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下内容转自头条作者“也聊教育那点事”,谢谢分享!
一、(2023上·上海闵行·八年级校联考)根据你对于《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根据实地采访和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创作了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书名中“红星”寓指 。如果为这本书选一句推荐语,不符合该书内容和特点的一项是( )
A.解开“红色中国”产生之谜,探寻“红色中国”发展之路。
B.全景展现长征之路,浓墨描绘红军“群星”
C.另一视角看长征,亲身考察讲事实。
D.“有温度,有情感,有精神,有力量”的中国故事。
2.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匹配不当的项( ) 正确的评价对象: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B.《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真实性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全书以工农红军的行踪作为线索,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缓缓揭开了中国红军的神秘面纱,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4.阅读名著,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迪。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方依然觉得困难重重,萌生了放弃的念头。作为好友,你决定借用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来劝说他,结合具体情节,简要阐述。
【答案】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B 2.B 徐海东 3.C 4.小方,你看《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朱德,在长征中尤其是当张国焘决定南下的时候,他带领四方面军在川西北进行艰苦斗争,并最终率部抵达陕北,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所以,你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努力学习,你一定会进步的。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1)《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红星”是共产党员军帽上的标志,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喻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而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而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所以不能“全景展现长征之路”,故B错误,选B。
2.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B.“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说的是徐海东,《红星照耀中国》中徐海东是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人。(1)他有强烈的自豪感:①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为自豪,他常常笑着称自己是个“苦力”。②他对部队自豪,他说,“一个红军抵得上五个白军。”③他对自己的师长中有几个是苦力出身也感到自豪,一个只有二十一岁,当红军却有六年了。④他对列宁俱乐部他们的艺术化招贴也感到自豪。(2)他热情诚恳:热情邀请斯诺去采访他的部队;因真诚受到部下爱戴。(3)他爱护部下:有一天他骑马在路上驰骋,马蹄碰了一个战士,徐海东拉紧缰绳想看看那个战士有没有受伤。马一受惊,把他撞在一棵树上。两个星期后他苏醒过来时,发现他的门牙已嵌在那棵树上了。
故选B。
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C.“全书以工农红军的行踪作为线索”错误,作品是以埃德加·斯诺的行踪为线索;
故选C。
4.本题考查劝说语。要有称呼,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朱德、周恩来、毛泽东、贺龙、红小鬼等人的经历和品格来劝说小方,要鼓起勇气,坚持下去。
示例:小方,你看《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徐海东,他是窑工出身,可以说出身非常贫困,后来因为参加革命,家里的亲属很多都被杀害了,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而是为了革命坚持了下去。和他相比,我们遇到的困难是多么渺小呀,我们不能被打败,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一定能像徐海东一般获取最后的胜利。
5.(2023上·上海崇明·八年级校联考)名著阅读
(1)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相关文段的阅读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A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B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没够。C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D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多时候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A.统帅都常赤脚走路,哪个战士还会抱怨生活与战斗的条件艰苦呢?
B.他视战士为弟兄,善于交流,跟他们打成一片,这句读来有画面感。
C.从侧面表现了他不拘小节、平易近人、善于听取意见的性格与品质。
D.他如此爱护部下,部下一定也爱戴他,怪不得他带的队伍战斗力强。
(2)以上文段节选自美国记者 的长篇 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答案】(1)C
(2) 斯诺 纪实
【详解】(1)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C.“表现了他不拘小节”理解有误。不拘小节,指待人处世不拘泥于细节上的小事;多用于形容不注意生活小事。这里除了表现他“平易近人、善于听取意见的性格与品质”外,还表现了他平等待人的特点。故选C。
(2)本题考查名著知识识记。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023上·上海金山·八年级校联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36年,埃德加•斯诺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向世人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红星照耀中国》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6.点赞“红星”,品评人物
这一颗“红星”,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他眼睛很大,目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总是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
(1)这颗“红星”指的是: (填写人名)
(2)选择最恰当的一句为这颗“红星”点赞,并结合原著中该人物事迹说明理由。
我选 句,点赞这颗“红星”,因为 。
A.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 B.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
C.三度入狱不死心,两把菜刀闹革命 D.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
7.摘录批注,研读文本
摘录内容
批注
①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红军战士一开始就给斯诺留下了(1) 的印象。(经过实地考察,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
②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了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
②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指的是(2) 。(记录事实的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8.思考探究,感受力量
四个月的旅行,使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结合上述摘录、批注及整本书内容,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6.(1)朱德
(2)B 他主动找寻党的足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参加南昌起义;他在井冈山上,与毛泽东同志会师,整编部队,推动革命,震慑敌人。
7. 纪律严明 长征
8.斯诺通过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真实情况,被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感动,对“长征精神”有了很深的体会,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所以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解析】6.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1)根据语段中的“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他眼睛很大,目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总是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可知,这一人物是朱德。
(2)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情节分析。
A.徐特立五十岁加入共产党,后来党把他派去俄国,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回国后,他闯破封锁,到了江西,不久就在翟秋白下面但任副教育人民委员,翟秋白遭难后,执行委员会任命徐特立继任。从此以后,他就以“教书先生老徐”著称。“天命之年”指的是五十岁,“献身教育捧丹心”概括了徐特立的事迹;
