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舜发玉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
1、句式:既是被动句,也是倒装句。
表被动的词语:发、举
倒装方式:状语后置
2、修辞:排比
需要注意的是,语势没有渐强,语意也没有递进,在朗读时应该都平缓一些。
3、内容:
一口气列出六位人物,意在突出他们身上的共性:都经历了磨砺,成就了大业。也有观点说,他们都出身卑微,这一点不够准确,从注释中看,管仲是曾公子纠的家臣,百里奚曾是虞国大夫,身份并不简单。应该说,他们在发达前,身份都比较卑微,分别是农夫、泥瓦匠、小商贩、罪人、隐士、逃犯。这六位人物的经历给人的启示:逆境造就人才。
二、解读“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1、由“六人”到“是人”的推理方法
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得出“要想担当大任,必先经历波折和磨砺”的普遍道理。
2、层次:
两层:“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第一层:经受磨砺(身心),第二层:达到目的。
3、修辞:
排比,这处排比语势渐强,语意渐进,突出人所经历的种种磨砺和苦难。在朗读时应该加以体会。
4、关于“天”的理解。
不能简单生硬地理解为上天(上帝、上苍),孟子在哲学上是一个性善论者和唯心主义者。他继承了孔子的天命论,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要求人们依照“天命”行事。因此,这里所提到的“天”以及“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作为,大概就是孟子最为典型的“先知先觉”的一种“唯心”表现。不过,尽管是唯心的,但我们却可以有意将它转化为一种心理意识、心理行为,在践行中表现为一种自强自信的精神力量。而能否承受得住“天”意,且不负“天”意,那就得看“是人”们的实力了。
三、解读“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标点
使用“;”,表明这是三个方面,也就是人要担当大任,主观上要从三方面历练提升自我。
2、内容
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必然会犯错,有错误就改正,这样,人才能进步。如果害怕犯错,不去犯错,人就无法进步,更容易陷入困境不知所措。赵本山说:犯错就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嘛。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心念被困住,思虑被阻断,坚持抗争,才能有所作为。如果一个人总是顺风顺水,不经历思想斗争和淬炼,那么他永远不会有大作为、大成就。要在困厄中挣脱,在窘迫中奋起。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课本注释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总感觉这样的解释有些别扭和牵强。一个人经历了千难万难的磨炼,结果竟然是为了被人们了解?
有一种观点认为,“征于色,发于声”的也应该是自己。前面“困于心,衡于虑”是自己内在的表现,“征于色,发于声”是自己外在的表现。合起来解读,就应该是:一个人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从中振作起来;当他的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表现在声音里,然后自己才能从中醒悟明白。
四、解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角度
谈治理国家,由个人到国家,由小到大。
2、内容:
从反面谈国家治理,指出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可以尝试让学生改一下,把“无”改成“有”,进一步加深理解。
总结: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对内必须要有德才兼备、奉公守法、忠心不二的大臣官员;对外要始终保持警惕,防止敌对势力渗透,要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五、解读“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角度:生于忧患针对早就人才,死于安乐针对于治理国家。
2、修辞:对比,一乐一忧,一安一患,一乐一忧,对比鲜明,具有很强的警示效果。
3、举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常怀忧愤,卧薪尝胆。经过十年,越国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身死而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