长期任务。

技术的功能设计源于用户的偏好,最终又影响到用户,对于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茧房问题, 需要让技术“以人为尺度”,优化用户所接触的信息世界。目前已有围绕网络资源管理与技术改进开展的措施,通过内容监管、热搜榜单、信息搜索、算法改进等多元信息组合的方式,构建多元信息渗透的“信息蜂房”。

在上述探索的基础上,消解信息茧房的影响应该提升至信息治理的高度。当下信息环境复杂,虽然算法治理一直被寄予厚望,但网络信息平台对流量价值的追求让算法改进的落地与茧房消解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落实治理机制。

(取材于张玥、庄碧琛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兴趣,会利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B.信息来源片面、价值观念极化等社会问题可能是由个性化信息服务引起的。

C.被包含在某一个信息壁垒内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信息选择行为都是自主的。

D.信息受众身边同质化信息反复传播,会强化信息受众对该类信息的偏听偏信。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信息茧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茧房内的信息长久地包围人们,会使人们认识社会的态度与视角单一化。

B.茧房之间的信息差异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争端和纠纷等非理性行为。

C.社会公共议题因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喜好而全被隔绝在个人信息茧房之外。

D.信息茧房有汇聚人们对同一问题的多元意见、整合公众群体智慧的优势。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既得益于新技术的高效与便捷,又以自身的行为数据助力新技术成长。

B.用户信息素养水平影响着自身对差异观点的包容度和对算法推荐的敏感性。

C.技术优化可利用多元信息组合的方式有效构建多元信息渗透的“信息蜂房”。

D.在当下信息环境中,算法治理因为能够超预期实现茧房消解而被寄予厚望。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息茧房”现象的一项是3分)

A.在购物平台搜索《论语》后,再次打开APP会自动推荐《论语》类相关书籍。

B.退休的张女士是一名资深的“抖音控”,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拍视频、传抖音。

C.B站用户关注诗词诵读的内容,平台可能会推送李白的《蜀道难》的名家诵读。

D.粉丝团内的成员为追捧自己的偶像,经常会在网络上和其他粉丝团产生纠纷。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消解“信息茧房”影响的策略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①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②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1】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③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④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2,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也。一出口,则嗤嗤以为得重赂。

⑤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

⑥乃今幸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3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⑦古者列国有灾,同位皆相吊。许4】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有何阙焉?

⑧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

(取材于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注释:1】脂膏滫瀡:油脂类和淀粉类调料,这里泛指食物。2小学:旧时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统称。3祝融、回禄:都是传说中的火神名。【4】许:许国,春秋时国名。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盖将而更以贺也       吊:忧虑

B.心                 蓄:暗藏

C.而世之多           嫌:猜忌

D.其庐                 黔:使……变黑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犹未能究知

       可得乎

B.   或将大有

乃今幸天火之所涤荡

C.   则嗤嗤以为得重赂

犹有顾视而窃笑

D.   常与孟几道言而痛

今吾所陈若是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斯道辽阔诞漫

这番道理不着边际而又荒诞无稽

B.衔忍而不出诸口

   强忍着不能说出口

C.得奋其舌

   替天子颁布命令

D.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

主持考试的人,授予您官职也不再害怕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写柳宗元祝贺友人家中失火,看似违背常情,实则饱含了作者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他一展抱负的祝愿。

B.第③段通过老子福祸相倚和孟子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的思想观点,说明王参元家中失火,家资毁于一旦的必然性。

C.第④段柳宗元分析好友王参元博学多才却仕途不顺的原因,意在揭露当时社会上埋没人才、诋毁人才的现象。

D.第⑦段柳宗元借颜回、曾参安贫乐道的事例,从持志自守、学习古人高尚志趣、追求精神上的富足等方面去鼓励朋友。

10.根据全文内容,请概括作者在第①段说自己“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的原因。(6分)

11.阅读下面五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1分)

①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②“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注】“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尽心下》)

③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④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⑤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注】乡原:《论语》中作“乡愿”,《孟子》作“乡原”。

1)阅读材料①和②,下列选项中,对“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们掩藏自己的本意,曲意逢迎他人       B.他们根本没有错误  

C.他们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               D.他们似乎忠诚可信、清正廉洁