B.朱德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4月率部万余人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随即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与毛泽东一起指挥部队多次战胜国民党军的进剿、会剿,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贺龙,他出身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也是清朝的一个武官。他除了在军事方面以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知的人,很早便懂得革命的意义。参加共产党后,他参加了南昌起义。他的部队失败后,和朱德转移到汕头,但又吃了败仗。他逃到香港,又偷愉去了上海,从那里化妆回了湖南。在湖南他用一把菜刀建立了一个苏区;
D.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东北各省同时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政治转向事件。这件事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上的统一,即“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指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内战停止;
故选B句,因为朱德组织并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与毛泽东一起指挥部队多次战胜国民党军的进剿、会剿,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7.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1)从“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可知,红军战士纪律严明,不动群众的任何东西,深得老百姓拥护。红军战士一开始就给斯诺留下“纪律严明”的印象。
(2)从“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了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这些关键语句可知,“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指的是长征。
8.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斯诺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并通过访谈与对话,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对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产生了敬佩之情。四个月的旅行,让他切实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瓦解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种种谣言,因而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9.(2023上·上海奉贤·八年级统考)本学期我们学习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同学们开展了一些专题性学习。请回答下面问题。
(一)作品简介
(1)本文是一篇纪实文学,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 (补全姓名),该作品原名《 》。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作者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发、林伯渠、徐海东等。
C.作者跟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并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D.作者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红军战士的生活等做了广泛的调查。
(二)人物剪影(2分)
红星人物1:我和他谈话的时候,曾以深切的兴趣去研究他……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那一种吸引力是羞赧、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奇妙地混合而成的。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具有冷静的、合理的和实际的头脑……温文的谈吐……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
红星人物2:据说,他是靠了一柄刀把湖南的苏区建立起来的……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他真喜欢马。他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他忠实于党,从未破坏党的纪律。
(3)人物1: 人物2:
(三)历史意义
(4)下面两张图都描述了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经历。哪张图更能代表长征精神?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甲图:飞夺泸定桥 乙图:红军过草地
我的看法:( )图。理由:(40字左右)
【答案】(1) 斯诺 《西行漫记》
(2)C
(3) 周恩来 贺龙
(4)例如:甲图描写了红军战士抢夺泸定桥的经历。画面上,战士们奋不顾身,冒着枪林弹雨,沿着桥面上的铁索向对岸的敌人进攻。战士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
【详解】(1)本题考查文学名著常识。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C.“作者跟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错误。斯诺采访红军领袖、将士的地点是在中国西北西北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时间是1936年6月至10月,此时红军主力长征已基本全部到达陕北。因此斯诺并没有跟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
故选C。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
结合“红星人物1”中的“是羞赧、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奇妙地混合而成的”“具有冷静的、合理的和实际的头脑……温文的谈吐”“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可知说的是周恩来。在书中斯诺对周恩来的评价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结合“红星人物2”中的“他是靠了一柄刀把湖南的苏区建立起来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可知说的是贺龙。南昌起义后,他的部队失败了,贺龙的残部去了内地,而贺龙却选到了香港,后来他又偷偷去了上海,从那里化了装回到湖南,后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4)本题考查画面描述。
飞夺泸定桥和红军过草地都是长征的事迹,都能体现长征精神。结合自己对事件的了解描述画面,体现长征精神即可。
示例:乙图描写了红军战士穿过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的经历。画面上积水淤黑、泥泞不堪,远远望去,人烟荒芜,大家经历行军难,吃饭难,宿营难,有很多红军战士甚至陈尸草地。战士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
(2023上·上海松江·八年级统考)学校组织了以“读红色经典,传民族精神”的主题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读懂书名】
10.《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 。
任务二:【读懂内容】
11.以下是学校图书馆介绍《红星照耀中国》的推荐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一部美国记者实地探访“红色中国”所见所闻的纪实作品。
B.《红星照耀中国》——一部生动刻画领袖人物形象以及延安生产生活的原创小说。
C.《红星照耀中国》——一部向全世界真实展现红军战士及将领们情况的文字记录。
D.《红星照耀中国》——一部探究中国革命,并指引千万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作品。
任务三:【读懂精神】
12.《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曾说过:“这本书值得介绍给一切中国读者”,结合这本书的内容主旨和现实意义,你将怎样向如今的中学生介绍这本书?(70字左右)
【答案】10.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11.B 12.示例:这本书描述了红军战士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奉献牺牲的崇高精神。可以让我们中学生铭记那段了解历史,传承民族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用实际行动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解析】10.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分析能力。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红星”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红五角星,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1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
B.“原创小说”错误,《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故选B。
1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答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关键词“内容主旨和现实意义”。
示例:我向同学们介绍《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部魅力十足的纪实作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采访和考察数月,根据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写了堪称中华民族脊梁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故事。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我们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博大的胸襟气度。