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难题‖文言文断句方法例谈

文摘   2024-11-26 17:41   河北  

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难度并不小,要想准确判断并不容易。文言断句有别于给一句话划分节奏,需要注意区分。断句的几种方法:

(一)通文意

通文意是解开断句难题最根本、最有效的钥匙,文意读不懂,只靠一些小技巧是难以应付的。这里不多讲。

(二)

名词或代词往往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抓住这类词,就可以大致确定停顿的位置。注意下列代词:

人称:吾、尔、汝、余、我、予、彼、自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

还要注意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示例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句中是人名,邻舍是名词,根据语感和语意可以考虑前面断句。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上边的“匡衡”和“衡”。

(三)标志词。

常见的对话标志词有”“”“等。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字的。

示例: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对话中有对话)

再如: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省略曰)

(四)虚词。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夫、若夫、盖、至若、斯、则、然则、故、是故、乃等一般用于句首,如《得道多助》中的环而攻之

者、也、者也、矣、焉、耳、乎、耶、欤、哉、而已等则经常用于句尾;如《马说》中的安求其能千里也

示例: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五)句式

古文在句式上讲究整齐对称,行文时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我们可利用这一句式特点断句。如《得道多助》中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就是句式整齐的句子,据此即可断句。

示例: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另外,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和固定结构已成为断句的显性标志可以据此来断句。

常用典型句式有:
判断句式:“…, ……者也等。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之有、安哉(也)、孰与……乎、岂哉、奈何……乎等。

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固定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六)修辞

排比、对偶、顶真、对比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可供断句参考。

比如《富贵不能淫》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排比句式;再如《愚公移山》: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顶真修辞;《生于忧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对比修辞。

示例: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示例解读:

1、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A.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B.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C.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D.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解题思路:可根据句意判断。这句话的大意是:韩国疲于战争,粮库空虚,不能守城,我们趁着韩国闹饥荒去进攻它的雍氏,不过一个月一定可以攻下来。由此比较判断答案D

2、请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两处)

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解题思路:首先理解句子,其次看句中的“者”,再次看句式“不可……只可……”。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稻。答案: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强化训练

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2用斜线/给文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3、用三条/”给下列句子断句。



霍老师教语文
学语文烦吗?有我别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