2)请解释材料③中“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意思。(2分)

3)综合材料④和⑤,请概括孔子在“识人”方面的观点,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古柏行1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2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3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4】世已惊,未辞翦伐5】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注释:1】本诗写于夔州。夔州的孔明庙和先主刘备庙是分开的,而成都的武侯祠和先主刘备庙是君臣合祀祠庙。【2】柯:枝条。【3】閟(bì)宫:祠庙。【4】文章:错综华美的花纹。【5】翦(jiǎn)伐:砍伐。

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明庙前有老柏”二句,写孔明庙前老柏的枝条苍劲有力、树根牢固。

B.“君臣已与时际会”二句,写古柏仍被爱惜与诸葛亮和刘备君臣相济有关。

C.“未辞”一句,写出古柏即使不辞砍伐也无人运送,意在说明材大难为用。

D.“苦心”二句,写出古柏会被蝼蚁侵蚀,即便有香叶也不能吸引鸾凤栖息。

13.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霜皮溜雨四十围”二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柏树粗壮、高大的特点。

B.“云来气接巫峡长”二句对仗工整,描绘出云雾迷漫并笼罩雪山的景象。

C.“忆昨路绕锦亭东”二句,宕开一笔,写成都武侯祠的位置及其独特性。

D.全诗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以老柏开篇,以喟叹收束。

14.本诗是诗人托物自喻、托物喻人、托物讽世之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三方面的内容。(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树,这一意象常在古诗文中出现,如杜甫在《蜀相》中提到柏树的诗句是:          ”《短歌行》中借乌鹊环树刻画了贤才犹豫彷徨心境的诗句是:“         ④   ”柳永的《望海潮》提到树的丰茂,展现出钱塘“形胜”特点的诗句是:“   ⑤      ⑥   ,天堑无涯。”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借树表达对亡妻无限思念的句子是:“   ⑦      ⑧   ,今已亭亭如盖矣。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莫如抚琴

①文友徐先生去年送我一幅画,说此画专为我作,名字叫《江中酉邀明月》,画中一青衣学士坐在江边石矶之上潇洒抚琴。当时,明月初升,江潮涌起,画中人、手中琴、天上月与石下江潮,可谓动静相宜,而那缥缈在江天之中的古琴声正在使潮水安静下来。滚滚红尘里,如何让自己气定神闲,并由此让身处的四周也归于宁静,这不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吗?而这样情境的获得,有什么能比得上对月抚琴呢!

②小的时候,乡村里颇有几个识得乐器的,夏日里在屋外乘凉,就能听到不远不近地传来他们用笛子吹奏的《姑苏行》,用二胡拉的《二泉吟》,这丝竹之声有时像清风吹过柳条,有时宛如流水滑过青石。这样的声音能让心境不再燥热,能让夏夜变得清凉。闭上眼睛,自己就仿佛是跳进了头顶上的银河,哪里还有多少暑热呢!于是就想着,这样的乐曲,要是能从我的手中奏出,那该多好啊。后来在古书中读到不少关于音乐的文字,比如《礼记·乐记》里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又如《史记·乐书》里说:“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忽而似乎明白了,音乐是出自内心的,好的音乐不但能陶冶自己,而且可以教化人心,礼乐的盛衰所对应的,正是天下的兴亡。这就比较深奥了,不是我这样的乡下孩子能够识得的。可又一想,村里的那几个人也没见得是读书人,却如何能把几段旋律带进人的心里,并且在乡间的树丛茅舍间萦绕不绝呢?想不明白这些事,学乐器的事就这样放下了。直到现在,有人因我的文章而把我设想为江上抚琴的雅士,竟不觉有些汗颜,自以为写得几篇文章就悟得世间百味,却不知自己还不如乡野村夫对于生活乃至生命的表达。真该学学抚琴,弄弄丝竹,那样就等于掌握了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穿越千年与圣贤交谈,可以在林中月下与自然对话,还可以在幽雅的气韵里与自己的灵魂相约,这该是何等的荣幸啊!

