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营作品65】韦建荣:大榕树的守望

文化   文化   2024-11-27 00:02   广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欢迎大家光临本平台!阅读、思考与写作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常态,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作家朋友投稿、赐稿!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公告栏目

翠屏文学沙龙平台主要发表原创首发的文学作品,鼓励和支持各个文学社社员参与文学创作,重点扶持文学新人,通过开展各类文学实践活动,建立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推动文学创作上新台阶。因此,凡是投稿的作者要按照投稿须知要求进行,对于不是首发稿件的敬请作者不必投稿,稿件发表之后,希望作者自动转发,扩大阅读量,并且认真阅读,核对修改处,同时,明白为什么那么修改,并引以为戒,谢谢大家的合作与支持!



投稿须知:


一是务必关注本公众号;二是投稿可加微信号:yhjs6789,要求文稿后面附上作者简介,作者图片另外发原图;三是平台对稿件有修改权,如不允许修改请作者在文末声明;四是原创作品获得的打赏60%支付给作者,单篇阅读量达到200次及以上并满50元支付,其余留平台用于有关活动;五是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不接收别的平台已经采用的作品,平台只收原创首发稿件,凡是投稿十天没有在平台上发表的可以另行处理。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大榕树的守望

文/韦建荣



在我生长的屯里——地苏镇右江村大屯,有一棵承载着岁月沧桑和无数故事的大榕树,它宛如一位沉默而慈祥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屯里的变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记忆与情感。

这棵大榕树的年龄,是一个被岁月尘封的谜。我曾怀着满心的好奇询问屯里的百岁老人,他们只是笑着摇头,在他们的记忆里,这棵榕树就如同天地初开时就存在的精灵,始终庇佑着这片土地,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它究竟存活了多少年。它就那样静静地站着,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息繁衍,岁月的更迭。


榕树的主干粗壮得令人惊叹,大约需要十人才能合抱。那粗糙的树皮,像是岁月镌刻的铭文,每一道深深的褶皱里都藏着往的故事。它的三大树枝如三条巨龙蜿蜒伸展,在空中肆意舒展着身姿,所覆盖的面积约有两亩地之广。站在树下,仰头望去,繁茂的枝叶层层叠叠,阳光只能透过那细微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宛如梦幻的碎金,星星点点地落在地上。在炎热的夏日,这里便成了屯里最清凉的所在,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村民们开辟的避暑胜地。



解放初期,这棵大榕树差一点就遭逢劫难。当时,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大炼钢铁的浪潮席卷全国。在那个激情燃烧却又略显盲目狂热的年代,树木被大量砍伐,成为炼钢炉中的燃料。而我们屯里的这棵大榕树,却在一位名叫韦志英的大队干部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听老人们讲,当时许多人都盯上了这棵参天大树,认为它是绝佳的炼钢所用的燃料。然而,韦志英深知这棵榕树对于屯里的意义绝非仅仅是木材那么简单。它是屯里的风水树,是村民们心中的精神寄托,是孩子们玩耍嬉戏的乐园,是大人们乘凉闲聊的好去处。韦志英不顾重重压力,坚决抵制砍伐大榕树的行为。他四处奔走,向人们讲述着榕树的历史和它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最终成功地保住了这棵大榕树。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韦志英的坚持显得尤为珍贵,他如同一位英勇的卫士,守护着屯里的瑰宝,让这棵大榕树得以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屹立不倒。


经过历史的冲刷,我们的屯子也未能幸免,大榕树下,竟成了斗争的地方——大榕树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它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为那些蒙冤受屈的人发出无声的叹息。它见证了人性的扭曲与善良的挣扎,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荒诞与无奈。如今,每当我站在树下,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声,那些曾经的呼喊与哭泣,似乎还在空气中隐隐飘荡。大榕树用它那宽广的胸怀,包容了那个时代的伤痛,将这段沉重的历史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年轮。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生活艰苦,但人们的日子却也有着质朴的乐趣。那时,有补锅匠隔三差五就会来到大榕树下。补锅匠挑着他那装满工具和补丁材料的担子,一路吆喝着走进屯里。


