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套试题纯属原创,主要考虑引发学生的兴趣,不至于让学生对文言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所以显得不合常规,但拿它考考学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另外,答案是个人之见,难免有不妥之处,请酌情参考。当然,答案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试题情境:苏轼的一生,风雨飘摇,颠沛流离,他却能满腔豪情,笑对人生。
没有粥米果腹,他就拓荒种粮;没有美酒入肠,他就亲手酿造;没有地方落脚,他就搭建雪堂。
回首一生,苏轼引以为傲的不是身居庙堂的高光时刻,而是被贬黄、惠、儋州的流离岁月。
世界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
这里以一组诗文和试题来深度认识一下这位文学大家。
【甲】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沙湖行》)
【丁】 某①启:仆②居东坡③,作陂④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 此牛发豆斑疮⑤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苏轼《与章子厚》)
【注释】①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②仆:对自己的谦称。③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④陂(bēi):梯田。⑤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疖。⑥黑牡丹:牛的戏称。
1.下列句中画横线的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
B.聊以卒岁 君以眼为耳
C.当以青蒿粥啖之 与之同游清泉寺
D已而遂晴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找出四篇文章中分别表示第一人称的词语(不相同) ,找出丁文中能反映作者身份的一个字: 。
3.理解古诗文,合理推断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请根据相关提示作以下推断。
推断1 :根据后一个成语中划线字的意思,推断前边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辄深了人意 浅尝辄止
聊以卒岁 聊以自慰
回首向来萧瑟处 秋风萧瑟
推断2:丙文中苏轼与丁文中苏轼家的牛都患了病,根据相关信息推断,哪一个更严重?
推断3:如果把乙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耳”借过来,放到丙文和丁文最后一句的句尾,你认为放到哪一句更合适?并说明理由。
推断4:丙文中庞安常善医,丁文中苏轼妻识病,你认为他们能够有此特长的原因有哪些?
推断5:甲诗中的两个“晴”意思是否完全一样?
已而遂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
推断6:请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字,并说明理由。
乙文中一对“闲”人,丙文中一对“异”人,丁文中一对“ ”人。
推断7:下面四个句子中都有一个“独”字,你认为哪两个所能反映的作者情感最相近?请分成两组。
A.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4.断句
a.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划1处)
b.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划2处)
5.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请把下列句中的问号拉直,并说说改变后有什么影响?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谁道人生无再少?
7.潇潇暮雨子规啼,你能想到我们学过与划线相同意象的一句诗吗?这个意象所承载的作者情感一样吗?(提示:李白的诗)
8.结合四篇诗文,请你还原一个立体、丰满的苏轼。
参考答案:
1. B
说明:虚词的考查,A都表转折,B来 把 C都是代词 D都是“于是,就”
2.余、吾、予、仆 , 谪
说明:关注注释,仆:对自己的谦称,也为第一人称。其它第一人称还有朕、寡人、孤、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