③《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八音”就包含了琴。古琴的形制,除了文王武王各加一弦,几乎从未变过,而更加恒久的是,琴永远地表达着中国文人士子的操守,它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浩荡走来。

④《孔子家语》里描述了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说,你已经弹得不错了,可以学学新的东西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节奏呢。又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节奏了,可以学新的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领会琴曲的内涵呢。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琴曲内涵了,孔子却说,我还没有悟出琴曲里的人呢。于是又学了起来。直到有一天孔子说:“我知道曲子歌颂的人了,他肤色黝黑,身材魁梧,胸怀广阔,拥有天下四方,这人如果不是文王,那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师襄子大惊,拱手道:“您真是圣人啊,这首琴曲就是《文王操》。”

⑤孔子学琴,竟然能在琴曲中感悟到曲中人的性情操守,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通衢,能够连接人的心灵,志趣相投的人在琴曲之中能找到自己,也能认识他人。后来,孔子历聘诸侯,没能获得重任,途中被困陈蔡,绝粮七日,但依然“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忽见“芗兰独茂”,感叹兰花“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于是作《猗兰操》(又名《幽兰操》)。唐代韩愈也写了一首《猗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韩愈在孔子的《猗兰操》里看到了孔子的郁闷和志向,再写《猗兰操》则是对孔子最大的致敬。韩愈极大程度理解了孔子说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⑥一曲《猗兰操》,让两位圣贤跨越千年,他们共同把最好的语言连同音乐献给了心中的芝兰,真的是心心相通。而如今我们习练古琴,不也可以走进我们传统文化的殿堂,去听一听先贤听过或弹过的音乐,去感受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吗?

⑦古琴的每一个音符都那么深刻地在中国文人的性格里打上了烙印,在我们的文学里随处可见古琴的身影。它那么优雅地让我们记住了那些作品,它让我们的民族个性里除了包容除了隐忍除了仁和还流露着多情。被称为“赋圣”的司马相如在他的琴曲《凤求凰》里有这样几句: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⑧我也试着抚琴。那一次在扬州一位斫琴大师那里寻得一床古琴,桐木琴,体形圆润,轻抚一下,一缕清韵摇入心魄,早已是爱不释手了。好不容易看熟了“减字谱”,学会的第一首琴曲是清代的古曲《长相思》。《长相思》琴曲比较简单,没有泛音,但情感非常充沛,名字取自词牌,表达的是旅人思乡,抑或是思念故人。曲中每一个散音都仿佛是在诉说,而每一个按音也仿佛是在叹息。音节简短,不像是娓娓道来,却像是哽咽倾诉,可一曲终了心里却没有忧伤,有的只是安详和对生命的感恩。

⑨我喜欢在静夜灯下轻抚一曲《长相思》,万千想念随琴声萦绕心头,这是一个很温暖很幸福的时刻,是一个能穿越时空回到最怀念的日子的时刻,也是一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时刻。

 (取材于夏磊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样的声音能让心境不再燥热 燥热:烦躁  

B.竟不觉有些汗颜 汗颜:惭愧

C.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通衢 通衢:纽带  

D.体形圆润 圆润:圆熟流利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段中作者认为对月抚琴能够让人在尘世中获得气定神闲的心境。

B.②段中关于乐曲与音乐的描述,意在说明礼乐能够决定天下兴亡。

C.⑦段引用司马相如《凤求凰》的几句,体现我们民族个性里的多情。

D.《长相思》琴曲简单却感情充沛,能够让人感受到安详并感恩生命。

18.文章第④段写了孔子学琴的故事,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莫如抚琴”的内涵。(6分)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分。

20.语言基础运用(5分)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张骞出使西域完成“凿空之旅”,到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使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得以推动,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传承丝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热烈响应,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 句中加点成语可被“集腋成裘”替换。

B.② 句中“凿空之旅”处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C.③ 句画线句句末加上“的重大倡议”不影响句意。

D.④ 句中画线句有语病。

2)不改变原意,对②句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进行改写,使前后两部分结构整齐,语意连贯。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文人雅士大都喜欢为自己取号,或予以自警,或表明志趣,或寄寓期盼等。请你为自己拟写一个号,并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2)“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出自于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请将所给词句描写成一个场面。要求:语言生动,描写细致。

3)请以“这是一个温暖的时刻”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古人说,“先立乎其大者”,“大者”指方向、目标、蓝图等。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还是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抑或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总包含着先从大处着眼,再从小处着手的深刻智慧。

