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建议: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要体现出自读课文的特点,要防止出现两种极端化倾向,一是等同于教读课文,以老师为主,甚至越俎代庖;二是放任不管,只让学生随便读读,浮光掠影。比较理想的课堂形态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围绕学习目标,通过读、发现、合作、讨论、品味体会等,既识人又品文,既提升语文素养,又得到人文熏陶。
二、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个人。他沧桑的面孔宿着天才的灵魂,犀利的双眼透出逼人的才气。他的笔是一把利剑,直直劈开世人冷漠的面具;他的文字是一曲小调,婉转唤醒世人愚钝的良知。站起来,他是高耸入云的乌拉尔山;倒下去,他是深远悠长的伏尔加河。他,为其理想舍弃富贵众叛亲离;他,从未放弃与国民同呼吸共命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期盼黎明的来临。他以洞察世事的眼睛,成功将文字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为文学世界创造奇迹,留下了蜚声世界文坛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大巨著。今天,我们就在茨威格特别的文字中去了解他——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最清醒的天才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
2、朗读课文
要求:
1、在朗读中浮现画面,让人物立体起来,跃然于眼前。
2、留意作者的用词,特别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3、情绪要饱满,从朗读的面部表情中看投入的程度。
3、字词处理
不建议逐一过,应该分几类,同时要衔接好上下环节。
1.看读读写写,其中哪些词是来形容托尔斯泰的形象和特征?
黝黑、粗糙、崎岖、愚钝、平庸、藏污纳垢、鹤立鸡群(反向)等。
追问:文中还用哪些词来形容?
粗劣、粗制滥造、粗鄙、丑陋可憎、小巧玲珑、压抑、消沉等。
2、再看读读写写,哪些词来形容客人拜见托尔斯泰前的心理活动?
正襟危坐、诚惶诚恐
追问:文中还用了哪些词?
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4、分析结构与写法
问题1:以上用来形容托尔斯泰的词语感情色彩如何?作者的情感倾向是一贬到底吗?
作者用大量的贬义词,极具夸张性的“刻薄”语言来调侃贬损托尔斯泰的外在形象,目的是为透过托尔斯泰独具特色的眼睛,展示其天才灵魂的深邃与伟大而蓄势,从而表达对托尔斯泰的仰慕与崇敬之情 。由此可知,本文的主要写法是欲扬先抑。由此,给课文划分两个部分。
问题2: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有什么好处?作者如何做到“抑”得极致、“扬”得可感?
一褒一贬,抑扬之间,形成巨大反差,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可感,带给读者的震撼更加强烈,也使得行文有波澜,不呆板。
抑得极致,得益于作者想象驰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找出来反复诵读,加以品味。出示示例:
第一段中关于毛发的几个精彩比喻:
植被多于空地
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头上
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扬得可感,得益于作者抓住托尔斯泰的一双眼反复刻画,找出有关写眼睛的句子,透过眼睛看心灵,体会托尔斯泰身上那与众不同的特质。
5.人物形象再塑
说说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列夫•托尔斯泰?倡导个性化解读。
6、补充托尔斯泰结局,激发学生拓展阅读兴趣。(教师讲,不要出示课件读。)
1910年10月28日,82岁的世界文豪托尔斯泰离家出走。
那个凌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老头子狼狈不堪,哆哆嗦嗦,慌乱地往篮子里塞了一些衣服和干粮,匆匆去叫醒马夫。连夜“逃了”。
他只给妻子留下一封信:
现在我已经80多岁了,费尽精神想要获得心灵的平和,想要尽力调和横亘在我的信仰或良心与生活之间的隔阂。
黑夜里,他看不清路,一头扎进荆棘,扎了满身的刺,又撞上了树干,倒在地上。狼狈不堪。
冬夜寒冷,几天奔波,托尔斯泰病倒了。几天后,在一个铁路小站去世。
知道死亡即将来临,他像一头大象一样,预感到了自己的死期,所以逃出牢笼,奔向原野,寻找一个僻静之处,优雅地死去。
此时的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是贵族,家产无数,但他却被生活困住了……
要想知道托尔斯泰为何离家出走,晚年又经历了怎样的挣扎,请课外阅读茨威格的《三大师》。
余音:这么好的文章,这么美的文字,且讲且珍惜吧!说不准,就被调整出语文课本了。看看外国作家作品的命运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