大榕树下,很快就围满了拿着破锅烂盆的村民。补锅匠熟练地生起小火炉,风箱呼呼作响,火苗欢快地跳跃着。他坐在小板凳上,专注地修补着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树下回荡生活的节奏似乎也变得轻快起来。孩子们好奇地围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补锅匠手中的工具和那些神奇地让破锅恢复如新的技艺。妇女们则聚在一起,一边闲聊着家长里短,一边等待着自家的锅盆修补好。大榕树就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这一幕幕生活场景提供了天然的舞台,让这些平凡而又温馨的画面成为了屯里人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对于孩子们来说,大榕树更是一个充满欢乐与挑战的游戏天地。“打尺子”“赛陀螺”,这些简单却又趣味十足的游戏在大榕树下日复一日地上演。“打尺子”的时候,孩子们分成两队,各自拿着自制的木尺子,在地上画出界限,然后用巧妙的手法将尺子击打出去,看谁的尺子飞得最远,谁就能赢得比赛。那专注的神情,紧张的气氛,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比重要的竞技赛事。而“赛陀螺”则更具观赏性,小小的陀螺在孩子们的鞭打下飞速旋转,嗡嗡作响。孩子们一边抽打陀螺,一边大声呼喊着为自己的陀螺加油助威。大榕树下,回荡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和激烈的竞争声。这里也是孩子们练骑单车的绝佳场地。在那个年代,单车可是稀罕物件,孩子们对骑单车充满了向往与好奇。他们推着家里的单车来到榕树下,先是小心翼翼地跨上去,然后在大人的搀扶下慢慢前行。不知摔了多少跤,吃了多少苦,孩子们终于在大榕树下学会了骑单车。那摇摇晃晃却又充满坚定的身影,成为了大榕树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当回忆起这些童年往事,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那些纯真无邪的笑容,都与大榕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生产队时期,大榕树下还是集体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天出工前,队长和队员们都会聚集在树根上,开个简短的小会。大家坐在那里,有的抽烟,有的聊着农活,等待着队长安排一天的工作任务。队长那洪亮的声音在树下响起,分配着各种农活,如今天谁去田里除草,谁去犁地,谁去灌溉等等。队员们认真地听着,偶尔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那个集体劳作的年代,大榕树见证了村民们的团结与协作,见证了他们为了生活辛勤耕耘的身影。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开会的地方,更是村民们交流情感、凝聚力量的精神家园。


而小时候的我,也与这棵大榕树有着不解之缘。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常常面临缺柴火烧饭的困境。尤其是在秋天和冬天,寒冷的北风呼啸而过,我和我哥常常在天还没亮就箩筐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大榕树下扫树叶。那时候,大榕树堆满了厚厚的落叶,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我拿着扫帚,在寒冷的风中认真地扫着,双手被冻得通红,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扫完树叶后,匆匆装满树叶箩筐赶回家,然后再去上学。虽然生活艰辛,但大榕树却在那些寒冷的日子里,给予了我和家人一丝温暖与慰藉。


然而,岁月终究是无情的。不知具体是哪一年,大榕树因为太过苍老,三大树枝内部逐渐中空,再也无法承受岁月的重负,先后折断。那曾经繁茂的树冠,从此变得残缺不全。屯里的人望着这棵陪伴了他们无数岁月的大榕树,心中或许是对大榕树多年来庇佑的感恩或许是对大榕树的敬畏之情早已深入骨髓尽管树枝已经折断,但却没有人敢去砍伐清理。他们不忍心对这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再动刀斧。最后,林业部门得知了情况,派人前来处理。他们请来了专业的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折断的树枝搬走,并对榕树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养护措施。虽然大榕树已不再像昔日那般雄伟壮观,但它的树根依然深深地扎在土地里,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不舍。

尽管曾经的三大树枝已不复存在,但直到现在,大榕树的树根还在。新长出来的树枝虽然还不大,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大榕树在向屯里的人们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屯里的人一直怀念着这棵大榕树,它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屯里历史的一部分,是大家共同的记忆和情感寄托。它见证了屯里的兴衰荣辱,见证了人们的生老病死,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离去。


每当我回到屯里,总会不由自主地走到大榕树下。站在那里,仿佛还能听到昔日的欢声笑语,还能感受到它那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大榕树的模样已变,但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永远不变。

大榕树,你是屯里永恒的象征,是我们心灵的家园。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你都将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闪耀着温暖而又坚定的光芒。


时光荏苒,屯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房屋拔地而起,道路全是平坦的水泥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大榕树已经不仅仅是一棵普通的树,它是屯里的历史文化符号,是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是岁月长河中永恒的守望者。在每个人的心中,大榕树的位置从未被取代。屯里的人们依旧来到大榕树下,坐在树根上,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老人们会给孩子们讲述大榕树的故事,讲述那些曾经的艰辛与欢乐,让大榕树的精神在新一代的心中传承下去。


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继续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屯里人成长、老去,更替,繁衍,新生——你成为他们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与乡愁。




作者简介:韦建荣,男,60后,广西都安县人,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已退休。





新书推介:


都安作家群小说集《依山而上》收录了都安县12位作家的小说,他们是凡一平、李约热、红日、韦俊海、翔虹、周龙、韦禹薇、黄伟、韦云海、陈昌恒、韦绍新、郭丽莎等,《民族文学》原主编石一宁作序,由漓江出版社出版,韦云海主编。此书33.7万字,468页,定价66元,目前在都安县新华书店有售,书上已经设计有作者签名,欢迎大家到都安县新华书店选购,网上购买可以加微信yhjs6789联系订购,感谢支持!











关注请扫码
致敬不凡
致敬平凡


翠屏文学沙龙
翠屏文学沙龙注重原创首发的文学作品发布,扶持文学新人,开展文学实践活动,推动文学创作上新台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