请以先立其大”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最深刻的幸福是不悔”“衣带渐宽终不悔”“此生不悔入华夏”,古往今来,人们对“不悔”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请以不悔”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

1.3分)C(个人或群体对信息选择的行为是自主或不自主的)

2.3分C(文中未提及“满足所有人的喜好”;部分社会公共议题被隔绝在个人茧房之外)

3.3分)D(文中未提及“超预期”)

4.3分)B(拍视频、传抖音属于个人行为习惯,并非信息茧房现象)

5.6分)答案要点:

①用户层面:重视个人媒介素养的养成/培养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通过延长用户受教育年限,来提升用户信息素养(2分)。

②技术层面:让技术“以人为尺度”,优化用户所接触的信息世界;构建多元信息渗透的“信息蜂房”(2分)。

③政府层面: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有序的媒介文化;进行宏观调控,落实治理机制(2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

6.(3分)A(慰问) 

7.(3分)CA其,代词,“其中的”;语气词,“大概/难道”。B为,名词,“成就”;介词,“被”。C者,代词,“……的人”;D之,代词,“这些事”;结构助词,“的”。)

8.(3分)C(能够说说话了)

9.(3分)B(家中失火与成就大事未必会有必然联系)

10.(6分)答案要点:

①王参元是既孝顺又恬淡的人,却遭遇火灾,因而作者“始闻而骇”(2分);

②作者不认可遭遇灾难和有所作为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中而疑”(2分);

③过去大家虽知王参元的才干,却因其财富多,怕有受贿之嫌而不敢表达肯定之意;如今家产烧尽,可以大胆推荐了,所以“终乃大喜”(2分)。

11.(11分)

1)(3分)B

2)(2分)只有仁人能够正确地喜爱他人、厌恶他人。

3)(6分)观点(3分):

①众人皆称好的人未必好,众人皆称坏的人未必坏(1分);

②最好是好人喜欢他,坏人讨厌他(1分);

③遇到众人都喜欢或者众人都讨厌的人,一定要认真考察,不能轻易下结论(1分)。

启示(3分):略。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2.(3分)D(鸾鸟也曾宿在此处)

13.(3分)B(云雾弥漫并笼罩雪山错)

14.(6分)答案要点:

①托物自喻:“不露文章世已惊”比喻自身的才华,而最后的结果却如古柏那样不得重用,表达了痛心失望之情;(2分) 

②托物喻人:“柯如青铜根如石”以柏树的铜枝石根比喻诸葛亮意志的坚强,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冥冥孤高多烈风”以柏树孤高多烈风比喻贤人才高孤傲遭人嫉妒,表达对贤人遭受磨难的不平之意;(2分) 

③托物讽世:“大厦如倾要梁栋”以大厦将倾暗喻国家危机,急需大材支撑,暗讽国家危亡之际贤才却得不到任用的现实。(2分)

15.(8分)①丞相祠堂何处寻 ②锦官城外柏森森   ③绕树三匝    ④何枝可依  

⑤云树绕堤沙 ⑥怒涛卷霜雪   ⑦庭有枇杷树      ⑧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6.3分)D

17.3分)B

18.答案要点(6分):

①孔子在学琴中感悟到曲中人的性情操守,表明弹奏古琴可以连接志趣相投之人的心灵(2分); 

②承接上文琴表达着文人士子的操守,引出下文韩愈与孔子两位圣贤通过一首《猗兰操》而心心相通(2分);点明主旨,进一步写出如今我们通过习练古琴,了解传统文化,可以找到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1分)。

③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文化气息和历史厚重感,也使得文章生动有趣味(1分)。

19.答案要点(6分):

①抚琴可以与圣贤交谈(1分),体会文人士子的性情与操守(1分); 

②抚琴可以与自然对话(1分),感受音乐带来的气定神闲的心境(1分); 

③抚琴可以与自己的灵魂相约(1分),了解我们的民族个性、民族精神与文化密码/感受温暖幸福,感恩生命(1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

20.(1)(3分)A

2)(2分)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或“使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得以促进,使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得以推动”)

21.(10分)略

参考译文:

接到杨八来信,知道您遭受火灾,家中没有一点积蓄了。我刚开始听到时很吃惊,接着便感到疑惑不解,而最后才大为高兴,所以原本想来慰问您却改为道喜了。你我相隔很远,信中言词简略,我还不能确知其中的情形,假若果真烧毁已尽,一无所有,那就是我更要祝贺您的原因了。

您殷勤地侍奉双亲,每天都很快乐,只希望平平安安不出事情。如今竟然遭到大火肆虐的忧患,使您受到了惊吓,而且连平日普通的食物,或许也因此匮乏了,我刚听到时很吃惊。

一般人都这么说:吉凶祸福是互相依存的,是来去不定的。所以一个人如果要有大的作为,就先要遭受困苦惊吓,在这时会遇到水与火造成的灾难,会受到众多小人的怨恨,经历了辛劳、苦难、变乱与动荡之后,才能成就显赫,古代的仁人都是这样的。这番道理不着边际而又荒诞无稽,即使圣人也未必认为这确实可信,因此对于您的这次遭灾,我继而感到疑惑不解。

凭您这样能读古人的书,能写文章,对文字训诂等方面又有专长,具备如此多的才干,但在仕进上却不能高出一般的士人,从而取得显赫尊贵的地位,其实并无别的原因。京城里的人大多说您家中有很多钱财,那些好求清廉之名的人,都害怕和顾忌这点,不敢称道您的长处,只是自己明白,暗藏在心里,强忍着不说出口。这是因为公正的道理不易辨明,而世人大多喜欢猜忌、怀疑。一旦有人说出称赞您的话,那些喜欢嗤笑别人的人就会以为他一定是得到您的厚礼了。

我从贞元十五年读到您的文章以来,就把对您的赏识暗藏在心里,大约有六七年一直没有说过。这表明我只顾自身而亏于公道很久了,不只是对不起您啊。等到我做了御史、尚书郎时,自以为有幸成为皇帝身边的官员,能够说说话了,想趁此推荐您,从而使您心中的郁闷得以排除。但那时在同僚中称道您,仍有相视而暗笑的人。我深恨自己修养得还不能被世人所明察,平素的声誉还没有树立,因而被世人的猜忌烦扰。我常常跟孟几道说起这些事,并为此感到痛心。

现在您的家财幸而被天火烧得精光,大概众人的疑虑也都会化为灰烬。大火使您的房屋变黑了,使您的墙壁变红了,从而显示您已一无所有,这样您的才能才可以显露出来,而不受污损,您的成果就显现出来了。这是火神帮助您呐。那么,我与孟几道十年来对您的知遇,还不如这场大火在一夜之间给您带来的声誉呢。大火帮助您,把您已一无所有的情况显现出来,使那些把对您的赏识藏在心里的人,都能开口为您说话,而主持考试的人,授予您官职也不再害怕了。即使要像以前那样畏缩不进,受人讥笑,大概还有可能吗?从此我对您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最后我才感到非常高兴。

古时候,某个诸侯国遇到灾祸,列位相同的诸侯国就都去慰问它。春秋时,许国没去慰问别国的灾祸,君子对它就很憎恶。现在我说的情况就如上面所述,而又与古代有些不同,所以本来打算来慰问,却又改成祝贺了。像颜回、曾参那样地安贫乐道,其中所拥有的乐趣可谓多了,您虽物质上有所缺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您先前要我文章的古体字书作,我牢记不忘,等积满几十幅后就一起给您寄去。吴二十一武陵来到我这里,说起您作了《醉赋》和《对问》,非常好,可托人捎一本给我。我近来也喜欢作古文,与在京城时很不一样,想和您这样的人谈谈这方面的感受,但被禁锢得十分厉害,就不可能实现了。趁着有人到南方来,给您写这封信探讨关于死生的道理。余不尽言。宗元禀述。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一上学期期末作文题目汇编(无例文)
2024年北京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5-2024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2018-2024年北京市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8-2024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23北京初三(上)期中语文汇编命题作文
全套十年高考汇编40

全套七年中考汇编35
十份高一期末汇编全套45元

九份高二期末汇编全套40元


八份七年级期末汇编全套40元

八份八年级期末汇编全套40元

全套九份一模汇编40元

全套九份一模汇编40元

需要汇编可添加作者微信获取

彦师语文课堂
能讲解考场答题技巧,也补充忽视的好玩的好笑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